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高大百科网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 > 古文 >

九下文言文重点字词(求九下所有文言文字词和句,句子翻译,要全,感谢!)

日期: 来源:高大网收集编辑:www.gdy.net.c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九下文言文重点字词(求九下所有文言文字词和句,句子翻译,要全,感谢!) 1.求九下所有文言文字词和句,句子翻译,要全,感谢!

(很高兴为您解答!) 邹忌讽齐王纳谏 注释 邹忌:战国时的齐国人,曾任相国。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的规劝。 齐王:即齐威王,威王。

纳谏:接受规劝。纳,接受,接纳。

修:长,这里指身高。 八尺:战国时一尺约合今天的七寸左右。

昳丽:光艳美丽。 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服,名词作动词活用,意为穿戴,在句中作状语) 窥镜:照镜子。 孰:谁,什么。

与:和……比。 及:比得上。

旦日:明天。这里指第二天。

明日:第二天。 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之:代城北徐公。 弗如远甚:远不如。

弗:不。 寝:躺着。

美我者:赞美/认为……美。 私:动词,偏爱。

诚知:确实知道。 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以”的后边省去了“我”。以:认为。

于:比。 地:土地,疆域。

方:方圆。 宫妇:宫里的姬妾。

左右:身边的近臣。 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蔽: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受蒙蔽。

善:好。 乃:于是,就。

面刺:当面指责。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刺,指责,议论。 受上赏:给予,付予。

通“授”。 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喻。

谤讥,在这里指“指责,议论”,没有贬意。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

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使动用法。

时时而间(jiàn)进:有时候偶然进谏。间进:偶然有人进谏。

间,间或,偶然,有时候。 期(jī)年:满一年。

期,满。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2-3]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魁梧,容貌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里自己的形象),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一个美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照镜子看着自己,觉得自己远远比不上。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赞美我的原因,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的原因,是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好。”

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官员们都来进言规劝,官门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

几个月以后,不时偶尔还有人进谏。满一年之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曹刿论战 原文 曹刿1论战 十年2春,齐师3伐4我5。公6将战,曹刿(guì)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7谋8之,又何间9(jiàn)焉?”刿曰 :“肉食者鄙10,未能远谋。”乃11入见,问:“何以战12?”公曰:“衣食所安,弗(fú)敢专也13,必以分人14。”

对曰:“小惠未遍15(biàn),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16(bó),弗敢加17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18(fú),神弗福19也。”公曰:“小大之狱20,虽不能察21,必以情22”。”

对曰:“忠之属也23,可以一战24,战,则请从25。”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26。

公将鼓27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28。公将驰29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30,登轼31(shì)而望之,曰:“可矣。”

遂32逐33齐师。 既克34,公问其故。

对曰:“夫(fú)战,勇气也35。一鼓作气36,再37而衰,三38而竭;彼竭我盈39(yíng),故克之。

夫(fú)大国,难测40也,惧有伏41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42(mǐ),故逐之。”

[2] 注释 1、【曹刿(guì)】:又名曹沫。春秋时鲁国大夫。

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曹刿是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高傒、鲍叔牙、公子雍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

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这时,一 直隐居梁甫山的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谋划策。

庄公问曹刿:“齐强鲁弱,我们能打胜吗?”曹刿反问:“国君感到自己为百姓办了哪些好事,能使百姓和您同心同德去战胜敌人吗?”庄公说:“寡人虽尽责不够,不过还是时时想到百姓。吃穿不敢独享,常常分给身边的大臣。”

曹刿说:“这很好,但只靠施这些小恩小惠,百姓还不会真心实意跟国君去作战的。

2.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及重点

答: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 《公输》――《墨子》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起.于鲁 出发,动身 2、公输盘不说. 通“悦”,高兴 3、再拜.. 拜了两次 4、不可谓知类.. 明白事理

5、然胡..不已.乎 然.:但是;胡.:为什么;已.

:停止。 6、胡不见.

我于王 引见 7、子墨子九距.

之 通“拒”,抗拒。 8、子墨子守圉.有余 通“御”,抵挡。 9、公输盘诎.

通“屈”,理屈。

10、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来„„的方法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入侵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争 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4、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5、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6、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争 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4、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5、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6、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

三、回答问题

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从而动身去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

词语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 有利 委.而去.之 委. 放弃;去. 离开 地利不如人和..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故曰 所以 七里之郭. 外城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限制;以. 凭借 池.非不深 护城河 亲戚畔.之 通“叛”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 威慑 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 多助之至.

极点 翻译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

所向、内部团结

2、委而去之。 弃城而逃。

3、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

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4、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重要问题

本文论述了“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一、词语解释 舜发.

于 被任用 人恒过.. 恒. 常;过. 犯过失 傅说举于..

被选拔 衡.

于虑 同“横”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 所以;任. 责任,担子;是. 这 而后作.

奋起 苦.

其心志 使

┅┅痛苦 征于色. 颜色。

希望可以帮到你!

3.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及重点

答: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 《公输》――《墨子》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起.于鲁 出发,动身 2、公输盘不说. 通“悦”,高兴 3、再拜.. 拜了两次 4、不可谓知类.. 明白事理

5、然胡..不已.乎 然.:但是;胡.:为什么;已.

:停止。 6、胡不见.

我于王 引见 7、子墨子九距.

之 通“拒”,抗拒。 8、子墨子守圉.有余 通“御”,抵挡。 9、公输盘诎.

通“屈”,理屈。

10、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来„„的方法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入侵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争 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4、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5、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6、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争 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4、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5、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6、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

三、回答问题

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从而动身去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

词语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 有利 委.而去.之 委. 放弃;去. 离开 地利不如人和..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故曰 所以 七里之郭. 外城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限制;以. 凭借 池.非不深 护城河 亲戚畔.之 通“叛”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 威慑 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 多助之至.

极点 翻译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

所向、内部团结

2、委而去之。 弃城而逃。

3、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

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4、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重要问题

本文论述了“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一、词语解释 舜发.

于 被任用 人恒过.. 恒. 常;过. 犯过失 傅说举于..

被选拔 衡.

于虑 同“横”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 所以;任. 责任,担子;是. 这 而后作.

奋起 苦.

其心志 使

┅┅痛苦 征于色. 颜色。

希望可以帮到你!

4.《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翻译以及九年级下册的所有文言文翻译3Q~

作者是孟子。

该文出自《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羮(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ér)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ér)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一、重点字词;2.熊掌:熊的脚掌,是极珍贵的食品。

3.得兼:即“兼得”,同时获得。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据有几样东西。

得:得到。 4.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取:选取。

舍生而取义者也:取:求取。 5.所欲有甚于生者,甚:超过; 于:比。

6.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7.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8.患:祸患,灾难。 9.辟:通“避”,躲避。

下同。 10. 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11.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

12.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以使用呢?。 13.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1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按照这种方法就可以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5.非独:不单,不仅。

独,只,仅仅。 16是:这。

17.勿丧:不丢掉。丧:丧失,丢失。

18.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竹篮” 19.豆:古代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

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20.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

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

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

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而,连词表修饰。 21.蹴(cù):用脚踢 与:给 22.不屑:因为轻视而不肯接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屑,认为值得,长于“不”连用 2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高官厚禄。万钟,这里指高官厚禄。

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则,连词,这里表假设。

“辩”通“辨”,辨别。 24. 何加:有什么益处。

加:好处。 25.为:为了。

下文“向为”“今为”的“为”都念“wei(四声)” 26.奉:侍奉。 27.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德。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28.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乡通“向”,原先,从前。 29. 已:停止,放弃。

30. 本心:天性,天良。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31.是故:因此。

32.能:能够。 33.行道之人:路上饥饿的行人。

34.已:停止,放弃 35.心:天性,天良。二、古文的一词多义1.而 蹴尔而与之。

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或表修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转折连词,却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 3.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种做法 4. 得 二者不可得兼 得,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德”,感激 5.为 乡为身死而不受。 为了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做 6. 之 人之所欲 定语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 的 皆有之 代词 它 文中指羞恶的本心 得之 代词 它 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 与之 代词 它 文中指行道之人 乞人 受之 代词 它 文中指万钟的俸禄 为之 代词 它 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 此之谓失其本心 结构助词 它,指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 7. 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获得生命 8.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 给 9.加 万钟于我何加焉 增加,这里指带来的好处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虚报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增加 10莫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没有什么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没有谁三、通假字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

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乡”通“向”,从前。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例句:“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4. “辟”通“避”,躲避。例句:“故患有所不辟也” 5. “辩”通“辨”,辨别。

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四、古今异义1.可以 古:能够用来 今:能够 2.是 古:这 指示代词 今:判断动词 3.豆 古:古。

5.人教版语文九下文言文课下注释

公输一、解释重点词语。

1、起于鲁 起:出发,动身 2、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3、再拜 拜了两次 4、不可谓知类 知类:明白事理5、然胡不已乎 然:但是;胡:为什么;已:停止。6、胡不见我于王 见:引见 7、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拒”,抗拒。

8、子墨子守圉有余 通“御”,抵挡。 9、公输盘诎 通“屈”,理屈。

10、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来……的方法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入侵12、吾义固不杀人 善良坚持道义 13、请说之 解说这件事14、不可谓仁 对人亲善,友爱。 15、虽然 虽然如此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2、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3、知而不争 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4、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5、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6、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

7、胡不已乎? 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8、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9、愿借之杀之。 希望借助您去杀了他。

10、请献十金 请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1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

意思是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土地。孟子二章一、重点词语解释。

1、舜发于 被任用 2、人恒 过 常;犯过失3、傅说举于 被选拔 4、衡于虑 同“横”,梗塞,不顺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责任,担子;这 6、而后作 奋起7、苦其心志 使……痛苦 8、征于色 颜色9、劳其筋骨 使……劳累 10、发于声 吟咏叹息11、饿其体肤 使……饥饿 12、而后喻 了解13、空乏其身 使……贫困 14、法家拂士 同“弼”15、乱其所为 使……错乱 16、入则 在里面。指国内17、所以动心忍性 用来;使……惊动;使……坚韧; 18、出则 在外面。

指国外 19、曾益其所不能 增加,同“增” 二、句子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2、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 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3、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他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4、行拂乱其所为 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6、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10、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重点词语解释1、地利 有利 2、委而去之 放弃;离开3、人和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故曰 所以5、七里之郭 外城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凭借7、环而攻之 围 8、固国 巩固 国防9、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是 10、威天下 震慑11、池非不深 护城河 12、亲戚 畔之 内亲外戚;通“叛”13、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 14、多助之至 极点15、坚利 锐利 16、天下顺之 归顺,服从二、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委而去之。 弃城而逃。

3、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4、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鱼我所欲也一、重点词语含义 1、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得到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如4、贤者能勿丧耳 不丢掉5、蹴尔而与之 用脚踢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通“辨”,辨别。7、万钟于我何加焉 有什么益处8、妻妾之奉 侍奉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

与:通“欤”,语气词。10、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向”,从前。

11、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放弃。1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性,天性13、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4、何不用也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15、乞人不屑也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二、翻译下列句子 1、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3、呼尔而与之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6、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庄子两则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惠子相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相:做宰相;国:国都,京城2、非梧桐不止;安知鱼之乐 止:栖息;安:怎么3、。

6.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字词包括解释里的字词

七年级(上)(不含文言文篇目) 1 、在山的那边 痴想chī xiǎng:入迷的想;不现实的空想。

隐秘yǐn mì∶隐蔽,不显露。 铁青tiě qīng:指人恐惧、震怒或患病时的脸色发青。

凝成níng chéng: 结成或团成一块;聚在一起。 诱惑yòu huò∶使用手段引诱人做坏事;吸引。

喧腾xuān téng:喧闹沸腾。 一瞬间yí shùn jiān:一眨眼之间。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训诫xùn jiè∶告诫、教导。 耸立sǒng lì: 高高地矗立。

迂回yū huí: 曲折回旋的;环绕的。 凝视níng shì: 不眨眼地看。

啜泣chuò qì: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纳罕nà hǎn:惊讶,奇怪。

嶙峋shòugǔ-línxún: 瘦得连骨头都露出来,形容人消瘦。 心惊肉跳xīnjīng-ròutiào: 因担心灾祸临头而惊恐不安的样子。

头晕目眩tóu hūn-mù xuàn:头脑眩昏,视力模糊。 眩xuàn:(眼睛)昏花。

小心翼翼xiǎoxīn-yìyì: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翼翼yìyì:谨慎、严肃。

3、短文两篇 收敛 shōu liǎn:收拢,合拢。 骚扰sāorǎo:使不安宁;扰乱。

聒聒 guō guō: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宽恕kuān shù:宽容饶恕。

卑微bēi wēi: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小憩xiǎo qì:休息。

茁壮zhuó zhuàng:肥大壮实;成长壮大。 糟蹋zāo tà :任意浪费或损坏; 奸污。

庸碌yōng lù: 平庸而无所作为。 辜负gū fù∶亏负;对不住 [别人的好意、期望或帮助];错误地对待。

擎天撼地qíng tiān hàn dì:形容力量巨大。 肃然起敬sù rán-qǐ jìng: 形容由于受感动而产生的恭敬和钦佩。

4 、紫藤萝瀑布 嚷nāng :小声说话。 穗suì:稻麦等禾本科植物的花或果实聚生在茎上顶端部分。

亦泛指穗状花实。 舱cāng:船或飞机的内部。

绽zhàn:衣服裂开。 凑còu:本义:水流会合。

酿niàng:本义:做酒,酿造。 终极zhōngjí: 最终;穷尽。

迸溅bèngjiàn: 向四外飞溅。 挑逗tiǎodòu: 挑动逗引;招惹。

繁密fán mì:繁杂茂密。 伫立zhù lì:久立,长时间地站着。

凝望níng wàng: 注目远望。 笼罩lǒng zhào:广泛覆盖的样子。

伶仃líng dīng∶孤苦无依靠;瘦弱无力的样子。 稀零xī líng∶很少的。

忍俊不禁rěn jùn-bù jīn: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不禁:不能自制。 6 、理想 蜕tuì:蝉、蛇之类脱皮去壳。

饥寒jī hán:饥饿和寒冷,多用于缺吃少穿的困难情况。 运行yùn xíng: 星球、车船等周而复始地运转。

倔强jué jiàng:刚强,不屈服。 濯洗zhuó xǐ:洗。

玷污diàn wū:弄脏;污损。比喻名誉受污损。

怨恨yuàn hèn: 强烈不满或仇恨,也指这种情绪。 扒窃pá qiè: 从别人身上偷窃钱物。

诅咒zǔ zhòu:原指祈求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现指咒骂。 浓阴nóng yīn: 浓密的树荫。

浪子回头làng zǐ-huí tóu:游荡不务正业的青年人痛改前非。 碌碌终身lùlù zhōng shēn:碌碌:平庸的样子。

一生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 绝处逢生juéchù-féng shēng:遇到不幸或险恶转化为吉祥、顺利。

可望不可即kě wàng-bùkějí: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7 、短文两篇 贪婪tānlán: 对财物、钱等充满非同寻常的强烈欲望。 堕落duòluò∶道德方面下落至可耻或可鄙的程度。

点缀diǎn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自豪zìháo:自己感到光荣,值得骄傲。

冉冉rǎnrǎn∶渐进地; 慢慢地;柔软下垂的样子。 苦熬kǔ'áo:忍受着痛苦度[日子]。

雏形chú xíng∶未定型前最初的形式;根据实物按比例缩小的模型。 丰硕feng shuò:丰满硕大。

稀疏xī shū: 宽松;不稠密。 珍重zhēn zhòng∶重视;爱惜;保重身体。

累累léi léi:连续不断;排列成串。 低回dī huí∶也作“低徊”,徘徊;流连;回旋起伏;纡回曲折。

沉甸甸chéndiāndiān: 物因重量过甚而下坠的样子。 眼巴巴yǎnbābā∶形容急切地盼望 ; 形容急切地看着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而无可奈何。

红灯绿酒hóng dēng-lǜjiǔ: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具体而微jùtǐérwēi: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语出于《孟子?公孙丑上》。 多姿多彩duōzīduōcǎi:各种颜色,花色繁多。

形容各式各样。 不可磨灭bùkěmómiè: 指功绩、印象永久存在而不会消失。

8 、人生寓言 慧心huìxīn:佛教指能感悟至理的心智,泛指聪慧之心。 嬉戏xīxì:游戏;玩乐风韵。

窖 jiào:收藏东西的地洞或坑。 慷慨kāng kǎi∶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啬。

闲适xián shì:清闲安适。 撤销chè xiāo∶取消。

禀告bǐng gào:旧指把事情报告上级或长辈。 厄运è yùn: 不幸的命运。

泯灭mǐn mìe:丧失。 折磨zhé mó:使身心承受痛苦。

行乞xíng qǐ:乞讨;又佛教语。谓僧人托钵以求布施。

正色zhèng sè∶又称“常色”。健康人面部色泽;纯正的颜色,指青、黄、赤、白、黑等色;严肃的神色。

风韵 fēng yùn:优美的姿态神态。 落难luònàn∶遭到不幸;遭遇灾祸;陷入困境。

流落liúluò:穷困失意,在外漂泊。 无忧无虑wúyōu-wúlǜ∶没有思想负担的;无所烦恼的。

心旷神怡xīnkuàng-shényí: 心胸旷达,精神愉快。 举世无双jǔshì-wúshuāng∶全世界只有一个。

形容极为罕见;无与伦比。 险象迭生xiǎnxiàngdiéshēng: 危险的现象发生。

多愁善感duōchóu-shàngǎn: 内心忧郁,易于感伤。 天灾人祸tiānzāi-rénhu。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 发动机支架坏了有哪些影响,发动机支架坏一个需要全换吗

  • 发动机支架坏了有哪些影响?发动机支架是连接发动机和车架的重要零部件,其作用是支撑发动机的重量,减少震动和噪音,排放噪音、振动、冲击力和热量,降低车辆的振动、噪声和疲劳程度。因此,一旦发动机支架出现问题,就会对车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发动机支架坏了会对汽车性能产生哪些影响?发动机支架坏了对汽车性能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噪音增加:发动机支架坏掉后,发动机就会变得不稳定,就容易产生噪音,这会影响驾驶者的听觉体验,车内的嘈杂程度会有所增加。2.震动加剧:发动机支架坏了以后,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不再稳定
  • 去4s店做保养用盯着吗,去4s店保养要全程盯着吗

  • 去4s店保养要全程盯着吗?许多车主对去4S店保养是否需要全程盯着存在疑问,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讲解:1.4S店是否值得信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4S店因为其专业性和资质证明,是大众比较信赖和选择的汽车保养和维修地方。不过,对于4S店的信任,我们也需要在相关平台和社交网络进行咨询、查看相关评价等,尽量找到口碑好、服务态度良好的可靠4S店。2.你需要区分不同的保养项目建议车主可以了解自己车型相关的保养知识,通常来说,正常保养涉及到更换机油、机滤、空滤、油滤、火花塞、刹车油等固定的项目;而轮胎轮毂的清理、轮胎气
  • 半坡起步上坡时离合要全部松开吗,半坡起步要把离合踩到底吗

  • 半坡起步技巧一:离合不必全部松开在半坡起步时,许多人会出现一种错误的想法:必须要将离合全部松开后,方可继续驾驶。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完全松开离合会导致车辆熄火或者撞车。半坡起步时,应该只是略微松开离合,让引擎得到一定的动力,同时轻轻踩下油门,让车辆平稳地运行。半坡起步技巧二:离合需踩到底虽然离合不必全部松开,但是车辆在半坡上行驶时,我们仍然需要将离合踩到底,以确保车辆行驶的流畅性和稳定性。如果不踩到底,会导致车辆发生抖动、溜车等情况,影响我们的驾驶安全。其他值得注意的半坡起步事项1.在半坡起步时,要及时
  • 文言文的解释,文言文在线查询,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文言文现代汉语词典

  • 导读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的写作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领域。文言文因其独特的韵律和美感,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本篇文章将通过解释、查询和现代汉语词典,深入探究文言文的意义和应用。一、文言文的定义与起源文言文,又称古文、正文、典文等,指汉语的古代书面语言,其产生时间可以追溯至商朝晚期(公元12世纪左右)。文言文拥有复杂的语法结构和特有的词汇,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的经典文献,如《周易》、《尚书》等。文言文的流行可以追溯至汉朝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都掌握着文
  • 车尾被撞的不严重有必要全换吗?被追尾了是修原车杠还是换新的?

  • 本文目录我的大众新捷达车尾被撞成这样要修多少钱?车尾型号去掉合法吗?换保险杠车会贬值吗?汽车尾架合法吗?被追尾了是修原车杠还是换新的?我的大众新捷达车尾被撞成这样要修多少钱?看你在那修了,4S店就贵了肯定要你换杠的,大概800左右,如果是在外面修也就是400左右车尾型号去掉合法吗?答,不合法,车尾标识是不可以去掉的汽车标志是指各种汽车品牌的标志,这些标志往往成为汽车企业的代表,汽车的标志包括:汽车的商标或厂标,产品标牌,发动机型号及出厂编号,整车型号及出厂编号以及车辆识别代号等。可以去掉,但是如果是被交警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热门文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 含过的文言文(过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限制在初中和高一高二)

  • 1.过 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限制在初中和高一高二额。。。我也不太清楚高二是什么水平。。。你看看行不行1、同本义过,度也。——《说文》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2、超出,胜过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
  • 文言文鸿门宴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小题1:D小题2:B小题3:A小题4:(1)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2)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小题1:试题分析:道:名...
  • 示爱文言文女对男(女对男表达爱意的古诗文有哪些)

  • 1.女对男表达爱意的古诗文有哪些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元好问《摸鱼儿》2.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孙吴四英将文言文答案(孙吴四英将文言文阅读答案)

  • 1.孙吴四英将文言文阅读答案译文 孙策、孙权建立的吴国之所以占有江东地区,跟中原地区的曹操对抗,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当时东吴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是当时的(东吴)的所谓国家的心腹与梁柱,都是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
  • 七级上语文文言文练习(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五篇)

  • 1.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五篇一、寓、矛盾、誉、吾、履、遂二、1.卖;夸耀 2.不;回答 3.这里当“购买”讲;鞋. 4.尺码;相信三、1.我的矛非常锐利,什么东西都能被它穿透. 2.用你的矛穿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3.等到了集市上却忘...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