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高大百科网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 > 古文 >

隋书高颖文言文翻译(隋书·高颎传翻译)

日期: 来源:高大网收集编辑:www.gdy.net.c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隋书高颖文言文翻译(隋书·高颎传翻译) 1.隋书·高颎传 翻译

高颎(541—607.8.27),字昭玄,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东)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谋臣。

高颎之父高宾曾在北齐为官,因避谗而投奔北周,北周大司马独孤信引其为僚佐,并赐姓独孤氏。后独孤信被诛杀,其家人被发配四川。

独孤信之女,文献皇后以宾父之故吏,每往来其家。高宾后来官至鄀州刺史,及高颎尊贵后,又追赠礼部尚书、渤海公。

高颎“少明敏,有器局,略涉书史,尤善词令”(《隋书·高颎列传》)。在高颎幼年时,其家有柳树,高达百尺,犹如盖子一样,村中的老人便说:“此家当出贵人”(《隋书·高颎列传》)。

后果然应验。高颎十七时,被北周齐王宇文宪引为记室。

北周武帝时,袭爵武阳县伯,除内史上士,不久又迁下大夫。以平齐之功拜开府。

宣帝即位后,隰州稽胡叛乱,高颎随越王宇文盛讨平之。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

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阴图禅代。杨坚素知高颎精明强干,又通晓军事,多计略,便想得其辅佐。

杨坚先派邗国公杨惠前往示意,高颎也知杨坚今后必成大业,便欣然承命说:“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隋书·高颎列传》)。

杨坚遂引高颎为相府司录,从此,高颎便成为杨坚的心腹之臣。当时时长史郑译、司马刘昉都因为奢纵而被杨坚疏远,而和高颎的关系却更加密切。

此后,杨坚为预防北周宗室生变,稳固其统治权力,以千金公主将嫁于突厥为辞,诏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因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位望素重,恐有异图,遂以会葬宣帝为名,诏使其子尉迟敦召尉迟迥入朝;并以韦孝宽为相州总管赴邺取代尉迟迥。六月,尉迟迥恐杨坚专权对北周不利,公开起兵反对杨坚。

七月十日,杨坚调发关中兵,令韦孝宽为行军元帅,陇西公李询为元帅长史,郕公梁士彦、乐安公元谐、化政公宇文忻、濮阳公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清河公杨素等为总管,率军讨伐尉迟迥。七月末,韦孝宽率大军自洛阳进驻河阳(今河南孟县南)。

尉迟迥军正围攻怀州(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韦孝宽即以宇文述等将其击破,遂率军东进至永桥镇东南。韦孝宽为求歼敌主力,说服诸将避开坚城,引军进屯武陟(今河南武陟西)。

时尉迟迥已派其子尉迟敦率军10万进抵武德(今河南武陟东南),在沁水东岸布阵20余里。适值沁水暴涨,两军隔水对峙。

杨坚怕诸将不能齐心,恐生变故,要派心腹一人前往监军。欲派崔仲方前去监军,但崔仲方以父在山东为辞。

又叫刘昉、郑译去,刘昉说他没有带兵打过仗,郑译说他母老不便远行。杨坚此时正愁无人可派,高颎遂请命前往,杨坚非常高兴委任高颎为监军。

临行前,高颎派人辞别母亲,说忠孝不可两全,歔欷而行。 八月十七日,高颎到达前线后,遂令在沁水架桥准备发起进攻。

尉迟敦军从上游放下火筏,企图焚桥;高颎命士卒在上游构筑水中障碍“土狗”(前锐后广,前高后低,状如坐狗的土墩),以阻火筏近桥。尉迟敦挥军稍退,欲待韦孝宽军半渡而击之,韦孝宽却乘机擂鼓齐进。

待全军渡毕,高颎又下令焚桥,以绝士卒反顾之心。韦孝宽军奋力猛攻,大败尉迟敦军。

尉迟敦单骑逃往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韦孝宽军乘胜追击,直趋邺城。

此战,高颎以“土狗”阻拦火筏,确保渡桥不毁,又在全军渡毕焚桥,以绝士卒后退之路,对保证作战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军至邺城后,尉迟迥集中全部兵力13万,列阵城南,准备决战。

韦孝宽军进攻受挫,被迫撤退。高颎与宇文忻、李询等设计:先射观者,造成混乱,然后乘势冲击。

观战士民被射,果然纷纷逃避,喊声震天。宇文忻趁机传呼:“贼败矣”!韦孝宽军士气复振,乘乱进击,大败尉迟迥军,尉迟迥被迫自杀。

至此,尉迟迥举兵68天即宣告失败。叛乱平定后,高颎更加得到杨坚的信任,进位柱国,改封义宁县公,迁相府司马,成为杨坚得力助手。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年)二月,总揽北周大权的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同月,隋文帝拜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无人能比,以至隋文帝“每呼为独孤而不名也”(《隋书·高颎列传》)。

高颎知道自己权势甚高,定会召到别人的妨恨,所以便上表让位,让于苏威。隋文帝准备同意此事,让其担任仆射。

几日后,隋文帝说:“苏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隋书·高颎列传》)!遂让高颎复职。

不久,拜左卫大将军,本官如故。在这以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高颎辅佐隋文帝,为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政治方面,开皇元年(581年),高颎奉命与郑译、杨素等修订刑律,“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隋书·刑法志》),制定新律,奏请颁行。新律废除了枭首、轘身及鞭刑,减轻了徒刑,还取消了一些“楚毒备至”的讯囚酷法,如用大棒、束杖、车辐、鞵底、压踝之类。

对旧律作了一定程度的改进。 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以长安旧城,自汉以来,屡经战乱,凋残日久,在苏威、高颎等人的谋议下,决定在龙首原创建新都,以高颎领新都大监,“制度多出于颎”(《隋书·高。

2.《隋书》卷四十一

(原文)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也。高颍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拜太子少保,俄兼纳言、民部尚书。威上表陈让,诏曰:“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威乃止。初,威父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颇称为重。既而叹曰:“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乎?”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典,上悉从之。威见宫以银为幔钩,因盛陈节俭之美以谕上。上为之改容,雕饰旧物,悉命除毁。寻复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本官悉如故。治书侍御史梁毗以威领五职,安繁恋剧,无举贤自代之心,抗表劫威。上曰:“苏威朝夕孜孜,志存远大,举贤有阙,何遽迫之!”因谓朝臣曰:“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杨素才辩无双,至若斟酌古今,助我宣化,非威之匹也。”其见重如此。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舛驳,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威所定,世以为能。国子博士何妥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等共为朋党,上令蜀王秀、上柱国虞庆则等杂治之,事皆验。上以《宋书·谢晦传》中朋党事,令威读之。威惶惧,免冠顿首。上曰:“谢已晚矣。”于是免威官爵。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

(译文)苏威字无畏,京兆府万年县人。高颍多次称他贤能,高祖也一向重视他的名望,就征招他。到了之后,高祖请他进卧室,跟他交谈,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太子少保,不久又让他兼作纳言、民部尚书。苏威上书陈情辞让,高谊下诏说“大船当负荷重载,骏马当长途奔驰。因为你一人兼有许多人的才华,不要推辞多任事务。”苏威才没有推辞。当初苏威的父亲在西魏任度支尚书,因为国家资财不足,制定了征税的法令,被认为很重。不久苏威的父亲就感叹说:“现在做的就如同拉紧弓弦,不是平常时代的法令制度,后代的君子,谁能够放松它呢?”苏威听到了这些话,常常把这作为自己的责任。到了此时,苏威奏请皇上,减轻赋税和劳役,致力于采用较轻的制度,皇上全都听从了他。苏威见到皇宫中用白银作帷幔的钩子,就极力陈说节俭的美德来告诫皇上。皇上为此而改变了神色,对于旧有的雕琢文饰的器物,全都命人清除毁坏。不久又兼任了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原任的官职全部依旧。治书侍御史梁毗认为苏威兼任五个职务,贪恋于繁多的权位,没有举荐贤能代替自己的心思,就上表极谏弹劾苏威。皇上说:“苏威早晚勤勉不懈,有远大的志向,在举荐贤能方面有些缺点,为什么要急忙地逼迫他呢!”于是就对朝中的大臣说:“苏威没有遇到我,就没有办法施行他的见解;我没有得到苏威,又靠谁来实行我的主张?杨素才辩,天下无双,至于说到古今得失,帮助我宣扬教,是无法与苏威匹敌的。”他就是这样被看重。隋朝接续于战争之后,法令规章杂乱混杂,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法令的标准、样式,大多是苏威制定的,世人都认为他有才能。国子博士何妥上奏揭发苏威和礼部尚书卢恺等人相互勾结,成为朋党,皇上就命令蜀王杨秀、上柱国虞庆则等人共同处理这个案件,所揭发的事情都得到了验证。皇上拿《宋书·谢晦传》中有关朋党的史事让苏威阅读。苏威害怕,脱下了官帽叩头认错。皇上说:“认错已经晚了。”于是就免除了苏威的官职和爵位。由于苏威而获罪的有名的士人有一百多人。

3.隋书列传二十九翻译

译文:

大业中( 605 ~616 ) , 炀帝征集天下骁勇之士以伐辽东, 沈光参预其中。同类几万人, 都在他之下。沈光将到行宫去, 送他到灞上的宾客有一百多人。沈光洒酒于地, 发誓说:“这次去, 如不能建功扬名,当死在高丽, 不再与各位相见了。”到跟随炀帝进攻辽东时, 用冲梯攻城, 竹竿长十五丈, 沈光爬到顶端上去, 临城与贼人交战, 短兵相接,杀了十几人。贼人竞相攻击他, 他从城上掉下来, 没落到地上, 刚好抓住了竹竿上的绳子, 沈光又上去。炀帝望见了, 壮之异之, 驰马过去与他交谈, 很高兴, 当天授他朝请大夫, 赐给他宝刀良马。炀帝常把他带在身边, 渐渐对他很亲密。不久, 命他为折冲郎将, 赏赐、待遇很优厚。炀帝常常推食解衣赏赐给他, 同类人中没谁可与他相比。沈光自因受恩深重, 想尽力尽忠。江都之难发生, 炀帝为宇文化及所杀后, 沈光偷偷地召集义士,将为炀帝报仇。此前, 炀帝宠幸官奴, 把他们叫给使, 宇文化及因沈光勇敢, 才任用他们, 让他总管给使, 在宫内安营。当时孟才、钱杰等人谋划杀死宇文化及, 因此对沈光说:“ 我们受国大恩, 不能死于难, 以保卫国家, 这是古人所羞耻的。现又俯首侍奉仇敌, 受他驱使, 面目惭愧, 何必活着呢? 我们一定要杀死他, 死而无憾。你是义士, 肯跟随我们吗?”沈光泣下沾襟, 说:“ 这是我所希望于将军的。我率领着几百个给使, 都受到先帝的大恩, 今在宇文化及营内。用他们来复仇, 就像老鹰抓小鸟一样。万世之功, 在此一举, 望将军好自为之。”孟才为将军, 率领江淮之众几千人, 相约在军营中将起床时,早晨进攻宇文化及。沈光的话泄漏了出去, 陈谦把此事告了出去。宇文化及很惊惧, 说:“这是麦铁杖的儿子, 他和沈光, 都勇不可挡, 我要躲避其锋锐。”当夜就与心腹逃到营外, 留下人告诉司马德戡等人, 让他率领兵马, 逮捕孟才。沈光听到营内喧哗声, 知道事情暴露了, 来不及披甲, 就袭击宇文化及营, 空无所获。碰上舍人元敏, 数落其罪而斩之。又遇上司马德戡兵入, 把沈光四面包围。沈光大叫突围, 给使们也一起奋勇, 杀了几十个, 贼皆退后。司马德戡又派来骑兵, 拿着弓箭射他。沈光身无甲胄, 于是被害。麾下几百人都战斗而死, 没有一个投降的。沈光死时二十八岁。壮士们听说此事, 没有不为他流泪的。

4.求《隋书·高颖传》

这个字读jiong,三声,同”炯“。

网上经常误打成颖字,但是下面引用的的传是对的。(特此修改)隋书卷四十一 列传第六高颎高颎,字昭玄,一名敏,自云渤海蓚人也。

父宾,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氏。及信被诛,妻子徙蜀。

文献皇后以宾父之故吏,每往来其家。宾后官至鄀州刺史,及颎贵,赠礼部尚书、渤海公。

颎少明敏,有器局,略涉书史,尤善词令。初,孩孺时,家有柳树,高百许尺,亭亭如盖。

里中父老曰:「此家当出贵人。」年十七,周齐王宪引为记室。

武帝时,袭爵武阳县伯,除内史上士,寻迁下大夫。以平齐功,拜开府。

寻从越王盛击隰州叛胡,平之。高祖得政,素知颎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惠谕意。

颎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

」于是为相府司录。时长史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颎,委以心膂。

尉迥之起兵也,遣子惇率步骑八万,进屯武陟。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莫敢先进。

高祖以诸将不一,令崔仲方监之,仲方辞父在山东。时颎又见刘昉、郑译并无去意,遂自请行,深合上旨,遂遣颎。

颎受命便发,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歔欷就路。至军,为桥于沁水,贼于上流纵大伐,颎预为土狗以御之。

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遂至邺下,与迥交战,仍共宇文忻、李询等设策,因平尉迥。

军还,侍宴于卧内,上撤御帷以赐之。进位柱国,改封义宁县公,迁相府司马,任寄益隆。

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上每呼为独孤而不名也。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

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数日,上曰:「苏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

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于是命颎复位。俄拜左卫大将军,本官如故。

时突厥屡为寇患,诏颎镇遏缘边。及还,赐马百余匹,牛羊千计。

领新都大监,制度多出于颎。颎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

上特命勿去,以示后人。其见重如此。

又拜左领军大将军,余官如故。母忧去职,二旬起令视事。

颎流涕辞让,优诏不许。开皇二年,长孙览、元景山等伐陈,令颎节度诸军。

会陈宣帝薨,颎以礼不伐丧,奏请班师。萧岩之叛也,诏颎绥集江汉,甚得人和。

上尝问颎取陈之策,颎曰:「江北地寒,田收差晚,江南土热,水田早熟。量彼收积之际,微征士马,声言掩袭。

彼必屯兵御守,足得废其农时。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再三若此,贼以为常。

后更集兵,彼必不信,犹豫之顷,我乃济师,登陆而战,兵气益倍。又江南土薄,舍多竹茅,所有储积,皆非地窖。

密遣行人,因风纵火,待彼修立,复更烧之。不出数年,自可财力俱尽。

」上行其策,由是陈人益敝。九年,晋王广大举伐陈,以颎为元帅长史,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颎。

及陈平,晋王欲纳陈主宠姬张丽华。颎曰:「武王灭殷,戮妲己。

今平陈国,不宜取丽华。」乃命斩之,王甚不悦。

及军还,以功加授上柱国,进爵齐国公,赐物九千段,定食千乘县千五百户。上因劳之曰:「公伐陈后,人言公反,朕已斩之。

君臣道合,非青蝇所间也。」颎又逊位,诏曰:「公识鉴通远,器略优深,出参戎律,廓清淮海,入司禁旅,实委心腹。

自朕受命,常典机衡,竭诚陈力,心迹俱尽。此则天降良辅,翊赞朕躬,幸无词费也。

」其优奖如此。是后右卫将军庞晃及将军卢贲等,前后短颎于上。

上怒之,皆被疏黜。因谓颎曰:「独孤公犹镜也,每被磨莹,皎然益明。

」未几,尚书都事姜晔、楚州行参军李君才并奏称水旱不调,罪由高颎,请废黜之。二人俱得罪而去,亲礼逾密。

上幸并州,留颎居守。及上还京,赐缣五千匹,复赐行宫一所,以为庄舍。

其夫人贺拔氏寝疾,中使顾问,络绎不绝。上亲幸其第,赐钱百万,绢万匹,复赐以千里马。

上尝从容命颎与贺若弼言及平陈事,颎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焉敢与大将军论功!」帝大笑,时论嘉其有让。

寻以其子表仁取太子勇女,前后赏赐不可胜计。时荧惑入太微,犯左执法。

术者刘晖私言于颎曰:「天文不利宰相,可修德以禳之。」颎不自安,以晖言奏之。

上厚加赏慰。突厥犯塞,以颎为元帅,击贼破之。

又出白道,进图入碛,遣使请兵。近臣缘此言颎欲反,上未有所答,颎亦破贼而还。

时太子勇失爱于上,潜有废立之意。谓颎曰:「晋王妃有神凭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颎长跪曰:「长幼有序,其可废乎!」上默然而止,独孤皇后知颎不可夺,阴欲去之,夫人卒,后言于上曰:「高仆射老矣,而丧夫人,陛下何能不为之娶!」上以后言谓颎,颎流涕谢曰:「臣今已老,退朝之后,唯斋居读佛经而已。

虽陛下垂哀之深,至于纳室,非臣所愿。」上乃止。

至是,颎爱妾产男,上闻之极欢,后甚不悦。上问其故,后曰:「陛下当复信高颎邪?始陛下欲为颎娶,颎心存爱妾,面欺陛下。

今其诈已见,陛下安得信之!」上由是疏颎。会议伐辽东,颎固谏不可。

上不从,以颎为元帅长史,从汉王征辽东,遇霖潦疾疫,不利而还。后言于上曰:「颎初不欲行,陛下强遣之,妾固知其无功矣。

」又上以汉王年少,专委。

5.隋书 第62卷 翻译

柳彧,字幼文,是河东解地人。年少好学,读了许多儒家经典和历史著作。武帝亲自处理各种事物,柳彧到皇宫请求武帝对他测试。武帝认为他很有才能,让他担任司武中士。后来担任郑县县令。平定齐朝之后,武帝大赏下属官官,留守京城的官员不在其列。柳彧上表给皇帝,于是留守京城的官员一并晋级。

高祖登基后,柳彧升迁到尚书虞部侍郎,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回家服丧)。不久,起用为屯田侍郎,坚决推辞而没有得到许可。当时的制度,三品以上官员,大门上都以戟为门(指显贵人家)。左仆射高颎的儿子弘德封为应国公,向主管部门申请戟门。柳彧在批文上写道:“仆射(yè官职)之子还没有分家,他父亲的戟槊已列在门外。尊有压卑的道义,儿子有回避父亲的礼数,哪里容得下外门已经设了戟门,内门还要安装戟门呢!”这件事情最终没有办成,高颎知道后很佩服柳彧的处理办法。柳彧后来升迁为治书侍御史,在任上严词正色,很是被朝廷官员所惧怕。皇上嘉奖他正直,赐给他钱十万,米百石。

当时的刺史多由武将担任,大都不称职。柳彧上表给皇帝说:“当今天下太平,四海安宁,管理百姓,必须使用有才能的人。以前汉光武帝是一代明君,从普通百姓起家,对这方面的真伪了解得很清楚,他与二十八位将领披荆斩棘,安定天下,等到功成之后,没有安排二十八位将领任职。俯伏(古时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如“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看见诏书,叫上柱国和干子担任杞州刺史,这个人年近八十,风烛残年之人。以前担任赵州刺史,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很不熟悉,政务全由下属办理,贿赂公行,百姓叫苦,怨声载道。有歌谣这样说:‘老禾不早杀,馀种秽良田。’古人说:‘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的意思是各有所能。干子这个人,射箭骑马等军人本事,是他的长处,担任文官管理百姓,则不是他能理解的。如果说优待老人,自然可以多多赏赐钱和布匹,如果再叫他担任刺史,损失则太大了。我死进谏,怎敢不竭忠尽智呢。”皇上认为柳彧说得对,干子最终免了职。应州刺史唐君明,在母亲死后的服丧期间,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的姑姑,柳彧弹劾他。二人竟因此而犯罪。隋朝是在五胡十六国接连战乱之后建立起来的,风俗颓坏,柳彧多有矫正,皇上很喜欢他。他见皇上勤于听政,众多官员的奏请,多烦杂琐碎,于是上疏进谏,皇上看后嘉许他。后来因违背圣旨免职。不久,又叫他复职,皇帝趁机还对柳彧说:“不要改变你的禀性。”因为柳彧家中贫困,皇帝命令主管部门替他建房子,于是说:“柳彧是正直的官员,是国宝啊。”当时他如此被看重。

右仆射杨素是当时的显贵,官员都怕他,没有谁敢得罪他。曾经因为小罪过,皇帝命令把他送到南台,杨素自恃尊贵,坐在柳彧坐凳上。柳彧从面进来,看见杨素这样,就在台阶下拿着手板严肃地对杨素说:“奉皇帝命令惩处你的罪过。” 杨素立即离开座位。柳彧据跨坐在几案上,让杨素站在庭院中,问清杨素的犯罪事实。从此杨素对柳彧怀恨在心。柳彧当时正受到皇上信任,所以杨素没有什么办法来中伤他。

柳彧见近代以来,都市百姓每到正月十五日,做角抵之类的游戏,并且互相攀比,以致糜费了财力物力,于是上奏皇帝请求禁止这种做法。皇帝赞成他的意见。这年,持节巡查考察河北五十二州,上奏并免去贪赃枉法不称职的长官二百多人,州县官员都肃然起敬,无不震动害怕。皇上嘉奖了他。

一段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 password是什么意思翻译成中文 password是什么意思?

  • 密码是什么意思?“Password”是一个英语单词,翻译成中文是“密码”。在现代社会中,密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安全概念,用于保护个人隐私和保密信息。本文将介绍密码的基本定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创建和管理好密码。密码的定义密码是指一组字符(通常是字母、数字和符号),用于验证用户身份并保护访问受保护的数据或资源。密码通常是一种秘密的信息,只有掌握密码的人才能访问信息或系统。密码的重要性在现代数字化社会中,密码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用于保护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帐号、在线银行、电子商务网站、智能手机等等。密码也用于控制
  • 翻译的解释,翻译在线查询,翻译是什么意思,翻译现代汉语词典

  • 导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翻译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翻译起源于人类的语言交流,是一种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翻译行业分为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将以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为基础,深入探讨翻译的概念、类型、作用以及翻译的未来发展趋势。1.翻译的概念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表达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表达形式的过程。它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是在人们之间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桥梁。翻译有多种形式,包括口译和笔译。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翻译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技能。翻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文言文的解释,文言文在线查询,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文言文现代汉语词典

  • 导读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的写作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领域。文言文因其独特的韵律和美感,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本篇文章将通过解释、查询和现代汉语词典,深入探究文言文的意义和应用。一、文言文的定义与起源文言文,又称古文、正文、典文等,指汉语的古代书面语言,其产生时间可以追溯至商朝晚期(公元12世纪左右)。文言文拥有复杂的语法结构和特有的词汇,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的经典文献,如《周易》、《尚书》等。文言文的流行可以追溯至汉朝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都掌握着文
  • 生了不管不如不生文言文 做好自己的事情别管闲事文言文?

  • 本文目录胸有成竹文言文详解?古文:只要做好事,不管动机是怎么样,都是好的?不要勉强别人的文言文?什么时候努力都不迟文言文?做好自己的事情别管闲事文言文?胸有成竹文言文详解?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
  • 文言文中评价人低调的句子(嗟的古音是什么?)

  • 本文目录做官的四个层次文言文?古诗诵读自我评定怎么写?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文言文版?凡事点到为止的古文?嗟的古音是什么?做官的四个层次文言文?老子把官的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其中最成功的是“不知有之”。民众不知有其存在的原因,难道是这样的领导者游手好闲,尸位素餐,什么问题也不为民众解决,形同虚设,有等于无吗?当然不是。按照老子“道法自然”的理论,对统治者的要求是“无为而治”。“无为”绝不是什么事也不做,而是“因物之性,顺物之情,顺势而动”,即依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依顺人的本性真情去办事。他的另一句治国名言“治大国若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热门文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 含过的文言文(过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限制在初中和高一高二)

  • 1.过 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限制在初中和高一高二额。。。我也不太清楚高二是什么水平。。。你看看行不行1、同本义过,度也。——《说文》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2、超出,胜过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
  • 文言文鸿门宴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小题1:D小题2:B小题3:A小题4:(1)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2)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小题1:试题分析:道:名...
  • 示爱文言文女对男(女对男表达爱意的古诗文有哪些)

  • 1.女对男表达爱意的古诗文有哪些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元好问《摸鱼儿》2.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孙吴四英将文言文答案(孙吴四英将文言文阅读答案)

  • 1.孙吴四英将文言文阅读答案译文 孙策、孙权建立的吴国之所以占有江东地区,跟中原地区的曹操对抗,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当时东吴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是当时的(东吴)的所谓国家的心腹与梁柱,都是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
  • 七级上语文文言文练习(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五篇)

  • 1.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五篇一、寓、矛盾、誉、吾、履、遂二、1.卖;夸耀 2.不;回答 3.这里当“购买”讲;鞋. 4.尺码;相信三、1.我的矛非常锐利,什么东西都能被它穿透. 2.用你的矛穿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3.等到了集市上却忘...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