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2.描写夏季的古文1、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4、天净沙·夏
元代: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3.关于夏天的古文 百度知道【年代】:清【作者】:曹雪芹【作品】: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内容】: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子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年代】:唐五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观刈麦,时为周至县尉 【内容】: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怎样用文言文描写“夏天来了”用文言文描写“夏天来了”:
1.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诗经·小雅·四月》
2.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3.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4.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5.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6.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5.急求有关夏季的古文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 夏颂——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
夏初——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夏热——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夏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夏水——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
夏夜——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夏雨——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
夏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夏蝉——垂缍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夏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夏节——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桂绿云鬟。
夏思——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夏游——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夏趣——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首夏:孟夏,农历四月。
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春余:春末。
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
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唐·白居易《宴散》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
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
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
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唐·高骈《山亭夏日》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麦气:麦收时的气息。
花时:花开之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芳菲:芳香的花草。
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嘉树:树的美称。
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困人天气日初长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清风破暑连三日元·王挥《过沙沟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6.求形容夏天景致的文言文西湖七月半[1] [明] 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2]。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3]:其一,楼船箫鼓[4],峨冠盛筵[5],灯火优傒[6],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7]。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8],携及童娈[9],笑啼杂之,环坐露台[10],左右盼望[11],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
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12],弱管轻丝[13],竹肉相发[14],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15],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16],跻入人丛[17],昭庆、断桥[18],嚣呼嘈杂[19],装假醉,唱无腔曲[20],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
其一,小船轻幌[21],净几暖炉,茶铛旋煮[22],素瓷静递[23],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24],或逃嚣里湖[25],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26],看之。 杭人游湖[27],巳出酉归[28],避月如仇。
是夕好名[29],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30]。轿夫擎燎[31],列俟岸上[32]。
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33],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34],人声鼓吹[35],如沸如撼[36],如魇如呓[37],如聋如哑[38]。
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39],舟触舟,肩摩肩[40],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41]。
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42],灯笼火把如列星[43],一一族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44],断桥石磴始凉[45],席其上[46],呼客纵饮[47]。此时月如镜新磨[48],山复整妆,湖复颒面[49],向之浅斟低唱者出[50],匿影树下者亦出。
吾辈往通声气[51],拉与同坐。韵友来[52],名妓至,杯箸安[53],竹肉发。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54],香气拍人[55],清梦甚惬[56]。
[1]西湖:即今杭州西湖。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
[2]“止可看”句:谓只可看那些来看七月半景致的人。止:同“只”。
[3]以五类看之:把看七月半的人分作五类来看。 [4]楼船:指考究的有楼的大船。
箫鼓:指吹打音乐。 [5]峨冠:头戴高冠,指士大夫。
盛筵:摆着丰盛的酒筵。 [6]优傒(xī):优伶和仆役。
[7]看之:谓要看这一类人。下四类叙述末尾的“看之”同。
[8]娃:美女。闺秀:有才德的女子。
[9]童娈(luán):容貌美好的家僮。 [10]露台:船上露天的平台。
[11]盼望:都是看的意思。 [12]浅斟:慢慢地喝酒。
低唱:轻声地吟哦。 [13]弱管轻丝:谓轻柔的管弦音乐。
[14]竹肉:指管乐和歌喉。 [15]“不舟”二句:不坐船,不乘车;不穿长衫,不戴头巾,指放荡随便。
“帻(zé)”,头巾。 [16]呼群三五:呼唤朋友,三五成群。
[17]跻(jī):通“挤”。 [18]昭庆:寺名。
断桥:西湖白堤的桥名。 [19]嚣:呼叫。
[20]无腔曲:没有腔调的歌曲,形容唱得乱七八糟。 [21]愰(huàng):古同“晃”,摇动,摆动的意思。
[22]铛(chēng):温茶、酒的器具。旋(xuàn):随时,随即。
[23]素瓷静递:雅洁的瓷杯无声地传递。 [24]匿(nì)影:藏身。
[25]逃嚣:躲避喧闹。里湖:西湖的白堤以北部分。
[26]作意:故意,作出某种姿态。 [27]杭人:杭州人。
[28]巳(sì):巳时,约为上午九时至十一时。酉:酉时,约为下午五时至七时。
[29]是夕好名:七月十五这天夜晚,人们喜欢这个名目。“名”,指“中元节”的名目,等于说“名堂”。
[30]犒(kào):用酒食或财物慰劳。门军:守城门的军士。
[31]擎(qíng):举。燎(liào):火把。
[32]列俟(sì):排着队等候。 [33]速:催促。
舟子:船夫。放:开船。
[34]二鼓:二更,约为夜里十一点左右。 [35]鼓吹:指鼓、钲、箫、笳等打击乐器、管弦乐器奏出的乐曲。
[36]如沸如撼:像水沸腾,像物体震撼,形容喧嚷。 [37]魇(yǎn):梦中惊叫。
呓:说梦话。这句指在喧嚷中种种怪声。
[38]如聋如哑:指喧闹中震耳欲聋,自己说话别人听不见。 [39]篙:用竹竿或杉木做成的撑船的工具。
[40]摩:碰,触。 [41]皂隶:衙门的差役。
喝道:官员出行,衙役在前边吆喝开道。 [42]怖以关门:用关城门恐吓。
[43]列星:分布在天空的星星。 [44]舣(yǐ):通假 “移 ”移动船使船停船靠岸。
浙江沿海一带船上用语颇为讲究,凡事以吉利为上,移(有迁移之嫌,船上以船为家)船上不可说王(亡谐音),陈(沉谐音)说王为黄,陈为沈,如今上海浙江沿海一带袭用。 [45]磴(dèng):石头台阶。
[46]席其上:在石磴上摆设酒筵。 [47]纵饮:尽情喝。
[48]镜新磨:刚磨制成的镜子。古代以铜为镜,磨制而成。
[49]颒(huì)面:洗脸。 [50]向:方才,先前。
[51]往通声气:过去打招呼。 [52]韵友:风雅的朋友,诗友。
[53]箸(zhù):筷子。安:放好。
[54]纵舟:放开船。 [55]拍:扑。
[56]惬(qiè):快意。张岱有很多写景的文章,都还不错。
你可以去《陶庵梦忆》里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
7.描述夏日生活的古代文言散文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