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1.阅读甲试题答案:小题1:(1)善良,坚持道义(0.5分) (2)通“悦”,高兴(0.5分)(3)掌管(0.5分)小题1:(1)宋有什么罪呢?(1分)(2)让其他诸侯听说这件事后,(1分)认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人,(1分)这是第三条罪状。
(1分)小题1:墨子以“借刀杀人”引出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之语。(1分)再以事实论说了公输盘的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而说服了公输盘。
(1分)从中可见墨子爱好和平、爱护人民的进步思想。(1分)小题1:晏子以烛邹陷国君于不义为借口,委婉指出了国君的错误。
(2分) 从中可见晏子具有正直、机智的性格特点。(2分)小题1:①坚持正义。
②要切中要害。 ③讲求方法。
④要善于表达。(每写出一点得1分,写出其中三点即可)(3分)。
20.(1)扩充 (2)通“措” (3)交换 (4)屈服21.B22.D23.(1)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平民生气,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24.布衣之怒25.示例: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保全了自己和齐国的尊严。 蔺相如。
不负赵王所托,以勇气和胆识智斗秦王,保住了和氏璧。26.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吞并安陵。
27.在三人行刺前分别有征兆:慧星袭月,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这是一种铺陈渲染,增强对秦王心理打击的力量,以达到下文有效威胁秦王的目的。
1.解释多义词。
①自南海还(回来) 望桓侯而还走(还是通假字,通“旋”,掉头,转身的意思。 )
②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肉食者鄙(鄙陋。旧时指身居高位、俸禄丰厚的人眼光短浅。)
③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去国怀乡(离开)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我几年来一直想雇船沿着长江往下游走,还没去成呢。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人们要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蜀地边境的和尚吗?
3.本文引用 的故事,意在阐述 的道理。
道理:做任何事情其难与易、主观与客观之间有着辩证的关系,特别强调它们是可以转化的,转化的条件就是人们主观上刻苦努力、顽强奋斗的精神。
4. 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
吾 资 之 聪 倍 人 也 / 吾 材 之 敏 倍 人 也 / 屏 弃 而 不 用 / 其 与 昏 与 庸 无 以 异 也。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2—26题1.(1)语:告诉、说 (2)恃:凭借、依靠 (3)去:距离 (4)无论:更不必说、不要说 (5)已:停止
2.(1)为:做、求;被 (2)之:往、去、到;的
3.(1)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西部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2)不仅书籍是这样,世上的事物都是这样。
4.(1)“贫者自南海还”,或“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也可。
(2)“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5.如:“事在人为,人应该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主观努力在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懂得读书机会的难得,珍惜有利时机勤奋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