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qumingcheng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卷古文原文及翻译【原文】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学|科网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更始帝登位,舞。
2.翻译 《后汉书·赵憙传》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郡人。年轻时就有节操。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更始笑曰:“茧栗犊,岂能负重致远乎?”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不肯,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就征召赵憙,赵憙不到二十岁,引见来了,更始笑道:“还是个小孩,怎么能挑着重担走很远呢?”于是把赵憙任命为郎中,行使偏将军的职务,让他到了舞阴,李氏就投降了。
更始败,憙为赤眉兵 所围,迫急,乃逾屋亡走,与所友善韩仲伯等数十人,携小弱,越山阻,径出武关。仲伯以妇色美,虑有强暴者,而已受其害,欲弃之于道。憙责怒不听,因以泥涂 伯仲妇面,载以鹿车,身自推之。每道逢贼,或欲逼略,憙辄言其病状,以此得免。既入丹水,遇更始亲属,皆裸跣涂炭,饥困不能前。憙见之悲感,所装缣制资 粮,悉以与之,将护归乡里。
更始失败,赵憙被赤眉兵围困,形势急迫,于是爬上房子逃走了,赵憙和好友韩伯仲等数十人带着小孩和体弱者,直出武关,伯仲因为老婆长的漂亮,担心有人强暴她,而使自己受害,想把老婆扔在路边。(这哥们够狠)赵憙怒责,伯仲不听,于是赵憙将泥炭涂在伯仲老婆的脸上,自己用鹿车(手推车)推着她。每次路上遇见盗贼,或者有人逼迫(把女人留下),赵憙就说她有重病,使她免于受难。到了丹水县,遇到了更始的亲属,他们都赤身光脚,满身污泥,饥饿困苦无法前进了,赵憙见了悲感交集,把所装衣物钱粮都给了他们,把他们护送回乡里。
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 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 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后来赵憙被任命为怀县县令。大户人家李子春原先先做过琅琊相,好强不守法度,掠夺兼并,大家都很怕他。赵憙下车,听说他的两个孙子杀了人没有被查出来,就不断地追问其奸情,并把李子春收捕拷问,他的两个孙子都自杀了。京城里有很多人为他求情,最终赵憙都没有理会。当时赵王刘良快病死了,(皇帝)车驾来到赵王身边,问他还想要什么。赵王说,我和李子春关系不错,现在他犯了罪,怀县县令赵憙要杀了他,希望能让他活命。皇帝说,官吏依法行事,法律才不会白费,你说个别的吧。赵王无语了。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这年,赵憙升任平原太守,平原有很多盗贼,赵憙与其他各郡追捕他们,杀了他们的大帅,余党受株连的有好几千人。赵憙上书说:恶人做了坏事只要控制住他们的身体就行了,可以把所有人都迁移到京城边上的郡里。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把他们安置到颍川、陈留。于是赵憙推荐有义行的人,除掉坏蛋。后来青州闹蝗虫闹得很厉害,这些蝗虫一进入平原郡就死了(估计是撑死了),平原境内丰收了很多年,百姓歌颂赵憙。
三十年,憙上言宜封禅,正三雍之礼。中元元年,从封泰山。及帝崩,憙受遗诏,典丧礼。是时,籓王皆在京师,自王莽篡乱,旧典不存,皇太子与东海王等杂止同席,宪章无序。憙乃正色,横剑殿阶,扶下诸王,以明尊卑。时,籓国官属出入宫省,与百僚无别,憙乃表奏谒者将护,分止它县,诸王并令就邸,唯朝晡入临。整礼仪,严门卫,内外肃然。
三十年,赵憙上书说现在应该封禅,适合三雍(明堂、灵台、辟雍分指天、地、人)之礼。中元元年,跟着光武帝去泰山封禅。等到皇帝死掉以后,赵憙接受遗诏,主持葬礼。当时,藩王都在京城,自从王莽篡位作乱以来,旧的典章制度不复存在,太子和东海王等人随便坐在一起,宪章没有秩序,赵憙表情凝重,横剑来到殿阶上,把其他藩王都扶下去,以显示尊卑有别。当时藩属国的官员进出宫殿与中央的办公机构,与其他的官员没有区别,赵憙上表把这些人被护送到(京城周边)各县,让其他藩王都回到他们自己的公馆,只有早晚才能进见,(赵憙)整顿礼仪,加强守卫,京城内外的人都老实了。
3.《赵犨》文言文翻译赵犨,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县)人,世代担任忠武军牙将。赵犨天资机灵矫健,小孩的时候喜欢做行军布阵的游戏,自己指挥,发号施令,其他的小孩都不敢乱动。他的父亲赵叔文见到后,说:“他肯定能广大我家的门楣。”长大后,喜欢读书,学习击剑,善于射箭。会昌(唐武宗年号)时期,跟随军队讨伐潞州,收复天井关,又跟随军队政府少数民族的叛乱,忠武军的功劳最多,升任为大校。
黄巢攻入长安,赵犨所在的地区盗贼兴起,陈州人到节度府,请求让赵犨担任刺史,上书到朝廷请示,得到批准。赵犨上任后,召集下级官员们商议说:“黄巢如果不死在长安,一定会向东出关,陈州是第一个他要经过的地方。”于是增高城墙,挖深沟壑,充实仓库,收集柴草,准备防守。百姓有家产的都让他们进城,修整铠甲兵器,招募彪悍勇猛的士兵,全部安排自己的子弟带兵。黄巢战败,果然向东逃窜。敌人的将领孟楷带领一万人进犯,赵犨迎战并擒拿住了他。唐僖宗表彰他的功劳,升任他为检校司空。黄巢听说孟楷了死,又惊又怒,全部兵力驻扎在溵水,和秦宗权合兵好几十万,挖了五道战壕,分各路攻打陈州。陈州人非常害怕,赵犨下令说:“士卒最看重的是建功立名,如今虽然众寡不敌,男人应当在绝处求生,光害怕没有什么作用。就算为国而死,不也比活着做贼好吗?我家吃的是陈州的俸禄,誓死打败敌人保卫陈州,有不同意见的斩首!”众人都听从他的命令。赵犨带领精兵出战,多次打败了敌人。黄巢更加恼怒,发誓一定要屠城,于是在陈州旁边建起八仙营,俨然宫殿一般,分封百官、部门,储备粮食打算持久围攻。秦宗权运输铠甲兵器等军需品,敌人的阵势更加大了。赵犨经历大小几百次作战,各自胜负差不多,稳定军心,于是派人到朱全忠那里乞求救援。不多久,汴军到了,在西北扎营,陈州人很振奋,赵犨带兵奋击敌人,大败了他们。包围共计三百天才得以解围。
中和(唐僖宗年号)五年,提拔他为彰义军节度使。黄巢虽然失败,秦宗权的势力开始大了,占据地方几千里,屠杀了二十多个州,只有陈州依靠赵犨没有沦陷,因为功劳担任检校司徒,加封为泰宁、浙西两节度使,都在陈州一同受封。龙纪(唐昭宗年号)初期,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忠武军节度,仍然统领陈州,陈州流亡的人接连都回来了。赵犨和弟弟赵昶关系非常和睦,后来年老,全部把军事托付给赵旭,死后,朝廷追赠他为太尉。
赵犨把忠心和力量全用来坚守孤城抗击敌人,黄巢最终失败灭亡。但他依附附朱全忠,也依靠朱全忠的力量是自己振兴起来,所以每次运输调动协助朱全忠行动,他都比其他镇率先。
赵昶,字大东,神采轩昂,内心沉厚,讲究法度。打败孟楷时功劳很多。黄巢围困陈州时,赵昶夜里指挥军队,疲劳了就睡,就像有神灵帮助。黎明时候和敌人决战,战士奋力作战,捉住敌人首领好几个,斩获首级一千多。赵犨统领泰宁,以赵昶担任陈州刺史、检校尚书右仆射。当时,地方谈论忠心、勇猛以及吏治,都推举赵犨、赵昶。赵犨年老后,让他留守后方,升任忠武节度使,也留在陈州。又加封为检校司徒。劝说百姓耕种纺织,对百姓广施恩惠。又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乾宁(唐昭宗年号)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三岁,追赠为太尉。
赵犨的儿子赵珝,字有节。雄壮刚毅,喜欢读书,善于骑射。黄巢围困陈州时,他激励部下,约定以死报国。因为先人的坟墓在敌人的地盘,他担心被糟蹋,连夜征募敢死队取来先人的灵柩。兵器库里有张巨弩,机关坏了,不能发射,赵珝自己琢磨修理,发射的箭矢远达五百步,人马都能射穿,敌人害怕不敢接近。因为功劳被任命为检校尚书右仆射,并担任处州刺史。
赵昶的军队叫做忠武军,赵珝升任行军司马。赵昶死后,赵珝担任忠武留后,政事简洁,部队上下都很安定。朱全忠上书推荐他担任忠武军节度使。陈州的土地松软经常坍塌,赵珝堆填砖瓦铺平地面,于是没有了隐患。三次升迁到检校太保。光化(唐昭宗年号)三年,升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侍中,封为天水郡公。依照三国时邓艾的旧迹,掘开翟王渠灌溉稻田来发展农业。一家有三个节度使,相继二十多年,陈州人感到很应该。
天复(唐昭宗年号)初期,韩建统领忠武军,任命赵珝为知同州节度留后。唐昭宗回到长安,下诏让他入朝,赐号“迎銮功臣”。以检校太傅的身份担任右金吾卫上将军,跟随朝廷东迁。一年多后,因为疾病免官。去世时,五十五岁,追赠为侍中,陈州人为他罢市举哀。
4.《完璧归赵》文言文翻译1. 译文:
战国的时候,赵惠文王有一块叫做「楚和氏璧」的宝玉,被秦国的昭王知道了,昭王便派了位使臣到赵国来跟惠文王商量:“惠文王,我们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池,和赵国换取这块「楚和氏璧」的宝玉。”
惠文王一听:“这该如何是好呀?秦国这么强大,如果把宝玉交给秦昭王,他要是耍赖,不把十五个城池给我们;如果不给,秦昭王会不会一气之下派兵来打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大家看到惠文王这么烦恼,就有人提议:“我们去请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来,他一定会想到好办法的。”
蔺相如来了之后,惠文王第一句话就问他:“秦国要用十五个城来交换我的楚和氏璧,你看我应不应该答应他呢?”蔺相如毫不迟疑的说:“秦国强,赵国弱,我认为您不答应也不行呀!”“可是,假如秦国拿了我的璧玉,却不把城池给我,那我该怎么办?”惠文王忧心地问。蔺相如马上接口说:“秦国要拿十五个城池来交换赵国的楚和氏璧,假如赵国不答应,那当然是赵国的错;反过来,若秦国得到了璧玉,却不把城池给赵国,那错就在于秦国了。因此,照我的看法,还是派人将璧玉送到秦国去比较好。”
赵惠文王觉得蔺相如说的很有道理:“依你看,派什么人去好呢?”蔺相如自告奋勇的说:“假如大王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臣倒愿意前往一试。秦国如果守信把城给我们赵国,我就把璧玉留在秦国;如果秦国食言,不把城给赵国,我一定负责将原璧归还赵国”。
蔺相如到了秦国以后,见到了秦昭王,便把璧玉奉上。秦昭王一见到璧玉后,高兴地不得了。不断地把璧玉捧在手上仔细欣赏,又把它传给左右的侍臣和嫔妃们看,却都不提起十五个城池交换的事。蔺相如一看情形不对,马上向前对秦王说:“大王,这块璧玉虽然是稀世珍宝,但仍有些微的瑕玭,请让我指引给大王看看!”
秦王一听:“有瑕玭?快指给我看!”蔺相如从秦王手中把璧玉接过来以后,马上向后退了好几步,背靠着大柱子,瞪着秦王大声说:“这块璧玉根本没有瑕玼,是我看到大王拿了宝玉以后,根本就没有把十五个城池给赵国的意思。所以我说了个谎话把璧玉骗回来,如果大王要强迫我交出璧玉的话,我就把楚和氏璧和我自己的头,一起去撞柱子,砸个粉碎。”蔺相如说完,就摆出一付要撞墙的样子。秦昭王害怕蔺相如真的会把璧玉撞破,连忙笑着说:“你先别生气,来人呀!去把地图拿过来,划出十五个城市给赵国。现在你可以放心把璧玉给我了吧!”
蔺相如知道秦王不安好心,就骗秦王说:“这块楚和氏璧,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稀世珍宝,赵王在交给我送到秦国来之前,曾经香汤沐浴,斋戒了五天,所以大王在接取的时候,也同样应该斋戒五天,然后举行大礼,以示慎重呀!”。秦王为了得到璧玉,只得按照蔺相如所说的去做。蔺相如趁着秦王斋戒沐浴的这五天内,叫人将那块璧玉从小路送回赵国。
五天过去了,秦王果真以很隆重的礼节接待蔺相如。蔺相如一见秦王便说:“大王,秦国自秦缪公以来,二十多位君王,很少有遵守信约的人,所以我害怕受骗,已差人将璧玉送回赵国!如果大王真的要用城池来交换楚和氏璧,就请先割让十五个城池给赵国,赵王一当遵守誓约将玉璧奉上。现在,就请大王处置我吧!”
秦昭王一听璧玉已经被送回赵国,心里虽然很生气,却也佩服蔺相如的英勇,不但没有杀他,还以礼相待,送他回赵国。
2. 原文:
赵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五城。赵王欲勿之,畏秦强;欲与之。恐见欺。以问蔺相如,对曰:“秦以城求璧而不许。曲在我矣。我与之璧而秦不与我城,则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臣愿奉璧而往;使秦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赵王遣之。相如至秦,秦王无意偿赵城。相如乃以诈绐秦王,复取璧,遣从者怀之,间行归赵,而以身待命于秦。秦王以为贤而弗诛,礼而归之。赵王以相如为上大夫。
3. 相关图片:
5.文言文《后汉书.鲁恭传》翻译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
他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后,迁居到下邑,因此就姓鲁。祖父叫鲁匡,王莽时担任羲和的官职,有机智善变的能力,被称为“智囊”。
他的父亲,在建武初年,担任武陵太守,死在官任上。当时鲁恭十二岁,弟弟鲁丕七岁,兄弟俩整天整夜号哭不停,郡里赠送的财物一概没有接受,办完了丧事,礼数超过成年人,乡里人都啧啧称奇。
十五岁的时候,和母亲及弟弟都住在太学里面,学习《鲁诗》,闭门诵读,远离与自己无关的事,兄弟俩都受到儒生们的称赞,在学之士都争着归附他们。 太尉赵憙仰慕他们的志向,每年时常派儿子送酒和粮食给他们,他们都推辞不接受。
鲁恭同情鲁丕年龄小,想先成就他的名声,推托生病不做官。州郡多次以礼相邀,他都谢绝不肯答应,母亲再三强求,鲁恭迫不得已才西行,到新丰做了教授的学官。
建初初年,鲁丕考取了秀才,鲁恭才做了郡县的官吏。 赵憙又向“直言”举荐鲁恭,在公车署里等待皇帝的诏令,被授予中牟令的官职。
鲁恭一直把道德教化作为政理,不施用刑罚。许伯等人为田产打官司,多位太守和县令都不能决断,鲁恭替他们分析是非曲直,许伯等人都回家自我检讨,停止耕种相互谦让。
亭长放纵他人借牛却不肯归还,牛主人告到鲁恭那里。鲁恭召来亭长,再三责令他归还他人之牛,还是不肯听从。
鲁恭叹息说:“这是教化不能施行啊。”要解开印绶辞官离去。
掾吏们哭着挽留他,亭长于是感到惭愧后悔,归还了人家的牛,到刑狱接受处罚,鲁恭宽恕了他不再追究。于是官吏们很是信服他。
建初七年,郡县蝗虫危害庄稼,犬牙相错环绕县界,就是不进入中牟县。河南尹袁安听说后,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派仁恕掾肥亲前去察看。
鲁恭随行田间,一起坐在桑树下休息,有一只雉鸟飞过,停留在他们身边。旁边有个小孩,肥亲问他:“你为什么不捕捉雉鸟?”小孩说:“它将要生小鸟(不能害它)。”
肥亲惊讶地站起身,和鲁恭诀别说:“我之所以要来,是要看看你为政的情形。现在虫害不侵犯边境,这是第一个特异之处;德化能及于禽兽,这是第二个特异之处;小孩子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特异之处。
我再长时间逗留,只会是干扰贤能之人了。”回到府衙,把情况详细禀报袁安。
鲁恭在位三年,适逢母亲去世,辞官,官吏百姓都很想念他。 后来被授予《鲁诗》博士,从此到他家求学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升任为侍中,皇上多次召见,向他询问政事得失情况,得到的赏赐恩遇礼节宠爱非同一般。升任乐安相。
当时,东州一带有许多盗贼,他们一同劫略百姓,各郡县都深感忧虑。鲁恭到任后,加重悬赏,广施恩信,盗贼的统帅张汉等人带着党羽前来归降,鲁恭上书朝廷任命他们为汉地博昌县的县太尉,其余的盗贼就进行捕杀,全部击破平定了盗贼,州郡于是得以安宁。
鲁恭在公爵之位,选拔征召才学优良者,大到各级卿相小到郡守多达几十人。那些年高而久负声望的大族,有的没能得到举荐,因而心有怨愤责备。
鲁恭听说后,说:“学问不勤于研习,这是我所忧虑的啊。诸生(如能勤于研习)不是还有乡里可以推举吗?(哪里还要待三公征辟呢?)”最终没有人再说三道四。
鲁恭性情谦恭礼让,奏议依据经书,对治理国家大有益处,但他始终不显耀自己,所以不因刚直著称。三年,因年老多病上书请求辞官。
六年,八十一岁,在家中去世。
6.孙子围魏救赵文言文全文翻译之后魏国攻打赵国,赵国情势危急,求救于齐国。
齐威王想要以孙膑为大将,孙膑推辞谢绝说:“受过刑(膑刑:挖掉膝盖骨)的人不能胜任。”于是就用田忌做将军,而以孙膑为军师,坐在辎车(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之中,坐着出谋划策。
田忌想要引兵去赵国,孙膑说:“(那些)解开杂乱纠缠丝线的人不是整个去拉,劝救斗殴的人不必参与械斗,避开激烈之处而直捣空虚的地方,使(紧张的)形势受到遏止,事情就自然解决。现在梁国(魏国,都城大梁,因此也称梁)攻打赵国,精兵锐卒一定都用在国外作战,而老弱残兵留在国内。
您不如引兵快速趋向大梁,控制魏国的交通道路,冲击魏国虚弱的地方,它一定会放弃攻打赵国来自救。这样我们就一举解开赵国之围并且坐收魏国失误(之利)。”
田忌听从了建议。魏军果然离开邯郸,与齐军在桂陵交战,(齐军)大破梁军。
7.赵襄王学御的古文及翻译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朝,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后也。”
战国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术,没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赛。赛时,他三次改换马匹而三次都落在王子期后边。
襄王说:“你教我驾车的技术,一定留着一手,没有完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道:“我已经把技术全都教给您了,只是您在使用的时候有毛病。
不管驾驶什么车辆,最最重要的是,马套上辕,要跟车辆配合稳妥;人赶着马,注意力要放在人的指引与马的奔跑相协调上,然后,才可以加快速度,跑得很远。现在,你在我后面,一心只想追上我;你在我前面,又怕我追了上来。
其实。驾驭(引导)马匹长途竞争,不跑在前面,便是落在后面。
而你的在前在后,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顾得上与马匹的奔跑协调一致吗?这就是你落在后边的原因了。” 意义: 赵襄王同王子期赛车,在三次的比赛中,都没有超过王子期。
赵襄王的逞强好胜,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当然值得赞誉。问题在于青之能够胜于蓝,需要在老师的教导下,悉心向学,并且下一番工夫,勤学苦练,才能做到。
赵襄王跟王子期学御,时间不长,就要求跟老师比赛,姑且不谈技术掌握得如何,单就驾车的基本要领还摸不着边。这种急于求胜求成的做法,实在是学习之大敌。
水到才能渠成,水还到不了,便要求渠成,要求发挥作用,是绝难办成的。赵襄王学御之事,无疑是极好的启示。
8.怎么做,赵母训子的文言文.必采纳《赵母训子》选自《续世说》,意在告诉人们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子女。
原文: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竟不食其膳。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
译文:赵武孟起初以驰射狩猎为事业,他曾经捕获肥美的动物来给母亲,(他)母亲哭着说:"你不读书却驰射狩猎,如果这样下去我是没有希望了!"竟然不吃(他)捕获的猎物。武孟深受感动,勤学苦读,终于他对经史了解深刻,中了进士,官拜右台侍御史。
9.古文<赵巫>的翻译越巫吧??有原文我看看
越巫翻译
越巫假称自己善于驱鬼。有人病了,就要立一个用土筑起来的坛场,越巫在上边吹角摇铃,边跳边喊,跳的是一种胡旋舞,说是能为人驱鬼治病,消除灾祸。如果碰巧病好了,就吃饭喝酒,然后拿着病人家给的钱走;如果死了就推托责任,说是别的原因,最终不相信自己做法的荒诞。常常向人夸耀说:“我善于驱鬼,没有鬼敢抵抗我。”
一些名声不好的少年嫉恨越巫的荒诞不经,趁着他夜间回家,五六个人分别等在道旁的树上,相距一里左右。等到越巫从路上经过,投下砂子石头击打他。越巫以为是真鬼,马上就吹角摇铃,一边吹一边往前跑。心里非常害怕,头也开始胀疼起来,都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了。稍稍往前走了一些,心刚刚平静下来,树上砂子石头又像开始那样投了下来。越巫又摇铃吹角,吹得已经不能成音,跑得更急了。又往前走,还是像前边一样。越巫手发抖,心里恐惧极了,不能再吹角,角落到了地上;想摇铃,很快铃也掉到了地上,只有大叫着往前奔跑。跑的时候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周围自然界发出的声音,都以为是鬼的声音。号叫着向人求救,声音听起来悲哀极了。
半夜里才回到家,大哭着敲门。他的妻子问他什么原因这么哭喊,越巫舌头抖得都说不出话来了,只是一个劲地指着床说:“快,快扶我上床,我碰到了鬼,今天活不成了。”把他扶到床上,恐惧得胆都破裂了,很快就死了,皮肤呈蓝色。越巫一直到死都不知道自己遇到的并不是鬼。
10.文言文《孙子围魏救赵》翻译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①.”于是乃以田忌为将军,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②,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③,救斗者不搏撠④,批亢捣虚⑤,形格势禁⑥,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⑦,老弱罢于内⑧.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⑨,据其街路,冲其方虚⑩,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11).”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译文:
之后魏国攻打赵国,赵国情势危急,求救于齐国.齐威王想要以孙膑为大将,孙膑推辞谢绝说:“受过刑(膑刑:挖掉膝盖骨)的人不能胜任.”于是就用田忌做将军,而以孙膑为军师,坐在辎车(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之中,坐着出谋划策.田忌想要引兵去赵国,孙膑说:“(那些)解开杂乱纠缠丝线的人不是整个去拉,劝救斗殴的人不必参与械斗,避开激烈之处而直捣空虚的地方,使(紧张的)形势受到遏止,事情就自然解决.现在梁国(魏国,都城大梁,因此也称梁)攻打赵国,精兵锐卒一定都用在国外作战,而老弱残兵留在国内.您不如引兵快速趋向大梁,控制魏国的交通道路,冲击魏国虚弱的地方,它一定会放弃攻打赵国来自救.这样我们就一举解开赵国之围并且坐收魏国失误(之利).”田忌听从了建议.魏军果然离开邯郸,与齐军在桂陵交战,(齐军)大破梁军.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