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1.齐苏勒的文言文答案齐苏勒,字笃之,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
自官学选天文生为钦天监博士,迁灵台郎。擢内务府主事,授永定河分司。
康熙四十二年,圣祖南巡阅河,齐苏勒扈跸。至淮安,上谕黄河险要处应下挑水埽坝,命往烟墩、九里冈、龙窝修筑。
齐苏勒於回銮前毕工,上嘉之。洊擢翰林院侍讲、国子监祭酒,仍领永定河分司事。
河决武陟,奉命同副都御史牛钮监修堤工。疏言:“自沁河堤头至荥泽大堤十八里,择平衍处筑遥堤。
使河水趋一道,专力刷深,不致旁溢。”六十一年,世宗即位,擢山东按察使,兼理运河事。
命先往河南筹办黄河堤工。时河南巡抚杨宗义请於马营口南旧有河形处濬引河。
齐苏勒同河道总督陈鹏年疏言:“河不两行,此泄则彼淤。马营口堤甫成,若开引河,虑旁泄侵堤。”
事乃寝。 雍正元年,授河道总督。
既上官,疏言:“治河之道,若濒危而后图之,则一丈之险顿成百丈,千金之费糜至万金。惟先时豫防,庶力省而功易就。”
又言:“各堤坝岁久多倾圮,弊在河员废弛,冒销帑金。宜严立定章示惩劝。”
并允行。乃周历黄河、运河,凡堤形高卑阔狭,水势浅深缓急,皆计里测量。
总河私费,旧取给属官,岁一万三千馀金,及年节馈遗,行部供张,齐苏勒裁革殆尽。举劾必当其能否,人皆懔懔奉法。
阳武、祥符、商丘三县界黄河,北岸有支流三,逼堤绕行五十馀里;南岸青佛寺有支流一,逼堤绕行四十馀里。齐苏勒虑刷损大堤,令筑坝堵御,并接筑子堤九千二百八十八丈,隔堤七百八十丈。
又以洪泽湖水弱,虑黄水倒灌,奏筑清口两岸大坝,中留水门,束高清水以抵黄流。及淮水畅下,坝在波涛中,又虑坝为水蚀,遣员弁驻工,湖涨下埽防坝,黄涨则用混江龙、铁篦子诸器,驾小舟往来疏濬,不使沙停,水患始缓。
诏豫筹山东诸湖蓄泄以利漕运,疏言:“兖州、济宁境内,如南旺、马蹋、蜀山、安山、马场、昭阳、独山、微山、稀山等湖,皆运道资以蓄泄,昔人谓之‘水柜’。民乘涸占种,湖身渐狭。
宜乘水落,除已垦熟田,丈量立界,禁侵越。谨渟蓄:当运河盛涨,引水使与湖平,即筑堰截堵;如遇水浅,则引之从高下注诸湖。
或宜堤,或宜树,或宜建闸启闭,令诸州县量事程功,则湖水深广,漕艘无阻矣。” 二年,广西巡抚李绂入对,上谕及淮、扬运河淤垫年久,水高於城,危险可虑。
绂请於运河西别濬新河,以其土筑西堤;而以旧河身作东堤,东岸当不至溃决。上命与齐苏勒商度,齐苏勒奏言:“淮河上接洪泽,下通江口。
西岸临白马、宝应、界首诸湖,水势汪洋无际。若别挑新河,筑西堤於湖水中,不惟糜费巨金,抑且大工难就。”
上是其言。是秋飓风作,海潮腾踊丈馀。
黄河入海之路,二水冲激,历三昼夜,而滨海堤岸屹然。上嘉其修筑坚固,赐孔雀翎,并予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
三年,副总河嵇曾筠奏於祥符县回回寨濬引河,事将竣,齐苏勒奉命偕总督田文镜察视。齐苏勒奏言:“濬引河必上口正对顶冲,而下口有建瓴之势,乃能吸大溜入新河,借其水力涤刷宽深。
今所濬引河,与现在水向不甚相对。当移上三十馀丈,对冲迎溜。
复於对岸建挑水坝,挑溜顺行,以对引河之口。俟水涨时相机开放,庶河流东注,而南岸堤根可保无虞。”
上命内阁学士何国宗等以仪器测量,命齐苏勒会勘。齐苏勒奏:“仪器测度地势,於河工高下之宜甚有准则。
今洪泽湖滚水坝旧立门槛太高,不便於泄水。请敕诸臣绕至湖口,用仪器测定,将门槛改低,庶宣防有赖。”
又奏言:“治河物料用苇、柳,而柳尤适宜。今饬属於空闲地种柳,沮洳地种苇。
应请凡种柳八千株、苇二顷者,予纪录一次,著为例。”均称旨。
寻又奏言:“供应节礼,并已裁革。河标四营旧有坐粮,岁千馀金,以之修造墩台,制换衣甲、器械;盐商陋规岁二千金,为出操验兵赏功犒劳之用。
每年往来勘估,伏秋两汛,出驻工次,车马舟楫,日用所需,拮据实甚。河库道收额解钱粮,向有随平馀银五千馀,除道署日用工食,请恩准支销。”
上允之。四年,以堵筑睢宁朱家口决口,加兵部尚书、太子太傅。
五年,疏言:“黄河斗岸常患冲激,应改斜坡,俾水随坡溜,坡上悬密柳抵之。既久溜入中泓,柳枝沾泥,并成沙滩,则易险为平。”
从其请。是年,齐苏勒有疾,上遣医往视。
寻入觐,命岁支养廉万金。 六年,两江总督范时绎、江苏巡抚陈时夏濬吴淞江,上命齐苏勒料理。
筑坝陈家渡,松江知府周中鋐、千总陆章乘舟督工下埽,潮回坝陷,溺焉。齐苏勒往视察,下为土埂,中有停沙,因督令疏濬,坝工乃竟。
复偕曾筠会勘河南雷家寺支河,是秋事毕。於是黄河自砀山至海口,运河自邳州至江口,纵横绵亘三千馀里,两岸堤防崇广若一,河工益完整。
七年春,疾甚,上复遣医往视。寻卒,赐银三千两为归榇资,进世职三等阿达哈哈番,赐祭葬,谥勤恪。
上又以靳辅、齐苏勒实能为国宣劳,有功民社,命尹继善等择地,令有司春秋致祭。 齐苏勒久任河督,世宗深器之,尝谕曰:“尔清勤不待言,而独立不倚,从未闻夤缘结交,尤属可嘉。”
又曰:“隆科多、年羹尧作威福,揽权势。隆科多於朕前谓尔操守难信,年羹尧前岁数诋尔不学无术,朕以此知尔独立也。”
又曰:“齐。
2.《陈际泰传》文言文翻译《陈际泰传》原文: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
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陈际泰传》翻译:
陈季泰,临川人文学大师。家境贫寒,不能由老师学习,没有书,有时带着孩子在附近看书,偷看。我从表兄弟那里得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四个角变得模糊了,没有可供阅读的分句。我根据文学意义来判断区别(应该有停顿的地方),所以我熟悉这本书。十岁的时候,我在我叔叔的药箱里看到了那本歌,很快就跑了。
我父亲看到了,非常生气。他催促他去田里。陈继泰把《诗经》带到田里,蹲在高高的土山上唱《诗经》。所以他一辈子都没有忘记。很长一段时间后,他回到了临川,与艾南英等八部诗作齐名。陈吉泰的诗歌和作曲写得很好。勤奋,一天能写二三十首诗,写过一万首诗。这次考试的诗歌和散文的数量与陈季泰不匹配。
扩展资料:
《陈际泰传》创作背景:
陈际泰才思敏捷,写作速度极快,有时一天能写二三十篇,一生之中作文多达万篇。史书称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在八股文方面造诣较高。他将经史古籍融会贯通,自辟门径,借题发挥,驰聘才思,抒发己见,被人称为八股文大家。
崇祯三年(1630),陈际泰才得中举人;崇祯七年中进士,时年68岁。十年,被授行人(掌册封、传旨的官),赴贵州监考。十三年,奉旨护送已故相国蔡国用灵柩回乡,次年于济宁途中染病去世,年七十五岁。
其著述多阐发经籍,有《易经说意》(又名《读易正义》)7卷、《周易翼简捷解》16卷、《群经辅易说》1卷、《五经读》5卷、《四书读》10卷,均存目于《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文集有《太乙山房集》15卷、《已吾集》14卷。清人辑《临川文选》、《临川文献》和《江西五家稿》分别选人一卷。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陈际泰 (明朝学者)
百度百科—明史 (二十四史之一)
3.求一段文言文的翻译自己读《志》(大概是某种地方志),里面说,“水池在山顶,龙湫的水,就是从这个水池里面来的。”
我和两个仆人,向东翻过两座山,就没有人迹了。不久山越发高了,山脊越来越窄,两边对立,好像走在刀背上一样,又看见石片向上支楞着,每翻过一座山脊,就是一座陡峭的山峰,都是从好像刀剑一般的缝隙中攀援而上的。
像这样的山爬了三座,只见那个地方连脚都放不下去,又怎么能容得下一座湖泊呢?不就看见高峰的尽头,一块石头好像刀劈一样,以前害怕石头锋利困扰人到这里竟然没有刀锋来放脚了!在石崖上犹豫了一会,不敢再走来时的路了。向下看,南面石壁下有一个石头台阶,于是解下仆人的绑腿布,在悬崖上凌空垂下,先让一个仆人下去,我第二个跟着,想要找到可以攀缘的路。
等到下去后,(发现那地方)仅仅能放下脚,没有多余的地方。看岩石下深有百丈,想打算重新上去,而上面的岩石也高悬三丈多,不能够飞登上去。
拿着绑腿布试着上去,布却因为突出的石头磨损,忽然从中间断了。接着继续把布吊好,拼命挣扎拉扯,才能够重新登上上面的岩石。
脱离了险境,回到云静庵,太阳已经偏西了。
4.绳技文言文阅读答案【原文】
唐开元年中,数敕赐州县大酺①。嘉兴县以百戏②,与监司③竞胜精技。监官属意尤切。所由直狱者语与狱中云:“党有诸戏劣于县司,我辈必当厚责。然我等但能一事稍可观者,即获财利,叹无能耳。”乃各相问,至于弄瓦缘木之技,皆推求招引。狱中有一囚笑谓所由曰:“某有拙技,限在拘系,不得略呈其事。”吏惊曰:“汝何所能?”囚曰:“吾解绳技。”吏曰:“必然,吾当为尔言之。”乃具以囚所能白于监主。主召问罪轻重,吏云:“此囚人所累,逋缗未纳,余无别事。”官曰:“绳技人常也,又何足异乎?”囚曰:“某所为者,与人稍殊。”官又问曰:“如何?”囚曰:“众人绳技,各系两头,然后于其上行立周旋。某只需一条绳,粗细如指,五十尺,不用系著,抛向空中,腾掷翻覆,则无所不为。”官大惊悦,且令收录。明日,吏领戏场。诸戏既作,次唤此人,令效绳技。遂捧一团绳,计百余尺,置诸地,将一头,手掷于空中,劲如笔。初抛三二丈,次四五丈,仰直如人牵之,众大惊异。后乃抛高二十余丈,仰空不见端绪。此人随绳手寻,身足离地,抛绳虚空,其势如鸟,旁飞远飏,望空而去。脱身行狴④,在此日焉。
【注释】
①酺:指聚饮。古代国有喜庆,特赐臣民聚会饮酒。
②百戏:古代杂技、乐舞表演的总称。秦汉时已盛行。
③监司:有监察州县之权的地方长官的简称。
④狴:传说中的兽名,因常画狴于狱门上,故用作牢狱的代称。
【译文】
唐玄宗开元年间,皇上多次下诏赐令各州县兴办大宴。嘉兴县令准备了杂耍,想和监司比赛谁的技艺更精湛。监狱官参加比赛的心情特别急切,当时监狱值班的告诉狱卒说:“倘若我们的杂耍比不过县里的,我们就要受到很重的责罚,如果能有一项比较好的,就能得到奖励。很遗憾,我们没有能行的。”他们互相询问,开始在狱中寻求能人。一些会弄点小玩意儿的人纷纷自荐。这时,狱中有一囚犯笑着说:“我有点拙技,可我现在拘押之中,不能略微施展来看。”狱吏惊奇地问:“你会什么技艺呢?”囚犯回答:“我会绳技。”狱吏说:“好吧,我去给你说说。”于是,狱吏就把这个囚犯的才能告诉了监司。监司问这个人的罪轻重如何,狱吏回答:“这人是受了别人的连累,是偷了点税,别的没什么。”狱官说:“绳技很多人会,有什么特别奇异的吗?”囚犯说:“我的绳技,和别人不一样。”狱官又问:“有什么不一样的?”囚犯说:“别人的绳技,都是系住绳的两头,然后站在绳子上面行走或是转圈。我只需用一条绳,像手指粗,五十尺长,不用系,扔向空中,腾跃翻飞,没有不能表演的动作。”狱官非常惊喜,叫把这人记下来。第二天,狱吏领囚犯到了戏场,别的节目已经开始表演了,后来才叫这人表演。只见这人拿着一百多尺长的绳团,放在地上,将一根绳头抛向空中,绳子笔直。开始时抛了两三丈,然后到四五丈。绳子很直,就像有人牵着似的,大家感到很惊奇。后来,竟抛到二十多丈,抬头看不到绳头,这人便手握绳子,身子离地。最后,他扔掉了绳子,在空中像鸟一样,越飞越高越远,向远处飞去。他就在那天借机逃出了监狱。
5.谁有文言文《杨震传》翻译1、翻译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杨震少年时爱学习,通晓经术,博览群韦,专心探究。
当时儒生为之话说:“关西孔子杨伯起.,”居住湖城,几十年不答州郡的礼聘。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是个人才,举他为茂才,升东莱太守。
当他去郡经过昌邑时,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正做昌邑县长,去看杨震,晚上送-金十斤给他。杨震说:“老朋友我了解你,你为什么不了解我这个老朋友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我给你送金子)。”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走了。后转涿郡太守。
公正廉明,不接受私人请托,子孙蔬食徒步,生活俭朴,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长辈,想要他为子孙置产业,杨震不肯,他说:“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吏的子孙,拿这个赠给他们,不是很好吗?” 延光二年(13年),代刘恺为太尉。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给杨震,杨震不受。
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也向杨震推荐他亲戚友好,杨震又不从。司空刘授听说了,马上推举这二个人,十天之内皆见提拔。
因此,杨震更加遭怨。 当时有诏遣使者为阿母王-圣大-肆建造房屋,中常侍樊丰及侍中用广、谢恽等更相鼓动,扰乱朝-廷。
杨震前后所上奏折,言词激切,帝已经不高兴他,而樊丰等又都侧-目憎-怨-,只是因为他是名儒,不敢加害。不久,河间男子至朝廷上书,言朝政的得失。
帝发怒,下令逮-捕入狱,定为欺上不道。杨震又上-疏救他,说:“我听说尧舜时,谏-鼓谤木,立于朝廷;商周圣哲之主,小人怨,还自我检查,勉励自己。
这是为了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使下情上达。现在赵腾以攻击诽谤获罪,与杀人犯法有差别,请皇上减罪,保全腾的性命,启发百姓敢于说话。”
帝不理,赵腾被杀-掉。 到了三年(124年)春,杨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稽查这件事。
获得樊丰等的假诏书,写了奏书,要等皇上回采再送上。樊丰等听说了,惶恐万状。
正好太史说星变倒行,就一起诬-陷-杨震。等皇上返回,在太学待吉日入宫,晚上派使者持令收了杨震太尉印-绶,杨震于是闭门绝宾客。
樊丰等还是恨他,竞请大将-军耿宝奏杨震大臣不服-罪,心怀怨恨,有令送归原籍。杨震走到城西几阳亭,慷慨地时他的儿子、学生说:“死是一个人不可免的。
我蒙恩居住,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还有什么面目见天下呢?”于是服毒而死,时年七十余岁。 一年多后,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被杀死,杨震学生虞放、陈翼到朝廷申诉杨震事。
朝廷上下都称赞杨震忠敬,皇上下诏任用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赠给百万钱,以礼改葬杨震在华阴潼亭,远近的人都到了。2、原文 后汉书 原文: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迁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夸,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
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
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由是震益见怨。
时诏遣使者大为阿母①修第,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更相扇动,倾摇朝廷。 震前后所上,转有切至,帝既不平之,而樊丰等皆侧目愤怨,俱以其名儒,未敢加害。
寻有河间男子赵腾诣阙上书,指陈得失。帝发怒,遂收考诏狱。
结以罔上不道。震复上疏救之曰:“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则还自敬德。
所以达聪明,开不讳,博采负薪,尽极下情也。今赵腾所坐激讦谤语为罪,与手刃犯法有差。
乞为亏除,全腾之命,以诱刍荛舆人②之言。”帝不省,腾竞伏尸都市。
会三年春,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遂共谮震。
及车驾行还,便时太学,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
有诏遣归本郡。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
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岁余,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诛死,震门生虞放、陈翼诣阙追讼震事。
朝廷成称其忠,乃下诏除二子为郎,赠钱百万,以礼改葬于华阴潼亭,远近毕至。(节选自《后汉书·卷五十四》) 【注】①阿母:汉安帝的乳母王圣。
②刍荛舆人:割草打柴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