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高大百科网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 > 古文 >

文言文自强

日期: 来源:高大网收集编辑:www.gdy.net.c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文言文自强 1.关于自立自强的文言文

高考文言文诗体满分作文:戍妇歌 妾对隆中坐,思君盼归颜。

唧唧槐上雀,飞上五铢钱。 深秋十三载,经冬夏历年。

年年望乡关,日暮孤棹边。 坞城埋青草,青冢塞上寒。

自幼同连理,两小无猜疑。 青梅傍竹植,竹马两相依。

①山西共植树,山东采菊归。 郎言不效古,但此常年期。

至今东篱下,人面对菊花。 菊花犹未改,陶潜归何处。

②十六入君门,妾自君家人。 朝耕南山陲,夜伴读书声。

不求官侯达,不求门楣盈。 只愿长此往,携手不分离。

自为君家妇,出入守门庭。 为晓三重制,度化四德遗。

居家理机务,出家念家居。 尊贵亦尊贵,贫贱不能移。

君夸妇贤德,虽苦亦有余。 只求家和气,上下无相欺。

③草堂三秋叶,深阁四时春。 皇庭一纸书,征戍到梓门。

门前凄凄草,门外犬吠声。 官吏苦无何,老母跪致词:“家中无男子,独此不幸人。

若为从戍去,一去无消息”④官吏苦无何,贱妾前致词。 妾至夫君前,临未无呜咽:“君妇自此别,相期更何年。

临别无甚言,数语君须记。一言征戍苦,朝晚自相顾。

无妾侍君身,衣食亦间疏。二言塞上寒,不似在家园。

行军车马后,烟火戍城前。三言男儿坚,勿以家为念。

男儿须自强,效古作前贤。自此别离后,天海各一边。

天海虽相距,亦有心相连。何年秋雁过,足雁系平安。

⑤ 君行复迟迟,妾怀惟君知。三步一回首,步步歩相思。

⑥ 行行复顿足,顿足复行行。疾趋至君前,凝噎已无音。

⑦ 执手看泪眼,一语谓夫君:“愿做湘神女,伴君塞上征”⑧ 日暮鸣鸦晚,人归颐草深。自此一别后,音书无通往。

妾在岭南住,年年登高处。望穿湘江水,望断岭南路。

杂草蓬丛生,荒骨遗野路。君戍守边疆,夜夜尽望乡。

一声茄笛怨,痛断几人肠。夫君愁肠断,妾亦断愁肠。

此时南山下,处处遍菊花。花开人不在,花萎人自伤。

对话人憔悴,对人花凄凉。人花两相映,迷惘共彷徨。

一载盼君归,对镜容颜失。鸾凤已飞去,空留题镜诗。

⑨ 二载盼君归,旦暮念君痴。独坐楼台夜,黎衣俱已湿。

三载盼君归,妆临泪又垂。湘妃竹下逸,断肠花上飞。

⑩ 四载盼君归,两鬓渐依稀。依稀鬓发里,依稀阑梦中。

五载盼君归,西山横翠微。本是妾妇泪,洗却山色嵬。

六载盼君归,燕雀也无声。冥冥枝上雀,黯黯隔年期。

七载盼君归,流水更无音。无情悲花落,多情度伤悲。

别来十三载,载载念君归。雁落添残影,水流着江清。

人归人散后,月下月痕深。与君歌戍妇,凭古可堪今。

一曲歌未尽,自看古今人。 注释: ①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②典出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③“无”通“勿”,不要、别的意思。

④南朝齐宝月《估客乐》诗之二:“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⑤苏武牧羊,十九载,后系书与雁足,汉人见之,乃迎返。

见《汉书·李广苏建传》。 ⑥前两个“步”字作名词,意“脚步”;第三个“步”字作动词,意“生,出”。

⑦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⑧宋玉《高唐赋》:楚襄王与宋玉游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

其上有云气变化无穷。玉谓此气为朝云,并对王说,过去先王曾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自称是巫山之女,愿侍王枕席,王因幸之。

巫山之女临去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⑨传楚王得一明镜,纹有鸾凤,一日凤离镜飞升,绕梁三日而去。

李商隐《鸾凤》:“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鸾镜:装饰有鸾鸟图案的铜镜。

鸾鸟是古代传说的神鸟。据《异苑》载“鸾睹镜中影则悲。”

后人在诗中多以鸾镜表示临镜而生悲。 ⑩湘妃竹:即斑竹,亦称“泪竹”,竿部生黑色斑点。

这种竹子生长在湖南九嶷山中。《阵物志》:“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汨挥,竹尽斑。”

断肠花:花名,其上多红色血斑,相传昔有一妇人,怀人不见,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名曰断肠花。李白《古风》之十八:“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高考文言文诗体满分作文:吊屈原赋 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不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

命吾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 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与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容,被君王黜免,终于郁郁而沉于汩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辉之才,一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戮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

夫奸谗当道,以美色诱之,丝竹乐之,财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已至。

2.古文自强不息的句子

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2、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3、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4、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能够任天下之大事。

5、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qq签名

6、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8、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动物歇后语

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11、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4、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1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关于志向和自强的古文

《四知》译文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

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

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

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闻鸡起舞》译文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

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 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古文二则》 一. 知识积累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涉猎 祖逖 即更刮目相待 2. 填空题。

司马光 时期 家 家,他花费19年时间主持编纂了历史巨著《 》是继《春秋左传》之后,我国又一部 体通史。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但当涉猎 (4)即更刮目相待 (5)蹴琨觉 (6)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 (7)自相鱼肉 (8)人思自奋 4. 翻译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遗民既遭残贼 (3)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二. 强化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 5~10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祖逛北伐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浴祭酒。进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音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秋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选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吴。”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逛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谋,市三千匹,不给艳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棍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盾进。

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4)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6. 第一则古文的篇名为“孙权劝学”,你认为文中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是孙权吗?为什么? 7. 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而鲁肃是吴国有名的谋士,但后来鲁肃为何愿意跟他“结友”? 8. 据历史所记载,祖逖率军北伐后,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

结合课文,谈谈他如何体现出一代名将的胆识。 9. 课文中有些语句已浓缩为成语,试着把它们写出来,并用它们各造一个句子。

10. 读读这二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三. 链接课外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 闻鸡起舞 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

……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 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

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

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问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11. 给下列各词中的“辟”字注音、解释: 议论精辟 辟举秀才 辟邪 辟邪说 12.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不修仪检 赞世才具 每语世事 蹴琨觉曰 13. 据文意,解释词语。 荒鸡 恶声 14. 翻译句子。

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15. 填空题。 闻鸡起 未雨绸 四海沸 一 而就 《古文二则》 一. 知识积累 1. 1. 略 2. 北宋、政治、史学、资治通鉴、编年体 3. (1)执政(2)推辞(3)广泛浏览(4)重。

4.关于古文自强不息的故事

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国学大师,他终生勤勉,致思学问,造福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堪称一代学人楷模。

其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解释,它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两千年来,知者多,能解者少。然而,在学术界仍有不同的解释,似乎还没有公认的正确训解。)

5.有关自强不息的文言谁知道的赶快回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天体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应该发奋图强而不停息。●男儿立身须自强。

唐·李颀《缓歌行》男子汉做人应当发奋图强。●君子之道,始于自强不息。

宋·王安石《易家论解》君子做人的原则,首先是自己发奋图强而不停息。●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唐·刘禹锡《问大钧赋》体:根本。●生无所息。

《列子·天端》活着,就要自强不息。●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宋·佚名《名贤集》将相并不是生下来就已注定了的,有志的男子汉应当自强不息。●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

三国·魏·阮籍《咏怀》几何时:有多少时日。慷慨:意气激昂。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多自强。 唐·李咸用《送人》难甘事:本指艰难和甜密的事,实指艰难的事。

勉励男儿要发奋自强。●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清·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天下之健:国家具有活力的体现。大君之道:成就王业之所在。

●世上英雄本无主。 唐·李贺《浩歌》本无主:本来就没有限定是谁人。

●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宙由来称栋梁。 唐·史俊《题巴州光福寺楠木》作宇:建筑楼房。

比喻气节刚毅不畏强暴,抱负不凡要作栋梁之才。●传名于不朽,在事业,不在子孙。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一个人流传下不朽声名,在于建立事业,不在于子孙后代怎样。●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荀子·天论》君子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老天没有侥幸的想法,所以天天进步。●博闻强息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礼记·曲礼上》知识广博,自强不息而谦让,重视做好事而不懈怠,这就称做君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阙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拘:囚禁。厄:遭受厄运。

放逐:被流放。阙:和。

膑脚:古代削去髌骨的酷弄。膑:同髌。

迁:贬谪。意谓圣贤的伟大成就都来自于逆境中的发愤自强。

●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肩负重大的责任,并要经过长期的奋斗过程。

●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庄子·庚桑楚》厌:嫌恶。

高:高空、高山。深:深水。

常用以喻人应立志远大追求高深。●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孟子·尽心上》九轫:同“仞”,古以七或八尺为一仞,此极言深。●君看构大厦,何曾一日成。

唐·聂夷中《客和追叹后时者作诗勉之》请你看看建筑一座大厦,哪会有一天就建成的。●能周小事,然后能成大事;能积小物,然后能成大物。

《关尹子·九药篇》周:周密。积:积累。

意即不忽视小事小物,要持之以恒,然后成大事大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跬步:半步。大立:建立大事业。

一个人没有宽宏度量,只有谨小慎微,是不可能干一番大事业的。●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荀子·修身》跬步:半步。跛鳖:腿有毛病的鳖。

辍:停。丘山崇成:小丘陵变成高岭。

●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 《晋书·虞溥传》勺水积起来可成江河,微尘积起来可成峻岭。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公神道》山积累起来便崇高,水积累起来便流长。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一天积累一文钱,千日便是一千钱;麻绳坚持锯木可以断木,水滴长久可以滴穿石头。

●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 清·曾国藩《致吴竹如》国家大事应当从全局考虑,从小处下手做起。

●人谁不善始,鲜能克阙终。 三国·魏·阮籍《咏怀》鲜:少。

克:完成。阙:其。

人们做事如果不是良好开始,那就很少能有好的结束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靡:没有。人们开始做事时,没有不打算好的,但能坚持到底的人却很少。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战国策·秦策五》百里行程,走完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

喻事情成败的关键往往是在最后。●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旅獒》堆很高的山,能差一筐土也不算成功。喻做事、办事要善始善终。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唐·魏征《论时政第二疏》开始做得好的人很多,但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就很少了。

●太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 《晏子春秋·内篇》泰山的崇高,不是靠一块石头构成,而是积累很多小丘才能高大的。

太山,即泰山。●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

《遗教经·辰十》应当勤奋精心进取,比如小水常流,石也能穿。●任重则道远者,不择地而息。

汉·韩婴《韩诗外传》谓肩负重担的人,只求奋进,而不择地休息。●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辍足:停止不走。立志行万里的人,是不会中途停止的。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处著脚。 明·洪自诚《菜根谭·修身》著脚:立足点。

要使自己建立功业,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大戴礼记·劝学》没有坚持连续不断地干事情,就没有显赫的功业。●涓流虽寡。

6.知困自强文言文翻译

知困: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自强:自我勉励。

附原文: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 学记》)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菜,(如果)不品尝(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注:然后,这样以后。然,这样。后,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别人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赏析:

本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7.中国古代自强不息的事例有那些

1、祖逖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好友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 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2、勾践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

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

勾践又采用大臣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问政事,杀害伍子胥。

越王勾践还出台了促进越国人口增加的法令。通过一系列发展生产与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来使越国富国强兵,具备了伐吴复仇的能力。

3、孙康 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地读书,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

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

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诵。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

屋顶白了,地上白了,树上也白了。整个大地披上一层银装,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

他站在院子里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后美景。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呢!于是他感觉不到困了,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在雪地上看书。

孙康不顾寒冷,孜孜不倦的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

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啸、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御史大夫)。4、匡衡 匡衡学习好,还很勤奋。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

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

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

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个故事也就是人们传颂的凿壁偷光,又做凿壁借光。

5、孙敬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常常是废寝忘食。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变得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此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终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祖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勾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匡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敬。

8.知困自强文言文翻译

知困: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自强:自我勉励。 附原文: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 学记》)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菜,(如果)不品尝(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注:然后,这样以后。

然,这样。后,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别人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赏析: 本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9.古文自强不息的句子

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2、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3、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4、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能够任天下之大事。5、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qq签名6、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8、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动物歇后语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11、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1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4、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1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 文言文的解释,文言文在线查询,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文言文现代汉语词典

  • 导读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的写作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领域。文言文因其独特的韵律和美感,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本篇文章将通过解释、查询和现代汉语词典,深入探究文言文的意义和应用。一、文言文的定义与起源文言文,又称古文、正文、典文等,指汉语的古代书面语言,其产生时间可以追溯至商朝晚期(公元12世纪左右)。文言文拥有复杂的语法结构和特有的词汇,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的经典文献,如《周易》、《尚书》等。文言文的流行可以追溯至汉朝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都掌握着文
  • 生了不管不如不生文言文 做好自己的事情别管闲事文言文?

  • 本文目录胸有成竹文言文详解?古文:只要做好事,不管动机是怎么样,都是好的?不要勉强别人的文言文?什么时候努力都不迟文言文?做好自己的事情别管闲事文言文?胸有成竹文言文详解?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
  • 文言文中评价人低调的句子(嗟的古音是什么?)

  • 本文目录做官的四个层次文言文?古诗诵读自我评定怎么写?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文言文版?凡事点到为止的古文?嗟的古音是什么?做官的四个层次文言文?老子把官的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其中最成功的是“不知有之”。民众不知有其存在的原因,难道是这样的领导者游手好闲,尸位素餐,什么问题也不为民众解决,形同虚设,有等于无吗?当然不是。按照老子“道法自然”的理论,对统治者的要求是“无为而治”。“无为”绝不是什么事也不做,而是“因物之性,顺物之情,顺势而动”,即依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依顺人的本性真情去办事。他的另一句治国名言“治大国若
  • 怎么仿写小古文?仿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

  • 本文目录春首四时苏万汇者小古文仿写?与朱元思书仿写山水文言文?仿写童趣古文150字?仿照《咏雪》写一篇类似的文言文,拜托!~~~~?仿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春首四时苏万汇者小古文仿写?春首四时、苏万汇者,春也。气暖则襟韵舒,日迟则烟气媚。百鸟和鸣,千花竞发。田畯举趾于南亩,游人联辔于东郊。风光之艳,游赏之娱,以为最也。与朱元思书仿写山水文言文?文言文是用繁体字来书写的文字。与朱元思书仿写山水一句中能用繁体来书写的字有:与、书和写共三字,简体字写繁体字的书写为:与字的繁体写作與,与輿、興等繁体字极相似。
  • 心动但不失控用文言文来表达(请问是否爱着一个人已足够共渡爱的尽头是哪首歌曲里的?)

  • 本文目录乱了分寸的心动是什么意思?偶滴歌神歌词我要啦啦拉着你的手是什么歌?什么歌有山明水秀?为什么人会控制不住的心动呢?为什么越是想要控制却越是失控呢?怎样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呢?请问是否爱着一个人已足够共渡爱的尽头是哪首歌曲里的?乱了分寸的心动是什么意思?乱了分寸的心动就是对你心动的意思。乱了分寸,一般都是在紧张或者激动的时候才会乱了分寸。心跳就是心跳动。所以连起来就是对你心动了。方寸在古代是指心的意思,乱了方寸就是心乱了,心思乱了,慌了神,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意思。这句话形容人在外界干扰下心绪烦乱、精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热门文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 含过的文言文(过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限制在初中和高一高二)

  • 1.过 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限制在初中和高一高二额。。。我也不太清楚高二是什么水平。。。你看看行不行1、同本义过,度也。——《说文》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2、超出,胜过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
  • 文言文鸿门宴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小题1:D小题2:B小题3:A小题4:(1)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2)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小题1:试题分析:道:名...
  • 示爱文言文女对男(女对男表达爱意的古诗文有哪些)

  • 1.女对男表达爱意的古诗文有哪些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元好问《摸鱼儿》2.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孙吴四英将文言文答案(孙吴四英将文言文阅读答案)

  • 1.孙吴四英将文言文阅读答案译文 孙策、孙权建立的吴国之所以占有江东地区,跟中原地区的曹操对抗,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当时东吴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是当时的(东吴)的所谓国家的心腹与梁柱,都是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
  • 七级上语文文言文练习(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五篇)

  • 1.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五篇一、寓、矛盾、誉、吾、履、遂二、1.卖;夸耀 2.不;回答 3.这里当“购买”讲;鞋. 4.尺码;相信三、1.我的矛非常锐利,什么东西都能被它穿透. 2.用你的矛穿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3.等到了集市上却忘...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