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亮;明亮。与“暗”相对 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一无所有 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
显著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荀子·天论》
真诚;坦白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
清楚,明白]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高启《书搏鸡者事》
表明;说明 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士节》
禀告;报告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告;控告]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使…白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2.文言文中的“白”是什么意思文言文中的“白”的意思有: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雪白。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白文。显著。
真诚;坦白 。观点或行动极端保守或反动的。
古时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
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清楚,明白。
白 拼音[bái]部首:白结构:单一结构笔顺:撇、竖、横折、横、横释义: 1.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 2.明亮。
3.清楚。 4.纯洁。
5.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 6.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
7.没有付出代价的。 8.陈述。
9.与文言相对。 10.告语。
11.丧事。 12.把字写错或读错。
13.政治上反动的。 14.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15.姓。组词: 1.白色恐怖[bái sè kǒng bù] 白:惨白。
指反动派残酷镇压人民的恐怖气氛。 2.白日绣衣[bái rì xiù yī] 绣:用丝茸或丝线在布上刺成花纹图案。
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3.白黑颠倒[bái hēi diān dǎo] 颠倒:错乱。
指白黑不分、是非颠倒。 4.白黑不分[bái hēi bù fēn] 比喻清浊混乱,是非不明。
5.白发红颜[bái fà hóng yán] 颜:脸色。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
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3.古文中白有什么意思【古义】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
2、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译: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3、纯洁;代表清流贤正。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4、亮;明亮。与“暗”相对。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声天下白(译:公鸡打鸣的时候,天就要亮了)。
5、一无所有。《杂纂新录》:白手起家成业。
6、清楚,明白。高启《书搏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译:但是你的冤枉没有说清楚,就没有好处)。
7、白白,平白。《红楼梦》: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
8、单单;只是。《红楼梦》: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有什么说,只管告诉二奶奶。
扩展资料
【今义】
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
2、光亮;明亮:东方发~。大天~日。
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不~之冤。
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卷。~饭。~开水。一穷二~。
5、没有效果;徒然:~跑一趟。~费力气。
6、无代价;无报偿:~吃。~给。~看戏。
7、象征反动:~军。~区。
8、指丧事:~事。
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10、姓。
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2、说明;告诉;陈述:表~。辩~。告~。
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独~。对~。
14、指地方话:苏~。
15、白话:文~杂糅。半文半~。
4.文言文中白的意思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亮;明亮.与“暗”相对 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一无所有 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显著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荀子·天论》 真诚;坦白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清楚,明白]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高启《书搏鸡者事》 表明;说明 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士节》禀告;报告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告;控告]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使…白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