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2010年高考文言文专题训练(二)十一、文言文阅读,完成1-4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
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
’嵇绍贤侔谷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
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
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
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
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
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经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自顷礼宫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
且谥曰缪。”事下太常。
时虽不从,进行惮焉。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冏虽遂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
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
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
艾等不自得而退。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
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注]。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
及事实,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节选自《晋书?嵇绍传》)[注]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涛领选,启武帝 启:禀告。B.如卿所言,乃堪为丞 堪:能够。
C.尚书左仆射裴颁亦深器之 器:看重。D.时人许以远致 许:答应。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嵇绍敢于直言谏劝的一组是(3分)①时人许以致远,绍以为必不成器②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③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④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⑤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⑥若释公服从私宴,的不敢辞也。A.①②⑤ B.①③⑥C.②④⑥ D.③④⑤3.下更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嵇绍是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而孤,与母亲居住在家。
山海选拔官员时间武帝说到嵇绍的才能,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迁至汝阴太守,并表现出他的知人之前。B.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
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
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不合实情,应予改谥。C.齐王冏辅政,大兴土木,以广宅第,嵇绍不以为然,冏虽心中不悦,但也只能停息其事。
齐王冏宴会时又要嵇绍操琴为欢,嵇绍却据理拒绝,使齐王冏大感羞惭。D.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
事件平定后,有人欲为皇帝洗衣,皇帝说,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2) 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
绍以天子蒙尘,承诺驰诣行在所。十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龙渊义塾记[明]宋 濂龙渊即龙泉,避诏讳更以今名。
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
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
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一亩有奇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菜之礼。
后敝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甓其修途,以达于东西。
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都然云。岁聘经行修明之士以为讲师。
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
日用有籍,月考盈亏,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
此其大凡也。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徭,俾无有所与。
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使者来,请濂记之。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
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围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已。
2.文言文训练专题【甲】周公诫子译文:
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是天子,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乙】诸葛亮《诫子书》
译文
君子的品行,一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怠慢便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便不能治理品性。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枝枯叶落,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作为。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
3.求2016高考文言全文翻译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知县。政绩最好,升为御史。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为山西巡抚。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捣鬼。万历十六年(1588)六月因发生灾害上疏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天天与宦官往来,商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术士、道士、和尚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们的锋芒。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是惠政的结果,而郑承宪每次对人说,认为是不立太子的结果。干扰盛典,蓄谋已久,以后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疏上,贵妃、郑承宪都发了脾气,同仁也以为陈登云危险,但皇上把奏疏留下了。很久以后,他又上疏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当时,正好考选科道,陈登云因而上疏说:“近来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淫威,刚正的变温柔了;壬午以后拘于情面,正直的变为谄媚。其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吗,但不胜被攻击倾轧,没有安身的地方。二十年来,以正直提升为京官的只有一、二个人。背着皇上,培植党羽,摇尾乞怜,像所谓"七豺'、"八狗',御史占了一半。台谏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践踏到这种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为国除掉奸人、消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贬退,不如谨慎地考察人选。”因而条陈数件事献给皇上。出任河南巡按。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便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钟化民分发库银赈恤百姓。陈登云三次巡视地方,执政严厉,按规定应当提升为京官,屡次被宫中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之后就死了。
望采纳,谢谢!
4.2016高考语文知识点之怎么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正确使用虚词,属于“正确使用词语”的重要范畴。
高考考查的频率大,除了与实词放到一起考查词语的选用之外,在第五条“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第六条“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考点,也常常考到虚词。这三条的能力层级都是D级。
因此,我们必须重点掌握。高考虚词考查核心是“灵活使用”。
近几年高考考查内容有三类:1、辩析虚词使用正确与否;2、修改使用不当的虚词3、辩析选择用法相近或易混的关联词语。历年高考语文卷,虚词考查占了相当分值.《考试说明》关于“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虚词有三条涉及。
第四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包括关联词的选用和虚词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