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陈涉世家,唐锥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 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jiǎ)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hónghú)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shù)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huì )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chī)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í)。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zhì)、酂(cuó)、苦、柘、谯(qiáo)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jì),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22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3 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 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
2.初三上学期要背的文言文都有那些九上: 1、沁园春 雪 2 、望江南(温庭筠) 3、渔家傲 秋思 4、江城子 密州出猎 5、武陵春(李清照) 6、破阵子(辛弃疾) 7、观刈麦 8、月夜 9、商山早行 10、卜算子 咏梅 11、破阵子(晏殊) 12、浣溪沙(苏轼) 13、醉花阴 14、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5、山坡羊 骊山怀古 16、朝天子 咏喇叭 文言文:出师表(诸葛亮) 九下: 1、关雎 2、蒹葭 3、从军行(杨炯) 4、月下独酌 5、羌村三首(之三) 6、登楼(杜甫) 7、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8、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望月有感 10、雁门太守行 11、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12、别云间(夏完淳) 下面是文言文: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鱼我所欲也 4、曹刿论辅单滇竿鄄放殿虱东僵战 5、邹忌讽齐王纳谏。
3.初三上册文言文翻译(全部)l 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表字叫涉。
吴广是阳夏人,表字叫叔。陈涉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谁富贵了,不要互相忘记了。”被雇佣的人笑着回答:“你是被雇佣耕地的人,哪儿来的富贵呢?”陈胜长叹说:“唉,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停驻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并担任驻守队伍的队长。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耽误守边期限。
误期,按照法律都要被杀头。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逃跑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陈胜说:“天下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很久了。
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被立为国君,该立的人是长子扶苏。扶苏因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边外带兵。
现在有的人听说他无罪,二世却把他杀了。百姓们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他已经死了。
项燕是楚国大将,多次立下战功,爱怜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有的人认为他死了,有的人认为他逃走了。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冒充自称是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说的正确。
就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要做的事都能成功,可以建功立业。
但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罢了。”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绸子上写的字,本来就已经认为诡异了。陈胜又暗使吴广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天黑以后用篝火装作鬼火,作狐狸叫的凄厉声叫道:“大楚兴,陈胜王。”
士兵们一整夜都很惊慌恐惧。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都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地看着陈胜。
吴广一向爱护士兵,士兵们多愿听吴广的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军官恼怒,使(军官)责辱他,用来激怒那些士兵。
军官果真抽打吴广。军官拔剑出鞘(要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过剑杀死军官。
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陈胜、吴广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你们诸位碰到了大雨,都已经耽误了守边的时期,误期就要被杀头。
即使能免于斩刑,但是因守边而死的人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倒也罢了,死就要干出大事业,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所属的人都说:“听从(你的)号令。”
于是就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依从人民的愿望。(他们)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起义军首先攻下大泽乡,收编大泽乡的军队,攻打蕲县。蕲县攻下之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军队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下了。
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时,(起义军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人,步兵几万人。攻打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城的官员在城门洞里与起义军作战。
(起义军)(一时)不能取得胜利,(不久)守城的官员战败身亡,于是(起义军)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乡官与当地有声望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
乡官与有声望的人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暴君的恶行、诛灭暴虐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陈胜于是立为王,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
在这个时候,各郡县苦于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那些当地各郡县的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涉。 l 重点字词 (一) 通假字 1.发闾左谪戍渔阳。
适:通“谪”,远调。2.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3.为天下唱。
唱:通“倡”,首发。4.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二) 要明确 1.尝:曾经。
2.佣耕:被雇佣去给人耕地。佣,受人雇佣。
3.辍:停止。4.之:去、往。
5.怅:失望。6.苟:如果。
7.若:你。8.太息:长叹。
9.皆次当行(háng):次,编次。10..屯:驻扎。
11.会:适逢,恰巧遇到。12.度(duó):估计。
13.失期:误期,过了期限。14.亡:逃走。
15.举,发动。16.举大计:发动大事。
指起义。17.等死:同样是死。
18.将(jiàng)兵:统率军队。19.死国:为国事而死。
死:为。
.而死。20.或:有的人。
21.数(shuò):屡次,多次。22.故:缘故。
23.丹:朱砂。这里是“用朱砂”的意思。
24.威众:威服众人。25.宜:应该。
26.然:正确。27.怜:爱戴。
28.书:写。 29.间:这里指暗中。
30.罾(zēng):鱼网。这里是“用鱼网捕”的意思。
31..固:本来。32.篝火:用竹笼罩着火,这里是用篝火装作“鬼火”。
篝,竹笼,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笼罩着”。33.之:去、往。
34.狐鸣:作狐狸叫的声音。狐:像狐狸一样。
35.语:谈论。36.往往:到处。
37.陈胜王(wàng):王,指称王。38.忿恚(huì):使……恼怒。
39.指目: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目:用眼睛示意。
40.素:一向、。
4.初三上 文言文《岳阳楼记》一、解释加点字:1、谪守巴陵郡: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 2、越明年:到了3、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增其旧制:规模。 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在;其:它的。
5、属予作文:我;属同“嘱”,嘱托。 以记之:来。
6、予观夫:那。巴陵胜状:胜景。
7、衔远山:衔接。 8、横无际涯:边。
9、朝夕晖阴:日光。10、大观:雄伟景象。
11、前人之述备矣:描述。详尽12、然则北通巫峡:既然这样,那么…… 13、南极潇湘:尽。
14、迁客骚人: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15、霪雨霏霏: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16、连月不开:放晴。
国:京城。 17、薄暮冥冥:迫近。
18、去国怀乡:离开。19、春和景明:日光。
20、沙鸥翔集:栖止。21、岸芷汀兰: 小草;汀:小洲。
22、此乐何极:穷尽。23、宠辱偕忘:荣耀。
:一起。 24、把酒临风:持。
2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26、或异两者之为:或许。指两种心情。
27、庙堂:在朝廷上做官。 28、江湖:不在朝廷上做官。
30、先天下之忧而忧:在……之前。 31、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之后32、微斯人:没有。
这。 33、吾谁与归:归依。
33、若夫:像那。 34、至若:至于。
35嗟乎:唉。36、不以物喜:因为。
二、翻译句子: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9、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大概人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三、理解:1、中心思想: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3、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4、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5、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唐贤今人诗赋。
6、“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
8、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9、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10、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11、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2、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3、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4、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古仁人。15、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6、《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7、“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捕蛇者说》实词总结 为:①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②做,干。“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③写。“故为之说”。
已:①止,治愈。“可以已大风”。
②已经。“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赋:①征收。“岁赋其二”。
②赋税。“孰知赋敛之毒……” 入:①交纳。
“当其租人”。②收入。
“竭其庐之入”。 岁:①每年。
“岁赋其二”。 ②年。
“积于今六十岁矣”。 甚:①很。
“貌若甚戚者”。②厉害。
“末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③超过,胜过。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①好像。“貌若甚戚者”。
②你。“若毒之乎?” 得: ① 捕得。
“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② 。
5.人教版初三语上册古文有哪些第六单元
21 陈涉世家
22 唐雎不辱使命
23 隆中对
24 出师表
25 词五首 ( 望江南/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武陵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1~~~~25是文言文)
第五单元 单元说明
17 智取生辰纲
18 杨修之死
19 范进中举
20 香菱学诗
(17~~20是古文,不是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