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朝代】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白话翻译: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创作背景: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扩展资料:
《天净沙·秋思》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1、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姜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2、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
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3、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一、译文:
【夜行船】人的一生不过百岁,就像庄周梦蝶。再回头想想往事实在令人慨叹。昨天春天才来,今天早上春花就谢了。赶紧地行令劝酒,夜还是很快来临,灯就要灭了!
【乔木查】想一想那些秦朝的宫殿和汉朝的城阙,现在无影无踪,只是生满了杂草,变成了放牧牛羊的荒野。不是如此的话,渔翁和樵夫倒没有聊天的话题了。那些断碑横七竖八地倒在荒坟堆上,原来上面龙飞凤舞般的文字也面目全非,分辨不清楚了。
【庆宣和】最终成了狐狸出没的地方和兔子的洞穴,多少英雄豪杰的坟地都是如此。三国鼎立中途便夭折,最后胜利的是魏呢,还是晋呢?
【落梅风】即便是上天让你富足,你也不要过于奢侈,并没有多少好日子良夜美时。看钱奴心肠硬得像铁,白白地辜负了华美的堂舍和那无边的风月。
【风入松】眼前的红日,又要快速西沉了,快得像是急速滚落的下坡车。早上对着镜子发现头发又添了许多白色的,晚上一上床说不定就是和鞋袜永别,第二天就不用再穿它了。别嘲笑鸠鸟自己笨不会搭窝,哪里知道它其实稀里糊涂从来是装傻。
【拨不断】不追求名利,也就没有是非缠身了。红尘中的烦心事也不会到自家门前,只要把绿树栽在屋角让它遮阴挡凉;院墙破损了,就让青山补上缺损之处吧,再加上竹子编插的篱墙,茅草铺顶的屋舍。
【离亭宴煞】静静的夜里听到蛐蛐儿的叫声,这时睡觉才觉得踏实宁帖;待到五更鸡鸣时,乱七八糟的事就又纷至沓来,没有时间休息。这人间争名夺利的事,何年是个了结呢!密密麻麻的蚂蚁,又在排兵布阵了,乱纷纷的蜜蜂又在酿蜜了,闹闹嚷嚷的苍蝇又要去争抢污血了。裴度饮酒论诗的绿野堂,陶渊明雅聚的白莲社。
我喜欢的是这些,到秋天时,带着露水采摘菊花,带着白霜烹煮紫蟹,用红色的枫叶煮酒。人的一生只有那有限的几杯酒,还能过几个重阳登高节!我告诉孩子们哪,听好记住了:就是好客的孔北海来探望我,我也不见,你们就告诉他说,我马东篱喝醉了!
二、原文 :
夜行船·秋思
【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儿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休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名利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可说是文人咏怀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先秦到两宋,凡是进步的文人,即使处在最黑暗的时代和最坎坷的境遇中,无论怎样昏酣遗世,在内心深处总还多少保留着一点立功立德的理想。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像元代那样善恶颠倒、是非不分,把文人打入社会的最底层。因而元代文人对现实大多是彻底绝望的。
马致远的《夜行船·秋思》正是将这种看穿一切的普遍情绪提到历史的高度来认识,更集中更凝练地反映了元代愤世嫉俗者的共同心理状态。根据曲意可知,这套曲子当为作者晚年所作。
二、赏析
秋思本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夜行船·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
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是非的处世哲学寄托在叹古讽今、嘲风弄月的牢骚里,浓缩了他在《陈抟高卧》《黄粱梦》等剧目和其他散曲中反复宣泄的内心苦闷,表现了他因半世蹉跎、饱谙世情而形成的纵酒肆志、超然尘外的人生态度。
双调·夜行船·秋思 百岁光阴如梦蝶⑴,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⑵。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⑶,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渔樵无话说⑷。
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⑸。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⑹,多少豪杰。
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晋耶⑺? 【落梅风】天教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⑻。
看钱奴硬将心似铁⑼,空辜负锦堂风月⑽。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
晓来清镜添白雪⑾,上床与鞋履相别。莫笑鸠巢计拙⑿,葫芦提一向装呆⒀。
【拨不断】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⒁。
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⒂,陶令白莲社⒃。
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生有限杯,几个登高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⒄,道东篱醉了也⒅。
注释 ⑴梦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这句话是说人生就像一场幻梦。 ⑵“急罚盏”句:赶快行令罚酒,直到夜深灯熄。
夜阑,夜深,夜残。 ⑶秦宫汉阙:秦代的宫殿和汉代的陵阙。
⑷不恁(nèn):不如此,不这般。 ⑸龙蛇:这里指刻在碑上的文字。
古人常以龙蛇喻笔势的飞动。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⑹投至:及至,等到。 ⑺“鼎足”句:言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到中途就夭折了。
最后的胜利者到底是魏呢?带是晋呢? ⑻好天良夜,好日子,好光景。 ⑼看钱奴:元代杂剧家郑廷玉根据神怪小说《搜神记》,关于一个姓周的贫民在天帝的恩赐下,以极其悭吝、极其刻薄的手段,变为百万富翁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为富不仁,爱财如命的悭吝形象——看钱奴。
⑽锦堂风月:富贵人家的美好景色。此句嘲守财奴情趣卑下,无福消受荣华。
⑾添白雪:添白发。 ⑿鸠巢计拙:指不善于经营生计。
《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朱熹注:“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
⒀葫芦提 :糊糊涂涂。 ⒁彻:了结,到头。
⒂裴公:唐代的裴度。他历事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五朝,以一身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眼见宦官当权,国事日非,便在洛阳修了二座别墅叫做“绿野堂”,和白居易、刘禹锡在那里饮酒赋诗。
⒃陶令:陶潜。因为他曾经做过彭泽令,所以被称为陶令。
相传他曾经参加晋代的慧远法师在庐山虎溪东林寺组织的白莲社。 ⒄北海:指东汉的孔融。
他曾出任过北海相,所以后世称为孔北海。他尝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⒅东篱:指马致远。他慕陶潜的隐逸生活,因陶潜《饮酒》诗有“采多数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乃自号为“东篱”。
鉴赏 秋思本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
而马致远《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是非的处世哲学寄托在叹古讽今、嘲风弄月的牢骚里,浓缩了他在《陈抟高卧》、《黄粱梦》等剧目和其他散曲中反复宣泄的内心苦闷,表现了他因半世蹉跎、饱谙世情而形成的纵酒肆志、超然尘外的人生态度。
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可说是文人咏怀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先秦到两宋,凡是进步的文人,即使处在最黑暗的时代和最坎坷的境遇中,无论怎样昏酣遗世,在内心深处总还多少保留着一点立功立德的理想。
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像元代这样善恶颠倒、是非不分;这样把文人打入社会的最底层。因而元代文人对现实大多是彻底绝望的:“青史内不标名”、“把功名富贵都参破”(张养浩《辞官》),“无是无非快活煞”(孛罗御史《辞官》),仕途顺利的文人尚且作如是之想,压在社会下层的文人也就可想而知了。
马致远的《秋思》正是将这种看穿一切的普遍情绪提到历史的高度来认识,更集中更凝炼地反映了元代愤世疾俗者的共同心理状态。 马致远的《秋思》从思想内容上扩大了散曲的表现范围;并充分利用元曲语言俚俗明快、句式节奏自由的特点,从表现艺术上提高了散曲的境界。
这一套曲由七支曲子组成,第一支曲以人生当及时行乐的感慨领起全篇。题为秋思,不写秋景,但迟暮之悲、忆旧之情处处关合“秋”字,实是从人生的晚景虚写自然的秋意。
反过来,“今日春来,明朝花谢”写韶华过隙之感,则是以自然之春倒映人生之秋,“今日”、“明朝”的夸张更加强了光阴流逝的急速感,春花又与“梦蝶”在字面上相照应。“梦蝶”用《庄子·齐物论》的典故,既烘托了百年犹如一梦的迷惘之感,又以词藻的装饰美点缀了春意。
人生如梦已成滥调,庄周梦蝶也是熟典,但用惜春之情反写悲秋之思,尚不落俗套。末句“急罚盏夜阑灯灭”利用虚词的省略造成意思的含混,又从及时行乐的老话中翻出新意:“急罚盏”三字声短调促,把催人赶快行令罚酒的意思连同急不可待的语气一起传达出来了,而这三字与“夜阑灯灭”之间。
4.马致远诗句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拨不断 马致远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
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拨不断 马致远菊花开,正归来。
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有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拨不断 马致远 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
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金字经 马致远絮飞飘白雪,鲊香荷叶风。且向江头作钓翁。
穷,男儿未济中。风波梦,一场幻化中。
金字经 马致远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
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天上梯!落梅风 马致远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庭户。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落梅风 马致远 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
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落梅风 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
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落梅风 马致远心间事,说与他。动不动早言两罢。
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我心里怕那不怕?落梅风 马致远因他害,染病疾,相识每劝咱是好意。相识若知咱就里,和相识也一般憔悴。
南吕·四块玉 马致远雁北飞,人北望,抛闪煞明妃也汉君王。小单于把盏呀刺刺唱。
青草畔有收酪牛,黑河边有扇尾羊,他只是思故乡。清江引 马致远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
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争甚么半张名利纸!清江引 马致远樵夫觉来山月底,钓叟来寻觅。
你把柴斧抛,我把鱼船弃。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
绿蓑衣紫罗袍谁为你,两件儿都无济。便作钓鱼人,也在风波里。
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清江引 马致远 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
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双调·拨不断 马致远酒杯深,故人心。
相逢且莫推辞饮,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双调·拨不断 马致远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
桥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
双调·寿阳曲 马致远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双调·夜行船 马致远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不恁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晋耶?〈落梅风〉天教富,莫太奢。
无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奴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发,上床与鞋履相别。
莫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拨不断〉名利竭,是非绝。
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竹篱茅舍。〈离亭宴煞〉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
争名利,何年是彻?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
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生有限杯,几个登高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双调-寿阳曲 马致远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水仙子 马致远 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
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可喜杀睡足的西施!四块玉 马致远带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
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四块玉 马致远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
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
四块玉 马致远 绿鬓衰,红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
四块玉 马致远绿鬓衰,红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
四块玉 马致远美貌娘,名家子,自驾着个私奔车儿。汉相如便做文章士,爱他那一操儿琴,共他那两句儿诗。
也有改嫁时。小桃红 马致远画堂春暖绣帏重,宝篆香微动。
此外虚名要何用?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金笼。
5.双调拔不断马致远译文马致远《落梅风.远浦归帆》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 断桥头卖鱼人散。
马致远,字千里,晚号“东篱”。生于公元1250年,约卒于公元1321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同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晚年因不满时政,退隐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他一生著述颇多,现存杂剧《汉宫秋》七种,小令一百零四首,套曲十七套。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或豪放,或清逸,或平易自然。《太和正音谱》评他如“朝阳鸣凤”,“若神凤飞呜九需,岂可与凡鸟共了语哉!”《落梅风》散曲曲牌名,“远浦归帆”[亦作“远帆归浦”]是这首散曲内容的题目。这首散曲是马致远描写自然景物方面的代表作之一。 [意译]:夕阳西下,酒旗儿在微风的吹拂下正悠闲地飘动着。江面上还有两三只小渔船正慢慢地向岸边靠过来。那江水带着缤纷的落花向前缓缓地流淌着,水面上也似乎飘荡着沁人的花香,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岸边座座茅舍已升起了袅袅的炊烟,渔村外断桥头旁,那最后归来的卖鱼人也都三三两两散去了。
{点评}此曲有如一。马致远《落梅风.远浦归帆》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 断桥头卖鱼人散。
马致远,字千里,晚号“东篱”。生于公元1250年,约卒于公元1321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同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晚年因不满时政,退隐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他一生著述颇多,现存杂剧《汉宫秋》七种,小令一百零四首,套曲十七套。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或豪放,或清逸,或平易自然。《太和正音谱》评他如“朝阳鸣凤”,“若神凤飞呜九需,岂可与凡鸟共了语哉!”《落梅风》散曲曲牌名,“远浦归帆”[亦作“远帆归浦”]是这首散曲内容的题目。这首散曲是马致远描写自然景物方面的代表作之一。 [意译]:夕阳西下,酒旗儿在微风的吹拂下正悠闲地飘动着。江面上还有两三只小渔船正慢慢地向岸边靠过来。那江水带着缤纷的落花向前缓缓地流淌着,水面上也似乎飘荡着沁人的花香,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岸边座座茅舍已升起了袅袅的炊烟,渔村外断桥头旁,那最后归来的卖鱼人也都三三两两散去了。
{点评}此曲有如一幅夕阳水村归帆图,显示出一片幽静美。酒家旆闲、船未着案、落花晚舍、卖鱼人散、闲适幽静,透露出隐士追求世外桃源境界的恬淡心境。
6.马致远《夜行船.秋思》的全文翻译(一)全文翻译:
第一支曲 [夜行船]:
人生在世百年光阴就象梦中化蝶,
回顾往日重温旧事令人感叹不迭。
今天迎接春天到来,
明朝又是百花凋谢。
快把罚酒喝完不然夜深灯火要灭。
第二支曲 [乔木查]:
想那秦朝宫殿汉代天阙,
现在都成了长满衰草放牧牛羊的原野。
不然那些渔夫樵子们还没有话题闲扯。
即使荒坟前留下些残碑断碣,
也难辨字迹认龙蛇。
(二)赏析:
第一支曲 [夜行船]总领散曲全篇:说人生如梦,要抓紧时间痛快的饮酒。看上去好象还是老生常谈,但作者在这里突出庄生化蝶的典故,却比起泛泛而谈的“人生如梦”要丰富和深刻得多。庄生化蝶中不仅有“人生如梦”的内涵,而且还有“人迷世间”的内涵,因为庄子对自己梦中化蝶和蝴蝶变成醒来后的庄生给予了同样的可能(他这种奇想式的思辩,为他赢得了西方人给予他的“蝴蝶哲学家”的称号)。作者在这里特别强调了酒,因为作者在通篇散曲里都是把醉酒当作避世的理想手段来描写的。
在总领全篇的第一支曲后面,作者用了三支曲来分别谈论帝王、豪杰和富人,以证明人间富贵的无常。
第二支曲说的是帝王。帝王在人世间是有至高无上权威的,但作者以否定的口气指出:帝王的霸业王图哪怕生前显赫一时,最终也不过作为樵夫、渔父茶余饭后谈古说今的材料。就连秦、汉两朝的宫殿和天阙,到头来还不都成了长满野草的牛羊牧场吗?纵然在自己的坟头树起记载丰功伟绩的碑碣,后人所看到的也不过是荒坟伴着字迹模糊的断碣残碑而已,和平民百姓的归宿相比,又有什么大不同的呢?
7.马致远著名诗句有哪些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人初静,月正明。
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落梅风.人初静》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双调·寿阳曲》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寿阳曲·远浦帆归》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寿阳曲·江天暮雪》带月行,披星走。
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四块玉·带月行》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
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天上梯!——《金字经·夜来西风里》因他害,染病疾,相识每劝咱是好意。
相识若知咱就里,和相识也一般憔悴。——《落梅风·因他害》绿鬓衰,红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
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四块玉·绿鬓衰》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
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拨不断·酒杯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释义: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寿阳曲·远浦帆归》释义: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空气里弥漫着花香,连水好像也变得香了,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
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散了。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寿阳曲·江天暮雪》释义: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参考资料中国诗词网:gushi.28non.com。
8.马致远的《折桂令 叹世》的翻译【折桂令】一曲写苏昆生重访秦淮。
秦淮河横贯南京市,河两岸为景胜、繁华之地,但现在苏昆生见到的是一片残败。 “破纸迎风,坏槛当潮”两句,以声音衬寂寥。
窗户上,破纸迎风瑟瑟作响,朽门外,潮水拍打空城阵阵传来,这风声,潮声反衬了人声寂寂,一片萧条冷落。接着,作者将人物和节日情况作今昔对比,突出今日秦淮河无人无乐无节日佳庆的空寂。
过去,这里游人如织,佳丽云集,舞榭歌台,笙箫彻夜。河中,彩楫画肪闹端阳,岸上,酒旗耸立庆重九。
作者用富有特征性的“粉黛”、“笙箫”、“灯船”、“酒旗”,写尽了昔日秦淮河畔繁华竟逐的景象。而现在,歌女逃散,丝竹不闻,秦淮河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
即使适逢节日,也是“端阳不闹”,“重九无聊”。“端阳”、“重九”代麦了南方的重大节日,“不闹”、“无聊”突出了一片冷落凄清。
“不闹”从环境气氛说,虽是佳节,却无热烈欢悦的氛围。“无聊”从情绪说,写出人们没有兴致,无心无绪的委顿精神状态。
节日尚且如此,平日就更可想而知了。作者把人民的亡国哀痛心理,挖掘得多么深,表达得多么活啊!秦淮河舞歇歌罢,亦大有与南明王朝笙歌旖旎、舞榭歌台相对照的意味,在对比中,加深人们的兴亡感触。
今昔对比后,“白鸟飘飘”四句的自然景象描写,进一步开拓意境。小鸟在白云端自由飞翔,秦淮河绿水滔滔,河岸红叶似火,黄花初绽,蝴蝶飞逐。
好一派万物争自由的勃然生机。这繁茂、永恒的自然界与萧条没落的秦淮社会形成了强烈对照,在艺术的对照中,深化了主题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