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四 黎丘丈人 1.(1)女,同“汝”,你 (2)责,同“债”,讨债 (3)反,同“返”,回来 2.(1)仿效,装扮 (2)到……去,前往(3)使……受苦,折磨(4)老人(5)彼,那个(6)本来(7)故意(8)往,去 3.(1)(那个奇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
省略主语 (2)扶着他却在路上折磨他。省略宾语。
(3)他的儿子哭着磕头地说。省略介词“于” 4.(1)状语后置句。
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 (2)判断句。
这一定是那个奇鬼了。 (3)被动句。
老人的智慧被貌似他儿子的奇鬼所迷惑。 5.不能。
因为它点出了全篇的寓意说在。作为一种文体,寓言通常会在故事的结尾处揭示它的寓意。
五 记王忠肃公翱事 1.(1)内通纳(2)贾通“价”(3)识通“志”,标记,记号(4)阳用“佯”,假装 2.(1)对……说(2)禀告(3)买来的(4)按照 3.(1)代王翱女婿的官职名,代王翱女婿的姓名 (2)代太监姓名 (3)代“我”,太监自称 4.(1)只不过表示老朋友的情意罢了。 (2)你们的伯父很廉洁,你们(过得)该不会很贫苦吧? 5.(1)女婿最终没有调职。
王忠肃公不以权谋私。 (2)原先封存好的记号仍是当时那样。
王忠肃公不贪馈赠,能为后人着想。 六 《梦溪笔谈》二则 1.c 2.(1)还 (2)确实 (3)雨停云散 (4)靠近 (5)渐渐 (6)越过 3.c 4.(1)不一会儿又震响了一声,移到西南方去了。
(2)从西向东望就能看见,那是傍晚出现的虹。 5.是时 久之 次日 6.比喻 陨石坠地时的声音、形状、大小、颜色、重量 7.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七 萧颖士恃才傲物 1.(1)人:今义只指东西,词义缩小 (2)美景:今义胜利 (3)突然:今义凶暴 (4)很:今义略微,词义转移 (5)道歉:今义感谢 (6)遗憾:今义怨恨,词义强化 (7)怠慢:今义忽然,不经心 (8)死在,是两个单音节词:今义最终,一个双音节词 2.(1)“陵”同“凌”,侮辱 (2)“卒”同“猝”,突然 (3)“常”同“尝”曾经 3.D 4.(1)萧颖士曾经登门拜访,但未能面见到他,现在他很是惊愕。 (2)你仗着文学的才名,如此的傲慢,仅仅能够中个进士吧? 5.主观上是自己性格的傲慢,客观上是得罪了吏部王尚书 八 张释之执法 1.(1)跑/行走 (2)轿车/众多的,如舆论 (3)交付,委托 (4)通“嘱”/今无通假义听见/嗅出 (5)判决/今无此义,多为应当 (6)银子/今指黄金 (7)希望/只 (8)很/质地好的为“良” 2.d 3.(1)汉文帝 (2)县人 (3)吾 (4)案子 4.(1)如果是别的马,岂不是要让我受伤吗? (2)再加重处罚,那就是法律不能取信于百姓了。
(3)(延尉)若稍有偏差,那么天下使用法律的人都可随意或轻或重。 5.(1)天子应与平民一样遵守法律,否则将失信于民 (2)皇帝自己错失机会、(3)延尉执法不公,有负面影响,百姓也会无所适从。
九 蒲留仙写《聊斋》 1.d 2.(1)准备 (2)铺设 ,垫着 (3)拉过来 (4)这样 3.(1)大概是从先秦诸子的文章脱胎而来,不只同左丘明、司马迁的文章相媲美。 (2)渴了就让他喝茶,或是给他烟抽,一定要让他畅谈才结束 4.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象 5.(1)搜奇说异 (2)归儿粉饰 (3)如是二十余寒暑 6.(1)一个满腹才华,却落魄穷困的读书人 (2)一个孤傲、自尊而又坚忍顽强、矢志不渝的知识分子。
十 申屠蟠重节义 1.c 2.(1)判罪 (2)怜悯,同情 (3)以……为好 (4)固定的 3.a 4.(1)(即使)不能碰上政治清明的时代,也应当在她的坟墓上立上碑铭来表彰(她的行为) (2)前前后后凡是(朝廷)用蒲车特意征召(他入朝为官),(他)都没有前去。 5.(1)仗义执言 (2)孝顺父母 (3)励志苦学 十一 宋弘为国选才 1.bc 2.(1)得到,受到 (2)授予官职 (3)使用的引申义整齐 (4)责备 (5)进献,演奏 (6)检举,纠举 (7)还是 (8)使……离开 3.b 4.我之所以推荐桓谭,是希望他能用忠诚正直来引导君主,可现在他却让朝廷沉湎于淫靡之音,这是我为臣的罪过。
5.a 6.b 十二 又答王庠书 1.d 2.(1)承当(2)成功(3)我的意思(4)(应对付的)攻击,责难 3.b(都是探求的意思。但:但是/只,只是) 4.(1)大体上和今年来科举的情况是相同的。
(2)每读一本书都应当读几遍才算读完。 5.实无捷径必得之术 每次作一意求之。
十三 荆人夜涉 1.(1)设立标记。本义是人体外表的衣服,引申有外表、表面、标记等意义。
这里用的是引申义。(2)涨。
本义是水溢出来。这里用的是引申义。
(3)顺着走。这里用的是本义。
(4)徒步渡水。这里用的是本义。
(5)士卒惊骇的声音。本义是马受惊,人受惊的引申义。
(6)本义房屋损坏。“坏都舍”意思是城市房屋崩塌,用的是本义。
2.d(益:涨水/增加;法:效法,动词/法令,名词) 3.(1)先前他们作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河的。(2)这是他们为什么惨败的原因。
(3)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4)“循表而夜涉”;澭水暴益,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
5.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情况发生改变,做事的对策也该改变。 十四 松人有酤酒者 1.(1)公平,引申义,本义是平坦。
(2)对待,引申义,本义是逢。(3)幌子,酒旗。
引申义,本义是旗帜。(4)兵车,引申义,本义是登、升。
2.(1)恭敬有礼貌 (2)同“悬”,悬挂 (3)有人 (4)蒙蔽 3.d((1)卖/买)(2)酿制/像) 4.(1)他感到很奇怪,于是就询问他所在乡的长者杨倩。(2)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想要用它使大国的君王明察起来。
5.要善于找出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十五 蔡邕听琴 1.(1)朝向,对着 (2)刚才。
2.《高中文言文阅读范广附答案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作者:A。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范广,辽东人。
正统中嗣世职,为宁元卫指挥佥事,进指挥使。十四年,积功迁辽东都指挥佥事。
广精骑射,骁勇绝伦。英宗北狩,廷议举将材,尚书于谦荐广。
擢都督佥事,充左副总兵,为石亨副。也先犯京师,广跃马陷阵,部下从之,勇气百倍。
寇退,又追败之紫荆关。录功,命实授。
俄进都督同知,出守怀来。寻召还。
景泰元年二月,亨出巡边。时都督卫颖统大营,命广协理。
三月,寇犯宣府。敕兵部会诸营将遴选将材,佥举广。
命充总兵官偕都御史罗通督兵巡哨,驻居庸关外。数月还京,副石亨提督团营军马。
亨所为不法,其部曲多贪纵,广数以为言。亨衔之,谮罢广,止领毅勇一营。
广又与都督张軏不相能。及英宗复辟,亨、軏恃“夺门”功,诬广党附于谦,谋立外籓,遂下狱论死。
子升戍广西,籍其家,以妻孥第宅赐降丁。明年春,軏早朝还,途中为拱揖状。
左右怪问之,曰:“范广过也。”遂得疾不能睡,痛楚月余而死。
成化初,廷臣讼广冤。命子升乃袭世职。
广性刚果。每临阵,身先士卒,未尝败衄。
一时诸将尽出其下,最为于谦所信任,以故为侪辈所忌。 (选自《明史》)14。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擢都督佥事 擢:提拔 B。
寻召还 寻:不久C。 亨衔之,谮罢广 衔:怨恨D。
广数以为言 数:数落15。下列各项,全都表现范广“性刚果”的一项是①广跃马陷阵,部下从之,勇气百倍 ②俄进都督同知,出守怀来 ③每临阵,身先士卒,未尝败衄 ④英宗北狩,廷议举将材,尚书于谦荐广⑤其部曲多贪纵,广数以为言 A。
①②⑤ B。 ①③⑤C。
②③④ D。 ②③⑤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英宗被俘后,廷臣商议推举将才时,尚书于谦推荐范广。
B。石亨所为违法,其部属大多贪财骄纵,范广多次劝说石亨。
石亨怀恨心中,制造谗言使朝廷罢免了范广。 C。
景泰年间,皇上诏令兵部会合军中诸营将领遴选将才,大家一致推举范广。D。
由于范广与都督张軏不合,被诬陷党附于谦,谋立外藩,在景泰年间被处死。参考答案:14。
D (多次,屡次)15。 B (②做官镇守情况;④范广被举荐情况)16。
D (不是景泰年间,应是英宗复辟后的事情)【参考译文】范广,辽东人。正统年间,他承袭世袭职位,为宁远卫指挥佥事,后晋升为指挥使。
十四年(1449),他积功升至辽东都指挥佥使。范广精于骑射,骁勇绝伦。
英宗被俘后,廷臣商议推举将才时,尚书于谦推荐范广。范广因此被提拔为都督佥使,充任左副总兵,为石亨的副将。
也先进犯京城,范广跃马上前,冲锋陷阵,部下紧随着他,勇气百倍。 敌寇后退,范广又追至紫荆关,将敌击败。
朝廷给他记功,并实授官职。范广随即晋升为都督同知,出守怀来。
随后又应诏回京。景泰元年(1450)二月,石亨出巡边境。
当时都督卫颖统领大营,范广奉命协理。三月,敌寇进犯宣府。
皇上诏令兵部会合军中诸营将领遴选将才,他们一致推举范广。 于是范广奉命充任总兵官偕同都御史罗通督兵巡哨,驻扎于居庸关外。
数月之后,他返回京城,协助石亨提督团营兵马。石亨所为不法,其部属大多贪财骄纵,范广多次劝说石亨。
石亨怀恨心中,制造谗言使朝廷罢免了范广,使他只能统领毅勇一营。 范广又与都督张軏不和。
英宗复辟后,石亨、张軏依仗“夺门”之功,诬陷范广党附于谦,谋立外藩,于是将范广下狱,处以死刑。将他的儿子范升贬戍广西,抄没了他的家,把他的妻儿、府宅赐给降人。
第二年春,张軏早朝之后回家,在途中拱手作揖。左右奇怪地问他,他回答说:“范广刚才经过这里。
”于是便生病不能入睡,痛苦了一个多月后去世。成化初年(1465),廷臣为范广辩冤。
朝廷才命其子范升继承世袭职位。范广性情刚毅果敢,每次上阵,总是身先士卒,未曾败衄。
一时诸将尽在其下,他最受于谦信任,因此为同辈所嫉妒。
3.高考文言文试题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6(含译文)
(四川卷)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 素:平素
B.讲章句、课文字而已 课:抄写
C.而革近世之不然者 革:改变
D.故其俗一而不杂 一:纯一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B.未及为而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
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D.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 问征人以前路
答案:B 解析: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的“乃”为副词,译作“才”;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的“乃”为连词,译作“竟然”;B.“而”:都做连词,译作“就”。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的“因”为介词,译作“用”,“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的“因”为连词,译作“于是、就”;D.“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的“以”为连词,译作“来”表目的,“问征人以前路”的“以”为介词,译作“把”。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学校学习而明白治国之道的古代士人可成为官吏的后备之选。
B.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
C.为了当地人民的教化,慈溪县令在修孔庙时建学舍的举措得到了作者的肯定。
D.慈溪县有许多资质很好的人,通过学校的培养,他们很容易成为国家可用之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原文中说的是“后世再无井田之法,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因为学校之衰败。”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4分)
大概用来治理天下国家的人,不
4.《入木三分》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入木三分》的启示? 笔力深入木板三分。
形客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
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摹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而在我们平日的为人处事中,我们不时被利益所趋、被假相蒙蔽、被主观牵引,往往是只知事情的其一却忽略其二,更别提去追究事情的根本、真相。我们总是那么浮躁又轻狂、肤浅又盲目____而这一切,却基于我们缺乏:信任!让我们坦开胸怀用信任来对待生活、对待人生!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人生总是复杂的,道德品行却相对简单;更多的时候,一份信任就可以让你祛妄留真,让你远离误解、猜忌、怀疑! ■文言文阅读操练 题目设计 王 臻入木三分张怀瓘①晋王羲之②,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
十二见前代笔说③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
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④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
使待成人,恐蔽⑤儿之幼令⑥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⑦,书便大进。
卫夫人⑧见,语太常王策⑨曰:“经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⑩,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选自《书断·王羲之》)[注释]①张怀瓘:唐代书法家。其撰写的《书断》三卷,书录古今书体,记载著名书法家轶事。
瓘,音guàn。②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
③用笔说:论如何写好书法的书籍。同下文的“用笔诀”。
④秘:守住秘密。⑤蔽:埋没,耽误。
⑥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令,美好。
⑦期月:一整月。期,音jī。
⑧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跟她学过书法。
⑨太常王策:担任太常官的王策。⑩祝版:祭神的木版。
[题目训练]1. 请从短文中找出王羲之好学、渴求书法知识并付出努力的句子来。2. 请概括短文第一自然段的大意。
3.请你说说短文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其作用是什么?4.请你结合短文内容说说“入木三分”的本意和比喻意。本意: 比喻意: 5.请简要谈谈你读了这则短文之后的收获。
6.请你再讲一个王羲之练习书法的故事来。[参考答案]1.有以下三句:“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
“不盈期月,书便大进。”2.王羲之少年时期十分爱好书法,在父亲的帮助下,时间不长他的书法就有了很大长进。
3.第一问:主要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卫夫人对王羲之书法的赞叹以及自己名声将被王羲之“遮盖”的伤感。二、王羲之书法艺术达到了“入木三分”的高超境地。
第二问:侧面烘托,揭示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根本原因。4.本意: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都能穿透木版“三分”。
比喻意: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很深刻。5.示例:在学习上要有兴趣和下苦功夫,否则就不会有收获。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判为回答正确)6.示例:⑴王羲之练习书法非常刻苦,他常常到附近的池塘里去洗笔砚,以至于将整个池塘的水都染黑了,成了“墨池”。⑵王羲之有一个特殊的嗜好:爱鹅。
他常常观察鹅的行走姿态,把学习书法与观察鹅的习性结合起来,书法水平日趋成熟。⑶有一次,王羲之因练习书法特别投入,以至于在吃饭的时候都不愿停下练笔,他一只手抓着馒头不知不觉伸到了砚池里,沾着墨汁吃起来——他是错把墨汁当成豆酱了啊。
5.高考文言文专题训练2010年高考文言文专题训练(二)十一、文言文阅读,完成1-4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
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
’嵇绍贤侔谷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
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
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
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
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
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经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自顷礼宫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
且谥曰缪。”事下太常。
时虽不从,进行惮焉。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冏虽遂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
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
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
艾等不自得而退。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
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注]。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
及事实,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节选自《晋书?嵇绍传》)[注]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涛领选,启武帝 启:禀告。B.如卿所言,乃堪为丞 堪:能够。
C.尚书左仆射裴颁亦深器之 器:看重。D.时人许以远致 许:答应。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嵇绍敢于直言谏劝的一组是(3分)①时人许以致远,绍以为必不成器②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③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④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⑤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⑥若释公服从私宴,的不敢辞也。A.①②⑤ B.①③⑥C.②④⑥ D.③④⑤3.下更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嵇绍是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而孤,与母亲居住在家。
山海选拔官员时间武帝说到嵇绍的才能,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迁至汝阴太守,并表现出他的知人之前。B.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
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
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不合实情,应予改谥。C.齐王冏辅政,大兴土木,以广宅第,嵇绍不以为然,冏虽心中不悦,但也只能停息其事。
齐王冏宴会时又要嵇绍操琴为欢,嵇绍却据理拒绝,使齐王冏大感羞惭。D.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
事件平定后,有人欲为皇帝洗衣,皇帝说,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2) 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
绍以天子蒙尘,承诺驰诣行在所。十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龙渊义塾记[明]宋 濂龙渊即龙泉,避诏讳更以今名。
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
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
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一亩有奇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菜之礼。
后敝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甓其修途,以达于东西。
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都然云。岁聘经行修明之士以为讲师。
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
日用有籍,月考盈亏,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
此其大凡也。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徭,俾无有所与。
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使者来,请濂记之。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
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围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已。
6.猜歌王答案大全猜歌名40题疯狂猜歌歌曲四个字答案:
1、BABY
2、HALO
3、K歌之王
4、STAN
5、爱不爱我
6、爱的供养
7、爱情转移
8、爱如潮水
9、爱我别走
10、不见不散
11、不想长大
12、痴心绝对
13、大城小爱
14、单身情歌
15、独家记忆
16、分开旅行
17、干杯朋友
18、孤独患者
19、海阔天空
20、好心分手
21、荷塘月色
22、黑石幽默
23、忽然之间
24、蝴蝶泉边
25、花的嫁衣
26、灰色空间
27、寂寞沙洲
28、加州旅馆
29、就是爱你
30、类似爱情
31、冷酷到底
32、龙的传人
33、明天过后
34、模范情书
35、你的背包
36、你的样子
37、你最珍贵
38、年华似水
39、且听风吟
40、清明雨上
41、情非得已
42、日光倾城
43、少年故事
44、身骑白马
45、世界末日
46、似水流年
47、同桌的你
48、为爱痴狂
49、我爱台妹
50、我怀念的
51、我们的爱
52、无地自容
53、想你的夜
54、小城故事
55、小镇姑娘
56、新不了情
57、星星点灯
58、星语心愿
59、一生有你
60、一眼万年
61、因为爱情
62、雨一直下
63、月亮之上
64、真的爱你
65、真心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