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1、及长。
释义:等到长大。
2、及弱冠。
释义:到了20岁。
3、及束发。
释义:到了15岁。
4、子之年长矣。
释义:你的年龄已经大了。
5、一旦长成。
释义:你一旦长大。
6、已到而立之年。
释义:已经到了30岁。
7、已至春秋鼎盛之时。
释义:已经到壮年的时候。
8、待年。
释义:等到长大。
9、已至华信年华。
释义:已长到了24岁
10、又一岁。
释义:又长大了一岁。
2.长的古文意思有那些汉语拼音:cháng 详细解释 1、[形] (1) (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2) 同本义。
与“短”相对 [be long in space]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
——《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
——《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
——《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
——《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3) 时间久 [of long duration;lasting] 长,久也。
——《广雅》 未尝闻社稷之长利。——《战国策·齐策》 义有长短大小。
——《礼记·表记》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遥远 [distant]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诗·秦风·蒹葭》 酒困路长惟欲睡。——宋·苏轼《浣溪沙》 (5) 高;高大 [tall]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优;是;正确 [fine;good;right]。如:长才(突出的才能);长技(专长;特长);长材(优良的木材。
也指才能优越的人) (7) 深长 [profound]。如:气味长 (8) 深厚 [deep]。
如:恩情长 2、[名] (1) 长度 [length]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魏学洢《核舟记》 (2) 长处 [strong points] 蒹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姓 3、[副] (1) 长久;永远 [permanent]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乐府诗集·上邪》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唐·杜甫《石壕吏》 (2) 长长地 [very long]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3) 经常 [constantly;frequently] 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 (4) (5) 直直地 [be perfectly straight] 府吏长跪告。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顺利迅速地 [smoothly and quickly] 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陈寿《三国志》 编辑本段汉语拼音:zhǎng 汉语拼音:zhǎng 详细解释 1、[形] (1) 老,年高 [old] 长,老也。
——《广雅》 不挟长。——《孟子》。
注:“年长也。” 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庄子》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兵车行》 齐侯长矣。
——《国语》 (2)年长,年龄较大 [elder;older] 长子灿七岁。——明·魏禧《大铁椎传》 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醒世恒言》 (3) 成年的,幼之反,成人曰长 [grown-up] 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礼记》 (4)排行第一 [eldest]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 始皇有二十八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史记·李斯列传》 (5) 辈分大;居高位者 [senior] (6) 万夫之长。
——《吕氏春秋·谕大》 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汉书·景帝纪》 2、[动] (1) 生长;成长 [begin to grow;develop;form] 草木遂长。
——《庄子·马蹄》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求木之长者。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初长足时。——宋·沈括《梦溪笔谈》 一旦长成。
——清·袁枚《祭妹文》 (2) 抚育;使…成长 [nourish]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诗·小雅·蓼莪》 (3) 滋长,助长,增长 [increase] 而长寇仇。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废奢长俭。——《汉书·杜钦传》 日日以长。
——《世说新语·自新》 4) 崇尚 [uphold] 今汉家承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汉书·杜钦传》 (5) 做长官;为首领 [be a leader] 子无敢食我也。
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战国策》 升高(多指水位或物价)。
后作“涨” [go up]。如:长成(小孩长得高);长价;水长船高。
3、[名] (1) 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 [chief;head] 世为长侯,守殷常祀。——《吕氏春秋》 (2) 又如:科长;处长;长夫(码头搬运工的工头);长家(一家之长);长卿(六卿之长);长侯(诸侯之长) (3) 年纪较大的人 [elder] 长先而少从。
——《庄子》 (4) 又如:长少(年长者与年少者) (5) 姓 (6) 另见cháng。
3.自己独立才会长大的文言文正常情况下,每一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成长的,所以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就对父母有了一定的依赖性。
父母呢,一直照料孩子,再后来,就对孩子有了一定的约束性。在青春期的孩子们,正是接受新的事物,新的环境的时候,叛逆,自主,都是正常的,这个也就产生了孩子要求独立,父母因担心孩子就去约束孩子这样的一个矛盾。
父母的出发点永远都是关心孩子,但是孩子的出发点永远都是独立自主,这个是现在的教育以所不能改变的。所以,孩子一旦长大了,就会离开父母,过自己翱翔天际的生活,父母,永远都在下面等着回心转意或突然掉下来的孩子。
由于出发点不同,所以可以说孩子的爱永远都比不上父母的爱,其实,这句话主要体现在关心上,真正的,我觉得,爱是平等的,或许真的存在不平等的爱,那么孩子也差不到那里去。
4.急求.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tí)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有些版本为“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通“攀”】仲永环谒【yè】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chèn)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此段{第三段}课本上无】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y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