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高大百科网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 > 古文 >

文言文次的意思

日期: 来源:高大网收集编辑:www.gdy.net.c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文言文次的意思 1.文言文中次的意思

〈动〉

1.(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2. 同本义 [stop]

次,舍也。——《礼记·檀弓上》

楚师伐 郑, 次于 鱼陵。——《左传·襄公十八年》

泰伯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王次于 河朔。——《书·泰誓中》

3. 指行军在一处停留三宿以上 [stay for more than three days]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4. 又如:次止(驻止;止宿)

〈形〉

1. 第二,居其次 [the next in order;the second]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谋攻》

2.副,贰 [second;vice]。如:次车(副车);次介(副使);次相(副丞相)

〈名〉

1. 顺序,等第 [sequence;order]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史记·陈涉世家》

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

只找了古文中的。

2.次文言文意思及例句

就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

①<;动>;接近;靠近;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赤壁之战》:“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②<;动>;上;上登。《信陵君窃符救赵》:“乃谢客就车。”

③<;动>;就任;就职。《陈情表》:“臣具以表闻,辞职不就。”

④<;动>;参加;参与。《芋老人传》:“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⑤<;动>;承受;接受。《肴之战》:“使归就戮于秦。”

⑥<;动>;择取;效法。《原君》:“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⑦<;动>;成就;成功。《乐羊子妻》:“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荆轲刺秦王》:“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⑧<;动>;看;观赏。《过故人庄》:“等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⑨<;介>;向;从;跟。《狱中杂记》:“余尝就老胥而求焉。”

⑩<;介>;就着;根据。《芋老人传》:“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芋视之者。”

⑾<;连>;即便;即使。《三国志·蜀书·法正传》:“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⑿<;副>;即,便。《红楼梦》:“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小厮上来抱住。”

3.次文言文意思及例句

就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①<动>接近;靠近;趋向。

《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赤壁之战》:“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②<动>上;上登。《信陵君窃符救赵》:“乃谢客就车。”

③<动>就任;就职。《陈情表》:“臣具以表闻,辞职不就。”

④<动>参加;参与。《芋老人传》:“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⑤<动>承受;接受。《肴之战》:“使归就戮于秦。”

⑥<动>择取;效法。《原君》:“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⑦<动>成就;成功。《乐羊子妻》:“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荆轲刺秦王》:“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⑧<动>看;观赏。

《过故人庄》:“等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⑨<介>向;从;跟。

《狱中杂记》:“余尝就老胥而求焉。”⑩<介>就着;根据。

《芋老人传》:“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芋视之者。”⑾<连>即便;即使。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⑿<副>即,便。

《红楼梦》:“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小厮上来抱住。”。

4.文言文中意思是“一次又一次”的词语

严格来讲,文言文没有什么关联词,关联词是后来的语法体系中起关联作用并且搭配相对固定的的词语。

但是,文言文中有一些固定的句式,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关联词。举几个例子:1、其……其……,相当于“是……还是……”例句“其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又例如:“天之苍苍,其色正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无乃……与?意思是“恐怕该……吧?”或者“难道不是……?”例句:”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其他的也搜来你可以看一下,可能有帮助:1. "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o察今》) 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2. "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o汤问》) 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3. "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 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何易于》) 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

4. "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例5 非字而画。

(《促织》) 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5. "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6. "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7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7.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例8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 例9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o襄公二十六年》) 译文:(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8. "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例10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o汤问》) 译文: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9. "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宾语。"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11 宋何罪之有?(《墨子o公输》) 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10. "得无……乎(耶、邪)"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例12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促织》) 译文:成名一次又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捉蟋蟀的地方吗?11. "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例13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但这座山单单用钟命名,这又是为什么呢?12. "何(奚)以……为"、"何(奚、曷)……"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 例14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译文:颛臾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例15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13. "岂……乎(哉)"连用,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 例16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译文:我们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的到来,怎么敢背叛他呢?14. "其……乎(也、耶)"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还是……吧!"、" 难道……吗?" 例17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15. "……孰与(孰若)……"连用,表比较、选择、反问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例18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例19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更厉害?16. "为所"、"为……所"连用,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被"。

例20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 译文:否则,你们这些人最终都会被他。

5.“有”这个次在文言文中有那些意思

有1 〔yǒu 〕

1.拥有;保有。与“无”相对。

2.取得;占有。

3.具有;怀有。

4.表示存在。

5.引申为活着。

6.用作应答之词。多用于卑者对尊者、下级对上级。

7.等候,等待。为尊者对卑者进见时的用语。

8.谓呈现、产生或发生某种情状。

9.多;丰收;富足。

10.指男女相爱或有私情。

11.连用,表示其中的一部分。

12.为。作为。

13.为。治理。

14.副词。只有;只好;只能。

15.连词。如果,即使。表示假设。

16.助词。无义。作名词词头。

17.助词。无义。作动词词头。

18.助词。无义。用作套语,表示客气。

19.助词。无义。作形容词词头。

20.我国古代哲学用语。指最普遍的存在。与“无”相对。

21.佛教语。十二因缘之一。又称“有支”。指决定来世所得“果报”的思想行为的总和。

22.佛教语。相对于“空”、“无”而言。因各个宗派思想体系不同,解释各异,又有“假有”、“实有”、“妙有”等之分。23.用于 元 代由蒙文直译成汉语的公牍。主要表示现在时,或起谓语系词的作用,相当于汉语“是”。

24.用同“ 或 ”。代词。有人;有的。

25.用同“ 或 ”。或许。

26.用同“ 或 ”。“ 域 ”的古字。州域。

27.指居住。

28.通“ 友 ”。亲爱;相亲。

29.用,使用。

有2 〔yòu 〕

1.通“ 又 ”。复;更加。

2.通“ 又 ”。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3.通“ 右 ”。佑助,帮助。

4.通“ 囿 ”。疆界。亦谓设疆界。

5.通“ 囿 ”。拘,拘囿。

好了,够全的了吧?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 文言文的解释,文言文在线查询,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文言文现代汉语词典

  • 导读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的写作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领域。文言文因其独特的韵律和美感,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本篇文章将通过解释、查询和现代汉语词典,深入探究文言文的意义和应用。一、文言文的定义与起源文言文,又称古文、正文、典文等,指汉语的古代书面语言,其产生时间可以追溯至商朝晚期(公元12世纪左右)。文言文拥有复杂的语法结构和特有的词汇,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的经典文献,如《周易》、《尚书》等。文言文的流行可以追溯至汉朝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都掌握着文
  • 生了不管不如不生文言文 做好自己的事情别管闲事文言文?

  • 本文目录胸有成竹文言文详解?古文:只要做好事,不管动机是怎么样,都是好的?不要勉强别人的文言文?什么时候努力都不迟文言文?做好自己的事情别管闲事文言文?胸有成竹文言文详解?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
  • 文言文中评价人低调的句子(嗟的古音是什么?)

  • 本文目录做官的四个层次文言文?古诗诵读自我评定怎么写?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文言文版?凡事点到为止的古文?嗟的古音是什么?做官的四个层次文言文?老子把官的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其中最成功的是“不知有之”。民众不知有其存在的原因,难道是这样的领导者游手好闲,尸位素餐,什么问题也不为民众解决,形同虚设,有等于无吗?当然不是。按照老子“道法自然”的理论,对统治者的要求是“无为而治”。“无为”绝不是什么事也不做,而是“因物之性,顺物之情,顺势而动”,即依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依顺人的本性真情去办事。他的另一句治国名言“治大国若
  • 怎么仿写小古文?仿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

  • 本文目录春首四时苏万汇者小古文仿写?与朱元思书仿写山水文言文?仿写童趣古文150字?仿照《咏雪》写一篇类似的文言文,拜托!~~~~?仿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春首四时苏万汇者小古文仿写?春首四时、苏万汇者,春也。气暖则襟韵舒,日迟则烟气媚。百鸟和鸣,千花竞发。田畯举趾于南亩,游人联辔于东郊。风光之艳,游赏之娱,以为最也。与朱元思书仿写山水文言文?文言文是用繁体字来书写的文字。与朱元思书仿写山水一句中能用繁体来书写的字有:与、书和写共三字,简体字写繁体字的书写为:与字的繁体写作與,与輿、興等繁体字极相似。
  • 心动但不失控用文言文来表达(请问是否爱着一个人已足够共渡爱的尽头是哪首歌曲里的?)

  • 本文目录乱了分寸的心动是什么意思?偶滴歌神歌词我要啦啦拉着你的手是什么歌?什么歌有山明水秀?为什么人会控制不住的心动呢?为什么越是想要控制却越是失控呢?怎样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呢?请问是否爱着一个人已足够共渡爱的尽头是哪首歌曲里的?乱了分寸的心动是什么意思?乱了分寸的心动就是对你心动的意思。乱了分寸,一般都是在紧张或者激动的时候才会乱了分寸。心跳就是心跳动。所以连起来就是对你心动了。方寸在古代是指心的意思,乱了方寸就是心乱了,心思乱了,慌了神,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意思。这句话形容人在外界干扰下心绪烦乱、精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热门文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 含过的文言文(过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限制在初中和高一高二)

  • 1.过 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限制在初中和高一高二额。。。我也不太清楚高二是什么水平。。。你看看行不行1、同本义过,度也。——《说文》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2、超出,胜过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
  • 文言文鸿门宴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小题1:D小题2:B小题3:A小题4:(1)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2)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小题1:试题分析:道:名...
  • 示爱文言文女对男(女对男表达爱意的古诗文有哪些)

  • 1.女对男表达爱意的古诗文有哪些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元好问《摸鱼儿》2.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孙吴四英将文言文答案(孙吴四英将文言文阅读答案)

  • 1.孙吴四英将文言文阅读答案译文 孙策、孙权建立的吴国之所以占有江东地区,跟中原地区的曹操对抗,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当时东吴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是当时的(东吴)的所谓国家的心腹与梁柱,都是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
  • 七级上语文文言文练习(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五篇)

  • 1.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五篇一、寓、矛盾、誉、吾、履、遂二、1.卖;夸耀 2.不;回答 3.这里当“购买”讲;鞋. 4.尺码;相信三、1.我的矛非常锐利,什么东西都能被它穿透. 2.用你的矛穿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3.等到了集市上却忘...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