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1)C 句译文:不通知江湛参加. 命:通知,约请.(2)B ②表现江湛的廉洁;③表现江湛的公正; ⑥表现江湛的不屈.故排除这些选B.(3)D“于是挺身而出”错,原文“湛直上省,闻叫噪之声,乃匿傍小屋中”,他并没有挺身而出,而是藏到了小屋里.(4)①为,被;浣衣,洗衣服;经日,一天.译为:曾经被皇上召见,正遇上洗衣服,他只得称病一天,衣服晒干后在赴召. ②不异,不反对;耳,罢了.译为:北伐本是我的主意,江湛只是不反对罢了. 答案:(1)C (2)B (3)D (4)①曾经被皇上召见,正遇上洗衣服,他只得称病一天,衣服晒干后在赴召. ②北伐本是我的主意,江湛只是不反对罢了.文言文翻译:江湛字徽深,字徽渊,济阳考城人,是湘州刺史江夷的儿子.居丧期间以孝顺闻名.爱好文章义理,喜欢下棋弹琴,兼明算术.起初任著作佐郎,升任彭城王刘义康的司徒行参军,南谯王刘义宣左军功曹.再任刘义康司徒主簿,太子中舍人.司空檀道济为他的儿子求娶江湛的妹妹,没有答应,刘义康下了命令,又不听从.当时的人们推重他有志气.刘义康想把他请来朝夕相处,江湛坚持要求出任外职,于是任命他做武陵内史.回京后任司徒从事中郎,升任太子中庶子、尚书史部郎.随王刘诞任南徐州刺史,委任江湛为南东海太守,把政治事务委托给他. 元嘉二十五年(448),被征为侍中,将朝廷机密之事委任给他,领本州大中正,升左卫将军.当时更改选任学校官职,以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兼任国子祭酒,二十七年,转任吏部尚书.他家境十分贫寒简朴,却不图谋钱财利禄,常有许多馈赠送来,他一件也不收,家中没有两套衣服和多余的粮食,曾经被皇上召见,正遇上洗衣服,他只得称病一天,衣服晒干后在赴召.有一次牛饿了,驾车人来要草料,江湛过了好大一阵才说:“给牛饮水吧.”他任礼部尚书时选用官员,有不少人讥讽他过于苛刻,但他公平无私,不接受人家的请托求告,评论他的人也因此称赞他. 起初,皇上大举北伐,满朝官员都表示反对,只有江湛赞成他.索虏侵至瓜步,领军将军刘遵考率军队到长江,朝廷命令江湛兼任领军之职,军中事物的处理,全都交给他.北虏派来使者求婚,皇上召太子刘劭以下大臣一起商议,众人都说应该许婚,江湛却说:“戎狄不讲信用,许婚没有好处.”刘劭生大怒,对江湛说:“现在三王处于困厄之中,怎能不负责地坚持自己不同的意见”声色十分严厉.会议结束以后,众人都出去了,刘劭命卫士和随从推挤他,几乎推到在地.刘劭又对皇上说:“北伐失败受辱,好几个州都陷入敌手,只有杀了江湛,才可以向天下人谢罪.”皇上说:“北伐本是我的主意,江湛只是不反对罢了.”此后刘劭举行宴饮聚会,不通知江湛参加.常对皇上说:“江湛是奸佞小人,不宜和他亲近.”皇上于是为刘劭的长子刘伟之聘取江湛的第三个女儿,想以此来使他们和解. 皇上即将废除刘劭,改立太子,命江湛草拟诏书.刘劭入宫杀害皇帝时,江湛正在尚书省值夜班,他听到叫嚷的声音,就躲藏在旁边的小屋里.刘劭派人搜捕他,舍吏哄骗说:“不在此处.”兵士当时杀了舍吏,于是捉到了江湛.江湛靠着窗户被害,意气神色不屈不挠.当时四十六岁.先前,江湛家好几次出现怪异之事,遇害前几日,在他的睡床上忽然有几升血.世祖即位,追赠为左光禄大夫,谥号为忠简公.。
2.《钟爱无悔》向晚、江湛现代言情小说阅读《钟爱无悔》向晚、江湛现代言情小说阅读,如果爱上江湛是一种罪过,那么向晚甘愿万劫不复……关注工众好 言情书海 回复书名或者主角名即可免费阅读
夜色已深,万籁俱寂。
宽大的双人床已经晃动了整整一小时,男人粗沉的低喘,女人婉转的哼吟,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许久,归于平静。
向晚单手撑着下巴,眯着水眸看着江湛,舔了舔微肿的唇,慵懒地问:“湛,你什么时候娶我?”
江湛抚摸她光滑裸背的手一顿,片刻,又恢复了有节奏的动作。
“等我忘了她。”深邃的眸子折射着水晶吊灯的光芒,璀璨得令人移不开眼。
向晚失落地垂下眼帘,条件反射地扯了扯嘴角。
三年来,她问了不下一百遍,可每一次他的答案都是这五个字。
3.文言文阅读 晋书郑冲传求翻译【原文】
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缊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拜司空。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俄转司徒。常道乡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事。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
【译文】
郑冲字文和,是荥阳开封人也。从寒微的出身起家出仕,操守超群出众,生性恬静清心寡欲,专心研习经史典籍,于是广泛研习儒家及百家学说。有优美的风度,行动一定遵循礼制,率真任情,坚持本性。不要同乡人的赞誉,因此在州郡很久都对他不加礼遇。到了魏文帝做太子的时候,寻找和举荐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任郑命冲为文学侍从,不断升迁做了尚书郎,出京补任陈留太守。郑冲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没有办事干练(干局:谓办事的才干器局)的赞誉,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制个人产业,世人因此而看重他。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爽提拔他为从事中郎,转任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被授予司空之职。等到高贵乡公曹髦讲《尚书》,郑冲手执经书亲自讲授,与侍中郑小同一起被赏赐。不久转任司徒。常进言高贵乡公曹髦即位,被授予太保之职,职位在三司之上,进封寿光侯。郑冲官职的品级虽然达到台辅一级,却不参与尘俗之事(特指社交应酬之事)。当时文帝辅佐朝政,平定蜀国之后,命贾充、羊祜等人分别制定礼仪、法律制度,(他们)都先向郑冲咨询,然后再施行……
重点翻译:
耽玩经史;
专心研习经史典籍。
耽玩:专心研习;深切玩赏。
公宜颐精养神,保卫太和,以究遐福。
译文:您应当颐养精神,护持自己的元气,来好好享受久远之福。
遐福:久远之福。保卫:保护使不受侵犯。太和: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其赐几杖,不朝;
(后来)他被皇帝赐予坐几和手杖,(并且特批他)可以不上朝。
几杖:坐几和手杖、皆老者所用,古常用为敬老者之物,亦用以借指老人。
箪食缊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
(他)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制个人产业,世人因此而看重他。
箪食:犹蔬食。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古为贫者所服。资产:资财;产业。世:世人。以此:因此。重:看重;推重。
4.文言文阅读 申屠刚字巨卿后汉书·申屠刚传 【原文】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也。
七世祖嘉,文帝时为丞相。刚质性方直,常慕史、汲黯之为人。
仕郡功曹。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卫二族,不得交宦,刚常疾之。
及举贤良方正,因对策曰:臣闻王事失则神祇怨怨,奸邪乱正,故阴阳谬错,此天所以谴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旷然觉悟,怀邪之臣,惧然自刻者也。今朝廷不考功校德,而虚纳毁誉,数下诏书,张设重法,抑断诽谤,禁割论议,罪之重者,乃至腰斩。
伤忠臣之情,挫直士之锐,殆乖建进善之旌,县敢谏之鼓,辟四门之路,明四目之义也。臣闻成王幼少,周公摄政,听言不贤,均权市宠,无旧无新,唯仁是亲,动顺天地,举措不失。
然近则召公不悦,远则四国流言。夫子母之性,天道至亲。
今圣主幼少,始免襁褓,即位以来,至亲分离,外戚杜隔,恩不得通。且汉家之制,虽任英贤,犹援姻戚。
亲疏相错,杜塞间隙,诚所以安宗庙,重社稷也。今冯、卫无罪,久废不录,或处穷僻,不若民庶,诚非慈爱忠孝承上之意。
夫为人后者,自有正义,至尊至卑,其势不嫌,是以人无贤愚,莫不为怨,奸臣贼子,以之为便,不讳之变,诚难其虑。今之保傅,非古之周公。
周公至圣,犹尚有累,何况事失其衷,不合天心者哉!昔周公先遣伯禽守封于鲁,以义寒恩,宠不加后,故配天郊祀,三十余世。霍光秉政,辅翼少主,修善进士,名为忠直,而尊崇其宗党,摧抑外戚,结贵据权,至坚至固,终没之后,受祸灭门。
方今师傅皆以伊、周之位,据贤保之任,以此思化,则功何不至?不思其危,则祸何不到?损益之际,孔父攸叹,持满之戒,老氏所慎。盖功冠天下者不安,威震人主者不全。
今承衰乱之后,继重敝之世,公家屈竭,赋敛重数,苛吏夺其时,贪夫侵其财,百姓困乏,疾疫夭命。盗贼群辈,且以万数,军行众止,窃号自立,攻犯京师,燔烧县邑,至乃讹言积弩入宫,宿卫惊惧。
自汉兴以来,诚未有也。国家微弱,奸谋不禁,六极之效,危于累卵。
王者承天顺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罚轻其亲。陛下宜遂圣明之德,昭然觉悟,远述帝王之迹,近遵孝文之业,差五品之属,纳至亲之序,亟遣使者征中山太后,置之别官,令时朝见。
又召冯、卫二族,裁与冗职,使得执戟,亲奉宿卫,以防未然之符,以抑患祸之端,上安社稷,下全保傅,内和亲戚,外绝邪谋。书奏,莽令元后下诏曰:“刚听言僻经妄说,违背大义。
其罢归田里。” 后莽篡位,刚遂避地河西,转入巴、蜀,往来二十许年。
及隗嚣据陇右,欲背汉而附公孙述。刚说之曰:“愚闻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伏念本朝躬圣德,举义兵,龚行天罚,所当必摧,诚天之所福,非人力也。将军本无尺土,孤立一隅,宜推诚奉顺,与朝并力,上应天心,下酬人望,为国立功,可以永年。
嫌疑之事,圣人所绝。以将军之威重,远在千里,动作举措,可不慎与?今玺书数到,委国归信,欲与将军共同吉凶。
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万乘者哉!今何畏何利,久疑如是?卒有非常之变,上负忠孝,下愧当世。夫未至豫言,固常为虚,及其已至,又无所及,是以忠言至谏,希得为用。
诚愿反复愚老之言。”嚣不纳,遂畔从述。
建武七年,诏书征刚。刚将归,与嚣书曰:“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
虽有明圣之姿,犹屈己从众,故虑无遗策,举无过事。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将军以布衣为乡里所推,廊庙之计,既不豫定,动军发众,又不深料。
今东方政教日睦,百姓平安,而西州发兵,人人忧忧,骚动惶惧,莫敢正言,群众疑惑,人怀顾望。非徒无精锐之心,其患无所不至。
夫物穷则变生,事急则计易,其势然也。夫离道德,逆人情,而能有国有家者,古今未有也。
将军素以忠孝显闻,是以士大夫不远千里,慕乐德义。今苟欲决意徼幸,此何如哉?夫天所祐者顺,人所助者信。
如未蒙祐助,令小人受涂地之祸,毁坏终身之德,败乱君臣之节,污伤父子之恩,众贤破胆,可不慎哉!”嚣不纳。刚到,拜侍御史,迁尚书令。
光武尝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
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乃至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刚每辄极谏,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帝并不纳。
以数切谏失旨,数年,出为平阴令。复征拜太中大夫,以病去官,卒于家。
【译文】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郡茂陵人。七世祖申屠嘉,为文帝时丞相。
申屠刚性正直,常羡慕史鱼酋、汲黯的为人。做了郡功曹的官。
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廷多有猜忌,王莽就将平帝祖母冯族与母卫族隔绝,不得到京交往做官,申屠刚常疾恨在心。等到后来被举为贤良方正,因而上书对策说:臣听说朝政有失则天地之神就会怨怒,奸诈邪恶就会捣乱,所以阴阳乖错。
这是老天所以谴责告诫帝王,想教失道之君主,豁然觉悟过来,使那些心怀奸邪之臣子,畏惧而自责改正。现在朝廷不考查功绩不比较德行,而是接受那些虚伪的诽谤或。
5.石渠记阅读答案求柳宗元《石渠记》译文 [原文]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酾而盈。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
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译文: 从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在渠上有一座便桥。
有一眼泉水幽静的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
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
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
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箭头草,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
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我跟随柳州太守发现的它,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积起来烧掉,石渠里的渠水便很满。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6.郑刚中文言文阅读答案郑刚中,字亨仲,婺州金华人。高中进士甲榜,为官监察御史,后调任殿中侍御史。刚中是由秦桧推荐入朝为官的,秦桧主张议和,刚中不敢说话。后担任宗正少卿,请求离职,不被允许,后又改任秘书少监。金兵入侵疆土,秦桧派遣刚中担任宣谕司参谋官,等到返回朝廷后又担任了礼部侍郎。后又派遣刚中担任川陕宣谕使,诏告各位将军停兵,不久又充当了陕西分化地界使。金派遣武林赞馍入境,想要全部占有阶成岷凤秦商六个州,刚中极力争辩不肯服从;又想谋取商秦之地,在大散关立界,刚中又坚决不服从。后担任川陕宣抚副使。
金兀术派人极力来求取和尚原,刚中恐怕败坏了和好知识,就因和尚塬从绍兴四年后不属于吴地范围,于是割让了一半秦商之地,抛弃了和尚塬给金国。朝廷明令刚中担任四川宣抚副使。刚中治理蜀地,很有方法。宣抚司过去在绵阳阆中一代,等到胡世江代替了吴玠后,就迁到河池,馈给和粮饷都接济不上。刚和上奏朝廷:立轴在谭毒关内,和兴、洋等各做关口相连接,请求将州司移到立轴。从此之后节省了费用百万之多。刚和刚到的时候,就像转移驻军,大将杨政不肯,刚和斥责他说:“刚中虽然使书生,但也不惧怕死亡!”声色全都很严厉,杨政就听从了。
都通每次进入拜见时,一定要在在庭上肃立后就坐。吴琳升任检校少师来谢,告诉校吏。乞讲钧敌的礼仪。刚中说少师虽然尊贵,犹如都统制一样,倘若改变了常礼,这是废除军容。”行礼还像原来。
刚和上奏免除了四川的杂赋,又请求减除成都路买米及宣抚司的赏钱。当时刚中在阶、成二州经营田地,一直延伸到秦州地界,总共有三千余顷,每年收入粮食十八万斛。之前,四川驻军有十万,分别隶属于三大将统管,吴琳驻扎在兴州,杨政屯并在兴元府,郭浩屯并在锦州,全都建立了帅节制,而统治官王彦在成州,姚仲在阶州,程俊在西和州,杨从仪在凤州,他们也负责沿边的安抚。刚中请示把利州分为东西两路,一兴元府利阆洋巴剑州大安军等七个郡作为东路,中心在兴元,任命杨政为安抚;把兴、阶、成、西和、文、陇、凤七州化为西路,中心在兴州,任命吴麟为安抚。又任命郭浩为金房开达州的安抚;原来做安抚的各副将全都罢免。大家都听从了安排。放松了夔州的禁酒令,恢复利州监为绍兴监。当时战事已经结束,部队也都转移到了郡呢,刚中进言各路的漕司,都漕应该免去。又按照他的要求去做。
7.文言文《傅永发愤读书》原文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②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③洪仲,洪仲深让④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⑤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⑥,唯傅修期耳。” 译文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
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进入魏国,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气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飞快地奔跑。
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给他答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
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注释 ①寻:不久 ②过:超越,胜过 ③请:请求 ④让:责备 ⑤涉猎:泛览群书 ⑥露布:公开的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