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向敏中,字常之,河南开封人。父亲向瑀,在南汉(五代十国时云南两广地带的一个小国)做过符离令的官职。向瑀性格严厉刚毅,只有向敏中这个独子,亲自教育监督,严肃认真不给好脸色。向瑀对向敏中的母亲说:“以后要光大门楣,就靠这个儿子了!”等到向敏中弱冠成年的时候,接连遭遇到家中和本族的丧事,而他却能够刻苦自立,胸有大志,不在乎家中贫穷。太平兴国五年时考中进士,担任右赞善大夫一职,后来被授予为枢密直学士之职。
当时,银台通进司负责收发奏折,都由枢密院管理,奏折很多,难以及时处理,有时甚至会出现遗漏和丢失奏折的现象。向敏中将这件事详细地上奏,担心边远地区的奏折处理延误时机,请求另外再设置一个处理这些奏折的机构,任命专门的官员前去管理,校订文件簿册。皇帝下诏任命向敏中和张咏管理这个机构。宋太宗想重用向敏中,朝中得势的官员对此非常忌恨。碰到有人说向敏中在法寺为官的时候,皇甫侃监理无为军的贸易税收事务,因为受贿而被查处,于是皇甫侃给朝中显贵一个个送信请求减罪,向敏中也接到了信。此事被交给了御史调查,查实确有此事:曾经有人送信到向敏中门前,他看了信上的名字,没有开封便还给送信的人并让他回去了。不久抓住了皇甫侃的家臣(或家仆)查问他,说这封信接着就放在竹筒里,埋在江边的客舍旁。于是便派当地驿站去把信挖出来,封口和名字都和原来一样没有动过。宋太宗感到非常惊奇诧异。当时西北边境带兵军务,其中枢密院官员的任务主要是谋划商议,向敏中思维清晰,胸有大略,遇事反应敏捷。
宋真宗即位后,任命向敏中为鄜延路缘边安抚使,不久回到京城。当年冬天,宋真宗亲临澶渊,赐给向敏中秘密的诏书,把西方边境的事情都交给他,允许他相机处理。向敏中接到诏书后便将诏书藏起来,还和往常一样视察处理政务。碰到民间举行迎神祭祀的傩舞赛会,有人告密说禁军士兵中有人想假借傩会叛乱,向敏中秘密地派手下士兵身披盔甲潜伏在大堂下帷幕之中。第二天,他把当地所有的宾客、幕僚、士兵、军官都召来,设置酒宴纵情欢乐,没有一个人提前知道这件事情的。于是他便命傩舞之人进来,先让他们在门外表演歌舞,而后召他们来到台阶前,向敏中一挥衣袖,潜伏的士兵一涌而出,将他们全部擒住。果然这些人都携带短刀,当即就地斩首。等已经把所有尸体都藏起来,用灰土泥沙打扫厅堂之后,继续开宴饮酒。来的客人都两腿战栗,边境从此便安定了。
天禧初年,升任右仆射兼担任门下侍郎一职,监修国史。当天,翰林学士李宗谔正与宋真宗谈论朝中事务,宋真宗说:“我即位以来,还没有任命过仆射职位,如今任命向敏中,这是打破常规特别的任命,向敏中肯定很高兴。”又说:“向敏中家中今天肯定有很多来庆贺的客人,你去看看,不要说是我的意思。” 李宗谔到了以后,发现向敏中闭门谢客,门口很安静。李宗谔和他的亲随径直走进向敏中家中,过了一会便庆贺说:“今天听到您升迁的喜事,朝中同僚都很高兴感到欣慰,并要来庆贺。”向敏中只是点点头。李宗谔又说:“自从皇上即位以来,还没有任命宰相之位,若不是功勋卓著、德高望重,深爱倚重,地位特殊的臣子,哪能到这种地步呢?”向敏中也只是点点头。李宗谔又历数前朝担任仆射的官员的功勋和美德,以及如何被倚重之事。向敏中也只是点点头,最终还是没说一句话。李宗谔回去后,又派人去向敏中家中厨房询问,今天是否有亲戚宾客来饮酒赴宴,回复说没有一个人。第二天,李宗谔详细地把自己所见到的情形报告给宋真宗,真宗说:“向敏中非常胜任这个官职。”(鄞州高级中学 刘少龙 翻译)
注:结句“大耐官职”一词,可意译为“为官宠辱不惊”。
2.求宋史 向敏中传部分译文火急向敏中是宋朝开封人,太平兴国时期的进士,初任吉州通判,因有政绩,步步高升,先后两次居宰相位。
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记载了他任西京行政长官期间亲自处理的一个案子。 一天傍晚,有个和尚路过一个村庄,向一农家借宿。
农家主人怕不安全就没有答应。和尚要求在门外的大车上过一夜,主人很勉强的答应了和尚的请求。
时值深秋季节,夜晚露冷风寒。和尚在没有遮盖的大车里被冻得难以入睡。
到了半夜光景,和尚见一个人翻墙进入农家,不一会挟持一名女子、背了一包东西又越墙而出,在夜色中消失了。和尚暗想:这一定是强盗入室抢劫了。
我借宿,主人不允许,出于不得已才答应我在大车中过夜。现在他失去了妻子和财物,一定会怀疑我,天一亮定会把我捆送官府。
他越想越怕,与其等到天亮吃官司,不如趁夜色一走了事。于是,他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出了村子。
因为心里害怕,不敢走大路,就在田间草丛中穿行。也该和尚有此一劫。
他离开村子不远,忽然失足掉井了一眼枯井中,身落井底时,觉得井下有东西,遂蹲下用手一摸,是一个死人,和尚顿时吓得浑身出冷汗。他使尽了浑身的力气也未能爬出枯井,至天明,和尚才看清楚井中是一具被害不久的女尸。
再说强盗离开农家不久,农家主人便发现不见了妇人,并且又丢了东西就急忙叫醒家人,到门外大车里一看,和尚也没有了影子,就怀疑是和尚所为。于是让家人分头去追和尚。
天亮不久,农家主人在离村子不远的枯井里找到了和尚,同时发现了妇人的尸体,于是把和尚和尸体从枯井里拖出来,将和尚送交官府。在审讯中,开始和尚不承认,但又说不清楚,在严刑拷打下,和尚被迫供认:夜晚与妇人通奸后,诱逼她一块逃走,出了村子后,妇人又不想跟着走,又怕被人发现,故而将其杀死,投尸井中,由于夜晚看不见,自己也失足掉进了井中,脏物落在井旁,不知被何人拿走了。
审理完毕,和尚被判死刑押送西京府,府里的官员进行了复审,都认为此案确切无疑,最后呈请向敏中签批。 向敏中仔细看了全部案卷,只有口供,没有脏物,虽说和尚供称被人拿走,但什么时间并不清楚。
再说,枯井不在路边,即便是东西丢在井旁,黑夜里谁到田间草丛中的枯井旁干什么。他觉得案子有许多疑点,就派人将和尚提来审问。
和尚没有正面回答向敏中的问话,只是说:我是前生注定要为这个妇人抵命的,没有什么需要进行分辩的了。但向敏中还是耐心地对和尚讲道理,最终使和尚讲出了实情。
于是,向敏中秘密派人暗查杀人强盗。一天,暗查人员在一个村边小店吃饭,饭店老板娘看出他们是吃官饭的样子,随即问道:和尚杀人案是怎样处理的,暗查人员说:昨天已将他用鞭打死了。
老板娘叹息说:假如现在拿获真正的强盗,该怎么办呢。暗查人员说:官府已经错误地了结了此案,即是真正的强盗在眼前也不会抓他的。
老板娘说:这样说,讲出实情也没有多大关系了。其实强盗并不是和尚,入室抢劫的是本村某少年,妇人也是这个少年杀死的。
暗查人员询问此人在哪里,老板娘就指明了少年的住房。暗查人员离开小店后,绕道到少年的家将其逮捕,押回府衙。
经过审问,他如实交待了抢劫与杀人的全部经过,而且交出了脏物。案子查明后,依法治了抢劫杀人者的罪,和尚被无罪释放了。
3.文言文升官拒贺客的翻译译文:
天禧初年,向敏中升任右仆射兼担任门下侍郎一职,监修国史。当天,翰林学士李宗谔正与宋真宗谈论朝中事务,宋真宗说:“我即位以来,还没有任命过仆射职位,如今任命向敏中,这是打破常规特别的任命,向敏中肯定很高兴。”又说:“向敏中家中今天肯定有很多来庆贺的客人,你去看看,不要说是我的意思。” 李宗谔到了以后,发现向敏中闭门谢客,门口很安静。李宗谔和他的亲随径直走进向敏中家中,过了一会便庆贺说:“今天听到您升迁的喜事,朝中同僚都很高兴 感到欣慰,并要来庆贺。”向敏中只是点点头。李宗谔又说:“自从皇上即位以来,还没有任命宰相之位,若不是功勋卓著、德高望重,深爱倚重,地位特殊的臣子,哪能到这种地步呢?”向敏中也只是点点头。李宗谔又历数前朝担任仆射的官员的功勋和美德,以及如何被倚重之事。向敏中也只是点点头,最终还是没说一句话。李宗谔回去后,又派人去向敏中家中厨房询问,今天是否有亲戚宾客来饮酒赴宴,回复说没有一个人。第二天,李宗谔详细地把自己所见到的情形报告给宋真宗,真宗说:“向敏中非常胜任这个官职。”
原文:
天禧初,加吏部尚书,又为应天院奉安太祖圣容礼仪使。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是日,翰林学士李宗谔当对,帝曰:"朕自即位,未尝除仆射,今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又曰:"敏中今日贺客必多,卿往观之,勿言朕意也。"宗谔既至,敏中谢客,门阑寂然。宗谔与其亲径入,徐贺曰:"今日闻降麻,士大夫莫不欢慰相庆。"敏中但唯唯。又曰:"自上即位,未尝除端揆,非勋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敏中复唯唯。又历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德礼命之重,敏中亦唯唯,卒无一言。既退,使人问庖中,今日有亲宾饮宴否,亦无一人。明日,具以所见对。帝曰:"向敏中大耐官职。"
4.真宗皇帝时向右减拜右仆射的文言翻译原文:真宗皇帝时,向文简拜右仆射。
译文:宋朝真宗皇帝时,向敏中被封为右仆射。
向文简:又名向敏中,官至宰相。
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
右仆射:宋代尚书省的长官。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魏晋南北朝至宋的仆射,专指尚书仆射。尚书仆射为尚书令之副。尚书令阙,仆射便是尚书台(后称省)的长官。仆射初置一人,至汉献帝始分置左右仆射。左右仆射分领尚书诸曹,左仆射又有纠弹百官之权,权力大于右仆射。尚书令阙,则左右仆射为省主。
5.魏咸信文言文阅读答案宋史魏咸信传 【原文】 魏咸信字国宝,卫州汲人,建隆初,授朝散大夫、太子右坊通事舍人,改供奉官。
初,太祖在潜邸,昭宪太后尝至仁浦第,咸信方幼,侍母侧,俨如成人。太后奇之,欲结姻好。
开宝中,太宗尹京,成昭宪之意,延见咸信于便殿,命与御带党进等较射,称善。遂选尚永庆公主,授右卫将军、附马都尉。
逾年,出领吉州刺史。太平兴国初,真拜本州防御使。
四年,诏用奉外赐钱十万。五年,坐遣亲吏市木西边,矫制免所过税算,罚一季奉。
俄迁慎州观察使。雍熙三年冬,契丹扰边,王师出讨,悉命诸主婿镇要地:王承衍知大名,石保吉知河,咸信知澶州。
四年,本郡黄河清,咸信以闻,诏褒答之。籍田毕,就拜彰德军节度。
八月,遣归治所。淳化四年,河决澶渊,陷北城,再命知州事。
太宗亲谕方略,传置而往。时遣阎承翰修河桥,咸信请及流水未下造舟为便,承翰入奏:“方冬难成,请权罢其役。”
咸信因其去,乃集工成之。奏至,上大悦。
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咸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溢之患,复奏罢之。
真宗即位,改定国军节度。咸平中,大阅东郊,以为旧城内都巡检。
车驾北征,为贝冀路行营都统署,诏督师。至贝州,敌人退,召还行在所。
景德初,从幸澶州,石保吉与李继隆为排阵使。契丹请和,帝置酒行宫,面赏继隆、保吉,咸信避席,自愧无功,上笑而抚尉之。
二年,改武成军节度,知曹州。秋霖积潦,咸信决广济河堤以导之,民田无害。
扈驾朝陵还,上言先坟在洛,欲立碑,求泣盟津,以便其事,即改知河阳。大中祥符初,从东封,加检校太尉。
将祀汾阴,命知澶州,令入内副都知张继能谕旨。移领忠武军节度。
未几召还,年已昏眊,见上,希旨求宠渥。七年,表乞任用,上出示中书向敏中曰:“咸信联荣戚里,位居节制,复何望耶?”是冬,以新建南京,奖太祖旧臣,加同平章事。
俄判天雄军。天禧初,改陕州大都督府长史、保平军节度。
有感风疾苦,归。真宗尝谓宰相曰:“咸信老病,诸电子出版系统不克承顺,身后复能保守其家业耶?”未几卒,年六十九,赠中书令。
录其诸子孙侄,迁官者七人。咸信颇知书,善待士,然性吝喜利,仁浦所营邸舍悉擅有之。
既卒,为诸侄所讼,时人耻之。【翻译】 咸信字国宝,建隆初年,授朝散大夫、太子右坊通事舍人,改任供奉官。
当初,太祖没有登基时,昭宪太后曾到仁浦家,咸信正年幼,陪侍在母亲旁边,庄重得像成年人。太后认为他很奇特,想结成姻亲。
开宝年间,太宗任京城尹,完成昭宪太后的意愿,在便殿召见咸信,命他与御带党进等比赛射箭,称赞他好。于是被选中娶永庆公主为妻,授右卫将军、驸马都尉。
过了一年,离京领吉州刺史。太平兴国初年,正式任命为本州防御使。
四年,诏令在俸禄之外赐钱十万。五年,因为派遣亲信官吏在西部边境购买木材,假托皇帝的命令免除所过税算,因而罚一季度俸禄。
不久升任慎州观察使。雍熙三年冬天,契丹侵扰边境,皇帝的军队前去讨伐,全部任命各位驸马镇守要地:王承衍任大名知府,石保吉任河阳知州,咸信任澶州知州。
四年,本郡黄河变清,咸信报告上去,下诏褒奖他。耕籍田礼结束,在当地授任彰德军节度。
八月,派遣他回到管辖的地区。淳化四年,黄河在澶渊决口,北城坍塌,第二次任命他为知州。
太宗亲自说明方略,通过驿车送去。当时派阎承翰修黄河桥,咸信请求趁流水没有下来时造船较为便利,承翰入朝上奏:“正值冬季难以完成,请求暂时停止这项工程。”
咸信趁他离去,就征集工匠完成了这件事。奏章到达,皇上非常高兴。
黄河水患消除,仍使其带兵。不久又下诏留下修筑河堤,咸信因天寒无水而干涸,没有决口泛滥的忧患,又上奏请求取消了这件事。
真宗即位,改任定国军节度使。咸平年间,在东郊大阅兵,任命他为旧城内都巡检。
皇帝北征,任贝冀路行营都统署,诏令督军。到贝州,敌人撤退,召回皇帝所在之地。
景德初,随从皇帝前往澶州,石保吉与李继隆任排阵使。契丹请求讲和,皇帝在行宫设宴,当面赏赐继隆、保吉,咸信避开座位,以无功自愧,皇上笑着抚慰他。
二年,改任武成军节度,曹州知州。秋雨连绵成灾,咸信掘开广济河堤坝来疏导积水,民田没受到损害。
扈驾朝拜陵寝返回,向皇上提出祖先的坟墓在洛,想要立碑,要到盟津去,以便完成这件事,当即改任河阳知州。大中样符初,随从到东方祭天,加检校太尉。
即将在汾阴祭祀,任命他任澶州知州,派入内副都知张继能传达圣旨。调任领忠武军节度。
不久召回朝廷,年纪已经很老,见到皇上,迎合圣旨来求取恩宠和优厚的待遇。七年,上表请求任用,皇上拿表给中书向敏中看说:“咸信光耀故里,位居节制,还想干什麽呢?”这年冬天,因为新建南京,奖励太祖时的旧臣,加授同下章事。
不久判天雄军。天禧初年,改任陕州大都督府长史、保平军节度。
有感染风疾的病痛,返回。直室曾对宰相说:“咸信年老有病,几个儿子又不能够顺从,死后还能保守他的家业吗?” 不久去世,享年六十九岁,赠中书令。
录用他的各个儿孙子侄,提升官职的有七人。咸信颇爱读书,善待士人,但吝啬好财,其父的住宅竟。
6.文言文升官拒贺客翻译向敏中升官拒贺客译文供参考: 天禧初年,向敏中升任右仆射兼担任门下侍郎一职,监修国史。
当天,翰林学士李宗谔正与宋真宗谈论朝中事务,宋真宗说:“我即位以来,还没有任命过仆射职位,如今任命向敏中,这是打破常规特别的任命,向敏中肯定很高兴。”又说:“向敏中家中今天肯定有很多来庆贺的客人,你去看看,不要说是我的意思。”
李宗谔到了以后,发现向敏中闭门谢客,门口很安静。李宗谔和他的亲随径直走进向敏中家中,过了一会便庆贺说:“今天听到您升迁的喜事,朝中同僚都很高兴 感到欣慰,并要来庆贺。”
向敏中只是点点头。李宗谔又说:“自从皇上即位以来,还没有任命宰相之位,若不是功勋卓著、德高望重,深爱倚重,地位特殊的臣子,哪能到这种地步呢?”向敏中也只是点点头。
李宗谔又历数前朝担任仆射的官员的功勋和美德,以及如何被倚重之事。向敏中也只是点点头,最终还是没说一句话。
李宗谔回去后,又派人去向敏中家中厨房询问,今天是否有亲戚宾客来饮酒赴宴,回复说没有一个人。第二天,李宗谔详细地把自己所见到的情形报告给宋真宗,真宗说:“向敏中非常胜任这个官职。”
7.求苏建归青文言文翻译苏建归青 苏建,生卒年不详,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汉将领、官员。
初以校尉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因功封平陵侯,后以将军身份建造朔方城。 长子:苏嘉,官至奉车都尉。
次子:苏武,官至中郎将,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三子:苏贤,官至骑都尉。
元朔五年(前124年),担任游击将军,与公孙贺、张次公等跟随卫青攻打匈奴。元朔六年(前123年),再任右将军,与公孙敖、公孙贺、李广等跟随卫青出兵定襄攻打匈奴,因迷路当斩,于是拿钱赎罪为庶人。
其后担任代郡太守,最终死于任上。 (原文)……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咸属大将军,斩首数千级而还。
月余,悉复出定襄,斩首虏万余人。苏建、赵信并军三千余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余,汉兵且尽。
信故胡人,降为翕侯,见急,匈奴诱之,遂将其余骑可八百奔降单于。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青。
青问其罪,正闳、长史安、议郎周霸等:“建当云何?”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闳、安曰:“不然。
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皆不敢有二心。
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
青曰:“青幸得以肺附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其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以风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官吏皆曰“善”。遂囚建行在所。
(参考译文) ……苏建担任右将军,郎中令李广担任后将军,左内史李沮担任强弩将军,都归大将军统率,歼灭敌军几千人而还。一个多月后,全都再出定襄郡攻打匈奴,歼灭敌军一万多人。
右将军苏建和前将军趟信两军合并计有骑兵三千多人,独遇单于大军,跟他们交战一天多,汉军将尽。前将军赵信原是匈奴人,投降汉朝后被封为翕侯,这时他看到情况危急,匈奴又来引诱他,便率领他的残余骑兵约八百人奔降单于。
右将军苏建全军覆灭,只身逃脱,回到大将军大营。大将军就苏建所犯罪行询问军正闳、长史安和议郎周霸等人说:“苏建该当何罪?”周霸说: “从大将军出兵以来,还没有杀过副将,现在苏建丢弃部队,可以杀掉他,以显示将军的威严。”
闳和安说:“不对!兵法说: ‘小部队战斗力再强,也要被强大的敌人打败。,现在苏建拿几千人抵挡单于几万人,力战一天多,士兵都不敢有二心。
他自己回来请罪却要杀他,这种做法等于告诉后来者作战失败后不要再回来。苏建不当杀。”
大将军说:“我有幸以皇上的亲戚在部队里任职,不怕没有威信。而周霸却拿树立威信劝我,很失为臣之意。
即使为臣有权斩将,但以位高受宠的大臣而不敢擅权专杀于国境之外,而回去向天子汇报,让天子自己去处理,以此表明做臣子的不敢专权,不也是很好吗?”军官们都说“好”。于是把苏建装进囚车,送到皇帝的巡行所在处。
(你没有出示原文,我在《汉书》里摘抄出“卫青传”有关苏建的重要事件部分,反映出了苏建的主要事迹。供你参考使用。
如有原文,请出示,大家一起探讨。)。
8.《宋史 向敏中传》译文是怎么样的向敏中,字常之,河南开封人。
父亲向瑀,在南汉(五代十国时云南两广地带的一个小国)做过符离令的官职。向瑀性格严厉刚毅,只有向敏中这个独子,亲自教育监督,严肃认真不给好脸色。
向瑀对向敏中的母亲说:“以后要光大门楣,就靠这个儿子了!”等到向敏中弱冠成年的时候,接连遭遇到家中和本族的丧事,而他却能够刻苦自立,胸有大志,不在乎家中贫穷。太平兴国五年时考中进士,担任右赞善大夫一职,后来被授予为枢密直学士之职。
当时,银台通进司负责收发奏折,都由枢密院管理,奏折很多,难以及时处理,有时甚至会出现遗漏和丢失奏折的现象。向敏中将这件事详细地上奏,担心边远地区的奏折处理延误时机,请求另外再设置一个处理这些奏折的机构,任命专门的官员前去管理,校订文件簿册。
皇帝下诏任命向敏中和张咏管理这个机构。宋太宗想重用向敏中,朝中得势的官员对此非常忌恨。
碰到有人说向敏中在法寺为官的时候,皇甫侃监理无为军的贸易税收事务,因为受贿而被查处,于是皇甫侃给朝中显贵一个个送信请求减罪,向敏中也接到了信。此事被交给了御史调查,查实确有此事:曾经有人送信到向敏中门前,他看了信上的名字,没有开封便还给送信的人并让他回去了。
不久抓住了皇甫侃的家臣(或家仆)查问他,说这封信接着就放在竹筒里,埋在江边的客舍旁。于是便派当地驿站去把信挖出来,封口和名字都和原来一样没有动过。
宋太宗感到非常惊奇诧异。当时西北边境带兵军务,其中枢密院官员的任务主要是谋划商议,向敏中思维清晰,胸有大略,遇事反应敏捷。
宋真宗即位后,任命向敏中为鄜延路缘边安抚使,不久回到京城。当年冬天,宋真宗亲临澶渊,赐给向敏中秘密的诏书,把西方边境的事情都交给他,允许他相机处理。
向敏中接到诏书后便将诏书藏起来,还和往常一样视察处理政务。碰到民间举行迎神祭祀的傩舞赛会,有人告密说禁军士兵中有人想假借傩会叛乱,向敏中秘密地派手下士兵身披盔甲潜伏在大堂下帷幕之中。
第二天,他把当地所有的宾客、幕僚、士兵、军官都召来,设置酒宴纵情欢乐,没有一个人提前知道这件事情的。于是他便命傩舞之人进来,先让他们在门外表演歌舞,而后召他们来到台阶前,向敏中一挥衣袖,潜伏的士兵一涌而出,将他们全部擒住。
果然这些人都携带短刀,当即就地斩首。等已经把所有尸体都藏起来,用灰土泥沙打扫厅堂之后,继续开宴饮酒。
来的客人都两腿战栗,边境从此便安定了。 天禧初年,升任右仆射兼担任门下侍郎一职,监修国史。
当天,翰林学士李宗谔正与宋真宗谈论朝中事务,宋真宗说:“我即位以来,还没有任命过仆射职位,如今任命向敏中,这是打破常规特别的任命,向敏中肯定很高兴。”又说:“向敏中家中今天肯定有很多来庆贺的客人,你去看看,不要说是我的意思。”
李宗谔到了以后,发现向敏中闭门谢客,门口很安静。李宗谔和他的亲随径直走进向敏中家中,过了一会便庆贺说:“今天听到您升迁的喜事,朝中同僚都很高兴感到欣慰,并要来庆贺。”
向敏中只是点点头。李宗谔又说:“自从皇上即位以来,还没有任命宰相之位,若不是功勋卓著、德高望重,深爱倚重,地位特殊的臣子,哪能到这种地步呢?”向敏中也只是点点头。
李宗谔又历数前朝担任仆射的官员的功勋和美德,以及如何被倚重之事。向敏中也只是点点头,最终还是没说一句话。
李宗谔回去后,又派人去向敏中家中厨房询问,今天是否有亲戚宾客来饮酒赴宴,回复说没有一个人。第二天,李宗谔详细地把自己所见到的情形报告给宋真宗,真宗说:“向敏中非常胜任这个官职。”
(鄞州高级中学 刘少龙 翻译) 注:结句“大耐官职”一词,可意译为“为官宠辱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