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高大百科网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 > 古文 >

改正的文言文

日期: 来源:高大网收集编辑:www.gdy.net.c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改正的文言文 1.有关改过的文言文

盗牛改过

裴松之

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已后,将为改过。子既以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欲至家,置之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

老父以告王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能见。”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

翻译:当时王烈所在的封国中有一位偷牛的人,被牛的主人抓住。偷牛贼说:“我见牛而生邪念一时糊涂,从今以后我一定痛改前非。您在赦免我以后,希望不要让王烈知道这件事情。”百姓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了王烈,王烈就拿出一定数量的布赠送偷牛人。有人问王烈:“这人已经偷了东西,害怕您知道这件事,您反而赠送他布,这是为什么呢?”王烈回答说:“春秋时的秦穆公,有人偷去他的骏马并杀了吃,(穆公抓获偷马人后)却赏赐偷马人酒喝。(后来)偷马人(在战场上)不吝惜自己的生命,来救穆公的大难。现在这个偷牛人改悔他的错误,怕我知道这件事,这表明他已懂得羞耻。懂得了廉耻,那么向善之心就会产生,所以赠给他布劝勉他向善。”过一年,路上有一位老者挑着重担,有一个人见到后主动替他挑着走了几十里,快到老人家的时候,这人才放下担子离去,老人问他姓名,他没有告诉。过了不久,这位老人再次外出,把佩剑丢在了路上。一位路人途中碰见这把佩剑,想不管它就离去,又担心后面的过路人捡去,剑的主人就会永远失去佩剑,想拾起带走再去寻找失主,又担心出现差错,于是就守着这把剑。到了傍晚,佩剑主人返回时遇到了这位守剑人,正是上次代为挑担的那人。

2.意思是改掉坏毛病的文言文有哪些

一鸣惊人

出自《韩非子·喻老》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默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 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译文: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没有发号一项政令,也没有一样政绩上的作为。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谜语,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你放心,我知道了。”经过半年,楚庄王就亲自听取朝政,被废除的有十项政令,被启用的有九项政令,诛杀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因而国家能被大力整治。带兵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了齐军,在河雍战胜了晋军,在宋国汇合诸侯,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庄王不因为小事加害忠善的人,故此能有好的名声;没有事先显示,故此能有好的功绩。所以说:“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3.犯了错误就改的古文

希望能帮到你。

《左传·宣公二年》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 莫大焉。

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 【原文】 晋灵公不君①:厚敛以雕墙(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 夫胹熊蹯不熟③,杀之,置诸畚(4),使妇人载以过朝⑤。赵盾、士季 见其手(6),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7),则莫之 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8),而后视之,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 莫大焉。

《》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9)。'夫如是,则能补过 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10)”。又曰:‘衮 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11)。

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12)。”

犹不改。宣子骤谏(13),公患之,使鉏麑贼之(14)。

晨往,寝门辟 矣(15),盛服将朝(16)。尚早,坐而假寐(17)。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 敬,民之主也(18)。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 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19),伏甲(20),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21), 趋登(22),曰:“臣侍君宴,过三爵(23),非礼也。”遂扶以下。

公嗾夫 獒焉(24)。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大,虽猛何为!”斗且出。提 弥明死之(25)。

初,宣子田于首山(26),舍于翳桑(27)。见灵辄饿(28),问其病。

曰: “不食三日矣!”食之(29),舍其半。问之。

曰:“宦三年矣(30)”,未知母 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31)。”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32),置诸 橐以与之(33)。既而与为公介(34),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 日:“翳桑之饿人也。”间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35)。

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36): “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37),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38)!《诗》曰: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39)。'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40)。赵宣子,古之良 大夫也,为法受恶(41)。

惜也,越竞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42)。

壬申,朝于武宫(43)。【注释】 ①晋灵公:晋国国君,名夷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

不君:不行君道。 ②厚敛:加重征收赋税。

雕墙:装饰墙壁。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 奢侈的生活。

③宰夫:国君的何师。胹(er):煮,炖。

熊蹯(fan):熊 掌。 ④畚(ben):筐篓一类盛物的器具。

⑤载:同“戴”,用头顶着。 (6)赵盾:赵衰之子,晋国正卿。

士季:士为之孙,晋国大夫,名会。 (7)不入:不采纳,不接受。

(8)三进:向前走了三次。及:到。

溜:屋 檐下滴水的地方“。 (9)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荡》。

靡:没有什么。初: 开端。

鲜:少。克:能够。

终:结束。(10)赖:依*。

(11)这两句诗出 自《诗·大雅·杰民》。衮(gun):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

阙:过失。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

(12)衮:指君位。 (13)骤:多次。

(14)鉏麑(chu ni):晋国力士。贼:刺杀。

(15)辟:开着。(16)盛服:穿 戴好上朝的礼服。

(17)假寐:闭目养神,打盹儿。(18)主:主人,*山。

(19)饮(yin):给人喝。(20)伏:埋伏。

甲:披甲的士兵。(21)右:车 右。

提弥明:晋国勇士,赵盾的车右。 (22)趋登:快步上殿堂。

(23)三 爵:三巡。爵:古时的酒器。

(24)嗾(sou):唤狗的声音。獒(ao):猛犬。

(25)死之:为之死。之:指赵盾。

(26)田:打猎。首山:首阳山,在今 山西永济东南。

(27)舍,住宿。翳(yi)桑:首山附近的地名。

(28)灵 辄:人名,晋国人。 (29)食(si)之:给他东西吃。

(30)宦(huan):给 人当奴仆。 (31)遗(wei):送给。

(32)箪(dan):盛饭的圆筐。食:饭。

(33)橐(tuo):两头有口的口袋,用时以绳扎紧。(34)与:参加,介:甲 指甲士。

(35)赵穿:晋国大夫,赵盾的堂兄弟。(36)大史:太史,掌纪 国家大事的史官。

这里指晋国史官董狐。书:写。

(37)竟:同“境”。贼: 弑君的人,指赵穿。

(38)乌呼:感叹词,同“呜呼”,啊。(39)怀:眷恋。

诒:同‘贻”,留下。伊,语气词。

(40)良史:好史官。书法:记事的原则. 隐:隐讳,不直写。

(41)恶:指弑君的恶名,(42)逆:迎,公子黑臀:即 晋成公,文公之子,襄公之弟,名黑臀,(43)武宫:晋武公的宗庙,在曲沃。

4.形容一个人屡教不改的文言文有哪些

1、解答: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论语》

2、拓展: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译文: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屡教不改[ lǚ jiào bù gǎi ]

基本解释: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详细解释:

1. 【解释】: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2. 【出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犯错误的人,出岔子极少数坚持错误、屡教不改的以外,大多数是可以改正的。”

3. 【语法】:复句式;作定语;含贬义

例句

对极少数~的罪犯,必须从严惩处。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执迷不悟 累教不改 死不悔改 不知悔改

反义词 知错即改 幡然悔悟 浪子回头 知错就改

做错事屡教不改的谚语或歇后语是什么

①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②狗改不了吃屎。

③执迷不悟。

成语接龙

屡教不改 改俗迁风 风不鸣条 条三窝四 四不拗六 六亲不和 和光同尘 尘垢秕糠

糠秕在前 前仆后继 继古开今 今夕何夕 夕寐宵兴 兴云致雨 雨丝风片 片云遮顶

顶名冒姓 姓甚名谁 谁是谁非 非亲非故 故人之情 情不可却 却之不恭 恭而有礼

礼为情貌 貌似强大 大中至正 正中下怀 怀丸操弹 弹丝品竹 竹报平安 安不忘危

危于累卵 卵与石斗 斗丽争妍 妍姿艳质 质伛影曲 曲不离口 口不二价 价值连城

城下之盟 盟山誓海 海不扬波 波光鳞鳞 鳞次栉比 比众不同 同休共戚 戚戚具尔

尔汝之交 交口同声 声东击西 西台痛哭 哭丧着脸 脸无人色 色丝虀臼 臼头深目

目下十行 行不从径 径一周三 三三两两 两世为人 人一己百 百万雄兵 兵不厌权

权倾中外 外刚内柔 柔声下气 气义相投 投井下石 石人石马 马上功成 成一家言

言不入耳 耳不旁听 听之任之 之死靡二 二三其德 德厚流光 光前启后 后不僭先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 文言文的解释,文言文在线查询,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文言文现代汉语词典

  • 导读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的写作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领域。文言文因其独特的韵律和美感,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本篇文章将通过解释、查询和现代汉语词典,深入探究文言文的意义和应用。一、文言文的定义与起源文言文,又称古文、正文、典文等,指汉语的古代书面语言,其产生时间可以追溯至商朝晚期(公元12世纪左右)。文言文拥有复杂的语法结构和特有的词汇,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的经典文献,如《周易》、《尚书》等。文言文的流行可以追溯至汉朝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都掌握着文
  • 生了不管不如不生文言文 做好自己的事情别管闲事文言文?

  • 本文目录胸有成竹文言文详解?古文:只要做好事,不管动机是怎么样,都是好的?不要勉强别人的文言文?什么时候努力都不迟文言文?做好自己的事情别管闲事文言文?胸有成竹文言文详解?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
  • 文言文中评价人低调的句子(嗟的古音是什么?)

  • 本文目录做官的四个层次文言文?古诗诵读自我评定怎么写?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文言文版?凡事点到为止的古文?嗟的古音是什么?做官的四个层次文言文?老子把官的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其中最成功的是“不知有之”。民众不知有其存在的原因,难道是这样的领导者游手好闲,尸位素餐,什么问题也不为民众解决,形同虚设,有等于无吗?当然不是。按照老子“道法自然”的理论,对统治者的要求是“无为而治”。“无为”绝不是什么事也不做,而是“因物之性,顺物之情,顺势而动”,即依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依顺人的本性真情去办事。他的另一句治国名言“治大国若
  • 改变传统观念成语?形容改正成语是什么?

  • 本文目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以用什么动词修饰?形容民心民意的词?东方欲晓逐新趋异什么意思?形容改正成语是什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以用什么动词修饰?“中华名族传统美德”可以用动词“继承和发扬”搭配。在句子中,只有词语的搭配的合理,句子才通顺。好些词语的搭配是固定的,如果换成别的词语,语句就不通顺,完成句子的语病。“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继承和发扬”是固定合理的,所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继承和发扬”来修饰。形容民心民意的词?强奸民意反动统治者把自己阴谋做的坏事硬说是人民的意愿。成语天视民视,天听民听天视、天
  • 怎么仿写小古文?仿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

  • 本文目录春首四时苏万汇者小古文仿写?与朱元思书仿写山水文言文?仿写童趣古文150字?仿照《咏雪》写一篇类似的文言文,拜托!~~~~?仿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春首四时苏万汇者小古文仿写?春首四时、苏万汇者,春也。气暖则襟韵舒,日迟则烟气媚。百鸟和鸣,千花竞发。田畯举趾于南亩,游人联辔于东郊。风光之艳,游赏之娱,以为最也。与朱元思书仿写山水文言文?文言文是用繁体字来书写的文字。与朱元思书仿写山水一句中能用繁体来书写的字有:与、书和写共三字,简体字写繁体字的书写为:与字的繁体写作與,与輿、興等繁体字极相似。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热门文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 含过的文言文(过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限制在初中和高一高二)

  • 1.过 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限制在初中和高一高二额。。。我也不太清楚高二是什么水平。。。你看看行不行1、同本义过,度也。——《说文》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2、超出,胜过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
  • 文言文鸿门宴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小题1:D小题2:B小题3:A小题4:(1)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2)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小题1:试题分析:道:名...
  • 示爱文言文女对男(女对男表达爱意的古诗文有哪些)

  • 1.女对男表达爱意的古诗文有哪些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元好问《摸鱼儿》2.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孙吴四英将文言文答案(孙吴四英将文言文阅读答案)

  • 1.孙吴四英将文言文阅读答案译文 孙策、孙权建立的吴国之所以占有江东地区,跟中原地区的曹操对抗,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当时东吴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是当时的(东吴)的所谓国家的心腹与梁柱,都是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
  • 七级上语文文言文练习(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五篇)

  • 1.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五篇一、寓、矛盾、誉、吾、履、遂二、1.卖;夸耀 2.不;回答 3.这里当“购买”讲;鞋. 4.尺码;相信三、1.我的矛非常锐利,什么东西都能被它穿透. 2.用你的矛穿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3.等到了集市上却忘...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