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明朝末年,吴县洞庭山的乡村中,有个打柴的人,满脸大胡子并且身材魁伟,姓名不为人所知,极有力气.常在夜间打柴,独自一人在山中行走,不怕碰上毒蛇猛虎.打的柴草,别人只能背一百斤,髯樵独自能背二百四十斤,但是卖给别人,只收取百斤柴的钱.有人惊讶地问他,髯樵说:"柴取自山中,人们都是自食其力罢了.他们不是不想多背,而是力量没有那么大.我的力量是别人的五倍,但吃饭并不比别人多,所以把价钱压低了.再说,价钱压低了,我的柴又容易卖,这难道不是有好处吗 "因此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奇异的人,更加刮目相看他了.
髯樵不识字,但是喜欢听别人谈论古往今来的事情,常常激于义愤,说出话来,争辩是非得失,就是读书人也没有办法难住他.(有一次),曾经背着柴到戏场观看《精忠传》,那个扮演秦桧的演员出场了,髯樵大怒,飞步跳上台,摔倒秦桧殴打他,把他打得鲜血直流,几乎要死.众人急忙来救.髯樵说:"他做丞相,奸恶成这样,不打死他还等什么 "众人说:"这是演戏啊,不是真秦桧."髯樵说:"我也知道是演戏,所以才打他,如果是真秦桧,就要用他的血肉润滑我的斧头了!"他性格刚烈,嫉恶如仇就像这样.洞庭有个孤儿叫陈学奇,聘邹家的女子为妻室,婚姻已经定下了日期.女子的哥哥忽然夺去妹妹的意愿,把妹妹献给姓苏的一个宦官为妾.学奇到官府哭诉,官府害怕苏宦的势力,没有办法.学奇又状告邹氏女的兄长,苏宦把邹女的兄长一起庇护起来,冤不能伸.学奇没有一点办法.一天,在路上遇见髯樵,把事情的原故告诉髯樵,并且说:"你向来嫉恶如仇,能为我解决这事吗 "髯樵答应他说:"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要催促我."学奇感动得哭了.髯樵离开后,卖身到显者的家中做赶马车的仆人.显者因为他力气大并且很勤快,非常信任他,(这样他)能够随便进出内室,邹姓女子果然是他的第三个小老婆.髯樵找机会,把情况告诉给邹女.邹女哭得泪流满面,告诉他失身的情况,希望髯樵能做昆仑奴那样的义士(来救她).髯樵说:"不要着急."一天,显者的夫人带领着显者的小老婆们游天平山,显者不能禁止.髯樵暗暗祝贺说:"计划可以施行了."于是暗暗在河边准备船只.显者的小老婆们上车,髯樵驾驶第三辆车,就是邹氏女.出门之后,髯樵欺骗副手,转到别的道路上快跑,到河岸边,对邹女说:"上船!"船立即开行,打开船帆,快得像跑一样.众仆人惊骇这突然的变故,喊叫着跑来追赶.髯樵用拳将三个人打倒在地,叫不出声来.慢慢地离开,而女子的船已经到了陈家的门前了.学奇得到妻子非常感动,认为古代的义侠也不过是这样.髯樵对学奇说,应该赶快把找到妻子的情况报告给那官府.官府才不让显者诉讼,到这时人们拍手称快,向髯樵询问讲道义的原由,赏赐他衣帛美酒,披挂花彩来使他荣耀.显者惭愧,关上门好像没有听到.从这以后义士髯樵的名声更加彰显.
2.清.顾彩《髯樵传》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每暮夜樵采,独行山中,不避蛇虎。所得薪,人负百斤而止,髯独负二百四十斤,然鬻于人,止取百斤价。人或讶问之,髯曰:“薪取之山,人各自食其力耳。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吾力倍蓰①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且值贱,则吾薪易售,不庸有利乎?”由是人颇异之,加刮目焉。
髯目不知书,然好听人谈古今事,常激于义,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传》。所谓秦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众咸惊救。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桧。”髯曰:“吾亦知戏,故殴,若真,膏吾斧矣!”其性刚疾恶类如此。
洞庭有孤子陈学奇,聘邹氏女为室,婚有期矣。女兄忽夺妹志,献苏宦某为妾。学奇泣诉于官,官畏宦势,无如何也。学奇讼女兄,宦并庇兄不得伸。学奇窘甚。一日,值髯于途,告之故,且曰:“若素义激,能为我筹此乎?”髯许诺:“然需时日以待之,毋迫我也。”学奇感泣。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显者以其多力而勤,甚信爱之,得出入内闼。邹女果为其第三妾。髯得间,以陈情告。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昆仑②。髯曰:“毋迫。”一日,显者夫人率群媵游天平山,显者不能禁。髯嘿贺曰:“计行矣!”于是密具舟河干。众妾登舆,髯舁第三舆,乃邹氏也。出门,绐③其副,迂道疾行,至河干,谓女曰:“登舟!”舟遽开,帆疾如驶。群仆骇变,号呼来追。髯拳三人仆地,不能出声。徐去,则女舟已至陈门矣。学奇得室忻感,谓古押衙④不是过也。髯谓学奇,亟宜鸣之官以得妻状。官始不直显者,至是称快,询知义由于髯,赐帛酒花彩以荣之。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自是义樵名益著。
(清•顾彩《髯樵传》)
译文:
明朝末年,吴县洞庭山的乡村中,有个打柴的人,满脸大胡子并且身材魁伟,姓名不为人所知,极有力气。常在夜间打柴,独自一人在山中行走,不怕碰上毒蛇猛虎。打的柴草,别人只能背一百斤,髯樵独自能背二百四十斤,但是卖给别人,只收取百斤柴的钱。有人惊讶地问他,髯樵说:“柴取自山中,人们都是自食其力罢了。他们不是不想多背,而是力量没有那么大。我的力量是别人的五倍,但吃饭并不比别人多,所以把价钱压低了。再说,价钱压低了,我的柴又容易卖,这难道不是有好处吗?”因此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奇异的人,更加刮目相看他了。
髯樵不识字,但是喜欢听别人谈论古往今来的事情,常常激于义愤,说出话来,争辩是非得失,就是读书人也没有办法难住他。(有一次),曾经背着柴到戏场观看《精忠传》,那个扮演秦桧的演员出场了,髯樵大怒,飞步跳上台,摔倒秦桧殴打他,把他打得鲜血直流,几乎要死。众人急忙来救。髯樵说:“他做丞相,奸恶成这样,不打死他还等什么?”众人说:“这是演戏啊,不是真秦桧。”髯樵说:“我也知道是演戏,所以才打他,如果是真秦桧,就要用他的血肉润滑我的斧头了!”他性格刚烈,嫉恶如仇就像这样。
洞庭有个孤儿叫陈学奇,聘邹家的女子为妻室,婚姻已经定下了日期。女子的哥哥忽然夺去妹妹的意愿,把妹妹献给姓苏的一个宦官为妾。学奇到官府哭诉,官府害怕苏宦的势力,没有办法。学奇又状告邹氏女的兄长,苏宦把邹女的兄长一起庇护起来,冤不能伸。学奇没有一点办法。一天,在路上遇见髯樵,把事情的原故告诉髯樵,并且说:“你向来嫉恶如仇,能为我解决这事吗?”髯樵答应他说:“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要催促我。”学奇感动得哭了。髯樵离开后,卖身到显者的家中做赶马车的仆人。显者因为他力气大并且很勤快,非常信任他,(这样他)能够随便进出内室,邹姓女子果然是他的第三个小老婆。髯樵找机会,把情况告诉给邹女。邹女哭得泪流满面,告诉他失身的情况,希望髯樵能做昆仑奴那样的义士(来救她)。髯樵说:“不要着急。”一天,显者的夫人带领着显者的小老婆们游天平山,显者不能禁止。髯樵暗暗祝贺说:“计划可以施行了。”于是暗暗在河边准备船只。显者的小老婆们上车,髯樵驾驶第三辆车,就是邹氏女。出门之后,髯樵欺骗副手,转到别的道路上快跑,到河岸边,对邹女说:“上船!”船立即开行,打开船帆,快得像跑一样。众仆人惊骇这突然的变故,喊叫着跑来追赶。髯樵用拳将三个人打倒在地,叫不出声来。慢慢地离开,而女子的船已经到了陈家的门前了。学奇得到妻子非常感动,认为古代的义侠也不过是这样。髯樵对学奇说,应该赶快把找到妻子的情况报告给那官府。官府才不让显者诉讼,到这时人们拍手称快,向髯樵询问讲道义的原由,赏赐他衣帛美酒,披挂花彩来使他荣耀。显者惭愧,关上门好像没有听到。从这以后义士髯樵的名声更加彰显。
3.髯樵者译文明朝末年,吴县洞庭山的乡村中,有个打柴的人,满脸大胡子并且身材魁伟,姓名不为人所知,极有力气。
常在夜间打柴,独自一人在山中行走,不怕碰上毒蛇猛虎。打的柴草,别人只能背一百斤,髯樵独自能背二百四十斤,但是卖给别人,只收取百斤柴的钱。
有人惊讶地问他,髯樵说:“柴取自山中,人们都是自食其力罢了。他们不是不想多背,而是力量没有那么大。
我的力量是别人的五倍,但吃饭并不比别人多,所以把价钱压低了。再说,价钱压低了,我的柴又容易卖,这难道不是有好处吗?”因此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奇异的人,更加刮目相看他了。
髯樵不识字,但是喜欢听别人谈论古往今来的事情,常常激于义愤,说出话来,争辩是非得失,就是读书人也没有办法难住他。(有一次),曾经背着柴到戏场观看《精忠传》,那个扮演秦桧的演员出场了,髯樵大怒,飞步跳上台,摔倒秦桧殴打他,把他打得鲜血直流,几乎要死。
众人急忙来救。髯樵说:“他做丞相,奸恶成这样,不打死他还等什么?”众人说:“这是演戏啊,不是真秦桧。”
髯樵说:“我也知道是演戏,所以才打他,如果是真秦桧,就要用他的血肉润滑我的斧头了!”他性格刚烈,嫉恶如仇就像这样。 洞庭有个孤儿叫陈学奇,聘邹家的女子为妻室,婚姻已经定下了日期。
女子的哥哥忽然夺去妹妹的意愿,把妹妹献给姓苏的一个宦官为妾。学奇到官府哭诉,官府害怕苏宦的势力,没有办法。
学奇又状告邹氏女的兄长,苏宦把邹女的兄长一起庇护起来,冤不能伸。学奇没有一点办法。
一天,在路上遇见髯樵,把事情的原故告诉髯樵,并且说:“你向来嫉恶如仇,能为我解决这事吗?”髯樵答应他说:“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要催促我。”学奇感动得哭了。
髯樵离开后,卖身到显者的家中做赶马车的仆人。显者因为他力气大并且很勤快,非常信任他,(这样他)能够随便进出内室,邹姓女子果然是他的第三个小老婆。
髯樵找机会,把情况告诉给邹女。邹女哭得泪流满面,告诉他失身的情况,希望髯樵能做昆仑奴那样的义士(来救她)。
髯樵说:“不要着急。”一天,显者的夫人带领着显者的小老婆们游天平山,显者不能禁止。
髯樵暗暗祝贺说:“计划可以施行了。”于是暗暗在河边准备船只。
显者的小老婆们上车,髯樵驾驶第三辆车,就是邹氏女。出门之后,髯樵欺骗副手,转到别的道路上快跑,到河岸边,对邹女说:“上船!”船立即开行,打开船帆,快得像跑一样。
众仆人惊骇这突然的变故,喊叫着跑来追赶。髯樵用拳将三个人打倒在地,叫不出声来。
慢慢地离开,而女子的船已经到了陈家的门前了。学奇得到妻子非常感动,认为古代的义侠也不过是这样。
髯樵对学奇说,应该赶快把找到妻子的情况报告给那官府。官府才不让显者诉讼,到这时人们拍手称快,向髯樵询问讲道义的原由,赏赐他衣帛美酒,披挂花彩来使他荣耀。
显者惭愧,关上门好像没有听到。从这以后义士髯樵的名声更加彰显。
4.樵髯传 翻译、明朝末年,吴县洞庭山的乡村中,有个打柴的人,满脸大胡子并且身材魁伟,姓名不为人所知,极有力气。
常在夜间打柴,独自一人在山中行走,不怕碰上毒蛇猛虎。打的柴草,别人只能背一百斤,髯樵独自能背二百四十斤,但是卖给别人,只收取百斤柴的钱。
有人惊讶地问他,髯樵说:“柴取自山中,人们都是自食其力罢了。他们不是不想多背,而是力量没有那么大。
我的力量是别人的五倍,但吃饭并不比别人多,所以把价钱压低了。再说,价钱压低了,我的柴又容易卖,这难道不是有好处吗?”因此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奇异的人,更加刮目相看他了。
髯樵不识字,但是喜欢听别人谈论古往今来的事情,常常激于义愤,说出话来,争辩是非得失,就是读书人也没有办法难住他。(有一次),曾经背着柴到戏场观看《精忠传》,那个扮演秦桧的演员出场了,髯樵大怒,飞步跳上台,摔倒秦桧殴打他,把他打得鲜血直流,几乎要死。
众人急忙来救。髯樵说:“他做丞相,奸恶成这样,不打死他还等什么?”众人说:“这是演戏啊,不是真秦桧。”
髯樵说:“我也知道是演戏,所以才打他,如果是真秦桧,就要用他的血肉润滑我的斧头了!”他性格刚烈,嫉恶如仇就像这样。洞庭有个孤儿叫陈学奇,聘邹家的女子为妻室,婚姻已经定下了日期。
女子的哥哥忽然夺去妹妹的意愿,把妹妹献给姓苏的一个宦官为妾。学奇到官府哭诉,官府害怕苏宦的势力,没有办法。
学奇又状告邹氏女的兄长,苏宦把邹女的兄长一起庇护起来,冤不能伸。学奇没有一点办法。
一天,在路上遇见髯樵,把事情的原故告诉髯樵,并且说:“你向来嫉恶如仇,能为我解决这事吗?”髯樵答应他说:“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要催促我。”学奇感动得哭了。
髯樵离开后,卖身到显者的家中做赶马车的仆人。显者因为他力气大并且很勤快,非常信任他,(这样他)能够随便进出内室,邹姓女子果然是他的第三个小老婆。
髯樵找机会,把情况告诉给邹女。邹女哭得泪流满面,告诉他失身的情况,希望髯樵能做昆仑奴那样的义士(来救她)。
髯樵说:“不要着急。”一天,显者的夫人带领着显者的小老婆们游天平山,显者不能禁止。
髯樵暗暗祝贺说:“计划可以施行了。”于是暗暗在河边准备船只。
显者的小老婆们上车,髯樵驾驶第三辆车,就是邹氏女。出门之后,髯樵欺骗副手,转到别的道路上快跑,到河岸边,对邹女说:“上船!”船立即开行,打开船帆,快得像跑一样。
众仆人惊骇这突然的变故,喊叫着跑来追赶。髯樵用拳将三个人打倒在地,叫不出声来。
慢慢地离开,而女子的船已经到了陈家的门前了。学奇得到妻子非常感动,认为古代的义侠也不过是这样。
髯樵对学奇说,应该赶快把找到妻子的情况报告给那官府。官府才不让显者诉讼,到这时人们拍手称快,向髯樵询问讲道义的原由,赏赐他衣帛美酒,披挂花彩来使他荣耀。
显者惭愧,关上门好像没有听到。从这以后义士髯樵的名声更加彰显。
5.虞初新志.卷八.髯樵传 文中写了髯樵那两件事以砍柴为生的髯樵,虽然目不知书,但有勇有谋,嫉恶如仇。
营救邹氏、帮助陈学奇夫妇团圆的义举,使人们对髯樵刮目相看,褒奖有加。《髯樵传》原文: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
每暮夜樵采,独行山中,不避蛇虎。所得薪,人负百斤而止,髯独负二百四十斤,然鬻于人,止取百斤价。
人或讶问之,髯曰:“薪取之山,人各自食其力耳。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
吾力倍蓰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且值贱,则吾薪易售,不庸有利乎?”由是人颇异之,加刮目焉。
髯目不知书,然好听人谈古今事,常激于义,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传》。
所谓秦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众咸惊救。
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桧。”髯曰:“吾亦知戏,故殴,若真,膏吾斧矣!”其性刚疾恶类如此。
洞庭有孤子陈学奇,聘邹氏女为室,婚有期矣。女兄忽夺妹志,献苏宦某为妾。
学奇泣诉于官,官畏宦势,无如何也。学奇讼女兄,宦并庇兄不得伸。
学奇窘甚。一日,值髯于途,告之故,且曰:“若素义激,能为我筹此乎?”髯许诺:“然需时日以待之,毋迫我也。”
学奇感泣。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
显者以其多力而勤,甚信爱之,得出入内闼。邹女果为其第三妾。
髯得间,以陈情告。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昆仑。
髯曰:“毋迫。”一日,显者夫人率群媵游天平山,显者不能禁。
髯嘿贺曰:“计行矣!”于是密具舟河干。众妾登舆,髯舁第三舆,乃邹氏也。
出门,绐其副,迂道疾行,至河干,谓女曰:“登舟!”舟遽开,帆疾如驶。群仆骇变,号呼来追。
髯拳三人仆地,不能出声。徐去,则女舟已至陈门矣。
学奇得室忻感,谓古押衙不是过也。髯谓学奇,亟宜鸣之官以得妻状。
官始不直显者,至是称快,询知义由于髯,赐帛酒花彩以荣之。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
自是义樵名益著。译文:明朝末年,吴县洞庭山的乡村中,有个打柴的人,满脸大胡子并且身材魁伟,姓名不为人所知,极有力气。
常在夜间打柴,独自一人在山中行走,不怕碰上毒蛇猛虎。打的柴草,别人只能背一百斤,髯樵独自能背二百四十斤,但是卖给别人,只收取百斤柴的钱。
有人惊讶地问他,髯樵说:“柴取自山中,人们都是自食其力罢了。他们不是不想多背,而是力量没有那么大。
我的力量是别人的五倍,但吃饭并不比别人多,所以把价钱压低了。再说,价钱压低了,我的柴又容易卖,这难道不是有好处吗?”因此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奇异的人,更加对他刮目相看了。
髯樵不识字,但是喜欢听别人谈论古往今来的事情,常常激于义愤,说出话来,争辩是非得失,就是读书人也没有办法驳倒他。有一次,髯樵背着柴到戏场观看《精忠传》,那个扮演秦桧的演员出场了,髯樵大怒,飞步跳上台,摔倒秦桧殴打他,把他打得鲜血直流,差点死了。
众人急忙来救。髯樵说:“他做丞相,奸恶成这样,不打死他还等什么?”众人说:“这是演戏啊,不是真秦桧。”
髯樵说:“我也知道是演戏,所以才打他一顿,如果是真秦桧,就要用他的血肉喂我的斧头了!”他就是这样的性格刚烈,嫉恶如仇。洞庭有个孤儿叫陈学奇,聘邹家的女子为妻室,婚姻已经定下了日期。
女子的哥哥忽然强行改变妹妹的意愿,把妹妹献给一个姓苏的宦官为妾。学奇到官府哭诉,官府害怕苏姓宦官的势力,没有办法。
学奇又状告邹氏女的兄长,苏宦把邹女的兄长一起庇护起来,冤不能伸。学奇没有一点办法。
一天,在路上遇见髯樵,把事情的原委告诉髯樵,并且说:“你向来嫉恶如仇,能为我解决这事吗?”髯樵答应他说:“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要催促我。”学奇感动得哭了。
髯樵离开后,卖身到显者的家中做赶马车的仆人。显者因为他力气大并且很勤快,非常信任他,这样他就能够随便进出内室,邹女果然是他的第三个小老婆。
髯樵找机会,把陈学奇的情况告诉给邹女。邹女哭得泪流满面,告诉他失身的情况,希望髯樵能做昆仑奴那样的义士。
髯樵说:“不要着急。”一天,显者的夫人带领着显者的小老婆们游天平山,显者不能阻止。
髯樵暗暗祝贺说:“计划可以施行了。”于是暗暗在河边准备船只。
显者的小老婆们上车,髯樵驾驶第三辆车,车上正是邹氏女。出门之后,髯樵欺骗副手,转到别的道路上快跑,到河岸边,对邹女说:“上船!”船立即开行,打开船帆,快得像跑一样。
众仆人惊骇这突然的变故,喊叫着跑来追赶。髯樵挥拳将三个人打倒在地,使他们叫不出声来。
船慢慢地离了岸,不多时就到了陈家的门前。学奇得到妻子非常感动,认为古代的义侠也不过是这样。
髯樵对学奇说,应该赶快把找到妻子的情况报告给那官府。官府才不让显者诉讼,到这时人们拍手称快,向髯樵询问打抱不平的前因后果,官府赏赐他衣帛美酒,让他披红挂彩来显示荣耀。
显者惭愧,关上门装做没有听到。从此以后,义士髯樵的名声更加彰显。
6.九山散樵传的翻译九山散樵传
陆树声
九山散樵者,不著姓氏,家九山中,出入不避城市。樵尝仕内,已倦游谢去,曰:“使余处兰台石室中,与诸君猎异搜奇,则余不能;若一丘一壑,余方从事,孰余争者?”因浪迹俗间,徜徉自肆,遇山水佳处,盘礴箕踞,四顾无人,则划然长啸,声振林谷。时或命小车,御野服,执麈尾,挟册,从一二苍头,出游近郊,入佛庐精舍,徘徊忘去。对山翁野老,隐流禅侣,班荆偶坐,谈尘外事,商略四时树艺樵采服食之故。性嗜茶,著《茶类》七条,所至携茶灶,拾堕薪,汲泉煮茗,与文友相过从,以诗笔自娱。兴剧则放歌《伐木》、《伐檀》诗二章;倦则偃息樵窝中。客至,造榻与语,辄谢曰:“余方游华胥,接羲皇,未暇理君语。”客去留萧然不以为意,其放怀自适若此。常自命“散樵”,曰:“吾将蘧旅天地,曹耦云物;以书史为山薮,述作为樵斧,包古今以类封殖,藉吟咏以代啸讴,居志于名教理义中,以为归宿,若是者,余将白首从事焉而无悔者乎。”
客有讥其诞者,曰:“将使余夤缘途径,跃进以佯取世资,剸剧理棼,以游刃时世,二者余既不能。然则使余攀峦蹑阻,狎猿猱,群虎豹,措身荆棘之场,肆意戕伐,累苴给以厚封殖,而后为之直樵乎?已矣!客非知樵者。”退憩适园,著《散樵传》。
晚明陆绍珩在编辑〈〈醉古堂剑扫〉〉一书时,慧眼识珠,从〈〈九山散樵传〉〉中抽筋拔骨,摘抄了一小部分辑入〈〈醉古堂剑扫〉〉卷之四,云:“九山散樵,[浪]迹俗间,徜徉自肆,遇佳山水处,盘礴箕踞,四顾无人,则划然长啸,声振林木。有客造榻与语,对曰:‘余方游华胥,接羲皇,未暇理君语。’客之去留,萧然不以为意。”从经过陆绍珩取舍后的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九山散樵是一位阮籍式的豪放人物。这就突出了人物的豪放灵性和情致。但亦非原文中的九山散樵了。九山散樵在原文中,是陆树声的自号。现在读《醉古堂剑扫》这一条文字,还能辨出是从官场退而告归的陆树声吗?或谓改编他人作品允许这样做。但是由于陆绍珩不注出处,不仅抹煞了陆树声的著作权,也给后人留下疑团,几成不解之谜。后来〈〈醉古堂剑扫〉〉一书被清朝人作伪,易名为〈〈小窗幽记〉〉,署名眉公陈继儒辑。近代以来都依据这种版本进行翻印刊行,近年刊印的《小窗幽记》无一例外的存在着对这段文字的误读、误解现象。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小窗幽记》:“九山散樵迹,俗间徜徉自肆。遇佳山水处,盘礴箕踞。四顾无人,则划然长啸,声振林木。有客造榻,与语对曰:‘余方游华胥,接羲皇,未暇理君语。’客之去留,萧然不以为意。”“迹”字前夺一“浪”字。“迹”字后之逗号,应属上而属下了。“榻”字后面的逗号应属下而属上了,当点在‘语’字之后。这是误读。第一句“九山散樵迹,俗间徜徉自肆”译作“深山中散布着砍柴人的足迹,与平常一样漫无目的散步”,这是误解。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小窗幽记》作:“九山散樵迹,俗间徜徉自肆,遇佳山水处,盘礴箕踞,四顾无人,则划然长啸,声振林木。有客造榻与语,对曰:余方游华胥、接羲皇,未暇理君语。客之去留,萧然不以为意。”和吉本的错误一样,“迹”字前夺一“浪”字。“迹”字后面的逗号当点在“樵”字之后。“胥”字后面的隔点应点逗号。“余方游华胥,接羲皇,未暇理君语”三句当用引号引上。此条开头译为“天下的名山中都留下了采樵的足迹,在人世间徜徉徘徊”,注(1)只注“九山”,而不注“散樵”,把“九山散樵”读破,也是不知出处的误解。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小窗幽记》、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小窗幽记》、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小窗幽记》卷四此条也都存在类似上述的误读、误解现象。
岳麓书社2003年版《醉古堂剑扫》卷四此条第一句则读为:“九山散樵迹俗间,徜徉自肆”。“九山散樵迹俗间”,“樵”字后面当断不断,又夺一“浪”字。亦误也。
这些讹误说明,译注古籍只有用力考证出处,才能避免误读和误解,才能翻译和注释出原著的本义。学者不可轻视。
7.凿壁偷光文言文翻译凿壁借光《西京杂记》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8.《卖油翁》这首文言文翻译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他射箭的本领。
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向下灌注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于是老翁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陈尧咨见此,只好苦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