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 一、概念认识 例1: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郑伯克段于鄢》) 引文中加下划线的“惊”字是典型的动词使动用法。
句中“吃惊”的不是庄公,而是姜氏,是难产而生的庄公“使(她的母亲姜氏)吃惊”。 为什么这么说?从上下文意来看,姜氏从此之后就不喜欢庄公,其原因就是庄公出生的时候是脚先出来,这种“逆生”就是难产,很容易导致母婴的死亡,因而,姜氏的“吃惊”就是很自然的。
另外,刚出生的婴儿没有意识,不可能对生养自己的母亲表示“吃惊”。所以说,“惊”这一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只能是宾语姜氏。
例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此句中的“舞”、“泣”这一动作的施行者分别是“潜蛟”和“嫠妇”,而使他们“舞”、“泣”的则是“余音”。 从以上例子的分析来看,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 1.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某个动词充当句子谓语的时候,句子的主语并不是这个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行者,也就是说,充当谓语的动词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的这个动作。
2.解释这个动词时,应该在前面加“使”,成为“使(让)+ 宾 + 动词”的格式。 例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秦族不会主动灭亡自己,而是山东豪俊“并起”的外部原因使自己灭亡了。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一,就是看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是不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的。
二、形式特征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语法特征是能带宾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带宾语。
能带宾语的动词称之为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的动词称之为不及物动词。 比如,醒、徘徊、合作、觉悟、休息、前进、竞赛、冲突、灭亡等动词就不能带宾语。
在古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常就是指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换言之,古汉语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最多见。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它们以使动用法出现在句中时,也就带上了宾语。
例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洵《六国论》) 例句中的“却”是不及物动词,后面带了指代“秦”的宾语“之”,“却”就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之)退却”。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二,就是看句中的作谓语的动词是不是后面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如果是,就可以尝试从使动用法的角度去理解。
下列句中加下划词都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司马迁《淮阴侯列传》) 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这种情况在古汉语里很少见。
这种用法有两种情况: 一是及物动词带宾语,在形式上和动宾结构没什么区别,区别只是在意义上。也就是说,使动虽然也是及物性质的,但是,它的动作行为不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主动发出的,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使他们有这种动作行为。
例5: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 这句中“朝”是及物动词,意为“朝见”。
但是,各诸侯国去朝见秦国,并不是自愿的,而是能“序八州”的强大的秦国迫使他们来朝见的。所以,“朝”应解释为“使(同列)朝见”。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三,就是看宾语是不是主动发出这个动作行为,如果是外部的原因使宾语施行了这个动作行为,那就是使动用法。 二是有些及物动词读音的改变(一般变为第四声),往往是使动用法。
例6: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sì)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这句“食”字后省略了代词“之”,应理解为“使(让)(他)吃粗劣的饭食”。
例7: 中军置酒饮(yìn)归客。(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句诗中的“饮”的词义就是“使饮”,使动用法就是当然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使动用法的及物动词的读音都改变,而且改变读音的也不限于及物动词,因而不能单纯从读音的变化来判断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四,就是思考上下文意是否表示的是使动的意思。
3.使动用法的语法特点。 使动用法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句的内容。
虽然古汉语里并不常见兼语句,但是,能用兼语句的结构特点去理解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帮助应是很大的。先分析两个现代汉语兼语句的。
2.语文文言文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就是使之动,也就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活用为使动用法的词在常态下往往不具有使动性质,而在活用的句子中却改变常态具有了使动性。文言中,动词、形容词和名词都可以有这样的改变。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却是没有的。
1.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一种表示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的活用。在一般句子(非使动句子)中,宾语往往是主语支配的对象。如:“他做作业。”“做”这个动作是由主语“他”发出的,而且,谓语“做”的对象是“作业”,也就是说宾语“作业”是主语“他”支配的对象。而在有“使动”关系的句子中,谓语表示的动作行为往往不是由主语发出的;宾语也不是主语支配的对象。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如果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臣活之”应该译为“我活了他”。这显然是不行的。为什么呢?因为“活”这个词是一个不及物的动词。现代汉语中,不及物的动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而在文言中,不及物的动词却常常可以带宾语,因而,我们就说这个不及物的动词给活用了。那它活用做什么词了?当然,肯定不是活用作及物动词了。经过人们研究这类词发现,这些不及物的动词翻译过来时都有“使(宾语)动”的性质,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活用为“使动用”或“使动式”,后来规范了,就称之为“使动用法”。
3.文言文的使动用法文言文中使动用法比较多,了解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文言文的学习。学习使动用法需注意以下三点:
一、三种情形。文言使动用法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三种:
1.动词使动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例如: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这个行为不是主语“臣”发出,而是主语“臣”使宾语“之(项伯)”发出,是“使……活”意思,全句译为“项伯杀人,臣救活过他”。
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忿恚”是主语 “(吴)广”使宾语“尉”“忿恚”,全句译为“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恼怒。”
③叫声屈动地惊天。(《窦娥冤》)“动、惊”分别是主语“屈”使宾语“地”“天”发出,分别是“使……震动、使……震惊”意思。
2.形容词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④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尊”是形容词,作使动,“使……尊贵”,“尊长安君之位”即主语“媪”使宾语“长安君之位”“尊贵”。
⑤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固”是形容词,作使动,“使……稳固”,“固其根本”即“使其根本稳固”。
3.名词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例如:
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名词,作使动,“使……为王”,“王之”即“使他(先破秦入咸阳者)成为王”。
二、判断方法。判断一个词是不是使动用法,方法有两种:
1.看能否在这个词里加进一个“使”字,加得进“使”就是使动,否则就不是。例如: ⑦“曹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烧(之),加不进“使”字,“烧”是一般动词;走(之),使(之)逃跑,加得进,“走”就是使动用法。
2.根据句义判断。例如:⑧士卒亦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李将军列传》)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判断两句中“从”字是不是使动,就要看句子的意义。⑧句中士卒比李广地位低,“从”当然是一般动词;⑨句中沛公地位比百余骑高,“从”便是使动,如果说是沛公“跟随着”百余骑,那就不合情理了。
三、翻译方法。使动用法的翻译要注意避免两种错误:
1.意译混淆直译。如:例①可以意译为“项伯杀人,我救活了他”,但不能因“活”可以意译为“救活”而认为不是使动用法,如果单独解释“活”,那就一定要直译为“使……活”,不能意译混淆了直译。
2.附加宾语。即翻译时把宾语也一同带进去。如:有人将“大王必欲急臣”的“急”,翻译为“使臣着急”,“足以荣汝身”的“荣”翻译成“使你荣耀”,这都是错误的译法,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使……着急”,“使……荣耀”。
4.高中文言文里的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用如一般动词的时候,也能作使动用法,但是在古汉语中不多见。
例9: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此句中的“生死”不是并列结构,而是动宾结构,“生”是不及物动词作使动,意思是“使死者复生”;“肉骨”也是动宾结构,“肉”是名词的使动,意思是“使白骨生肉”。
名词的使动用法的前提是:名词要活用为动词,而且要带宾语。其意义可按“使宾语怎么样”这一关系来判断。
例10: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司马迁《鸿门宴》) 加下划线的名词都表示的是“使宾语怎么样”的意义关系。 满意的话请及时点下采纳哟。
:)~谢谢哈。
5.文言文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使动:可以译为“使……怎么样”。
如:1、生死人而肉白骨译:使(让)死人活,使(让)白骨长肉。 生,使……活 / 肉,使……长肉意动:可以译为“以……为……”一般有两种情况,翻译稍有区别。
如:2、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其父为宾客,译为现代汉语就是“把他的父亲当作(视为)宾客” 宾客是名词,所以名词的意动用法一般翻译为“把……当作(视为)……” 再如“粪土当年万户侯”中间的“粪土”如: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她偏爱我。
美,“认为……美” 美是形容词,所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一般翻译为“认为……怎么样” 意动用法一般只有形容词和名词。 第一次来回答不知道满意不……。
6.新课改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中全部使动用法必修1~5词类活用归纳必修一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晋军函陵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使……灭亡越国以鄙远 (鄙,名作动,把……当边邑夜缒而出 (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既东封郑(封,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肆其西封 (肆,形容词作动词,扩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作动,损害第5课 《荆轲刺秦王》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迟,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迟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作动词,上前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上朝服使使以闻大王(闻,动词使动,使……听闻箕踞以骂曰( 箕,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皆白衣冠以送之 衣冠,名次作动词,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头发上指 (上,作状语,向上群臣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觉得奇怪左右既前( 前,名词作动词,上前断其坐股( 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砍断第6课 《鸿门宴》①名词的活用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作状语,连夜吾得兄事之(兄,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状语,像鸟翅那样间至军中 (间,作状语,从小路沛公军霸上(军,作动词,驻军沛公欲王关中 (王,作动词,称王籍吏民 (籍,作动词,登记范增数目项王 (目,作动词,使眼色刑人如恐不胜 ( 刑,作动词,处罚道芷阳间行 (道,作动词,取道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动,让…为王②动词的活用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使动,使……活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使……止拔剑撞而破之 (破,作使动,使……破③形容词的活用沛公今事有急 (急,作名词,紧急情况君安与项伯有故 ( 故,作名词,老交情素善留侯张良 (善,作动词,与……交好必修二第4课 《诗经》两首①名词的活用其黄而陨 (黄,作动词,变黄雨雪霏霏 ( 雨,作动词,下夙兴夜寐 ( 夙、夜,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岂不日戒 (日,作状语,天天②形容词的活用三岁食贫 (贫,形容词作名词,贫乏③数词的活用士贰其行 ( 贰,使动用法,使……不专一二三其德 (二、三,使动,使…三心二意第5课 《离骚》①名词的活用鸷鸟之不群兮 群,名词作动词,合群謇朝谇而夕替 朝、夕,名作状,在早晨,在晚间②动词的活用屈心而抑志兮 屈、抑,使动,使受屈,使受压抑步余马于兰皋兮 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漫步回朕车以复路兮 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转夫清白以死直兮 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③形容词的活用何方圜之能周兮 方、圜,形容词作名词,榫头、圆凿谣诼谓余以善淫 淫,形作名,淫荡之事故前圣之所厚 厚,形容词作动词,推崇高余冠之岌岌兮 高,使动,使……加高长余佩之陆离 使动,使……加长哀民生之多艰 哀,意动用法,为……悲伤第6课 《孔雀东南飞》①名词的活用孔雀东南飞(东,名词作状语,向东槌床便大怒(槌,名词作动词,敲自名秦罗敷( 名,名词作动词,名叫谢家事夫婿(事,名词作动词,侍奉交广市鲑珍(市,名词作动词,采办何敢助妇语(语,名词作动词,说话勤心养公姥( 心,名词作状语,用心手巾掩口啼(手巾,名词作状语,用手巾卿当日胜贵(日,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黄泉共为友(黄泉,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昼夜勤作息(昼夜,名作状,从白天到晚上中道还兄门(中道,名词作状语,半中②动词的活用逆以煎我怀(煎,使动,使……煎熬③形容词的活用千万不复全( 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足以荣汝身 (荣,使动用法,使……荣华便利此月内 (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吉利第7课 诗三首榆柳荫后檐(荫,名词作动词,遮蔽乌鹊南飞 (南,名词作状语,向南天下归心 (归,使……归顺第8课 《兰亭集序》映带左右 ( 带,名词作动词,环绕一觞一咏 (觞,名词作动词,喝酒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少长,形作名,贤士、年长的人、年少的人)死生亦大矣 (大,形容词作名词,大事齐彭殇为妄作 (齐,形作动,把…看作相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副词作动词,穷尽第9课 《赤壁赋》①名词的活用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名作动,攻占歌窈窕之章 (歌,名词作动词,朗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名作状,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意动,以……为伴,以……为友②动词的活用舞幽壑之潜蛟(舞,使动用法,使……舞动泣孤舟之嫠妇(泣,使动用法,使……哭泣哀吾生之须臾(哀,为动用法,为……哀叹③形容词的活用 渺沧海之一粟(渺,形容词作动词,渺小得像……不知东方之既白(白,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第10课 《游褒禅山记》①名词的活用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作动,筑舍定居以故其后名之曰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由山以上五六里 (上,名词作动词,向上走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②动词的活用往往有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