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载 有五种发音 zài 1. 车、船等交通运输工具。
例:《书·益稷》:「予乘四载,随山刊木。」 2. 特指战车。
例:《墨子•备梯》:「县火次之,出载而立。」 3. 乘坐。
例:《战国策•楚策一》:「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 4. 运载,装运。
例:《汉书•扬雄传下》:「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 5. 所装运的物件。
例:《诗·小雅·正月》:「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高亨注:「载,前载字是语助词,后载字指所载之物。
」 6. 车盖。例:《管子•问》:「甲兵、兵车、旌旗、鼓铙、帷幕、帅车之载几何乘?」 尹知章注:「载,谓其车盖。
」 7. 承受。例:《易·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 8. 指大地。例:《通志•图谱一》:「人生覆载之间,而不知天文地理,此学者之大患也。
」 9. 任;担负。例:汉王充《论衡•效力》:「身载重任,至于终死,不倦不衰,力独多矣。
」 10. 行;施行。例:《书·皋陶谟》:「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
」 11. 陈设;放置。例:唐柳宗元《送薛存义之任序》:「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浒。
」 12. 祭祀。例:《国语•晋语四》:「重耳若获集德而归载,使主晋民,成封国,其何实不从!」 韦昭注:「载,祀也。
」 13. 开始。 例:《孟子•滕文公下》:「汤始征,自葛载。
」 赵岐注:「载,始也。」 14. 生长。
例:《管子•侈靡》:「地重人载,毁敝而养不足,事末作而民兴之,是以下名而上实也。」 尹知章注:「载,生也。
今地利既重,人之生植谷物,居则从而毁夺弊尽之,所以养有不足。」 15. 完成;成功。
例:《国语•周语上》:「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 韦昭注:「载,成也。
地受天气以成百物也。」 16. 谓平安,安定。
例:《老子》:「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河上公注:「载,安也。
隳,危也。」 17. 事业;事情。
例:《后汉书•南匈奴传》:「永言前载,何恨愤之深乎!」 李贤注:「载,事也。」 18. 悬;举。
例:《墨子•明鬼下》:「折纣而系之赤环,载之白旗。」 19. 充满。
例: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冬春之际,冰雪载地。」 20. 增益,积累。
例:宋张元干《紫岩九章八句上寿张丞相》诗:「尽臣之道,厚德以载。」 21. 携带;带着。
例:靳以《雾晨》:「月光照在身上和脸上像是载了寒冷。」 22. 盟词。
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载在盟府,太师职之。」 杜预注:「载,载书也。
」 23. 装饰。例:《淮南子•兵略训》:「载以银锡。
」 高诱注:「载,饰也。饰箭以银锡。
」 24. 数词。最大的计数单位。
万万正为载。例:《孙子算经》卷上:「凡大数之法,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万万京曰垓,万万垓曰秭,万万秭曰壤,万万壤曰沟,万万沟曰涧,万万涧曰正,万万正曰载。
」 25. 量词。一车所载的容量为一载。
例: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葵》:「一亩得葵三载,合收米九十车。」 石声汉注:「载,即一车所能载得下的。
」 26. 连词。表示假设关系。
例:汉扬雄《法言·先知》:「或问曰:‘载使子草律?’曰:‘吾不如弘恭。’」李轨注;「载,设也。
」 27. 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例:唐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靖本邦》:「皇谟载大,惟人之庆。」 28. 通「再」。
例:《吕氏春秋•异宝》:「五员载拜受赐曰:‘知所之矣。’」陈奇猷校释:「载、再通。
」 载 zǎi 1. 年;岁。例:《书·尧典》:「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 2. 记录;登载。例:《书·洛诰》:「汝受命笃弼,丕视功载。
」 载 dài 通「戴」。 1. 加在头上;用头顶着。
例:《诗·周颂·丝衣》:「丝衣其紑,载弁俅俅。」 2. 尊奉;拥戴。
例:《韩非子•功名》:「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 洪诚等校注:「载,通‘戴’,拥戴。
」 载 zāi 通「栽」。 1. 筑墙长版。
例:《诗·大雅·绵》:「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马瑞辰通释:「载,通作栽。
《说文》:‘栽,筑墙长版也。’」 2. 树立。
例词:「载常」。载 zī 通「灾」。
耕作。 例:《诗·小雅·大田》:「以我覃耜,俶载南亩。
」 ●郑玄笺:「俶读为炽,载读为灾栗之灾。时至,民以其利耜炽灾发所受之地,趋农急也。
」。
2.“载”在古文中的意思一:(zai四声)
1,装载,乘坐。引申为乘坐之具。又引申为装载之物。
2,陈,设置。
3,装饰。
4,充满。
5,开始。
6,通“戴”。
7,通“事”。
8,通“在”。
9,做语气助词,无义。A,用于语首。B,用于语中。
二:(zai三声)
1,记录。
2,犹“年”。
具体举例就不打了,太多字了,而且很多字很难找。
3.载 字的文言文古意是zài
①<;名>;乘具;车子。《肴之战》:“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②<;动>;乘坐。《陌上桑》:“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③<;动>;装载。《赤壁之战》:“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
④<;动>;负载。《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⑤<;动>;充满。《诗经·生民》:“厥声载道。”
⑥<;动>;开始。《诗经·七月》:“春日载阳。”
⑦词缀,用于动词前。《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zǎi
①<;名>;年。《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②<;动>;记录。《〈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如史载田横事。”
【载笔】携带文具记录王事。
【载籍】书籍;典籍。
【载书】盟书。古代诸侯会盟时,记载盟誓的文书。
4.哉在文言文里什么意思(形声。
本义:语气词。《说文》:“言之间也。”
表感叹) 2. 同本义 [alas] 3. 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幸甚至哉。——曹操《步出夏门行》 非人哉。
——《世说新语·方正》 旦旦有是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变诈几何哉。
——《聊斋志异·狼三则》 美哉,我少年中国。—— 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4. 又如:远哉遥遥;快哉此风;命不易哉;谁不为之痛心哉 5. 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
如:敢不畏君王哉;不若鸡犬哉 6. 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呢”或“吗” 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岂独一琴哉。
——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岂主之子孙不必善哉。——《聊斋志异·促织》 岂独一箸间哉。
——清· 周容《芋老人传》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7. 又如: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吾又何能为哉? 8. 表示测度,相当于“吧” 我其试哉!——《书·尧典》 9. 又如:我岂有所失哉! 10. 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吧”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诗·召南》。
5.贻,在文言文什么意思贻 yí
〈动〉
(1) (形声。从贝,台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赠送)
(2) 同本义 [present]
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美人之贻。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 韩愈《师说》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 赤壁云。—— 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古经传中诒、贻见互。 清· 郑珍说“贻”字皆汉后所改。如:贻饷(留赠);贻赠(馈赠,赠送)
(4) 遗留 [leave behind;bequeath]
贻我来牟。——《诗·周颂·思文》
坐贻聋瞽。——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贻累(连累);贻笑(诒笑。被人讥笑);贻谋(留下的主意);贻厥(贻:留;厥:其);贻燕(给后世子孙留下安定的根基);贻臭万年(恶名留传后世,万世难除)
6.文言文《非相》翻译原文】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译文】 看相,古代的人不做这样的事,有知识的人也不屑说这些事。 【原文】 古者有姑布子卿〔1〕,今之世,梁有唐举〔2〕,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
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3〕。
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
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注解】 〔1〕姑布子卿:春秋郑国人,曾为孔子和赵襄子看过相。
〔2〕唐举:战国时相士,曾为李兑和蔡泽看过相。 〔3〕论心:研究人的思想。
论,考察。术:方法、道路,指所行所学而言。
【译文】 古代有一个姑布子卿,现在梁国有一个唐举,能根据人的容貌、气色而预知人的吉凶祸福,社会上一般人都称赞他们的相术。但古代的人是不做这样的事的,有知识的人也不屑说这些事。
所以相人的形貌不如观察人的立心,观察他的立心不如研究他的所行所学。相貌不能决定人的内心,而内心又受到所行所学的影响。
所学所行正,心也顺着它,那么形貌虽然丑恶心术也会善,不妨碍成为君子。所学所行不正,那么形貌虽好心术也会恶,终究还是小人。
做君子就会吉祥,做小人则不吉祥。所以外形的高或低、魁梧或瘦小、丑陋或漂亮,不能决定吉凶。
古代的人不做这样的事,有知识的人也不屑说这些事。 【原文】 盖〔1〕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2〕长,子弓〔3〕短。
昔者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4〕,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5〕广三寸,鼻目耳具〔6〕,而名动天下。楚之孙叔敖〔7〕,期思之鄙人也〔8〕,突秃长左〔9〕,轩较之下〔10〕,而以楚霸。
叶公子高〔11〕,微小短瘠〔12〕,行若将不胜其衣。然白公之乱〔13〕也,令尹子西、司马子期〔14〕,皆死焉;叶公子高入据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善于后世。
故事不揣长〔15〕,不楔〔16〕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长短、小大,美恶形相,岂论也哉! 【注解】 〔1〕盖:发语词。
〔2〕仲尼:孔子的字。 〔3〕子弓:一说为孔子的学生仲弓;一说为馯臂子弓,传《易》者,荀子之师。
〔4〕卫灵公:春秋时卫国的国君,历史上著名的荒淫无道之君。公孙吕:人名,事迹不详。
〔5〕焉:通"颜"。这里指额。
〔6〕具:完备,齐全。这里指鼻耳目都有,但相去甚远,所以为异。
〔7〕孙叔敖:春秋时楚庄王的宰相。 〔8〕期思:地名,楚国之邑。
鄙人:郊野之人。 〔9〕突秃:头秃发少。
长左:左手长。 〔10〕轩较之下:指个子矮小。
轩,古代车前的直木。较,古代车前的横木。
〔11〕叶公子高:楚大夫沈诸梁。 〔12〕微小短瘠:形容个子矮小瘦弱。
〔13〕白公之乱:事见《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名胜,楚平王的孙子。
〔14〕令尹:官名。子西:平王长庶子,公子申。
司马:官名。子期:平王子,公子结。
〔15〕事:通"士"。揣:测度。
〔16〕楔(xié):比较,估量。 【译文】 帝尧身材高大,帝舜身材矮小,周文王身材高大,周公身材矮小,孔子身材高大,子弓身材矮小。
从前,卫灵公有个大臣叫公孙吕,身高七尺,脸长得很狭长,有三尺,额头宽三寸,鼻眼耳朵虽然都有,却相去甚远,但他的名声却震动了天下。楚国的孙叔敖,是期思这个地方的粗人,头秃发少,左手比右手长,身高不及车前的横木,却使楚国称霸于诸侯。
楚国大夫叶公子高,长得又瘦又小,走起路来好像连衣服也撑不起来,然而白公之乱,令尹子西、司马子期都死于其中,叶公子高却引兵入楚,诛杀了白公,安定了楚国,行事如翻过手掌一样轻松自如,他的仁爱和功名,远扬于后世。所以,对于士,不要只去看他的高矮、壮弱、轻重,而要看他的志气如何。
高矮大小、外形体貌的美丑,难道值得一谈吗? 【原文】 且徐偃王〔1〕之状,目可瞻焉;仲尼之状,面如蒙倛〔2〕;周公之状,身如断菑〔3〕;皋陶〔4〕之状,色如削瓜;闳夭〔5〕之状,面无见肤;傅说〔6〕之状,身如植鳍〔7〕;伊尹〔8〕之状,面无须麋〔9〕。禹跳,汤偏。
尧、舜参牟子〔10〕。从者〔11〕将论志意,比类文学邪?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 【注解】 〔1〕徐偃王:西周时徐国国君。
传说其目只能仰视,可以看到自己的额头,但却不能俯视。 〔2〕倛(qī):古代打鬼驱疫时戴的面具。
这里指孔子的长相很凶。 〔3〕菑(zī):立着的枯树。
〔4〕皋陶(yáo):上古人名,相传是舜的司法官。 〔5〕闳(hónɡ)夭:周文王的大臣,曾设计使纣释放了囚于羑里的文王,后来辅佐武王灭纣。
〔6〕傅说(yuè):人名,曾是为人筑墙的工匠,后为殷王武丁的大臣。 〔7〕身如植鳍(qí):身上好像长了鱼鳍一样。
这里指驼背。 〔8〕伊尹:商汤王的大臣。
〔9〕须麋(mí):同"须眉",即胡子眉毛。 〔10〕参:相参。
这里指有两个瞳仁。牟:通"眸"。
这里指瞳仁。 〔11〕从者:指荀况的学生。
一说指"学者"。 【译文】 况且,徐偃王的眼睛只能朝上看不能朝下看;孔子脸长得如傩神。
7.载是什么意思载 zǎi 【名】 年(唐虞时代用于年名)〖age〗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尔雅·释天》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
——《史记·文帝本纪》又如:载祀(年) 载 载 zǎi 【动】 记载,写在一定的册页里,有郑重的色彩〖record;putdowninwriting〗 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左传·昭公十五年》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萧统《文选序》又如:登载(〖新闻、文章等〗在报刊上印出);刊载(在报纸刊物上登载);记载(把事情写下来);附载(附带记录);转载(报刊上刊登别的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连载(连续刊载);载列(记载) 描绘〖describe〗 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鶡冠子》另见zài 载籍 zǎijí 〖books〗书籍,常用以形容人学识广博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
——《史记·伯夷列传》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后汉书·班固传》载 载 zài 【动】(形声。
本义:乘坐) 同本义〖ride〗 载,乘也。——《说文》载鬼一车。
——《易·暌》命彼后车,谓之载之。——《诗·小雅·县蛮》陆行载车,水行载舟。
——《史记》宁可共载不。——《乐府诗集·陌上桑》上载公子上坐。
——《史记·魏公子列传》载以来。——清·方苞《狱中杂记》又如:搭载;载舟(乘船);载车(乘车) 用车船装运〖carry;hold;beloadedwith〗 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易·大有》多载资粮。——《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载卷契而行。——《战国策·齐策四》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柳宗元《三戒》又如:载客;载货;过载(超载;转装到另一运输工具上);装载(用运输工具装);载送(以车运送) 承载;负担〖bear〗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又如:载地(承载大地);载福(承受福祉);载舟覆舟(以民心向背喻水,帝王为舟,水可载舟覆舟,以此来警戒帝王须随时注意民心向背) 担任,担负〖bechargedwith〗 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
——《韩非子》又如:载负(担负,承受) 施行〖putinforce〗 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管子·形势》陈设〖setout〗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诗·大雅》又如:载牲(陈设牺牲,准备祭祀) 处;登〖beinacertaincondition〗 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汉·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三》祭祀〖〗 癸卯,大哭殇祀而载。
——《穆天子传》又如:载璧(祭祀时所用的璧玉);载社(祭祀社庙) 开始〖begin〗 春日载阳。——《诗·豳风》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晋·陶潜《停云》装饰〖decorate〗 载以银锡。——《淮南子》词缀。
嵌在动词前边 载欣载奔。——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又如:载歌载舞 充满〖道路〗〖befullof;allovertheroad〗 厥声载路。
——《诗·大雅·生民》号泣载道。——《明史》又如:载路(满路);载途(满路);载地(充满大地);载欢(充满欢乐) 载 载 zài 【名】 车、船等交通工具〖car,ship,etc.〗 予乘四载,随山刊木。
——《书·益稷》所装运的物件〖loads〗 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书·盘庚》又如:重载;装载 事;事业〖affair;cause;undertaking〗 有能奋庸,熙帝之载。
——《书·舜典》载 载 zài 【连】 又,且〖aswellas〗 巩顿首载拜。——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又如:载拜(再拜) 载 载 zài 【量】 一车所载的容量为一载 稽麦百载,天子使祭父受之。
——《穆天子传》少数民族的计量单位。四十两为一载 度用手,量用箩,以四十两为一载。
论两不论斤。——明·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另见zǎi 载波 zàibō 〖carrierwave〗当没有调制信号(即没有能够用来调制的其他电波循环脉冲串或者直流)的情况下由发射机产生的无线电波 载荷 zàihè 〖load〗设备或构件承担的工作量或重量 载货 zàihuò 〖freight〗装载的货物 载货很多的一种飞机 载客量 zàikèliàng 〖busline〗公共汽车满载乘客的数量(学校儿童乘载量);公共汽车的载量 载频 zàipín 〖carrierfrequency〗未调制的无线电、雷达、载波通信或其他发射机产生的频率,或者对称信号调制的发射波的平均频率 载途 zàitú 〖distance〗∶载运行驶的路途距离 载途过长 〖allovertheroad〗∶布满路面 收获季节,郊区马路上粮食载途 载运 zàiyùn 〖conveybyvehicles,ships,etc.〗用船只、飞机或用机动车辆运载 载运量 载重 zàizhòng 〖load〗交通工具负担重量 载重汽车 载重量 zàizhòngliàng 〖loadingcapacity〗包括货物、燃料、储备品、船员和乘客的船舶装载总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