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东汉庞参做汉阳太守时,汉阳郡中有位叫任棠的人,为人有高风亮节,隐居不做官,以教书为乐。
仲达到郡中,先去拜访任棠。任棠不与仲达交谈,只是用薤白(即小蒜)一大钵,水一盂,放置在门户之前,自己抱着孙儿俯伏在门下。
主簿对仲达指责任棠倨傲无礼。仲达思考其中的隐微之意,过了好久说:“任棠是要让本太守知晓,放一盂水是要我为官清廉,置一大钵薤白,是希望我敢于打击豪强,抱儿对着门户,是希望我开门抚恤孤儿。”
说完便感叹着打马回府。此后庞参在任期间,果然能够压制强暴,扶助弱小,以自己清明的政策使百姓归心。
2.文言文翻译 拔薤拔薤-简介 拔薤读音:ba xie解释:比喻铲除豪强暴族。
故事出自东汉后期的庞参。据《后汉书.庞参传》记载:“参为汉阳太守。
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参到,先候之。
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
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
’于是叹息而还。参在职,果能抑强助弱,以惠政得民。”
后来诗人往往运用这个典故来歌颂那些能除暴安良的官吏。拔薤-出处 出处:1,吴融《和峡州冯使君题所居》诗:“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
2,苏轼《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诗之三:“拔薤已观贤守政,摘蔬聊慰故人心。”。
3.《拔薤》翻译,习题答案,重点注解的解释,求求了请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释
山不在高( ),有仙则( )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 )是陋室,惟( )吾德馨( )。苔痕上( )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 )调( )素琴( ),阅( )金经( )。无丝竹( )之( )乱( )耳,无案牍( )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陋室铭》重点字词解释:
此:这。
惟:只。
馨:这里指品德高尚。
在:在于。
名:动词,出名。
灵:灵验,神奇。
斯:指示代词,
上:长到,蔓到。
鸿儒: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通“洪”,大。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往来:偏义复词,词义偏重在“来”上。
调:弹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劳: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拔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bá
①拔起;抽出。《垓下之战》:“力拔山兮气盖世。”《鸿门宴》:“项庄拔剑起舞。”
②选拔;提拔。《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③突出;超出。《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④攻下;攻取。《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拔萃】1.指才能突出。《三国志·蜀书·蒋琬传》:“琬出类拔,处群僚之右。”2.指唐代破格考核授予官职制度.《新唐书·选举志下》:“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辞,试判三条,谓之拔,中者即授官。”
【拔茅】指引荐推举。
【拔薤】比喻铲除豪强暴族。苏轼《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拔已观贤守政,摘蔬聊慰故人心。”
【拔尤】选拔超众的人才.
5.盗泉文言文阅读题答案《盗泉》译文供参考:
有一年,天大旱,卞邑遭受灾荒,颗粒无收,老百姓饿得连树皮都剥着吃光了,可是官府照常要钱粮。官逼民反,有一个叫刘夏子的庄稼汉,领着一大帮子人,上了卞城北的青龙山,在那里占山为王造了反。他们人多势众,连官府也没有办法。正在发愁,孔子和他弟子们来了,卞邑大夫说起这件事,孔子问:“老百姓为什么要造反?”,大夫说:“年成不好,灾荒赶的”。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少收钱粮呢?”大夫说:“收这些钱我还不够花的,哪能再少收?反正不动武是不行的!”孔子说道:“这还用杀人吗?我去把他们叫下山来吧。”
孔子只带了高柴一个徒弟,走到了青龙山下。山上刘夏子听说是孔子师徒来了,便打发人请他上山。孔子说:“只要你归顺了官府,我马上就上山,只要你还是盗人,我就不上山。”刘夏子怎么能归顺?谈了很长时间谈不拢。当时天很热,孔子和高柴都渴得很厉害,刘夏子叫人端了一碗水给他师徒两个喝。高柴正要喝,孔子却大声地阻止说:“这种泉水喝不得!”刘夏子很奇怪,说:“夫子,这是山上的清泉水,喝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为什么不喝?”孔子说道:“山为盗占,盗山也!盗山之泉,盗泉也!君子不饮盗泉之水!”
6.庞参传 文言文阅读译文供参考:庞参传,庞参字仲达,河南缑氏人。
开始在那里做官,不知名,河南尹庞奋看见了认为很奇特,举为孝廉,拜为左校令。犯了法关进了若卢狱。
永初元年(107),凉州先零钟羌人反叛,朝廷派车骑将军邓骘讨伐他们。庞参在流放中使他的儿子庞俊上书道“:当今西州流民扰动,而征兵不绝,水潦不止,地力不恢复。
加上大军出动,远戍很疲劳,农功忙于转运,资财尽于征发。田亩不能开垦,庄稼不得收割,两手无计,来秋没有希望。
百姓力竭,不堪承受。臣愚认为万里运粮,远就羌戎,不如总兵养众,等到人家疲劳。
车骑将军邓骘应该带兵出征,留下征西校尉任尚让他督凉州士民,转居在三辅。让徭役休息以助其时,停止繁赋以增其财,使男的能够耕种,女的能够织布,然后养精蓄锐,乘懈狙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那么边民的仇能报,奔北之耻可雪了。”
书奏上去,碰上御史中丞樊准上疏荐庞参道“:臣听说鸷鸟上百只,不如一只鹗。从前孝文皇帝领悟了冯唐的话,而赦了魏尚之罪,使他做了边守,匈奴不敢向南一步。
用一个臣子之身,解一方之难,选用得人哩。臣看见故左校令庞参,有勇有谋,与众不同,高才武略,有魏尚的风度。
前因犯了微法,输作很长时间。现在羌戎为患,大军西屯,臣认为像庞参这种人,应在行伍之列。
希望明诏采前世的举措,观魏尚之功劳,免赦庞参之刑,用作军锋,必有成效,宣助国威。”邓太后采纳了他的话,立即从德徒中提拔庞参,拜为谒者,使他向西督三辅诸军屯,而召邓骘回来。
四年(110),羌寇又卷土重来,兵费日广,且连年收成不好,谷每石需五万余钱。庞参报告邓骘道“:连年羌寇特别困扰陇右,供徭赋役开支甚大,官府负债达数十亿万。
现在再向百姓,调取谷帛,..卖什物,以应官吏之需求。外伤羌虏,内困征赋。
于是千里运粮,远给武都西郡。道路险阻,困难太多,走得快就钞暴为害,走得慢就粮食受损,运粮散于旷野,牛马死在山泽。
县官不足,常向百姓借贷。百姓已经穷困了,将向谁去索取?名义上救金城,实际上困了三辅。
三辅已经贫困,反转来又成为金城之祸了。参以前数次说过,应放弃西域,却被西州士大夫所笑。
现在如果贪恋不毛之地,忧恤无用的百姓,让军队在伊吾之野受苦,替三族之外担心,如果破了凉州,祸乱至今不止。开拓之边境不得安宁,对国家之强大毫无益处;有许多田地不去耕种,怎能救得饥荒!所以会治国者,一定着眼国内,不求外利;让百姓富足,不贪广土。
三辅山原旷远,民众稀少,故县空城,可住人之地方甚多。今应将边郡不能自存的,迁入诸陵,田戍故县。
孤城绝郡,强迫迁去;转运远费,聚而近之;徭役太多,休而息之。这是好中之好计策哩。”
邓骘及公卿们因国用不足,想听从庞参的建议,众多人不赞同,才停止了。后来拜庞参为汉阳太守。
郡人任棠有奇节,隐居教授学徒。庞参到任,先去拜访他。
任棠不和他说话,只把薤一大本、水一盂放在户屏之前,自己抱着孙子伏在户下。主簿报告,认为任棠倨傲。
庞参想了一下他的用意,过了好久便说:“任棠是想告诉太守:水,是想我清白哩。拔一大本薤,想我打击强宗哩。
抱儿当户,想我开门怜惜孤儿哩。”于是叹息而回。
庞参在职时,果然能抑强助弱,用惠政赢得民心。元初元年(114),升为护羌校尉,叛羌怀念他的恩信。
第二年,烧当羌种号多等都投降,才又得到还都令居,通河西之路。这时先零羌豪强在北地僭号,朝廷诏参率领降羌及湟中起义的胡兵七千人,与行征西将军司马钧约期会合于北地攻打他们。
庞参在路上被羌人打败。已经失了期,于是称病带兵回来,犯了诈疾罪召而下狱。
校书郎中马融上书请求道“:西戎反叛,寇抄五州,陛下同情百姓之疾苦,哀百姓之失业,用尽府库之财物以养军队。从前周宣王时,猃狁侵略镐和方,孝文帝时,匈奴也入侵上郡,而宣王立了中兴之功,文帝建太宗之号。
不只是两个皇帝有明睿又的天资,也因为有虎将捍卫城池的帮助,所以‘南仲赫赫’,列在《周诗》‘,亚夫纠纠’,载在汉策。前护羌校尉庞参,文武全才,智略远大,既有义勇果毅的气节,兼有博雅深谋的天资。
又度辽将军梁忄堇,前时统领西域,勤苦数年,回来留在三辅,能立功效,闲在北边,单于降服。现在都关起来,陷于法网。
从前荀林父在必阝打了败仗,晋侯恢复了他的职位;孟明视在崤丧师,秦伯不废他的官。所以晋景并赤狄的土地,秦穆公于是称霸西戎。
应该远看两君,使庞参、梁忄堇得到宽宥,的确对折冲有好处,对圣化有帮助。”书奏上,梁忄堇、庞参得到赦免。
后来用庞参为辽东太守。永建元年(126),升为度辽将军。
四年(129),进朝廷做了大鸿胪。尚书仆射虞诩荐参说他有宰相的器量和才干,顺帝时用他为太尉,录尚书事。
这时三公之中,庞参名声忠直,多次被左右所陷害与毁谤,认为所举用的人有违帝旨,司隶承风案之。这时当会茂才孝廉,庞因被奏,称疾不得会。
上计掾广汉段恭因会上疏道“:臣看到道路行人,农夫织妇,都说‘太尉庞参,谒忠尽节,徒因直道不能做违心之事,孤立在群邪之中,自处被中伤之地。’臣还希望在陛下之世,当蒙。
7.文言文阅读《螳螂捕蝉》及答案园中有树,其上有蝉①,蝉高居、悲鸣②、饮露,不知螳螂③在其后也。
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⑤在其下也。 (选自《说苑·正谏》) [注解]①蝉:昆虫,又叫知了。
②悲鸣:动听地鸣叫。③螳螂:昆虫,又叫刀螳,臂长,善捕小虫。
④委身:曲身。⑤弹丸:弹弓铁丸。
这里指拿弹弓的人。 [实战演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⑴欲取蝉( ) ⑵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⑶黄雀延颈( ) 2、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 ⑴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 ⑵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 ⑶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⑷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什么?有何比喻义? 5、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螳螂捕蝉: 1、⑴要;⑵旁边;⑶伸 2、⑴树;⑵蝉;⑶螳螂;⑷黄雀 3、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
5、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⑵不能见利而忘害,居安而忘危。
⑶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 参考译文:园子里有棵树,树上有只蝉,这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
螳螂弯曲身肢,要去捕蝉,却不知黄雀在它旁边。黄雀伸出脖子要去啄食螳螂,却不知手拿弹弓铁丸的人正在它的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