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高大百科网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 > 古文 >

锡饧不辨文言文阅读(锡饧不辨全文翻译)

日期: 来源:高大网收集编辑:www.gdy.net.c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锡饧不辨文言文阅读(锡饧不辨全文翻译) 1.锡饧不辨 全文翻译

不辨锡、饧”的启示

本源

《冷庐医话》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zhé,总是)效(有效验),亲往观之……偶一求药者既去。[医家]追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感到奇怪)之,叩(问)其故,曰:“此古方(古代医方)尔(同‘耳’)。”殊(竟)不知古方乃“饧”(xíng)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这个故事不仅引人发笑,更启人深思。它说明了读文言文时“识字”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医生分不清医书的锡、饧,就会影响医疗效果,甚至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我们读文言文的时候,对识字、辨字决不能掉以轻心,不然也很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在学习和工作中造成失误。

2.锡饧不辨阅读

明1 名医戴原礼尝 2 至京,闻一医家术 3 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 4 求 5 溢 6 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 7 去,追而告之曰:“临 8 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叩 9 其故。曰:“此古方尔 10 。”殊不知古方乃 11 饧 12 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 13 !今之庸 14 医妄谓 15 熟谙 16 古方,大抵 17 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 1 明:明朝。 2 尝:曾。 3 术:技术。 4 迎:迎接他出诊的人。 5 求:上门求诊的人。 6 溢:满。 7 既:已。 8 临:等到。 9 叩:问。 10 尔:同“耳”。 11 乃:是。 12 饧:táng 同糖。 13 嗟jiē乎:唉,叹词。 14 庸:平庸,此指无技术。 15 妄谓:胡说。 16 熟谙ān:熟悉。 17 大抵:大都。

[训练]一、指出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的现象。

1.见其迎求溢户

2.原礼心异之

二、区别下列各组加点词的不同含义。

偶一求药者既去( )1.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

叩其故( )2.叩石垦壤( )

殊不知古方乃饧字( )3.殊不沾污( )

临煎加锡一块(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三、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

3.不辩锡饧译文

原文:

明 1 名医戴原礼尝 2 至京,闻一医家术 3 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 4 求 5 溢 6 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 7 去,追而告之曰:“临 8 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叩 9 其故。曰:“此古方尔 10 。”殊不知古方乃 11 饧 12 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 13 !今之庸 14 医妄谓 15 熟谙 16 古方,大抵 17 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 1 明:明朝。 2 尝:曾。 3 术:技术。 4 迎:迎接他出诊的人。 5 求:上门求诊的人。 6 溢:满。 7 既:已。 8 临:等到。 9 叩:问。 10 尔:同“耳”。 11 乃:是。 12 饧:táng 同糖。 13 嗟jiē乎:唉,叹词。 14 庸:平庸,此指无技术。 15 妄谓:胡说。 16 熟谙ān:熟悉。 17 大抵:大都。

译文:

戴元礼是明朝的名医。有一次,他因事进京,听说京城里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医生,医术高明,治病往往很快见效,于是,他决定去拜访这医生。到了那里一看,果然门庭若市,应接不暇。这时,刚好一位病人取药从戴元礼旁边经过,忽见那名医追了出来,对病人说:“煎药时可别忘了放入一块锡”

戴元礼想:我行医这么多年,只听说金银玉石铜铁可入药,唯独没听说过锡能入药。这难道就是他的过人之处?于是,他施礼向那人讨教。

那名医认不得戴元礼,不屑地说:“难道你没见仲景小建中汤与的‘饧’字吗?”

戴元礼一听,乐了。张仲景小建中汤可从没说过用锡啊,倒是原文里有一“饧”字。饧者,饴也。饧原来就是我们爱吃的饴糖!

4.文言文 锡饧不辨

锡饧不辨 【原文】

明(1)名医戴原礼尝(2)至京,闻一医家术(3)甚高,治病辄(19)效,亲往观之。见其迎(4)求(5)溢(6)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7)去(8),追而告之曰:“临(9)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叩(10)其故。曰:“此古方尔(11)。”殊不知古方乃(12)饧(13)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14)!今之庸(15)医妄谓(16)熟谙(17)古方,大抵(18)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

1 明:明朝

2 尝:曾经

3 术:技术

4 迎:迎接他出诊的人

5 求:上门求诊的人

6 溢:满

7 既:已

8去:经过

9 临:等到

10 叩:询问

11尔:同“耳”,罢了

12 乃:是

13 饧(tang,同糖):糯米所煎熬的糖

14 嗟(jie,与杰同音)乎:唉,叹词

15庸:平庸,此指无技术

16 妄谓:胡说

17熟谙(ān):熟悉

18大抵:大都

19辄:立即

【翻译】

戴元礼是明朝的名医。有一次,他因事进京,听说京城里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医生,医术高明,治病往往很快见效,于是,他决定去拜访这医生。到了那里一看,果然门庭若市,应接不暇。这时,刚好一位病人取药从戴元礼旁边经过,忽见那名医追了出来,对病人说:“煎药时可别忘了放入一块锡”

戴元礼想:我行医这么多年,只听说金银玉石铜铁可入药,唯独没听说过锡能入药。这难道就是他的过人之处?于是,他施礼向那人讨教。

那名医认不得戴元礼,不屑地说:“难道你没见仲景小建中汤与的‘饧’字吗?”

戴元礼一听,乐了。张仲景小建中汤可从没说过用锡啊,倒是原文里有一“饧”字。饧者,饴也。饧原来就是我们爱吃的饴糖!

【出处】

《冷庐医话》

《冷庐医话》为清代医家陆以湉所撰,其一、二两卷论述医务道德、保生慎药和诊法、用药等项,以及古今医家、古今医书足资取法者。卷三至卷五系摭拾历来名医对多种病证的治验医案等,间附己意,加以发明,推究原委,详其利弊,言多中肯。其补编一卷,系民国曹炳章氏就作者所著《冷庐杂识》中有关医事者择要录入,附列编末,使本书更为充实。

此次是以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乌程庞氏刊本为底本,以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为参校本点校而成,可供学习和研究中医学术参考,颇具启发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作者简介】

陆以湉,字定圃,浙江桐乡人,医术精工,博极群书,识见超人。其研究学识,必穷理索奥,务达其旨,于是随笔记述,而成《冷庐医话》,流传于世,后人评价甚高。又撰《再续名医类案》,但未见刊行。

【启发】

这个故事不仅引人发笑,更启人深思。讽刺一些不高明的医生。它说明了读文言文时“识字”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医生分不清医书的锡、饧,就会影响医疗效果,甚至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我们读文言文的时候,对识字、辨字决不能掉以轻心,不然也很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在学习和工作中造成失误。

5.锡饧不辨的翻译注释急

明朝的名医戴原礼曾经去到京城,听说有一个医生医术很高,治病见效很快,于是决定亲自去看他如何治病。(到了那里)见他迎接病人、送走病人连门口都站满了人,他忙着应酬病人,应接不暇。突然有一个求医的人已经离开了,那个名医追上去告诉他说:“在煎药之前要加一块锡。”戴原礼觉得很奇怪,就问他这是为什么,那医生说:“这是古方里写的。”却不知道古方里写的是“饧”字,“饧”就是用糯米煎熬而成的饴糖。唉,现在的庸医都狂妄地说熟悉古方,恐怕大多是“锡”“饧”不分的人啊!

效:见效,有效;迎:迎接;暇:空闲,闲暇;辄:就。

6.46李勐煮粥 47锡饧(饵)不辨 文言文翻译

名医跑了上去告诉他说:“在煎药之前加入一块锡。”

戴原礼听了以后心里感到奇怪,便询问那个医生是什么缘故,医生说:“这只是古代的药方罢了。”竟不知道古方说的其实是“饧”字,也就是糯米煎成的糖。

唉,但他的姐姐病了,当今的平庸的医生胡说自己对古方非常熟悉,你自己为何要这样自讨苦吃?”李绩回答说?只不过姐姐现在年纪大了,大多只是连锡、饧都分不清楚的人罢了!唐朝宰相是李绩,他必定亲自为姐姐烧火煮粥,锅底下的火往往烧了他的胡须。姐姐劝他说:“你的仆人那么多:“难道真的因为没有人去做吗,我也老了,即使想长久地为姐姐烧火煮粥,又怎么可能呢明朝的名医戴原礼曾经到京城,他听说有一个医生医术非常高明,治病立即见效,于是亲自去察看情况。

看见那些上门求医的人充满了门庭,忙碌得没有空闲。偶然一个买药的人已经离开。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 十代思域阅读灯怎么拆,十代思域阅读灯怎么拆图解

  • 如何拆解十代思域阅读灯拆解十代思域阅读灯需要一些小工具,包括螺丝刀、塑料挂钩和胶带等。如果你不确定有哪些小工具需要准备,请查看十代思域阅读灯的拆解说明书。拆解前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拆解十代思域阅读灯之前,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先确定自己是否拥有拆解该灯的技能和经验;2.确定自己是否已经备好了所有必要的工具和装备;3.在开始拆解之前,请断开灯的电源。步骤一:拆下筒灯罩首先,需要拆掉灯的筒灯罩。这可以用手或塑料挂钩来完成。用手轻轻扭动筒灯罩,接着,用塑料挂钩或类似工具从侧面挖掉罩子上的小孔。如果拆下筒灯罩
  • 二月兰阅读心得体会 二月兰诗句经典名句?

  • 梦幻绽放的美丽——二月兰阅读心得在春光明媚的二月,当我来到郊外的一片空地时,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倒吸一口气。一株紫色的二月兰,优美的姿态,让我顿时想起这首名句:“二月兰花香袅”。乍一看,像是彩虹从大地上跃出来的一只鸟,盘旋在空中,为大地增添了一抹缤纷的颜色。二月春色——用笔耕耘在陪伴二月兰这段时间里,我不禁想起了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名句:“春雨贵如油,兰离香葩秀”。在这个春回大地,大地回春的季节里,万物重返生机盎然的气息,诗人们用笔耕耘,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唤醒了古代浓郁的文化底蕴。而当我们尝试着去欣赏
  • 文言文的解释,文言文在线查询,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文言文现代汉语词典

  • 导读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的写作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领域。文言文因其独特的韵律和美感,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本篇文章将通过解释、查询和现代汉语词典,深入探究文言文的意义和应用。一、文言文的定义与起源文言文,又称古文、正文、典文等,指汉语的古代书面语言,其产生时间可以追溯至商朝晚期(公元12世纪左右)。文言文拥有复杂的语法结构和特有的词汇,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的经典文献,如《周易》、《尚书》等。文言文的流行可以追溯至汉朝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都掌握着文
  • 如何取消华为阅读护眼模式,华为阅读护眼模式取消方法【详细教程】

  • 摘要:华为阅读护眼模式是一种有益于保护用户眼睛的功能,但有时用户可能希望取消这种模式。本文介绍如何取消华为阅读护眼模式,提供详细教程,并引发读者的兴趣,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一、背景信息阅读电子书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华为阅读护眼模式这一功能是华为提供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屏幕亮度调节功能,旨在保护用户眼睛。二、为何需要取消华为阅读护眼模式?尽管华为阅读护眼模式有很多好处,但有时候用户希望取消这种模式。例如,用户可能不想让部分页面或应用受到该模式的影响,或者用户觉得该模式对视力有害。三、如何取消
  • 类似倒霉爱上你粘人相公的小说(他超粘人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 本文给出了一部以“类似倒霉爱上你粘人相公的小说(他超粘人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为题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倒霉的女孩爱上了一个超粘人的相公的故事,小说的故事情节动人,可以免费阅读,欢迎大家前来阅读。1、让倒霉的女孩爱上超粘人的相公这是一部以“类似倒霉爱上你粘人相公的小说(他超粘人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为题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倒霉的女孩爱上了一个超粘人的相公的故事。小说主角是一个叫李珊的女孩,她从小经历了许多挫折,她的父母亲都去世了,她十分倒霉。然而,她有一个超粘人的相公,叫做宇,他一直在她身边默默的陪伴着她,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热门文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 含过的文言文(过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限制在初中和高一高二)

  • 1.过 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限制在初中和高一高二额。。。我也不太清楚高二是什么水平。。。你看看行不行1、同本义过,度也。——《说文》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2、超出,胜过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
  • 文言文鸿门宴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小题1:D小题2:B小题3:A小题4:(1)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2)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小题1:试题分析:道:名...
  • 示爱文言文女对男(女对男表达爱意的古诗文有哪些)

  • 1.女对男表达爱意的古诗文有哪些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元好问《摸鱼儿》2.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孙吴四英将文言文答案(孙吴四英将文言文阅读答案)

  • 1.孙吴四英将文言文阅读答案译文 孙策、孙权建立的吴国之所以占有江东地区,跟中原地区的曹操对抗,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当时东吴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是当时的(东吴)的所谓国家的心腹与梁柱,都是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
  • 七级上语文文言文练习(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五篇)

  • 1.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五篇一、寓、矛盾、誉、吾、履、遂二、1.卖;夸耀 2.不;回答 3.这里当“购买”讲;鞋. 4.尺码;相信三、1.我的矛非常锐利,什么东西都能被它穿透. 2.用你的矛穿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3.等到了集市上却忘...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