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白
bái
①<;名>;白色。《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质而黑章。”吴都赋》:“飞觞举~。”
【白衣】1.白色的衣。杜甫《可叹》:“天上浮云如~,</WBR>
</SPAN>;其他回答 白
bái
【名】
古时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winecup〗
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虞初新志》
飞觞举白。——左思《吴都赋》
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spokenpartinopera〗。如:独白;对白
地方话〖dialect〗。如:苏白
指白话,跟“文言”相对〖vernacular〗。如:文白夹杂
姓
白起,小竖子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白
bái
【动】
清楚,明白〖know;realize;understand〗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高启《书搏鸡者事》
又如:不白之冤;真相大白
表明;说明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士节》
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又如:自白(自我表白);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禀告;报告〖report〗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告;控告〖;accuse;charge〗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使…白〖turnwhite〗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白
bái
【副】
白白,平白〖invain;fornoreason〗
2.文言文中的“白”是什么意思文言文中的“白”的意思有: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雪白。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白文。显著。
真诚;坦白 。观点或行动极端保守或反动的。
古时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
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清楚,明白。
白 拼音[bái]部首:白结构:单一结构笔顺:撇、竖、横折、横、横释义: 1.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 2.明亮。
3.清楚。 4.纯洁。
5.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 6.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
7.没有付出代价的。 8.陈述。
9.与文言相对。 10.告语。
11.丧事。 12.把字写错或读错。
13.政治上反动的。 14.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15.姓。组词: 1.白色恐怖[bái sè kǒng bù] 白:惨白。
指反动派残酷镇压人民的恐怖气氛。 2.白日绣衣[bái rì xiù yī] 绣:用丝茸或丝线在布上刺成花纹图案。
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3.白黑颠倒[bái hēi diān dǎo] 颠倒:错乱。
指白黑不分、是非颠倒。 4.白黑不分[bái hēi bù fēn] 比喻清浊混乱,是非不明。
5.白发红颜[bái fà hóng yán] 颜:脸色。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
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3.文言文中白的意思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亮;明亮。与“暗”相对 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一无所有 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
显著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荀子·天论》
真诚;坦白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
清楚,明白]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高启《书搏鸡者事》
表明;说明 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士节》
禀告;报告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告;控告]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使…白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4.古文中白有什么意思【古义】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
2、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译: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3、纯洁;代表清流贤正。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4、亮;明亮。与“暗”相对。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声天下白(译:公鸡打鸣的时候,天就要亮了)。
5、一无所有。《杂纂新录》:白手起家成业。
6、清楚,明白。高启《书搏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译:但是你的冤枉没有说清楚,就没有好处)。
7、白白,平白。《红楼梦》: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
8、单单;只是。《红楼梦》: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有什么说,只管告诉二奶奶。
扩展资料
【今义】
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
2、光亮;明亮:东方发~。大天~日。
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不~之冤。
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卷。~饭。~开水。一穷二~。
5、没有效果;徒然:~跑一趟。~费力气。
6、无代价;无报偿:~吃。~给。~看戏。
7、象征反动:~军。~区。
8、指丧事:~事。
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10、姓。
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2、说明;告诉;陈述:表~。辩~。告~。
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独~。对~。
14、指地方话:苏~。
15、白话:文~杂糅。半文半~。
5.古文中白有什么意思1.(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2、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例子: 白,西方色也。
殷用事物色白。——《说文》虚室生白。
——《庄子·人间世》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白昼大都之中。
——《汉书·贾谊传》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须眉交白。
——《庄子·渔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目辨白黑美恶。
——《荀子·荣辱》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3、又如:雪白(像雪一样的洁白); 白衣(白衣人。古代未仕者穿的白衣)4、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pure;stainless]例子: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5、又如:白心(使心得以澄明清静;指洁白明静的心) 亮;明亮。与“暗”相对 [light]举例:雄鸡一声天下白。
——李贺《致酒行》6、又如:东方发白;白日鬼(指日间公然招摇撞骗的人) 一无所有 [plain]举例: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7、又如:白文(不附加注解的书本正文;俗称“阴文”,碑文或印文虚白的部分); 白手起家(自食其力而没有任何凭藉依恃而创建家业);白社(无人祭祀的土地庙,亦指荒无人烟的家乡); 白大人(没有功名的人); 白战(徒手相搏); 一穷二白8、[汉字的] 字形写错(如笔画错或误写为同音异义的字)的或字音读错的 如:念白字;写白字9、显著 [remarkable;marked;notable;outstanding]举例: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
——《荀子·天论》10、真诚;坦白 [honest;frank]举例: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11、观点或行动极端保守或反动的 [reactionary]。
如:白军;白匪12、古时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 [wine cup]举例: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
——《虞初新志》飞觞举白。——左思《吴都赋》13、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 [spoken part in opera]。
如:独白;对白14、地方话 [dialect]。如:苏白15、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vernacular]。
如:文白夹杂16、姓举例:白起,小竖子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17、清楚,明白 [know;realize;understand]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高启《书搏鸡者事》18、又如:不白之冤;真相大白表明;说明 [demonstate;show;explain]举例: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士节》是女子也,不能白事。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19、又如:自白(自我表白); 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禀告;报告 [report]20、禀告;报告 [report]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柳宗元《童区寄传》21、上告;控告 [appeal to the higher authorities;accuse;charge]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22、使…白 [turn white]乃斫大树白而书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23、白白,平白 [in vain;for no reason]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
——《红楼梦》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睢景臣《高祖还乡》24、又如:白死;白活;白等;白瞪(白瞪眼,束手无策的样子);白做了一天工夫;白得;白看戏25、单单;只是 [only]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有什么说,只管告诉二奶奶——《红楼梦》26、竟。
与“不”连用 [just;simply]。如:叫了半天,白不答应;白当(竟;竟然)。
6.白随在文言文里什么意思白 bái 形容词义 1、象形字。
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白,西方色也。
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虚室生白。
——《庄子·人间世》 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 白昼大都之中。
——《汉书·贾谊传》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 须眉交白。
——《庄子·渔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目辨白黑美恶。
——《荀子·荣辱》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亮;明亮。与“暗”相对。
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4、一无所有。
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 5、显著。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荀子·天论》 6、真诚;坦白。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 名词义 1、古时罚酒用的酒杯。
也泛指酒杯。 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
——《虞初新志》 飞觞举白。——左思《吴都赋》 2、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
如:独白;对白。 3、地方话。
如:苏白。 4、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如:文白夹杂。 5、姓 白起,小竖子耳。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动词义 1、清楚;明白。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高启《书搏鸡者事》 2、表明;说明。 吾将以死白之。
——《吕氏春秋·士节》 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3、禀告;报告。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4、上告;控告。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7) 使……白。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副词义 1、白白;平白。
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红楼梦》 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
——睢景臣《高祖还乡》 2、单单;只是。 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有什么说,只管告诉二奶奶——《红楼梦》 3、竟。
与“不”连用。如:叫了半天;白不答应;白当(竟;竟然)。
随suí 动词义 1、形声字。从辵( chuò)) 随,从也。
——《说文》 随无故也。——《易·杂卦》 随山刊木循也。
——《书·禹贡》 无纵诡随。——《诗·大雅·民劳》 凡庭实随入。
——《仪礼·聘礼》。注:“不并行也。”
距随长武。——《仪礼·乡射礼记》 列星随旋。
——《荀子·天论》 主失其神,虎随其后。——《韩非子·杨权》 子行而我随之。
——《韩非子·说林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依顺;依从。 随,顺也。
——《广雅》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红楼梦》 法和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北齐书·陆法和传》 3、听任某人自愿去做。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 韩愈《进学解》 4、接着;随即。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 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
——清· 方苞《狱中杂记》 5、按照;依据。 名词义 1、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兑上。
象曰:泽中有雷,随。——《易·随》 2、中国周代国名。
姬姓。春秋后期为楚之附庸。
地在今湖北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