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____《汉乐府》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3 我无法保证、无法向你承诺什麽,
但我会做到:如果有壹天你有饥饿的感觉,
那时你定会看到,我已含笑饿死在你的怀抱中。——花花 《 阅读时间》
4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_____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
5
“据载:晋代温娇丧妇,从姑刘氏之女甚姿慧,刘氏托温娇为女儿觅婚,温娇暗有自婚之意,假说觅得一人,并送玉镜台一枚作聘礼,温娇因与刘氏女成婚。后来“镜台自献”就表示亲自向人求婚。——————出自《世说新语 假谲》。
现在如果说一个人会说话,会讨异性喜欢,我们就会称其为很会“撩”,其实在古代,“撩”文化就已经很盛行了,比如明代诗人徐渭就曾写下“终是倾城娇绝世,只须半面越撩人”这样动人的诗句。而且在古代,女子称呼自己的老公也有很多种说法,直呼“撩汉高手”,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一、郎君郎君一词本为是公卿大夫里的世家贵族子弟的称呼,在南北朝时期,因为开放的社会文化风气,逐渐演变为女子对心上人的称呼,就比如《乐府诗集》中就有“郎君未可前,待我整容仪”,看出小姑娘在面对喜欢的人时尽显娇羞之气,可以说是非常撩了。
二、夫君夫君一词多用于婚后,是妻子对丈夫的敬爱之称,是相比于丈夫更正式的称呼,而且在古代一个女子也只能称一个男子为夫君,代表着长久。就像唐诗“高人世悲欢不可知,夫君初破黑山归”,描绘出了一位等待夫君归来的女子,而且尽显“闺怨”本色。
三、外子相对于古时男子称自己妻子为“贱内、内人”,妻子就有称自己的丈夫为“外子”,这是一种插科打诨的说法,是不正式的。要放在现在,就是“外人”的意思了,多多少少都会产生点误会。
四、相公如果你看过京剧或者黄梅戏,你一定会对这一称呼非常熟悉。相公一词本是专门对宰相的称呼,后来广泛用于对丈夫的称呼。这一称呼可比什么“官人”高多了,宰相是除了帝王之外最高的官职,这也反映了妻子对丈夫的敬仰信任之情。《二刻拍案惊奇》就有这样的描写:“好一表人物,就是我相公同年”,意思就是“这个人真好看,和我相公当年一样帅”,反映妻子对丈夫的喜欢,这样“我相公”的叫,也显得多亲切呀。
人的分手有的说的比较直接,比较绝情,也有的说的比较含蓄,要分人而论。
古人一般情况下都是以诗词表达心境,心情都是会写进自己的诗词中,或者借鉴诗词表达自己的内心。“此处分离,此生无悔”,这句话能明确表达出要分手的意思,在这个时候分开,曾经我们是很美好,可天下毕竟没有不散的宴席,此时分开,希望将来不要后悔。
比较含蓄的有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所写《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被封为郎,不久打算纳茂陵女子为妾,司马相如给远在四川的卓文君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忆,岂不是在暗示分手。
敦煌洞窟出土的唐朝人《放妻协议》,说的比较直接,坦然也情深意长: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为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故来相对;即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扫峨眉,巧呈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在这份放妻书中,没有任何怨偶的互相憎恨,毕竟双方曾经有过美好的记忆,与其不欢而散,不如给对方美好的祝愿,以期彼此都过上更好的生活。在浮躁不安的现代社会当中,若是能时常吟唱一些古诗词,对于修身养性,还是极为有益处的,更能在一些尴尬的时刻,为你含蓄而委婉的表达出心中所想,。
这大概是分手的情形中最好的一种,人生不就是如此,有些人只是陪伴看风景的过客,能够在离别时留下最后的美好回忆,也是对曾经的感情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