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高大百科网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 > 古文 >

文言文徐光启传

日期: 来源:高大网收集编辑:www.gdy.net.c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文言文徐光启传 1.文言文阅读徐光启传

《明史·徐光启传》

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南直上海[1]人也。先世从宋南渡。祖母尹,以节[2]闻。

光启幼矫挚[3],饶英分[4]。尝雪中蹑城雉[5],疾驰,纵远跳。读书龙华寺[6],飞陡[7]塔顶,呋顶盘[8]中,与鹳争处,俯而嘻。

其为文层折[9]于理、于情,进凡思五六指,乃祝笔[10]。故读之者不辞凡思五六指,猝未易识,而实可试诸行[11]。往往顾盼[12]物表,神运千仞之上[13]。

以北雍拔顺天首解[14]。甲辰[15]。成进士。选庶常[16]。

好论后事,以为先能守而后占。约以二首[17]:曰求精,曰责实。会万历[18]末年,庙谟[19]府于体例,臣劳颓于优尊[20],此四字可呼沉寐[21]。后数十年,长计[22]无过此,光启甫释褐[23],一口裕之也[24]。

授简计[25]。分礼闱[26],与同官魏南乐不协[27],移病[28]归,田于津门[29],盖欲身试屯田法,因就间疆[30]理数万亩。后草《农政全书》十二卷[31]以闻,本此。

历左春坊坊左赞善[32]。奉敕封庆藩[33],尽却馈遗[34]。

时方东顾[35],四咱进兵[36]。光启疏上:“此法大谬!”策[37]杨经略镐必败,且曰:“杜将军[38]当之,不复返矣!”及全覆[39],叹曰:“吾姑言之,而不意其或验也。”……

改训兵通州[40],以詹事府兼河南道御史[41]。甫就事,又以安家、更番[42]二议不协,事不就。会神庙崩[43],予千回籍[44]。

天启改元[45],辽警[46]。起光启知兵[47]。一再投书辽抚熊廷弼[48], 有曰:“人皆天之劳子[49]。其所厚予[50]者,劳之更甚。愿深体此意,于烦恼中得大安慰。今日之计,独有厚储守器,精讲守法,而善用火炮为最良。”且曰:“足下欲空沈阳之城[51]并兵合势,亦无不可。第断[52]不宜以不练之卒,浪营城外[53],致丧锐气,寒[54]城守。”盖自廷弼受命而东,其指[55]在守,与光启颇合。只以庙无成画[56],议论绉沓,群以党事相左[57],挠廷弼者众。未几,沈、辽[58]相继失守。光启曰:“吾言之,而又不意其或验也。”请急用前法,坚壁广宁[59]。时复以经、抚委任不专[60],战、守无据。而光启练兵、除器之说,徒令舌敝,无补大坏[61]。台抨[62],疾归[63]。

癸亥[64]即家拜礼部右侍郞,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纂修《神庙实录》[65]时魏珰[66]用画。南乐广微以通谱[67]势张,意引光启为重,固不应[68]。益忤,嗾台臣论劾[69],闲住。

崇祯初[70]起原官,补经筵讲官。疏请讲筵井参论哈军国重大事宜,及古今沿革利弊[71]。以劳加太子宾客[72],充《熹宗实录》副总裁[73]。

时揷偤虎墩兔儿子宣、大[74],上《忕时》一疏,有曰:“用寡、节费,臣言之屡矣。请但与臣精兵五千,唯臣所须[75]毋或牵沮[76]。试要害不验,臣执其咎[77]。验则以次递增,然亦不得逾三万。一当十,可三十万也。”不果用,改本部左[78]。

十一月,遵代不守[79],都城惊甚。光启应召平台[80],曰:“臣故言之而不意其或验也。”急请晋升垛[81]守,毖火器,走勅招徕[82]。

督师袁崇焕自辽左[83]人援,幸战[84]辄败。

及事定,请终练兵、除兵器之说,不果用。升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协理詹事府事。

辛未[85]八月,大凌河[86]兵覆。光启疏万全之策,有云:“用战以为守,先步而缓骑,宜聚不宜散,宜精不宜多。”陈车营之制甚悉。条秦中有曰:“速召孙元化于登州[87]。”此议行,后可无吴桥之变[88]。不果。

时廷臣酷水火[89],光启中立,不逢[90]党,故此置若忘之。独天子知其学主自尽[91],将[92]之以诚,不任气,特手勅以原官兼东阁[93]大学士,参预机务。

时督师孙承行边[94]老谢事[95],上意光启继之。光启亦自意可尽展其所为,卒不果。进太子太保[96]。兼文渊阁[97]没事书如故。代享太庙[98],释奠先师[99]。

八月,病,乞休,不许,慰问特至。病剧,犹请以山东参政李天经终历右[100],诫[101]家人“速上《农政全书》,以毕吾志。”卒,年七十有二[102]赠少保[103],谥文定;以《农政》一书,有裨邦本[104],加赠太保,并两廕[105]。

2.徐光启传译文及原文

徐光启传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移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

译文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省试考中第一名举人,七年后考中进士。由庶吉士做到赞善。曾跟从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完全掌握其方法。继而全面学习军事、屯田、盐政、水利等各种书籍。杨镐四路兵马丧失于辽东,京城大为震惊。徐光启几次上书要求让自己去练兵以报效国家。神宗皇帝嘉许他的雄心壮志,越级提升为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在通州练兵时,他上奏陈列了十条建议。当时辽东战事正吃紧,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徐光启上书力争,才批准给了他少量民兵和武器军械。没过多久,明熹宗即位。徐光启因自己的抱负不得施展,请求辞职而去,没获得批准。接着因病请假回乡。辽阳被攻破,熹宗下令起用他。回到朝中,他大力提议多铸造西洋大炮,以供守城用。熹宗同意他的看法。正考虑采纳他的建议,而徐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的建议不一致,御史丘兆麟的弹劾他。他又称病请假回家。天启三年以原官起用,接着升为礼部右侍郎。天启五年,魏忠贤勾结智铤弹劾他,他丢掉了官职而闲居。

崇祯元年被召回朝廷,又提出练兵建议。不久,以左侍郎负责礼部事务。崇祯考虑国家财政困难,命朝廷大臣提出整理屯田和盐政的好办法。徐光启说,屯政的关照在于垦荒,盐政在于严禁私盐的贩卖。崇祯帝赞扬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升他为礼部尚书。当时,皇帝因为日食预报发生错误,想要处分钦天监台官。徐光启说:“钦天监预测天象是本照着郭守敬的方法,元代已经出现了应当发生日、月食而没有发生的情况。郭守敬尚且如此,所以不能责怪钦天监台官计算出差错。我听说,任何一种历法使用久了,就必定会出现差错,宜于及时修正。”崇祯帝听从其言,下诏请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来推算,进行改历的工作。徐光启任监督。案被四年春季正月,徐光启送上《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当年冬季十月初一日,发生日食,又进上测候四说,其中以论述时差里差的方法最为详细周密。

崇祯五年五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要事务。随即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徐光启颇有治国经世的才干,而且立志用于当世。不过,到被信任而掌权时年纪已老,又恰逢周延儒、温体仁独断专政,不能够有所倡议。第二年十月去世。赐诰封少保。御吏说,徐光启盖棺下葬时,口袋中没有多余的钱财,请朝廷加以优厚抚恤,以使贪赃枉法者感而羞愧。崇祯帝采纳御吏意见,于是赐徐先启谥号为文定。过了较长一段时候,皇帝想到徐光启博学强识,要他的家属把遗留下的著作送上。徐光启的儿子徐骥入朝谢恩,进献上《农政全书》六十卷。崇祯帝下诏命令有关部门刊刻颁布,加赠太保,并录用他的孙子为中书舍人。

3.帮我翻译一篇文言文名叫《除煌》是徐光启写的

太长,附原文:

徐光启《除蝗疏》

国家不务畜积,不备凶饥人事之失也。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髙卑,雨泽有偏,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者也。虽然水旱二灾有重有轻,欲求恒稔,虽唐尧之世,犹不可得此,殆由天之所设。惟蝗不然,先事修备,既事修救,人力苟尽固可殄灭之无遗育。此其与水旱异者也。虽然水而得一丘一垤,旱而得一井一池,即单寒孤子聊足自救。惟蝗又不然,必藉国家之功令,必须羣邑之协心,必頼千万人之同力一身一家,无戮力自免之理。此又与水旱异者也,总而论之,蝗灾甚重,除之则易,必合众力共除之,然后易此其大指矣。谨条列如左。

◎ 蝗灾之时

谨按:春秋至于胜国其间蝗灾,书月者一百一十有一,书二月者二、书三月者三、书四月者十九、书五月者二十、书六月者三十一、书七月者二十、书八月者十二、书九月者一、书十二月者三。是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糓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也,故为害最广。小民遇此乏绝最甚。若二三月蝗者,按《宋史》言:二月,开封府等百三十州县蝗蝻复生,多去岁蛰者,《汉书》安帝永和四年五年比岁书:夏蝗而六月三月,书:去岁蝗处复蝗子生,曰;蝗蝻。蝗子则是去岁之种。蝗非蛰蝗也。闻之老农言:蝗初生如粟米,数日旋大如蝇,能跳跃羣行,是名为蝻。又数日即羣飞,是名为蝗。所止之处喙不停啮,故《易林》名为饥虫也,又数日孕子于地矣。地下之子十八日复为蝻,蝻复为蝗,如是传生害之,所以广也。秋月下子者则依附草木,枵然枯朽非能蛰蔵过冬也。然秋月下子者十有八九而灾,于冬春者百止一二,则三冬之候,雨雪所摧损灭者多矣。其自四月以后而书灾者,皆本岁之初蝗,非遗种也。故详其所自生与其所自灭,可得殄绝之法矣。

◎ 蝗生之地

谨按:蝗之所生,必于大泽之涯,然而洞庭彭蠡具区之旁,终古无蝗也,必也骤盈骤涸之处,如幽涿以南、长淮以北、青兖以西、梁宋以东诸郡之地,湖漅广衍,暵隘无常,谓之涸泽,蝗则生之。歴稽前代及耳目所覩记,大都若此。若地方被灾,皆有延及与其传生者耳。《略摭往牍》如元史百年之间所载:灾伤路郡、州县几及四百,而西至秦晋称平阳。解州、华州各二称陇陕。河中称绛耀,同陕、鳯翔、岐山、武功、灵寳者各一。大江以南称江浙、龙兴、南康、镇江、丹徒各一,合之二十有二,于四百为二十之一耳。自万厯三十三年,北上至天启元年,南还七年之间,见蝗灾者六,而莫盛于丁巳,是秋奉使夏,州则闗、陕、邠、岐之间徧地皆蝗。而土人云:百年来所无也。江南人不识蝗为何物,而是年亦南至常州,有司士民尽力扑灭乃尽。故涸泽者,蝗之本原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

4.谁有徐光启传

光启,字子先,号玄扈。

南直上海[1]人也。先世从宋南渡。

祖母尹,以节[2]闻。 光启幼矫挚[3],饶英分[4]。

尝雪中蹑城雉[5],疾驰,纵远跳。读书龙华寺[6],飞陡[7]塔顶,呋顶盘[8]中,与鹳争处,俯而嘻。

其为文层折[9]于理、于情,进凡思五六指,乃祝笔[10]。 故读之者不辞凡思五六指,猝未易识,而实可试诸行[11]。

往往顾盼[12]物表,神运千仞之上[13]。 以北雍拔顺天首解[14]。

甲辰[15]。成进士。

选庶常[16]。 好论后事,以为先能守而后占。

约以二首[17]:曰求精,曰责实。 会万历[18]末年,庙谟[19]府于体例,臣劳颓于优尊[20],此四字可呼沉寐[21]。

后数十年,长计[22]无过此,光启甫释褐[23],一口裕之也[24]。 授简计[25]。

分礼闱[26],与同官魏南乐不协[27],移病[28]归,田于津门[29],盖欲身试屯田法,因就间疆[30]理数万亩。 后草《农政全书》十二卷[31]以闻,本此。

历左春坊坊左赞善[32]。奉敕封庆藩[33],尽却馈遗[34]。

时方东顾[35],四咱进兵[36]。光启疏上:“此法大谬!”策[37]杨经略镐必败,且曰:“杜将军[38]当之,不复返矣!”及全覆[39],叹曰:“吾姑言之,而不意其或验也。

”…… 改训兵通州[40],以詹事府兼河南道御史[41]。甫就事,又以安家、更番[42]二议不协,事不就。

会神庙崩[43],予千回籍[44]。 天启改元[45],辽警[46]。

起光启知兵[47]。一再投书辽抚熊廷弼[48], 有曰:“人皆天之劳子[49]。

其所厚予[50]者,劳之更甚。愿深体此意,于烦恼中得大安慰。

今日之计,独有厚储守器,精讲守法,而善用火炮为最良。”且曰:“足下欲空沈阳之城[51]并兵合势,亦无不可。

第断[52]不宜以不练之卒,浪营城外[53],致丧锐气,寒[54]城守。”盖自廷弼受命而东,其指[55]在守,与光启颇合。

只以庙无成画[56],议论绉沓,群以党事相左[57],挠廷弼者众。未几,沈、辽[58]相继失守。

光启曰:“吾言之,而又不意其或验也。”请急用前法,坚壁广宁[59]。

时复以经、抚委任不专[60],战、守无据。而光启练兵、除器之说,徒令舌敝,无补大坏[61]。

台抨[62],疾归[63]。 癸亥[64]即家拜礼部右侍郞,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纂修《神庙实录》[65]时魏?[66]用画。南乐广微以通谱[67]势张,意引光启为重,固不应[68]。

益忤,嗾台臣论劾[69],闲住。 崇祯初[70]起原官,补经筵讲官。

疏请讲筵井参论哈军国重大事宜,及古今沿革利弊[71]。以劳加太子宾客[72],充《熹宗实录》副总裁[73]。

时?c?夯⒍胀枚有⒋骩74],上《?缡薄芬皇瑁性唬骸坝霉选⒔诜眩佳灾乓印G氲Ó氤季迩Вǔ妓隐75]毋或牵沮[76]。 试要害不验,臣执其咎[77]。

验则以次递增,然亦不得逾三万。一当十,可三十万也。”

不果用,改本部左[78]。 十一月,遵代不守[79],都城惊甚。

光启应召平台[80],曰:“臣故言之而不意其或验也。”急请晋升垛[81]守,毖火器,走?日嗅钫82]。

督师袁崇焕自辽左[83]人援,幸战[84]辄败。 及事定,请终练兵、除兵器之说,不果用。

升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协理詹事府事。 辛未[85]八月,大凌河[86]兵覆。

光启疏万全之策,有云:“用战以为守,先步而缓骑,宜聚不宜散,宜精不宜多。 ”陈车营之制甚悉。

条秦中有曰:“速召孙元化于登州[87]。”此议行,后可无吴桥之变[88]。

不果。 时廷臣酷水火[89],光启中立,不逢[90]党,故此置若忘之。

独天子知其学主自尽[91],将[92]之以诚,不任气,特手?纫栽偌娑¸骩93]大学士,参预机务。 时督师孙承行边[94]老谢事[95],上意光启继之。

光启亦自意可尽展其所为,卒不果。进太子太保[96]。

兼文渊阁[97]没事书如故。代享太庙[98],释奠先师[99]。

八月,病,乞休,不许,慰问特至。病剧,犹请以山东参政李天经终历右[100],诫[101]家人“速上《农政全书》,以毕吾志。

”卒,年七十有二[102]赠少保[103],谥文定;以《农政》一书,有裨邦本[104],加赠太保,并两?J[105]。 作者:大明·徐光??0位粉丝 2006-12-31 15:31 回复此发言 2 《明史·徐光启传》 光启宽仁果毅,淡[106]泊逢好,生平务有用之学,尽绝诸嗜好。

博方、坐论,无问寝食[107]。尝曰:“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

大指率以退为进,曰:“此先子‘勇退’[108]遗教。”因权之[109]诸大政,无不以此。

遂于治历、明农、盐屯、火政、漕河[110]等,咸所究治。 先是,二年[111]五月日蚀,钦天监推算刻数不合[112]。

光启受命监修历事[113],与西洋龙华民、汤若望[114]等精心测验,上《历书》前后共三十一卷[115]。大约按地南北,差其后先,以交食[116]不误为准。

所为农书,计十二目[117],而终以以荒政。其议屯田,以垦荒为第一义,立虚、实二法招徕之[118]。

其议盐法也,归重禁私,剖悉明畅。至论火攻,不惟[119]其攻,惟其守。

曰:“以大胜小,以多胜寡,以精胜粗,以有捍卫胜无捍卫。” 独于漕议[120],谓:“漕能使国贫,漕能使水费,漕能使河坏。”

国贫者,东南五倍而致一西北,坐而靡之[121]。 水费者,自淮以北,涓滴为漕用,则滋[122]田者寡。

河坏者,会通河横绝禹河故道[123],万世不能为利。治河易决,必以准望[124]为主,使地形[125]水势,了然于中,则经、经[126]而治之之法,可。

5.《徐光启》阅读答案急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同官魏南乐不协 协:和洽 B.起光启知兵 知:主持,掌管C.请终练兵、除兵器之说 除:修治 D.因权之诸大政,无不以此 权:掌权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徐光启“以退为进”策略的一组是( )①策杨经略镐必败 ②厚储守器,精讲守法 ③空沈阳之城,并兵合势④请急用前法,坚壁广宁 ⑤晋升垛守,毖火器 ⑥陈车营之制甚悉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末,东疆危急.徐光启上书朝廷坚决反对“四处进兵”的做法,后又多次写信给辽东巡抚熊廷弼力陈自己的御侮之策.B.徐光启曾先后预言杜将军全军覆没、遵化失守,事态发展的结果无不显示了他对战争形势敏锐的洞察力和深远的战略眼光.C.徐光启一生秉承先父“勇退”的遗训,多次提出注重防守的策略,可惜因为各种原因,他所提出的防守策略始终都没能实施.D.朝廷党派纷争势同水火,徐光启保持中立而不逢迎任何一方,只尽己所能钻研学问,并诚心做事,他的这种态度和做法赢得了皇上的器重.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故读之者不凡思五六指,猝未易识.(3分)(2)第断不宜以不练之卒,浪营城外,致丧锐气,寒城守.(4分)(3)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3分)5.D(权:权衡.)6.B(①是预料经略杨镐必败;③是辽东巡抚熊廷弼的御侮之策;⑥是作者对光启所上万全之策的评价.)7.C(“始终都没能实施”,这一说法有悖 事实.遵化失守后,正是因为实施了徐光启“晋升垛守.毖火器,走敕招徕”的防守策略,战事才得以平息.)8.(1)故读之者不凡思五六指,猝未易识.(3分)译:所以读他文章的人,(如果)不深入思考到五六层的意思,仓猝间(是)不容易理解(他的文章)的.评分建议:①文意通顺.(1分)②指:通“旨”,意思.(1分)③猝:仓猝,突然.(1分)(2)第断不宜以不练之卒,浪营城外,致丧锐气,寒城守.(4分)译:但决不能把没有训练的士兵,轻率地布防在城外,致使(军队)丧失了锐气,使城池防守单薄.评分建议:①文意通顺.(1分)②第:但是.(1分)③浪:轻率,鲁莽,冒失.(1分)④寒:使……单薄.(1分)(3)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3分)译:使国家富裕,一定要依靠农业;使国家强大,一定要依靠训练有素的军队.。

6.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南直上海人也,光启幼娇鸷,饶英芬原文翻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是南直隶上海人。

徐光启小时候矫健勇猛,很有超群的天分。他写文章在情理上层层转折,深入思考总是要想到五六层意思。

才开始动笔。所以读他文章的人。

如果不深入思考到五六层的意思,仓猝间是不容易理解他的文章的。甲辰年,徐光启考中进士,被选任庶吉士。

在礼部担任考试官,和同官魏南乐(关系)不和洽,他上书朝廷请病假回家,在天津种地。当时正是东疆形势危急的时候,明军分四路进兵。

徐光启上书说:“这种做法非常错误。”预料经略杨镐一定会失败,并且说:“杜将军抵抗清军,不会再返回了。”

等到全军覆没,徐光启叹息说:“我姑且说这件事,却没想到他们有的就应验了”。改元天启那年,辽东边防告警。

朝廷起用徐光启主管军务。徐光启多次写信给辽东巡抚熊廷弼,说:“现在的计策,只有大量地贮藏防守的器械,精心地演习防守的方法,并且善于用火炮为最好了。”

并且说:“您想使沈阳成为空城,形成合兵进攻之势,也不是不可以的。但决不能把没有训练的士兵,轻率地布防在城外,致使(军队)丧失了锐气,使城池防守单薄。”

从熊廷弼接受命令到辽东,他的规划也是防守,与徐光启的想法非常吻合。只是因为朝廷没有确定的计划,议论纷纷,大臣中因为党派的意见相违背,阻止熊廷弼这样做的人很多。

不久,沈阳、辽阳相继失守。徐光启请求赶快使用以前的方法,加固广宁的营寨。

十一月,遵化失守,京城非常恐慌。徐光启应召到平台见皇上,说“我原来说的这件事,想不到它有的应验了。”

急忙请求加高土堆的防御工事,妥善准备火器.派人拿着诏令四处奔走,招集散兵和逃亡的百姓。等到战事平息,徐光启请求朝廷把自己训练士兵、修整兵器的方略贯彻到底,但他的请求没能实施。

辛未年八月,明军兵败大凌河。徐光启上书万全的计策,说:“用兵作战采取防守的策略,应先用步兵后用骑兵,军队应当聚集而不应该分散,应当精良而不应该庞杂。”

徐光启陈述排兵布阵的方略非常详尽。但这些方略都没能实施。

当时朝廷大臣间斗争苷常残酷,势同水火,徐光启保持中立,不逢迎党派的任何一方(或“不逢迎,不偏袒”),因此各党派都把他放在一边,像忘记了他似的。只有皇上了解他做学问尽已所能,用诚心做事,而不任性,特地手草.诏书让他以原来的官职兼任东阁大学士,参与朝廷军机要务。

八月,徐光启得病,请求退休,皇上没有同意,却特意派使者前来慰问他。病情加重,他叮嘱家人:“赶快献上《农政全书》,来完成我的心愿。”

徐光启病逝,享年七十二岁,朝廷赠封少葆,赐谥文定。徐光启性格宽厚仁魅。

做事果断,不喜欢逢迎讨好,一生致力于有用的学问,完全拒绝各种不良的嗜好。他曾经说过:“使固家富裕,一定要依靠农业;使固家强大,一定要依靠训练有素的军队。”

主要意思都是以退为进。他说:“这是先父‘勇退’(勇于退让)的遗训。”

因此他在权衡各种重大政事时.没有不根据这个的。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 文言文的解释,文言文在线查询,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文言文现代汉语词典

  • 导读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的写作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领域。文言文因其独特的韵律和美感,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本篇文章将通过解释、查询和现代汉语词典,深入探究文言文的意义和应用。一、文言文的定义与起源文言文,又称古文、正文、典文等,指汉语的古代书面语言,其产生时间可以追溯至商朝晚期(公元12世纪左右)。文言文拥有复杂的语法结构和特有的词汇,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的经典文献,如《周易》、《尚书》等。文言文的流行可以追溯至汉朝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都掌握着文
  • 生了不管不如不生文言文 做好自己的事情别管闲事文言文?

  • 本文目录胸有成竹文言文详解?古文:只要做好事,不管动机是怎么样,都是好的?不要勉强别人的文言文?什么时候努力都不迟文言文?做好自己的事情别管闲事文言文?胸有成竹文言文详解?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
  • 文言文中评价人低调的句子(嗟的古音是什么?)

  • 本文目录做官的四个层次文言文?古诗诵读自我评定怎么写?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文言文版?凡事点到为止的古文?嗟的古音是什么?做官的四个层次文言文?老子把官的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其中最成功的是“不知有之”。民众不知有其存在的原因,难道是这样的领导者游手好闲,尸位素餐,什么问题也不为民众解决,形同虚设,有等于无吗?当然不是。按照老子“道法自然”的理论,对统治者的要求是“无为而治”。“无为”绝不是什么事也不做,而是“因物之性,顺物之情,顺势而动”,即依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依顺人的本性真情去办事。他的另一句治国名言“治大国若
  • 怎么仿写小古文?仿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

  • 本文目录春首四时苏万汇者小古文仿写?与朱元思书仿写山水文言文?仿写童趣古文150字?仿照《咏雪》写一篇类似的文言文,拜托!~~~~?仿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春首四时苏万汇者小古文仿写?春首四时、苏万汇者,春也。气暖则襟韵舒,日迟则烟气媚。百鸟和鸣,千花竞发。田畯举趾于南亩,游人联辔于东郊。风光之艳,游赏之娱,以为最也。与朱元思书仿写山水文言文?文言文是用繁体字来书写的文字。与朱元思书仿写山水一句中能用繁体来书写的字有:与、书和写共三字,简体字写繁体字的书写为:与字的繁体写作與,与輿、興等繁体字极相似。
  • 心动但不失控用文言文来表达(请问是否爱着一个人已足够共渡爱的尽头是哪首歌曲里的?)

  • 本文目录乱了分寸的心动是什么意思?偶滴歌神歌词我要啦啦拉着你的手是什么歌?什么歌有山明水秀?为什么人会控制不住的心动呢?为什么越是想要控制却越是失控呢?怎样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呢?请问是否爱着一个人已足够共渡爱的尽头是哪首歌曲里的?乱了分寸的心动是什么意思?乱了分寸的心动就是对你心动的意思。乱了分寸,一般都是在紧张或者激动的时候才会乱了分寸。心跳就是心跳动。所以连起来就是对你心动了。方寸在古代是指心的意思,乱了方寸就是心乱了,心思乱了,慌了神,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意思。这句话形容人在外界干扰下心绪烦乱、精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热门文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 含过的文言文(过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限制在初中和高一高二)

  • 1.过 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限制在初中和高一高二额。。。我也不太清楚高二是什么水平。。。你看看行不行1、同本义过,度也。——《说文》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2、超出,胜过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
  • 文言文鸿门宴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小题1:D小题2:B小题3:A小题4:(1)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2)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小题1:试题分析:道:名...
  • 示爱文言文女对男(女对男表达爱意的古诗文有哪些)

  • 1.女对男表达爱意的古诗文有哪些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元好问《摸鱼儿》2.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孙吴四英将文言文答案(孙吴四英将文言文阅读答案)

  • 1.孙吴四英将文言文阅读答案译文 孙策、孙权建立的吴国之所以占有江东地区,跟中原地区的曹操对抗,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当时东吴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是当时的(东吴)的所谓国家的心腹与梁柱,都是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
  • 七级上语文文言文练习(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五篇)

  • 1.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五篇一、寓、矛盾、誉、吾、履、遂二、1.卖;夸耀 2.不;回答 3.这里当“购买”讲;鞋. 4.尺码;相信三、1.我的矛非常锐利,什么东西都能被它穿透. 2.用你的矛穿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3.等到了集市上却忘...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