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1、寓(yù)
①<;动>;寄居。《归去来兮辞》:“~形宇内复几时。”
②<;名>;住所。《谭嗣同》:“时余方访君~,对坐榻上。”
③<;动>;寄托。《醉翁亭记》:“山水之乐,得之心而~之酒也。”
【寓公】寄居他国或他乡的诸侯或官吏。
【寓目】观看;过目。
2、执(zhí)
①<;动>;持;握。《送东阳马生序》:“尝百里外从乡之先达~经叩问。”
②<;动>;掌握;把持。《论语?季氏》:“陪臣~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③<;动>;捉拿;逮捕。《梅花岭记》:“被~至南门。”
④<;名>;执掌国政的人。《柳敬亭传》:“宰~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
⑤<;动>;执行;施行。《汉书?哀帝纪》:“有司~法,未得其中。”
⑥<;动>;取得。《中山狼传》:“是皆不足以~信也。”
⑦<;名>;朋友。《礼记?曲礼》:“见父之~,不谓之进,不敢进。”
【执牛耳】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的人。
【执事】⒈担任工作;从事劳役。⒉侍从。⒊举行典礼时担任专职的人。
3、是(shì)
①<;形>;对;正确。《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而昨非。”【又】<;形意动>;认为……正确;肯定。《问说》:“~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②<;代>;这;这个;这样。《石钟山记》:“~说也,人常疑之。”
③<;形>;凡是;所有的。《游园》:“~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④<;动>;表判断。《琵琶行》:“同~天涯沦落人。”
4、犹(yóu)
①<;名>;一种猿类动物。《水经注?江水》:“山多~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岩树。”
②<;动>;如同;好像。《隆中对》:“孤之有孔明,~鱼之有水也。”
③<;副>;仍然;还是。《隆中对》:“然志~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④<;副>;尚且。《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耳,~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
2.寓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寓[yù]在古文中有3个意思,分别是: 1、用作名词,意思是:住处、居住的地方。
古文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故追述先父之志,录遗老之策,高其位,大其寓,爱敬饬尽,命赐备厚。」 古文释义:因此追溯先父的意向,记录旧臣的计谋,尊崇他们的地位,让他们住的地方更加的大,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君主赏赐的非常丰厚。
2、用作动词,意思是:寄居。 古文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
」 古文释义:没有居住的房屋,被毁坏的篱笆围墙和花园树木一定要妥善修理。 3、用作动词,意思是: 托付、寄托。
古文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古文释义: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扩展资料“寓”字的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寓,寄也。从宀,禺声。
庽,寓或从广。 白话版《说文解字》:寓,寄居。
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禺”作声旁。庽,这是“寓”的异体字,字形采用“广”作边旁。
“寓”字的组词: 1、住处、居住的地方。 【组词】:「公寓」、「寓所」。
2、寄居。 【组词】:「寓居」。
3、托付、寄托。 【组词】:「寓意深远」。
3.寓逆旅中的寓是什麽意思意思是:住
一、寓的组词:
寓言、公寓、寓意、寓居、寄寓
寓目、寓所、寓物、书寓、寓宿
二、寓的笔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寓,寄也。从宀,禺声。庽,寓或从广。
白话版《说文解字》:寓,寄居。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禺”作声旁。庽,这是“寓”的异体字,字形采用“广”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寓居[yù jū]
居住(多指不是本地人)。
2、寄寓[jì yù]
寄居,依附。
3、寓目[yù mù]
过目。
4、寓所[yù suǒ]
寓居的地方。
5、寓宿[yù sù]
寄宿。
4.初,永德寓文言文翻译起初,永德居住在睢阳,隔壁有一位书生生病了,永德为他治疗痊愈。一天,书生向永德求取五两汞,得到后,就放在鼎里煮,成了中金。从此书生每天与永德出游。一天,书生告诉永德他要去淮上,告诉永德说:“以后我们还会在其他地方相遇。”永德送行好几十里,恳求冶金的药法,书生说:“你会大富大贵的,我不吝惜这药法,我担心损害你的福气。”说完就离开了。
等到永德驻军下蔡时,部下八百人都是使用金银兵器。永德擅长骑射,手握十支箭,一边骑马飞驰一边拉弓射箭,每次射箭必中。淮地的老百姓围观,有一位僧人侧目而视,永德立即把他叫过来,是睢阳的那位书生。永德又求取用汞冶金的方法,僧人说:“一开始说你富贵,如今果然不错。如果最终能谨慎守节,应当能保证五十年富贵,怎么用得着这样呢?然而如果你能降低身份礼贤下士,应当有其他的传授你药法的人。”永德因此更加散尽家财,邀请招致方术之士。
5.文言文 《寓林折枝》棘 翻译原文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计,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译文
卫国有个姓束的人,他对于全世间的东西都不爱好,只爱好养猫。猫是捕鼠的动物,他家已经养到了一百多只,家里周围所有的老鼠将要被猫捕完了。猫没有吃的了,饥饿得整天嗥叫。束氏每天到集市上买肉喂它们。猫生了儿子又生了孙子,因为吃肉的缘故,竟然不知道世上还有老鼠,只知道饿了就叫,一叫就得到肉吃。吃完肉就懒散地走走,非常快乐自在。
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正遭鼠患,老鼠成群的跑来跑去,有的甚至落入缸里去了,读书人急忙到束氏家借了猫。
猫看见老鼠的两只耳朵高高的竖立着,眼睛突露像黑漆一样贼亮,还有红色的胡须,又发出吱吱的乱叫,猫心里想老鼠是奇怪的东西,猫随着缸里老鼠的行走在缸口沿上走动,就是不敢下去捉老鼠。读书人非常生气,就把猫推了进去。猫十分害怕,对着老鼠哇哇大叫。过了很长时间,老鼠估计猫没有其他的本领,就去咬猫的爪子。猫吓得奋力跳出了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