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译文〗
黔中道这个地方原本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看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十分小心谨慎,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非常恐惧。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擦倚靠、冲撞冒犯它。驴非常愤怒,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 后来,大家就把这只驴子在黔地被老虎吃掉的这个故事演变成“黔驴之技”这句成语,比喻人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也说“黔驴技穷”。
2.黔驴技穷的文言文翻译黔之驴(1) 黔无驴,有好事者(2)船载以入(3)。
至则(4)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5)大物也,以为神(6)。
蔽林间窥之(7)。稍出近之(8),慭慭然(9),莫相知(10)。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11),远遁(12),以为且噬己也(13),甚恐。然往来视之(14),觉无异能者(15)。
益习(16)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17)。稍近(18),益(19)狎(20),荡倚冲冒(21),驴不胜(22)怒,蹄(23)之。
虎因喜,计之(24)曰:“技止此耳(25)!”因跳踉(26)大。
3.柳宗元 黔驴技穷 古文全文解释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翻译:
黔地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了一头去。驴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
老虎看到驴是个庞然大物,以为它是什么神物,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渐渐小心地出来接近它,惊恐疑惑,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但是来来回回地观察驴,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与它搏斗。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越来越轻侮,碰倚靠撞冒犯它。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于是很高兴,心里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唉!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当初要是不使出它的那点本事,老虎即使凶猛,但由于多疑、畏惧,终究不敢吃掉它 。如今落得如此下场,可悲啊!
扩展资料:
“黔驴技穷”出自唐代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黔之驴》这篇文章表明能力与形貌并不成正比,外强者往往中干。
假如缺乏对付对手的本领,那就不要将自己的才技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以免自取其辱。寓言旨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影射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
全文笔法老到,造诣精深;既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又塑造了生动的形象;不仅给人们以思想上的启示和教育,而且给人们以艺术上的享受和满足。这篇寓言由于其深刻的寓意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思想启示和讽世意义。
有人以为《黔之驴》是讥讽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也有人以为他是在比附、抨击自己的政敌。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孙昌武说:“这个无德无能却又无自知之明的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含着一定的讽世意义,如果从庞然大物的弱者终究要失败的情节来分析,就该领悟到事物的大与小,强与弱互相转化的道理。
如果再从驴子因一踢而丧生的结局分析,又会得出无技不可逞能的教训。而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来的‘黔驴技穷’一语,又是对敌人力尽而技穷,不堪一击的状态的生动形容。”
这篇文章也被多个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所采用。“黔驴技穷”,已成成语,几乎尽人皆知。后来人们都把驴作为愚蠢的代名词,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这篇寓言里驴的鲜明形象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黔驴技穷
4.黔驴技穷 古文的解释解释翻译:
黔地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老虎把它看作是一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对待,躲在树林里,偷偷看着它。老虎渐渐地走了出来,小心翼翼地走近它,不知道它是什么。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出来,老虎很害怕,跑了很远,以为驴咬了自己,很害怕。但老虎来回来回观察,觉得没有驴特殊的技巧。渐渐地,老虎熟悉了驴的叫声,来回靠近它,但从来没有与它搏斗。
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更加亲切而不庄重,碰倚靠撞冒犯它。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老虎于是很高兴,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于是,它跳起来,咆哮着,咬掉了驴的喉咙,把它的肉吃了,就离开了。
唉!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如果不使出它仅有的本领,老虎即使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驴子 。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选自《柳宗元集》卷一九
扩展资料:
”黔驴技穷“出自唐·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
这篇文章表明能力与形貌并不成正比,外强者往往中干;假如缺乏对付对手的本领,那就不要将自己的才技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以免自取其辱。
寓言旨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影射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全文笔法老到,造诣精深;
既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又塑造了生动的形象;不仅给人们以思想上的启示和教育,而且给人们以艺术上的享受和满足。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黔驴技穷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黔之驴
5.古文黔驴技穷古文意思黔驴技穷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应应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
黔——音钱,就是黔州,在现今贵州省境内。
庞然——庞,音旁,庞大,形体或数字很大。庞然,身体高大的样子。
应应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骇——音害,惊骇,就是恐惧的意思。
遁——音盾,逃遁,跑开、逃避的意思。
搏——音脖,搏斗,就是双方对打。
狎——音狭,表示亲近但态度放荡、不庄重。
踉——音狼,踉跄,乱步行走的样子。
喊——老虎跑哮、大叫的声音。
柳宗元——人名,生于公元七七三年,死于公元八一九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作家,著有《柳河东集》。
评点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世界上有很多东西貌似强大,样子很可怕,但其实没有什么可怕的。从而说明,革命人民不要被貌似强大的敌人所吓倒,而要充分想念自己的力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夺取胜利。
贵州这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放在山脚下。一只老虎看到它是个形体高大、强壮的家伙,就把它当成神奇的东西了,隐藏在树林中偷偷观看。过了一会儿,老虎渐渐靠近它,小心谨慎的,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有一天,驴大叫起来,老虎吓了一大跳,逃得远远的;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了,非常害怕、可是老虎来来回回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老虎又渐渐靠近驴子,又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了老虎。老虎因而很高兴,心里盘算着说:“它的本事也就如此而已!”于是跳起来大声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6.黔驴技穷 古文的解释解释翻译: 黔地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老虎把它看作是一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对待,躲在树林里,偷偷看着它。
老虎渐渐地走了出来,小心翼翼地走近它,不知道它是什么。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出来,老虎很害怕,跑了很远,以为驴咬了自己,很害怕。
但老虎来回来回观察,觉得没有驴特殊的技巧。渐渐地,老虎熟悉了驴的叫声,来回靠近它,但从来没有与它搏斗。
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更加亲切而不庄重,碰倚靠撞冒犯它。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于是很高兴,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于是,它跳起来,咆哮着,咬掉了驴的喉咙,把它的肉吃了,就离开了。 唉!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如果不使出它仅有的本领,老虎即使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驴子 。
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选自《柳宗元集》卷一九 扩展资料: ”黔驴技穷“出自唐·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
这篇文章表明能力与形貌并不成正比,外强者往往中干;假如缺乏对付对手的本领,那就不要将自己的才技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以免自取其辱。 寓言旨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影射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
全文笔法老到,造诣精深; 既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又塑造了生动的形象;不仅给人们以思想上的启示和教育,而且给人们以艺术上的享受和满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黔驴技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黔之驴。
7.【黔驴技穷的文言文翻译】黔之驴(1) 黔无驴,有好事者(2)船载以入(3).至则(4)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5)大物也,以为神(6).蔽林间窥之(7).稍出近之(8),慭慭然(9),莫相知(10).他日,驴一鸣,虎大骇(11),远遁(12),以为且噬己也(13),甚恐.然往来视之(14),觉无异能者(15).益习(16)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17).稍近(18),益(19)狎(20),荡倚冲冒(21),驴不胜(22)怒,蹄(23)之.虎因喜,计之(24)曰:“技止此耳(25)!”因跳踉(26)大(27),断其喉,尽其肉,乃(28)去(29).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贵州这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放在山脚下.一只老虎看到它是个形体高大、强壮的家伙,就把它当成神奇的东西了,隐藏在树林中偷偷观看.过了一会儿,老虎渐渐靠近它,小心翼翼,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有一天,驴大叫起来,老虎吓了一大跳,逃得远远的;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了,非常害怕.可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感到它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渐渐听惯了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老虎又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弄它,碰撞、倚靠、冲撞、冒犯它.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了老虎.老虎因而很高兴,心里盘算着说:"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声吼着,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8.和黔驴技穷(文言文)有关的成语和黔驴技穷(文言文)有关的成语“江郎才尽”
[语出]南北朝·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释义]江郎:南朝梁文人江淹;少有文名;晚岁文思衰;才:才华;尽:完。江淹的文思已经衰竭。后比喻人的文思枯竭或才气用完了。
罢:辞官、罢官。
语:这里指‘好的诗篇’。
文言文不难,我就不通篇译出了。
9.和黔驴技穷(文言文)有关的成语和《柳河东集·黔之驴》有关的成语:黔驴技穷、黔驴技尽【原文】:《柳河东集·黔之驴》唐·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译文】:黔地(这里的黔指贵州)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
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把它作为神(来对待),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老虎)渐渐小心地出来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与它搏斗。(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更加亲切而不庄重,碰倚靠撞冒犯它。
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老虎于是很高兴,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唉!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老虎)当初(如果说)看不出驴的本领,老虎即使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驴子 。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作品注释】:选自《柳宗元集》卷一九(中华书局1979年版)。
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沅水澧(lǐ)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后来称贵州省为黔。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主导者,与韩愈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黔之驴》选自柳宗元的《三戒》。1.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2.船载以入:用船载运(驴)进黔。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3.至:到。
4.则:表转折,却。5.之:代词,代驴。
6.庞然大物:(虎觉得驴是)巨大的动物。庞然,巨大的样子。
然,。
的样子。7.以为:把……当作。
8.蔽:躲避,躲藏。9.窥:偷看。
10.稍:逐渐地,渐渐地。11.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12.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13.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相:一方对另一方,偏指另一方。14.他日:之后的一天。
15.大骇:非常害怕。大:很,非常。
骇,害怕。16.远遁:跑得远远的。
遁:跑,逃跑。17.以为:认为18.且:将要。
噬:咬。19.甚:很,非常。
20.恐:害怕。21.然:表转折,然而,但是。
22.视:观察。23.觉无异能:(虎)觉得(驴)没有特别的本领。
异:特别的,与众不同的。能:本领,能力。
24.者:语气词,文中表示揣度语气,似的。25.益:渐渐地。
26.习:熟悉。27.终:始终。
28.搏:搏击,搏斗。29.稍:渐渐地。
30.近:靠近。31.益:更加。
32.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33.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荡,碰撞。倚,倚靠。
冲,冲撞。冒,冒犯。
34.不胜(shēng)怒:非常愤怒。35.蹄:名词作动词,踢。
36.因:于是,就。37.计之:盘算这件事。
计,盘算。38.技止此耳:(驴)的本领只不过这样罢了。
技,本领。止,同“只”,只不过,仅仅。
此,这样。耳,罢了。
39.因:于是,就。40.跳踉(tiàoliáng):跳跃。
41.㘎(hǎn):吼叫。42.尽:(吃)完。
43.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