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有个樵夫在河边砍柴,不小心把斧子掉到河里,被河水冲走了。
他坐在河岸上失声痛哭。赫耳墨斯知道了此事,很可怜他,走来问明原因后,便下到河里,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否是他的,他说不是;接着赫耳墨斯又捞起一把银斧子来问是不是他掉下去的,他仍说不是;赫耳墨斯第三次下去,捞起樵夫自己的斧子来时,樵夫说这才是自己所失掉的那一把。
赫耳墨斯很赞赏樵夫为人诚实,便把金斧、银斧都作为礼物送给他。樵夫带着三把斧子回到家里,把事情经过详细地告诉了朋友们。
其中有一个人十分眼红,决定也去碰碰运气,跑到河边,故意把自己的斧子丢到急流中,然后坐在那儿痛哭起来。赫耳墨斯来到在他面前,问明了他痛哭的原因,便下河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不是他所丢失的。
那人高兴地说:“呀,正是;正是!”然而他那贪婪和不诚实的样子却遭到了赫耳墨斯的痛恨,不但没赏给他那把金斧子,就连他自己的那把斧子也没给他。
2.櫵夫毁山神译文樵夫毁山神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人在山中赶路,夜里住在山神寺。半夜,有只老虎出现,像人一样的说话,乞讨食物。神答应把邓樵夫给他。第二天早上,客人等待在庙外,果然看见一个樵夫经过,迎上去问:“你姓邓吗?”回答说:“是的。”就告诉他晚上听到的事情,告诫他不要前往。邓樵夫说:“我有母亲,靠打柴为生,一天不打柴,母亲就会饿肚子,关系到生死的事情,我还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就头也不回的走了。客人尾随他偷偷的看。邓樵夫刚刚打完柴,老虎突然从竹林间窜出,邓樵夫徒手与他搏斗了数个回合,抓住老虎的尾巴转了很久。老虎很愤怒,于是咆哮着高高跳起,逃跑了。邓樵夫跟上去将他杀了。客人上前慰劳他,邓樵夫说:“感谢你深厚的情义,何不带我到庙中去?”于是到了,死掉的老虎斥责山神,说:“如何?“于是将泥塑的山神砸掉了。
文言文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随而觇之。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遂而杀之。客逆劳之。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既至,大诟死虎斥神曰:“今竟如何?”遂碎其土偶。
理解有多种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角度
2、好心不能建立在损害他人基础上
3、个人是可以反抗的,要自己积极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3.樵夫和赫尔墨斯有个樵夫在河边砍柴,不小心把斧子掉到河里,被河水冲走了。
他坐在河岸上失声痛哭。赫耳墨斯知道了此事,很可怜他,走来问明原因后,便下到河里,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否是他的,他说不是;接着赫耳墨斯又捞起一把银斧子来问是不是他掉下去的,他仍说不是;赫耳墨斯第三次下去,捞起樵夫自己的斧子来时,樵夫说这才是自己所失掉的那一把。
赫耳墨斯很赞赏樵夫为人诚实,便把金斧、银斧都作为礼物送给他。樵夫带着三把斧子回到家里,把事情经过详细地告诉了朋友们。
其中有一个人十分眼红,决定也去碰碰运气,跑到河边,故意把自己的斧子丢到急流中,然后坐在那儿痛哭起来。赫耳墨斯来到在他面前,问明了他痛哭的原因,便下河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不是他所丢失的。
那人高兴地说:“呀,正是;正是!”然而他那贪婪和不诚实的样子却遭到了赫耳墨斯的痛恨,不但没赏给他那把金斧子,就连他自己的那把斧子也没给他。
4.伊索寓言全集樵夫和赫尔墨斯读后感【樵夫与赫尔墨斯读后感】
最近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樵夫与赫尔墨斯》。这篇寓言讲的是:有个樵夫在河边砍柴,斧子不小心掉到河里被水冲走,他坐在河边失声痛哭,赫尔墨斯知道此事,可怜他,便下到河里捞起一把金斧子,樵夫说不是他的,接着赫尔墨斯又捞起一把银斧子,樵夫仍说不是,赫尔墨斯第三次下去,捞起樵夫自己的斧子来时,樵夫说这才是自己的斧子。赫尔墨斯赞赏樵夫为人诚实便把金斧、银斧,都作为礼物送给他。樵夫的一个朋友听说后故意把自己的斧子丢到急流中,并哭起来。赫尔墨斯下河捞起一把金斧,那人马上高兴地说,斧子是他的,赫尔墨斯憎恨他的不诚实,不但没赏他金斧子,连他自己的那把斧子也没给他。
看了这篇寓言,我才知道诚实那么重要,诚实会得到人们的帮助。由此,我也很受启发,我觉得诚实应该从小养成。我现在就要求自己做一个诚实的人,还要感染身边的人也做个诚实的人。
5.虎入石穴 的原文原文: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嵌空而缭曲,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
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死矣。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
翻译:有个樵夫在山中遇到老虎,躲到山洞里,老虎也跟着进来了,山洞空隙狭窄而且曲折,樵夫沿着迂回的缝隙往里躲,渐渐的山洞容不下老虎了,但是老虎一定要想捉住樵夫,就奋力勉强前进。樵夫陷入窘境,发现旁边有一个小洞,只能容得下自己身体,于是像蛇一样爬进去,没想到迂回了几步远,忽然看到了天空,竟然爬出了洞外,于是奋力搬来几块石头,堵住了老虎的退路,在两个洞口都对上木柴焚烧,老虎被烟熏火燎,吼声震动山谷,不一会就死了。
这件事足以让那些应该停止却不停止的人引以为戒了。
6.文言文 周朴 翻译【原文】
周朴,唐末诗人,性喜吟诗,尤尚苦涩。苟得一联一句,则忻①然自快。尝野逢一负薪者,忽持之,且厉声曰:“我得之矣,我得之矣!”樵夫矍然惊骇,掣臂弃薪而走。遇游徼②卒,疑樵者为偷儿,执而讯之。朴徐往告卒曰:“适见负薪,因得句耳。”卒乃释之。其句云:“子孙何处闲为客,松柏被人伐作薪。”
彼有一士人,以朴僻于诗句,欲戏之。一日,跨驴于路,遇朴在傍,士人乃欹帽掩头吟朴诗云:“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东。”朴闻之忿,遽随其后。士但促驴而去,略不回首。行数里追及,朴告之曰:“仆诗‘河声流向西’,何得言流向东?”士人颔之而已,闽中传以为笑。——节选自《唐诗纪事》
【注】①忻:xīn,同“欣”。② 徼:jiào,巡查,巡逻。
【译文】
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如果想到一联或者一句诗,就感到非常快乐。他曾经在野外(郊外)遇到一位背着柴走路的人,忽然他抓住那人背着的柴,而且大声说:“我得到了,我得到了!”那樵夫非常惊惧,抽出手臂,丢下柴火逃跑了。正好遇到了负责巡逻的士卒,怀疑那樵夫是小偷,就抓住他讯问。这时候周朴慢慢地前去告诉那位士卒说:“只是我刚才见到他背着一捆柴,因此而想到两句诗罢了。”那位士卒就释放了那位樵夫。周朴得到的那两句诗是:“子孙何处闲为客,松柏被人伐作薪。”
当时有一位读书人,因为周朴作诗喜欢冷僻怪异,就想戏弄戏弄他。有一天,他骑着驴子在路上走,在路旁遇到周朴,那位读书人就歪戴着帽子低着头吟诵周朴的诗句:“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东。”周朴听到了很气愤,就尾随在那人身后。那位读书人只管赶着驴子离开,一点也不回头看。走到几里之外周朴才赶上那人,就对那人说:“我的诗是‘河声流向西’,你怎么能说流向东呢?”那位读书人就点点头罢了,并不接言辩解。这件事在闽中地区被当做笑料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