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1.李白《行路难》(其一)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 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 从政仍有所期待.
-----------------------------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用了向秀《思旧赋》及王质烂柯这两个典故.意思是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 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向秀的《思旧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 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这样既表达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 友的不满之情,又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 分丰富.
-------------------------------
3.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 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 以孙权喻太守,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年少有胆识
2.初中用典诗句及解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闻笛赋”典出晋人《思旧赋》,“烂柯人”典出《述异记》。
“闻笛赋”“烂柯人”的含义: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写了《思旧赋》;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里才知已经过了百年。 “到乡翻似烂柯人”指暮年返乡,恍如隔世;“怀旧空吟闻笛赋”指怀念老朋友。
“烂柯人”是神话传说。
3.语文古文上的“引用”和“用典”的手法是怎样区分的引用包括用典.
解释如下
1)引用是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从定义上明显看到引用典故,所以引用和用典是所属关系.若是区分,就是看这个被引用的内容在文章中的作用,比如你要发表自己思想的感慨我真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这就是引用,这是借别人的文章表现自己的情感;而用典就是我现在的感情和宋之问回乡的时候一样,紧张激动之余还有一些恐慌,怕家乡有所变故,这是用典,用典往往要说明一个道理,有一个隐身的含义.所以,简单地说引用笔用典要表层一点点)
2)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用典的作用是使立论有根据、委婉表意、减少语辞之繁累、充实内容、美化词句.
(从各自作用上,可以发现它们的作用相似)
3)引用分:直接引用,间接引用;明引,暗引;正引,反引,借引
用典分:明典、暗典、翻典
(表现技巧,引用常常有一种复古感,就是像你在电视前看古装剧,而用典就想穿越了一样.“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这是李商隐些汉宫的诗句,仿佛突然回到汉宫一样,有穿越之感.)
4.关于用典的诗句1.李白《行路难》(其一)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 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 从政仍有所期待.
-----------------------------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用了向秀《思旧赋》及王质烂柯这两个典故.意思是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 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向秀的《思旧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 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这样既表达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 友的不满之情,又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 分丰富.
-------------------------------
3.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 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 以孙权喻太守,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年少有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