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恶贵美贱
恶贵美贱,出自宋朝典故。讲述的是阳子到宋国去,住在旅店里。旅店主人有两个小妾,其中一个漂亮,一个丑陋,可是长得丑陋的受到宠爱而长得漂亮的却受到冷淡。
原文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翻译
阳子到宋国去,住在旅店里。旅店主人有两个小妾,其中一个漂亮,一个丑陋,可是长得丑陋的受到宠爱而长得漂亮的却受到冷淡。阳子问他的缘故,年青的店主回答:“那个长得漂亮的自以为漂亮,但是我却不觉得她漂亮;那个长得丑陋的自以为丑陋,但是我却不觉得他丑陋。”阳子说:“我记住了!品行贤良但却自以为具有了贤良的品行,去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敬重和爱戴啊!”
2.文言文美是什么意思美 měi
形容词义:
1、会意字。金文字形,从羊从大,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本义:味美。
美,甘也。——《说文》
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注:“谓甘露醴泉之类也。”
食必珍美。——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美酒、美味、美食。
2、形貌好看;漂亮。
美孟姜也。——《诗•鄘风•桑中》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龚自珍《病梅馆记》
又如美姬、美眷、美色。
3、美好。
晋侯之美也。——《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
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吕氏春秋•慎行》
其民愿,其俗美。——《荀子•王霸》
芳草鲜美。——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才美不外现。——唐• 韩愈《杂说》
又如良田美池、美缺、美文、美姿、美才、美中不足、美玉无瑕。
4、理想。
尽美也。——《论语》。皇疏:“堪合当时之称。”
动词义:
1、称美;赞美。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庄子•齐物论》
2、认为……美;使事物变美、变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
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齐民要术•耕田》
3.得金不昧 文言文怎么翻译何岳得金不昧(原文)
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岳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曰:“俟②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译文:
何岳曾有一天晚上走路的时候,拾到200多两银子,但是他不敢告诉家里人,因为害怕家人会劝他把银子留下。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到银子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回来寻找。问他银子的数目,与拾到的银子数目和标识都相同,于是就还给了那个人。那个人要分一些银子给他来感谢他,何岳就说:“我拾到银子别人也不知道,要是想要的话就全都是我的了,又怎么会要你给我的这些呢?”那个人感谢了他就走了。
何岳曾在当官的人家教书的时候,那个当官的人有时要去京城,把一个箱子交给何岳寄放,箱子里面有几百两银子。告诉何岳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再来取回。他一离开就是几年,没有任何消息。何岳听说他的侄子有别的事到南方来,就托人把箱子交给他的侄子了。
4.文言文 崔枢不昧宝珠 翻译2、《崔枢不昧宝珠》
(原文)
崔枢应进士,客居汴半岁,与海贾同止。其人得疾既笃,谓崔曰:“荷君见顾,不以外夷见忽。今疾势不起,番人重土殡,脱殁,君能始终之否?”崔许之。曰:“某有一珠,价万缗,得之能蹈火赴水,实至宝也。敢以奉君。”崔受之,曰:“当一进士,巡州邑以自给,奈何忽蓄异宝?”伺无人,置于柩中,瘗①于阡陌。后一年,崔游丐毫州,闻番人有自南来寻故夫,并勘珠所在,陈于公府,且言珠必崔秀才所有也。乃于毫来追捕,崔曰:“傥窀穸②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遂剖棺得其珠。汴帅王彦谟奇其节,欲命为幕,崔不肯。明年登第,竟主文柄,有清名。
[注]①瘗:yì,埋葬 ②窀穸:zhūnxī,墓穴。
(参考译文)
有个叫崔枢的人去汴梁考进士,同南方一商人住在一起达半年之久,两人成了好朋友。后来,这位商人得了重病,他对崔枢说:“这些天承蒙你照顾,没有把我当外人看待。我的病看来是治不好了,按我们家乡的风俗,人死了要土葬,希望你能帮我这个忙。”崔枢答就了他的请求。商人又说:“我有一颗宝珠,价值万贯,得到它能蹈火赴水,确实是极珍贵的宝珠,愿奉送给你。”崔枢怀着好奇的心理接受了宝珠。事后崔枢一想,觉得不妥:做一个进士,所需自有官府共给,怎么能够私藏异宝呢?商人死后,崔枢在土葬他时就把宝珠也一同放入棺材,葬进坟墓中去了。
一年后,崔枢到亳州四处谋生,听到南方商人的妻子从南方千里迢迢来寻找亡夫,并追查宝珠下落。商人的妻子将崔枢告到官府,说宝珠一定是崔秀才得到了。官府派人逮捕了崔枢。崔枢说:“如果墓没有被盗的话,宝珠一定还在棺材里。”于是,官府派人挖墓开棺,果然宝珠还在棺材里。沛帅王颜认为崔枢的可贵品质确实不凡,想留他做幕僚,他不肯。第二年,崔枢考中进士,后来一直做到主考官,享有清廉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