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译文:
寇准年少的时候英武豪迈,通晓《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十九岁时,考取了进士。宋太宗选取人才,经常亲自到殿前平台看望询问,年纪小的人常常会(被)免职离开。有的人让寇准增加年龄,(寇准)回答说:"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怎么可以欺骗皇上呢?”后来考取了(进士),被授官大理评事。
管理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次到征收赋税徭役的时候,(寇准)从来没有下发征收的文件,只是将乡里百姓的姓名写出来贴在县衙的门口,百姓没有敢超出规定期限的。多次提升到殿中丞,担任郓州通判。
曾经在宫殿里当面向皇帝反映情况,话语不符合(皇帝的意思),皇帝生气(地)站起身来,寇准就拉着皇帝的衣服,让皇帝重新坐下,事情解决了才退下。皇上因此嘉奖他,说:“我得到寇准,(就)如同唐太宗得到了魏徵啊。”
出处:《宋史·寇准传》——元至正五年(1345年)·脱脱,阿鲁图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宋史·寇准传
【原文】
王、刘每不重蔡公[1].二人尝诣蔡,语良久,乃问蔡曰:"公自言何如夷甫[2]?"答曰:"身[3]不如夷甫."王、刘相目而笑曰:"公何处不如?"答曰:"夷甫无君辈客."
【注释】
[1]王、刘:即王濛、刘惔.蔡公:即蔡谟.
[2]夷甫:即王衍.
[3]身:我.
【译文】
王濛、刘真长常常不尊重蔡谟.两人曾经去看望蔡谟,谈了很久,竟问蔡谟说:"您自己说说您比夷甫怎么样?"蔡谟回答说:"我不如夷甫."王濛和刘真长相视而笑,又问:"您什么地方不如?"蔡谟回答说:"夷甫没有你们这样的客人."
【评析】
因为看不起蔡谟,王濛、刘惔就总想找机会让蔡谟难堪,让他下不来台.而蔡谟则巧妙地语含讥讽,利用王、刘的嘲笑讽刺他们,称自己不如王衍是由于王衍身边没有王濛、刘惔这样的人的缘故,而暗含的意思就是自己因为身边有了王濛和刘惔,所以就阻碍了他进步,让王濛和刘惔自讨没趣.
沈有容(1557~1627),字士弘,号宁海,安徽宣城洪林桥人。
少年时便立志从戎报国,万历七年(1579)中应天武试第四名,后北上投军,先后在蓟辽、闽浙、登莱等边防或海防前哨服役。因屡立奇功,由旗牌官逐步擢升为都督同知。
于天启四年(1624)以67岁高龄还乡。/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在沈有容一生四十余载的军旅生涯中,有十数年是镇守在福建沿海。
正是在这期间,他曾率军三次进入台湾群岛,歼倭寇,驱荷兰,成功地保卫了台湾。一次是在万历三十年(1602)冬,倭寇侵占东蕃(台湾),四出残害我福建商民与高山族同胞。
沈有容冒台风之险,率21艘战舰拼死渡海,前往东蕃,全歼了这股倭寇,使福建商民与高山族同胞重见天日。第二次是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荷兰东印度公司韦麻郎等拥三艘巨舰,趁明军换防之际,占领了马公岛(澎湖岛)。
他们以互市为名,企图像葡萄牙占领澳门一样永远占领澎湖列岛。沈有容在福建军心思遁的危殆情势下,经过严密部署,不顾自身安危,单舟驰往荷兰舰船,指陈利害,严正晓谕,不费一枪一弹便迫使韦麻郎退兵。
韦麻郎临去之时,请画师为其画像,以示尊敬。第三次是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康,命令长崎代官村山等安占领台湾,沈有容先以威名制服明石道友一军,然后率水师在东沙岛(白犬岛)合璧围困,采取以倭制倭的办法,迫使在该岛顽抗的倭寇弃械投降。
沈有容三次保卫台湾,其功于国于台,殊非浅显。
4.张嶷 文言文翻译翻译: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今四川南充)人。
二十岁时担任县里的功曹(官职名)。蜀先主刘备平定蜀地的时候,有山贼攻打县城,县令弃家逃亡,张嶷冒着刀枪,背起县令的夫人,县令夫人幸免于难。
张嶷因此出名,州郡征聘他为从事(官职名)。当时郡里的龚禄、姚伷都官至二千石(太守),在当时很有名气,都和张嶷关系很好。
建兴(蜀后主年号)五年,丞相诸葛亮驻扎在北方的汉中,广汉、绵竹一带的山贼张慕等偷袭军资,抢掠官民,张嶷以都尉的身份带兵讨伐。张嶷考虑到他们容易分散,难以通过作战捉拿住,于是假装与他们讲和,约定时间设置酒宴。
喝到酣处,张嶷亲自带领身边将士,趁机斩下了张慕等人五十多个首级,山贼的首领们都被消灭了。搜寻剩下的山贼,十天就平定了。
后来张嶷得病很重,家境一直贫困,广汉太守是蜀郡的何祗,有通达仁厚的名声,张嶷从前和他不熟,于是自己驾车拜会何祗,投靠他来治疾。何祗拿出全部财产为他医疗,几年后才痊愈。
张嶷所结交的都是这样的信义之人。蜀国任命他为牙门将(官职名),归马忠管辖,讨伐背叛蜀国的在北方的羌人(少数民族),平定南方四个郡的蛮夷(也是少数民族),都有谋划、战胜的功劳。
建兴十四年,武都(今甘肃省武都县一带)的氐王(氐人的首领)苻健请求投降,蜀国派将军张尉去迎接,但是超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没有回来,大将军蒋琬非常担忧。张嶷安慰他说:“苻健请求依附我们是很真诚的,不会有变故,向来听说苻健的弟弟很狡猾,况且夷狄之人不能接受同样的功劳,可能会背叛(苻健),因此拖延了归期。”
过了几天,消息送到,苻健的弟弟果然率领四百户人投奔魏过去了,只有苻健来投降。起初,越巂郡(今四川西昌)自从丞相诸葛亮讨平高定(人名)之后,叟族与其他夷人多次叛乱,杀害了太守龚禄、焦璜,这之后太守都不敢来郡上任,只住在安定〔安上〕县,离郡八百多里,越巂郡也徒有虚名而已。
当时蜀国君臣讨论打算恢复旧郡,任命张嶷为越巂太守,张嶷带领部下到郡治(相当于省会),用恩惠引诱当地夷人,当地人都顺服了,很多都来投降依附张嶷。北部边境的捉马族人最骁勇,不肯受管辖,张嶷于是前去征讨,活捉了他们的首领魏狼,又诫谕并放回了他,让他招集其余的部落共同归顺。
张嶷上奏封魏狼为邑侯,辖内有部落三千多户。其余的部落听说后,慢慢的都归顺了,张嶷以这个功老被封为关内侯。
苏祁县(今四川苏示县)的首领冬逢、弟弟隗渠等人,投降后又反叛。张嶷处死了冬逢。
冬逢的妻子,是旄牛族首领的女儿,张嶷用计谋宽赦了他。而隗渠逃到了西部边境。
隗渠勇猛彪悍,各部落都很畏惧他,他派了两个亲信假装向张嶷投降,其实是探听消息。张嶷发觉了,许诺给他们重赏,命他们被判隗渠,两人于是合谋杀掉了隗渠。
隗渠死后,各部落就都安定了。斯都耆部落的首领李求承,从前亲手杀死了龚禄,张嶷悬赏捕获了他,列清他的罪状并处死了他。
起始张嶷因为郡治的房屋毁坏,另外修建了一个小城堡。他在任三年后,搬回到从前的郡治,修缮城郭,少数民族的男女都为他效力。
定莋(今四川省汉源县)、台登、卑水(今四川美姑县)三县离郡治三百多里,从前出产盐铁和漆,而一直被当地的部落占据。张嶷率领部下夺了下来,设置官吏管理那里。
张嶷初到定莋时,定莋的首领豪狼岑,是盘木王的舅舅,被当地蛮夷所信任,为张嶷的侵占感到气愤,不来拜见他。张嶷派几十个壮士前去捉拿他,鞭杀了他,把他的尸体送回部落,给了丰厚的赏赐,并宣告了豪狼岑的罪状,张嶷又说:“你们不要妄自反抗,反抗就要被消灭!”部落的首领们都反绑双手来谢罪。
张嶷杀牛设宴,重申了他对当地部落的恩信,于是获得了当地的盐铁,用具从此非常富裕。汉嘉郡(今四川成都地区)一带的旄牛夷部落四千多户,他们的首领狼路,打算为姑父冬逢报仇,派叔父狼离带领冬逢的部下和张嶷相对峙。
张嶷派亲信带着酒肉犒劳他们,又令狼离迎接冬逢的妻子(即狼离的姐姐)转告了张嶷的意思。狼离接受赏赐以后,去见姐姐,姊弟两人很高兴,率领所有部下去拜见张嶷,张嶷厚赏了他们,让他们回去了。
旄牛部落从此不再作乱了。越巂郡有条老路,经过旄牛地区直到成都,既平坦又近;自从旄牛部落断绝了道路,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去成都要经过安上(今四川屏山),既危险有远。
张嶷派人带着钱物赏赐给狼路,又让狼路的姑姑劝说他,狼路于是带着兄弟妻子儿女全都来拜见张嶷,张嶷和他结盟为誓,开通了旧道,千里内都肃清了,恢复了从前的驿站。他上奏封狼路为旄牛?句毗王,派使者送狼路去朝见蜀后主。
蜀后主于是加封张嶷为怃戎将军,依然兼任越巂太守。张嶷第一次拜见大将军费祎,见他任性、泛爱,对待新依附的人太优厚,张嶷于是写信告戒他说:“从前岑彭带兵打仗,来歙握有重权,都被刺客杀害,如今将军您位尊权重,应该借鉴旧事,稍加警惕。”
费祎后来果然被从魏过投降的郭修刺杀。吴国的太傅诸葛恪因为刚刚打败了魏军,大举进军图谋魏国。
侍中(官职名)诸葛瞻,是丞相诸葛亮的儿子,是诸葛恪的堂弟,张嶷写信。
5.顾成,字景韶原文: 顾成,字景韶,其先湘谭人。
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
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
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转斗入城,被执,十人皆死。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脱归。
导众攻城,克之,授百户。大小数十战,皆有功,进坚城卫指挥佥缚。
从伐蜀,攻罗江,擒元帅以下二十余人,进降汉州。蜀平,改成都后卫。
洪武六年,擒重庆妖贼王元保。 八年调守贵州。
时群蛮叛服不常,成连岁出兵,悉平之。已,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为前锋,首克普定,留成列栅以守。
蛮数万来攻,成出栅,手杀数十百人,贼退走。余贼犹在南城,成斩所俘而纵其一,曰:”吾夜二鼓来杀汝。”
夜二鼓,吹角鸣炮,贼闻悉走,获器 甲无算。进指挥使。
诸蛮隶普定者悉平。十七年,平阿黑、螺蛳等十余寨。
明年奏罢普定府,析其地为三州、六长官司。进贵州都指挥同知。
有告其受赇及儹用玉器等物者,以久劳不问。二十九年迁右军都督佥事,佩征南将军印。
会何福讨水西蛮,斩其酋居宗必登。明年,西堡、沧浪诸寨蛮乱,成遣指挥陆秉与其子统分道讨平之。
成在贵州凡十余年,讨平诸苗洞寨以百数,皆诛其渠魁,抚绥余众。恩信大布,蛮人帖服。
是年二月,召还京。 建文元年,为左军都督,从耿炳文御燕师。
战真定,被执。燕王解其缚曰:“此天以尔授我也!”送北平,辅世子居守。
南军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燕王即位,论功,封镇远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命仍镇贵州。成性忠谨,涉猎书史。
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再镇贵州,屡平播州、都匀诸叛蛮,威镇南中,土人立生祠祀焉。
其被召至京也,命辅太子监国。成顿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
“时群小谋夺嫡,太子不自安。成入辞文华殿,因曰:“殿下但当竭诚孝敬,孳孳恤民。
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十二年五月卒,年八十有五。
赠夏国公,谥武毅。 译文: 顾成,字景韶,祖籍湖南湘潭。
顾成的祖父以操舟为业,架船在长江、淮河间往来谋生,于是就迁居在江都(江苏省今扬州地区)。顾成长相魁梧,力大无穷,擅长骑马使长枪,用文身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明太祖朱元璋渡江。顾成投军于太祖部下。
因其勇猛,被选为太祖帐前亲兵,为太祖出入擎掌华盖。顾成有一次跟随太祖渡河,渡船被搁浅在沙滩上,顾成竟背船而行。
攻打镇江,顾成带十个勇士突击到城内,被敌人抓获。他带的十个人皆被杀,顾成却一跃而起,挣断绑绳,打翻拿刀要杀他的敌人,逃回城外。
顾成引导部队攻城,把城攻下,因功授百户。大小数十战,顾成都立了功,于是升为坚城卫指挥佥事。
攻打四川,攻罗江,捉获敌军元帅以下20余人,致使汉州敌军投降。四川平定后,顾成改任成都后卫。
洪武六年,顾成擒获了重庆妖贼王元保。 洪武八年,顾成被调守贵州。
当时贵州的一些少数民族对中央时叛时服,顾成连年出兵,全部平定。后来,顾成作为先锋,又跟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征讨云南,首战就攻克了普定。
傅友德命令顾成打好连接的木桩作屏障来守城。叛乱的少数民族数万军队攻城,顾成出营迎战,亲手杀敌近百人,敌人退走。
但其余的敌军还在南城,顾成命令杀掉俘虏,只故意放走一个俘虏,对他说:“我今夜二更就去杀你们”。当夜二更,顾成命令吹号角放火炮,敌人全部吓跑,缴获敌军丢弃的武器衣甲无数。
顾成被升为指挥使。普定地区叛乱的少数民族全部被平定。
洪武十七年,顾成又平定了阿黑、螺蛳等十余寨的少数民族叛乱。第二年,顾成给皇帝上书取消普定府,把普定府管辖的地方分为三州,由六位官员管理。
顾成被升为贵州都指挥同知,这时有人告发顾成受贿并逾越使用只有皇室才能使用的玉器等物。皇帝念其劳苦功高,未加追究。
建文帝元年,任左军都督,跟随耿炳文抵御燕王朱棣的军队,在真定作战时被燕王的军队俘虏。燕王解掉他的绑绳说:“这是上天把你送给我啊!”顾成投降了燕王,被送到北平帮助燕王的儿子守卫北平。
建文帝的军队围城,守城部队的调度、防御都听从顾成的建议。燕王继位当了皇帝,论功行赏,封顾成为镇远候。
年俸一千五百石,并颁给了世袭文书,命他仍然镇守贵州。 顾成生性忠厚谨慎,重视读书学习,开始到北平的时候,只出谋划策,但始终不肯领兵与建文帝的军队作战,赐给兵器也不接受。
第二次镇守贵州,屡次平定播州,都匀的少数民族叛乱,威振南方,当地人给他立生祠祭拜他。他被召到京城,皇帝命他辅佐太子监国,顾成叩头回答皇帝:“太子仁厚聪明,诸大臣都很贤良,辅助引导太子的事不是我这样愚笨的人能够胜任的,我请求让我回到贵州去防备少数民族作乱”。
当时有些奸臣阴谋改立太子,因此太子忧心忡忡。顾成到文华殿向太子辞行,趁机劝太子说:“殿下只该竭诚孝敬皇帝,兢兢业业为老百姓办事,万事在天,对那帮生事的小人不足费心”。
永乐十二年五月,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死后被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