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高考考纲要求学生掌握120个文言实词。
由于内容多,下面的文档仅做参考。1、爱 ①故以其爱不若燕后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亲爱 疼爱 ②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柳毅传》 心爱的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 爱护 ④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书博鸡者事》 爱戴 ⑤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六国论》 怜惜 爱惜 ⑥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舍不得 吝啬 ⑦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 喜爱 爱好2、安 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安定 ②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稳 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安逸 安适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 奉养 ⑤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 抚慰 安抚 ⑥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柳敬亭传》 安心 ⑦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怎么 ⑧沛公安在 《史记·鸿门宴》 哪里 什么地方 3、被bèi 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覆盖 ②幸被齿发,何敢负德? 《柳毅传》 加在……之上 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 遭受 ④翡翠珠被 《招魂》 被子 ⑤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 表被动 pī通“披” ①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送东阳马生序》 穿 ,披 ②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 分散,散开4、倍 ①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 《鸿门宴》 背弃 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更加 加倍 ③ 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 《治安策》 反背 背叛 ④ 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淮阴侯列传》 背后5、本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 》 树木的根 ②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种树郭橐驼传》 树木的干 ③王欲行之,则何反其本矣 《齐桓晋文之事》 根本 基本 ⑤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论积贮疏》 农业 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入于人欤 《伶官传序》 推原 考察 ⑦ 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本来的 原来的 ⑧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孔雀东南飞》 本来 原来6、鄙 ①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边远的村邑 ②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左传 曹刿论战》 鄙陋 鄙俗 ③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孔雀东南飞》轻贱 ④ 孔子鄙其小器 《训俭示康》 鄙薄 轻视 ⑤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滕王阁序》 自谦之词7、兵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 兵器 武器 ②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兵 《信陵君窃符救赵》 军队 士兵 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扬州慢》 战争 军事 ④故上兵伐谋 《孙子·谋攻》 用兵的策略8、病 ①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 泛指疾病 ②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生病 有病 ③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揠苗助长》 疲劳 困苦 ④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训俭示康》弊病 毛病 ⑤ 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知已 《论语卫灵公》 担忧 忧虑 ⑥ 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答卫中立论师道书》 羞辱 伤害 ⑦ 子疾病,子路请祷 《论语·述而》 重病 病重9、察 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信陵君窃符救赵》 观察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左传曹刿论战》 明察 ③向察众人之言,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赤壁之战》 考察 详审 ④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 《与妻书》了解 明白 ⑥ 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 选拔 ⑦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列传》 洁白的样子10、朝chāo ①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 《项羽本纪》 拜见 拜访 ②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 朝见 ③ 欲辟土地,朝秦楚 《齐桓晋文之事》 使……朝拜 ④ 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齐桓晋文之事》 朝廷 ⑤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 朝代 zhāo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涉江》 早晨 11、曾cēng ①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曾经 ②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 竟然 ③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连……都 ④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词送我,我岂有所失哉?《信陵君窃符救赵》竟然 怎么 zēng ①是高 曾时为一户者,至曾 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 《治平篇》 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增加12、乘chéng ①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氓》 登 升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坐 ③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石钟山记》 驾 ⑤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凭着 趁着 ⑥ 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曰 :“开火!” 利用 ⑦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 顺应 顺着 ⑧ 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冒着 顶着 shèng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触龙说赵太后》 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13、诚 ① 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真诚 诚实 ② 子以我言为不真诚,试入诊太子 《扁鹊列传》 真实性的 ③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实在 确实 ④ 楚诚能绝齐,秦原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传》 果真 如果确实14、除 ① 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信。
《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中规定的150个文言实词 比鄙兵病察 彻乘从当道 得定伐犯方 负赋更故顾 观归好号还 会惠及极计 济加假间简 见竭尽进居 举具俱聚遽 决类临虑论漫灭明名命 谋难平戚启 强窃请穷求 取去全任入 善少舍涉生 胜师施实食 使释恃属说 素汤痛亡为 务徙狭鲜向 效信行形兴修徐许寻业 遗贻夷异易 诣益阴引盈 余狱御缘远 云责章知止 致质众专周 走足卒作坐 布衣 菲薄 间隔 交通 节目绝境其实 阡陌 亲戚 驱驰 问津 无论 牺牲 鸿儒 白丁。
120个文言实词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失街亭》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赤壁之战》 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7衣食所安(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被 1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 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7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 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译文: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 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4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8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9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译文:孔子轻视他器量狭小 5肉食者鄙(庸俗,见识浅,鄙陋)《曹刿论战》 译文: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6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我见李将军,朴朴实实象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史记•伯夷列传》 译文:(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6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战争,军事)《论积贮疏》 译文:战争、旱灾相继而来,社会的财富极其缺乏 7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孙子•谋攻》 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译文:假使当初我不做这个差事,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译文:晋国范宣子执政,诸侯向晋国缴纳的贡品很重,郑国人深为这件事所苦。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一斗米,卖二十钱损害农人,卖九十钱损害从事工商业的人。 6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训俭示康》 译文: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好的品德,现代人却用节俭来互相羞辱。
7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筋疲力尽)《赤壁之战》 译文:用疲惫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军队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察,审察) 《赤壁之战》 译文:刚才我(鲁肃)察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想贻误将军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 译文:水清澈到极点就没有鱼(生活在里面),人精明到极点就没有人跟随。 7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看清楚)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
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曹刿论战》 译文: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朝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
4.总结下高考文言文常用的实词文言文常用实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通假字 1.同音替代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案通按)2.音近替代 距关,毋内诸侯。
(内与纳声母相同) 举酒属客。(属与嘱韵母都是u)3.形近替代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被与“披”因同一个形旁“皮”而通) 通假字的理解和句意关系甚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碰到实词字面意思理解不通的时候可以考虑是否出现通假现象。
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胡乱代替,望文生义,因为通假字往往是约定俗成的,要注重积累。二、偏义副词所谓偏义副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暗衬。
1.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存”为衬字。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例:今有一个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
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暗衬。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副词和同义词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
例:伶俜萦苦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其中“伶俜”是合成词,不能单独解释某个词素。“怨望”是同义词连用,都是怨恨的意思。
“死生”指死亡和活着,不偏指。三、古今异义词所谓“古今异义”,主要指那些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尤其是差别细微、容易别忽略的词。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江”“河”二字,古代特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2.词义缩小:“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臭”必须解释为“气味”。
3.词义转移:“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只能解释为“眼泪”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即褒贬意义的转化。
“卑鄙”古代表示出身低微,见识浅陋,是一个表谦虚的中性词,今却指品行恶劣。其中“卑”为身份低下,“鄙”为见识浅陋。
5.名称说法改变:“目”该称眼睛,“寡”现已换用为“少”,“足”换用为“脚”。四、一词多义,即一个字或词有多个意思。
主要是掌握好课本上古诗词及文言文的注解部分,注重积累。并且要与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综合起来,才能把一篇陌生的文言文读懂!文言实词太多了,此处不赘述。
有什么疑问请追问或给我留言,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