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1、及
例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翻译: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的消息,将要到西边的田地耕作。
2、往
例句:先秦·孔子《论语》:“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翻译: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到那里去干的。
3、至
例句:先秦·孟子《赵威后问齐使》:“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翻译: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向到您这儿来了。
4、之
例句:清·彭端淑 《为学》:“吾欲之南海。”
翻译:我想要到南海去。
5、达
例句:清·蒲松龄《促织》:“自昏达曙,目不交睫。”
翻译:从黄昏到黎明,完全没有闭眼睡觉。
2.文言文中“但是”怎么说文言文中的“但是”有“但”、“然”、“而”等。我们一般都是用这几个连词来表示转折的。
用“但”表示转折,与现代汉语的“但是”用法同。如曹丕《与吴质书》中:“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这一句可以翻译为:刘桢的文风洒脱奔放,但是还不够刚劲有力罢了。
用“然”表示转折,也常有现代汉语的“但是”的意思。如:柳宗元《三戒》中:“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其中的“然”可以翻译为“然而”,也可以翻译为“但是”:(老虎)非常恐惧,但是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
用“而”表示转折,如苏洵《六国论》:“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其中的“而”可以翻译为但是。再如常见的“和而不同”、“似是而非”等,而都是但是的意思。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3.“我”在文言文中怎么说余、吾、予
“我”也是,不要以为现代人才说我。“我”多作宾语和定语,一般不作主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宾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定语) “昂” 《诗经》:人涉昂否,昂须我友。(别人涉水过了河,我在等待我朋友。) “台” 《尚书》: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不是我小子胆敢叛乱,夏朝罪恶深重,老天要消灭它。) “朕” 《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我的爷爷叫伯庸) 另外,除了用代词表示,还可用谦称,如: 君王用:寡人、孤、不谷、一般人用:臣、在下,称自己的名, 女人用:妾,奴婢
4.找在古文中怎么说探
释义 tàn
寻求;寻找。《促织》:“于败堵丛草处,~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寻
释义 xún
寻找。《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壑,亦崎岖而经丘。”
觅
释义 mì
寻找;寻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孙仲谋处。”
求
释义 qiú
寻找;找寻。《察今》:“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之。”《伤仲永》:“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