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 而是移风易俗。体现社会本位论。
2、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其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思是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作结论。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
4、学而时习之——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学而》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到待人处世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
5、温故而知新 ——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为政》
原文为: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指学习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指未学习过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体现巩固性教学原则。
2.古文中“教育”怎么说古文中表示“教育”的词语有:训、风、戒、教、诲、育、教迪、教管、教泽、诰教、诲化、诲育、豫教、教治、培育、埏埴、喻教等。
1、训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好了歌注》清代:曹雪芹
释义:
虽然对儿子教导有方,也不能保证他将来不会做土匪强盗;为女儿攀结富贵人家,将来女婿流连于歌楼舞场又是谁能想得到的呢?
2、风
唯择其好学从善者稍加崇厉,以风其余。——《清波杂志.卷十一》北宋:周辉
释义:
从中选择爱好学习的人对他更加推崇和严厉,从而教导其他的人。
3、戒
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陈万年教子》两汉:班固 撰
释义:
我作为父亲教育你,你反而打瞌睡,不听我的话,这是什么道理?
4、诲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学弈》先秦:佚名
释义: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
5、育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蓼莪》先秦:佚名
释义:
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
3.教育类的古文荀子·劝学
/know/hist/book21.ht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关于教育的古文名句..急用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孔子)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王安石《伤仲永》)
3、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三字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有教育意义的文言文(短)最好有鉴赏《弈秋》(节选)
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翻译:弈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假使让他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专意,只听奕秋的话。另一个呢,虽然听着,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要拿起弓箭去射它。这样,即使跟人家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也一定不如人家的。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自然不是这样的。
赏析:同学二人,同是师出名门,可技艺却大相径庭,原因何在?并非智力的差异,而是用心不专一,功夫不到家。可见,专心致志方能成功。
《曾子杀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实现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们吃。
赏析:教育孩子,父母的言传身教至为重要。
6.有关学习的文言文都有哪些1、战国荀子的《劝学》
节选: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
释义:君子知道他学得不全不精就足以认为是完美的,所以诵读群书来力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
2、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
节选: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释义:玉如果不经过打磨和雕刻,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学习,就无法成才。
3、清代周希陶的《增广贤文》
节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实际上是唐朝韩愈所作,被收录进《增广贤文》)。
释义:如果你想登上知识的高峰,那么勤奋就是唯一的路径;如果你想在知识的大海里畅游,刻苦就是祝你前行的船舶。
4、宋代朱熹的《劝学诗 》
节选: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释义:年华易逝,学习难成,不应该浪费每一寸的时光。
5、唐代颜真卿的《劝学》
节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释义:年轻时不知道要早早德努力学习,等到了满头白发之时才悔恨就已经迟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劝学
7.古文教书育人的句子有哪些1、“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道。"——元代.马致远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论语十则》
4、“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5、“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6、“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教书育人心得体会:
1、中国古人讲求“在其位,谋其政”,美国作家爱默生认为“责任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价值,它具有崇高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居于最高的地位”。
2、唐朝人韩愈将“师者”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次宿求上。对于本人来讲,教书育人是太阳底下最为光荣神圣的职业,属于“快乐大本营”的范畴。
3、记得费孝通先生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凡是我双脚踏过的地方都散发着玫瑰的芬芳。《红楼梦》中有警句: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桃红又是一年春。
4、韩非子讲得好: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今也贬义褒用,被诠释为爱岗敬业,失却青春岁月的同时,收获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