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卢迈,字子玄,范阳人。少以孝友谨厚称,深为叔舅崔佑甫所亲重。两经及
第,历太子正字、蓝田尉。以书判拔萃,授河南主簿,充集贤校理。朝臣荐其文
行,迁右补阙、侍御史、刑部吏部员外郎。迈以叔父兄弟姊妹悉在江介,属蝗虫
岁饥,恳求江南上佐,由是授滁州刺史。入为司门郎中,迁右谏议大夫,累上表
言时政得失。转给事中,属校定考课,迈固让,以授官日近,未有政绩,不敢当
上考,时人重之。迁尚书右丞。
将作监元亘当摄太尉享昭德皇后庙,以私忌日不受誓诫,为御史劾奏,诏尚
书省与礼官、法官集议。迈奏状曰:“臣按《礼记》,大夫士将祭于公,既视濯
而父母死,犹奉祭。又按唐礼,散斋有大功之丧,致斋有周亲丧,斋中疾病,即
还家不奉祭事,皆无忌日不受誓诫之文。虽假宁令忌日给假一日,《春秋》之义,
不以家事辞王事。今亘以假宁常式,而违摄祭新命,酌其轻重,誓诫则祀事之严,
校其礼式,忌日乃寻常之制,详求典据,事缘荐献,不宜以忌日为辞。”由是亘
坐罚俸。
迈九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岁余,迁中书侍郎。时大政决在陆贽、赵
憬,迈谨身中立,守文奉法而已。而友爱恭俭。迈从父弟,为剑南西川判
官,卒于成都,归葬于洛阳,路由京师,迈奏请至城东哭于其柩,许之。近代宰
臣多自以为崇重,三服之亲,或不过从而吊临;而迈独振薄俗,请临弟丧,士君
子是之。十二年九月,迈于政事堂中风,肩舆而归,上表请罢官,不许,诏宰臣
就第问疾。自是凡五上表,坚乞骸骨,诏曰:“卿操履贞方,器识淹茂,自居台
辅,益见忠清。方藉谋猷,遽婴疾疹,岁月滋久,章表屡闻,陈请再三,捴谦难
夺。且备养贤之礼,宜遂优闲之秩,告免之诚,虽为恳至,俯从来奏,良用怃然。”
乃除太子宾客。贞元十四年卒,时年六十,赠太子太傅,赙以布帛。迈再娶无子,
以从父弟子纪为嗣。
翻译
卢迈,字子玄,范阳人。年轻的时候就因孝敬父母、和善友朋、老实厚道出名,很受舅父崔祐甫亲近器重。
因参加经科考试中选,历任太子正字、蓝田尉。因为书判拔萃科考试,被授予河南主簿,担任集贤校理。朝臣推荐他的文章与德行,调任右补阙、侍御史、刑部吏部员外郎。卢迈因叔父兄弟姊妹都在江介,恰好遇到蝗虫荒年,恳求到江南任职,因此被授予滁州刺史。后入朝任司门郎中,调任右谏议大夫,多次上书言时政得失。调任给事中的时候,主管考察督导之事,他坚决推辞,因为授官的时间短,没有政绩,自己不敢考核为上等,当时人们都很敬重他。调任尚书右丞。
将作监元亘代理太尉祭祀昭德皇后庙时,认为私忌日不宜受誓诫,被御史弹劾,皇上下诏让尚书省与礼官、法官共同商议。卢迈上奏说:“我考查《礼记》,士大夫将在公家祭祀,洗濯祭器的时候,父母去世,还要坚持祭祀;又考查唐礼,祭祀前所行之预备性礼仪的时候,遇有九月丧期,斋戒时遇有周亲丧,斋戒中有疾病,就回家不奉祭事,都没有忌日不受誓诫的文字。即使是休假回家探亲给假一天,《春秋》中说,不以家事辞王事。现在元亘因休假回家探亲的常礼,而违背祭祀皇后的命令,斟酌其轻重,誓诫则祭祀之中郑重的事,校其礼式,忌日乃寻常之礼,详求典据,事涉及向神明敬献,不应该以忌日为借口。
"因此元亘获罪罚了俸禄。
卢迈九年以本官兼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年多之后,调任中书侍郎。当时国家的政令由陆贽、赵憬决定,卢迈严格约束自己,保持中立,坚守文道遵守法令而已,重视友情和亲情恭敬俭约。卢迈堂弟为剑南西川判官,在成都去世,归葬于洛阳,路经京师,卢迈奏请到城东哭其灵柩,皇帝同意了。近代大臣多自以为高贵,三服之亲,有的就不来往,有丧事也不哭吊;而卢迈独振薄俗,请临弟丧,士君子称赞他。十二年九月卢迈在政事堂患中风病,被用轿子抬回,他上表请求罢官,皇帝不同意,下诏让主管膳食的官吏到他家中问侯病情。从这后共五次上书,坚决请求退休,皇帝下诏说:"爱卿品行端正,器量与见识突出,自从居三公宰辅之位,更见忠心清廉。正要依赖您的计谋,突然患病,时间较长,多次见到所上章表,再三陈请,总难改变。朝廷将以养贤之礼奉养贤者,应该让您享受优闲供给俸禄,您请求退休的诚心,虽然十分为恳切,但若听从您的奏章,又实感惊讶失望。"
又授予他太子宾客一职。贞元十四年去世,享年六十岁,追封为太子太傅,朝廷送去布帛。卢迈两次娶妻,无子,以堂弟的儿子为嗣子。
2.卢迈 字子玄 范阳人文言文内容卢迈,字子玄,范阳人。
少以孝友谨厚称,深为叔舅崔佑甫所亲重。两经及第,历太子正字、蓝田尉。
以书判拔萃,授河南主簿,充集贤校理。朝臣荐其文行,迁右补阙、侍御史、刑部吏部员外郎。
迈以叔父兄弟姊妹悉在江介,属蝗虫岁饥,恳求江南上佐,由是授滁州刺史。入为司门郎中,迁右谏议大夫,累上表言时政得失。
转给事中,属校定考课,迈固让,以授官日近,未有政绩,不敢当上考,时人重之。迁尚书右丞。
将作监元亘当摄太尉享昭德皇后庙,以私忌日不受誓诫,为御史劾奏,诏尚书省与礼官、法官集议。迈奏状曰:“臣按《礼记》,大夫士将祭于公,既视濯而父母死,犹奉祭。
又按唐礼,散斋有大功之丧,致斋有周亲丧,斋中疾病,即还家不奉祭事,皆无忌日不受誓诫之文。虽假宁令忌日给假一日,《春秋》之义,不以家事辞王事。
今亘以假宁常式,而违摄祭新命,酌其轻重,誓诫则祀事之严,校其礼式,忌日乃寻常之制,详求典据,事缘荐献,不宜以忌日为辞。”由是亘坐罚俸。
迈九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岁余,迁中书侍郎。时大政决在陆贽、赵憬,迈谨身中立,守文奉法而已。
而友爱恭俭。迈从父弟,为剑南西川判官,卒于成都,归葬于洛阳,路由京师,迈奏请至城东哭于其柩,许之。
近代宰臣多自以为崇重,三服之亲,或不过从而吊临;而迈独振薄俗,请临弟丧,士君子是之。十二年九月,迈于政事堂中风,肩舆而归,上表请罢官,不许,诏宰臣就第问疾。
自是凡五上表,坚乞骸骨,诏曰:“卿操履贞方,器识淹茂,自居台辅,益见忠清。方藉谋猷,遽婴疾疹,岁月滋久,章表屡闻,陈请再三,捴谦难夺。
且备养贤之礼,宜遂优闲之秩,告免之诚,虽为恳至,俯从来奏,良用怃然。”乃除太子宾客。
贞元十四年卒,时年六十,赠太子太傅,赙以布帛。迈再娶无子,以从父弟子纪为嗣。
翻译卢迈,字子玄,范阳人。年轻的时候就因孝敬父母、和善友朋、老实厚道出名,很受舅父崔祐甫亲近器重。
因参加经科考试中选,历任太子正字、蓝田尉。因为书判拔萃科考试,被授予河南主簿,担任集贤校理。
朝臣推荐他的文章与德行,调任右补阙、侍御史、刑部吏部员外郎。卢迈因叔父兄弟姊妹都在江介,恰好遇到蝗虫荒年,恳求到江南任职,因此被授予滁州刺史。
后入朝任司门郎中,调任右谏议大夫,多次上书言时政得失。调任给事中的时候,主管考察督导之事,他坚决推辞,因为授官的时间短,没有政绩,自己不敢考核为上等,当时人们都很敬重他。
调任尚书右丞。将作监元亘代理太尉祭祀昭德皇后庙时,认为私忌日不宜受誓诫,被御史弹劾,皇上下诏让尚书省与礼官、法官共同商议。
卢迈上奏说:“我考查《礼记》,士大夫将在公家祭祀,洗濯祭器的时候,父母去世,还要坚持祭祀;又考查唐礼,祭祀前所行之预备性礼仪的时候,遇有九月丧期,斋戒时遇有周亲丧,斋戒中有疾病,就回家不奉祭事,都没有忌日不受誓诫的文字。即使是休假回家探亲给假一天,《春秋》中说,不以家事辞王事。
现在元亘因休假回家探亲的常礼,而违背祭祀皇后的命令,斟酌其轻重,誓诫则祭祀之中郑重的事,校其礼式,忌日乃寻常之礼,详求典据,事涉及向神明敬献,不应该以忌日为借口。"因此元亘获罪罚了俸禄。
卢迈九年以本官兼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年多之后,调任中书侍郎。当时国家的政令由陆贽、赵憬决定,卢迈严格约束自己,保持中立,坚守文道遵守法令而已,重视友情和亲情恭敬俭约。
卢迈堂弟为剑南西川判官,在成都去世,归葬于洛阳,路经京师,卢迈奏请到城东哭其灵柩,皇帝同意了。近代大臣多自以为高贵,三服之亲,有的就不来往,有丧事也不哭吊;而卢迈独振薄俗,请临弟丧,士君子称赞他。
十二年九月卢迈在政事堂患中风病,被用轿子抬回,他上表请求罢官,皇帝不同意,下诏让主管膳食的官吏到他家中问侯病情。从这后共五次上书,坚决请求退休,皇帝下诏说:"爱卿品行端正,器量与见识突出,自从居三公宰辅之位,更见忠心清廉。
正要依赖您的计谋,突然患病,时间较长,多次见到所上章表,再三陈请,总难改变。朝廷将以养贤之礼奉养贤者,应该让您享受优闲供给俸禄,您请求退休的诚心,虽然十分为恳切,但若听从您的奏章,又实感惊讶失望。
"又授予他太子宾客一职。贞元十四年去世,享年六十岁,追封为太子太傅,朝廷送去布帛。
卢迈两次娶妻,无子,以堂弟的儿子为嗣子。
3.牛角挂书 文言文 翻译词目 牛角挂书 发音 niú jiǎo guà shū 释义 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 《新唐书·李密传》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
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
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
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用法 作定语;指勤奋读书。
翻译 (李密)用蒲草作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
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
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气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
4.文言文掣肘难书的解释及答案出处:至於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选自《吕氏春秋》)
解释:到了亶父,当地的官吏按照惯例都来参见新来的太人。宓子贱(孔子的学生)就让随他同来的鲁王的近侍帮他做记录,要求他记下官员们说的话。可是正当两名侍从要动笔打算记录时,宓子贱却不时的摇摇那做记录的侍从的胳膊,宓子贱一看字迹很潦草,就大发脾气,把这两名侍从臭骂了一顿。两名侍从心里不服气,心想定还受什么气呢。便收拾行装去和宓子贱告辞,准备回京。
用法:指在别人做事的时候拉扯别人的胳膊肘,比喻干扰和阻挠别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