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出自唐代:张继《枫桥夜泊》白话文释义: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出自宋代:叶绍翁《夜书所见》白话文释义: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出自唐代:杜甫《旅夜书怀》白话文释义: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4,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出自唐代:白居易《夜雪》白话文释义: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白话文释义: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1、月 唐代:李商隐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
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
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译文:桥边的池水里的月亮,真是难忘惹人恋爱。
帘子在明亮的夜晚打开,竹帘卷起时已经是很凉的天气了。月光流转处水花湍急,婵辉倾吐出来使得云朵也有了光彩。
月中的女神不施粉黛,她的美貌全靠这月光了。 2、夜雨 唐代: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译文:早出来的蟋蟀叫了之后又停了下来,昏暗的灯熄灭了又被重新点亮。
隔着窗户知道下起了夜雨,因为窗外芭蕉叶上响起了雨点声。 3、秋夜 宋代: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译文: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
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4、夜泉 明代: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译文:夜晚雪山中夜鸟突然鸣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得使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霜了。流泉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一溪流动的雪。
5、夏夜 唐代:韩偓 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译文:风狂、电闪,天空布满了浓墨似的乌云;只听得大树林里传来风雨侵袭的声响。夜已经很深了,风也停了,雨也止了;一轮弯月从云缝里斜洒出淡淡月光。
6、春夜 唐代:虞世南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译文:春天的林苑里,月自天穹缓缓移动,而竹林掩映下的厅堂在夜色中打开了。喧闹声惊起林间宿鸟,掠过林子穿飞而去,而花香则隔着春水远远地送将过来。
4.赞美“夜色”的诗句有哪些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冈怒号,浊浪排空。
——苏轼《岳阳楼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杜牧《秋夕》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李商隐《无题》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李商隐《舟夜书所见·查慎行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两首最经典的描写夜景的诗:《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前两句抓住色彩来描绘日落时江面的瑰丽景色,后两句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
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
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
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