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15.B16.B17.B18.C19.(1)①过继给叔父房子贞,侍奉继母,超过亲生母亲。
(采分点:事,侍奉;逾,超过。各1分。
句意通顺1分)②还擅长草书隶书,(有)得到他书信的人,都像对待宝贝一样地玩赏它。(采分点:有……者,定语后置;尺牍,书信;宝,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宝贝一样。
各1分。句意通顺1分)(2)①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等到房彦谦任职,清正廉洁遵纪守法)②彦谦见衡当途而不能匡救,以书谕之(房彦谦看到张衡当权却不能匡正挽救,就写了一封信劝告他)③唯彦谦执志不挠,抗礼长揖(只有房彦谦坚守志向不屈服,用平等礼节作长揖)【解析】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做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实词义项。B项“罹”:遭遇或遭受。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本题在每个选项中仅提供三个虚词来选择填空,因此读懂文章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为……所”表被动结构,排除AD②中讲(薛道衡)逗留了几天后,挥泪作别。“而”字是连词,表修饰,说明“别”的情状;③说彦谦 准备在蒙山下建房居住,来求得自己的心愿,“以”字是连词,表目的。
符合语境。排除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断句要点包括找特殊虚词位置,辨别特殊句式,结合修辞,并适当利用语感来划分句读。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 原文“讦以为直”,“以为”即“以(之)为”的省略,“把……作为”之意,翻译为“把揭发别人的隐私作为正当的做法”)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19.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古汉语特殊句式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概括时则要寻找答题区域,对事件进行梳理,再根据题目要求回答。
(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D。答对其中1点得2分,答对其中2点得3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房彦谦,字孝冲,本来是清河人。 房彦谦年幼丧父,不知道父亲是谁。
他的长兄房彦询,认为房彦谦天性聪颖有悟性,亲自教他读书。七岁时,已经诵读数万字的文章,亲戚朋友认为他很奇特。
十五岁时,过继给叔父房子贞,侍奉继母,超过亲生母亲。后来为继母守丧,他不进饮食有五天。
侍奉伯父乐陵太守房豹,竭心尽力,每当有时令珍果,自己从不先吃。 遇到亲戚的丧期,必定以粗米、草菜为食,尽到礼节,宗族中的人都以他为榜样。
后来从师于博士尹琳,手不释卷,于是广泛涉猎五经。懂作文章,擅长草书和隶书,能言善辩,风采气概超出常人。
十八岁时,恰好广宁王孝珩做齐州刺史,征召房彦谦任主簿。当时官场纪律松弛,州郡的官员尤其放纵松懈。
等到房彦谦任职,清正廉洁遵纪守法,州郡官员规规矩矩,没有谁不敬畏他。开皇七年,提拔任命他做承奉郎,不久升迁为监察御史。
因为任职期满,改任长葛县令。仁寿年间,皇上叫持节使者巡察各州县,考察州县长官胜任与否,考察结果认为房彦谦是全国最好的,越级提拔为鄀州司马。
内史侍郎薛道衡,是一代文豪,地位显赫名望清高,跟他交结的人,都是全国有名之人。他很看重房彦谦的为人,并且对他很友好且怀敬意。
炀帝继位,薛道衡改任番州刺史,赴任途中经过房彦谦的官署所在地,逗留了几天后,挥泪作别。黄门侍郎张衡,也与房彦谦很友好。
当时皇帝营建东都,极尽奢侈华丽,天下百姓感到非常失望。又加上汉王叛乱,遭遇不幸的人很多,房彦谦看到张衡当权却不能匡正挽救,就写了一封信劝告他。
张衡收到信后感慨叹息,但是不敢上奏让皇上知道。房彦谦知道朝廷法纪不能整治,于是辞官隐居,准备在蒙山下建房居住,来求得自己的心愿。
司隶别驾刘灹,欺上压下,把揭发别人的隐私作为正当的做法,刺史畏惧他,都对他下拜。只有房彦谦坚守志向不屈服,用平等礼节作长揖,有识之士称赞他(的做法)。
刘灹也不敢对他怀恨。后来隋朝政事渐渐混乱,朝纲败坏,官员没有不改变节操的。
房彦谦坚持正道,遵守常法,坚定不移,洁身自立,深被当权的人所忌恨。 外放为泾阳县令。
不久,死于任上,当时年龄六十九岁。房彦谦家中留有祖传产业,资产向来殷富,再加上前前后后担任官职,所得俸禄,都用来周济亲朋好友,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日常开销,务必保持朴素勤俭作风。
房彦谦自小到大,一言一行,从没有涉及到私利,虽然常常招致贫乏,但也怡然自得。曾经在悠闲当中独自微笑,回头对他的儿子房玄龄说:“人家都因官俸而富,只有我因做官而贫穷。
留给子孙后代的财产,就只有‘清白’二字了。”他所写的文章,气度博大,闲静文雅,很有古人的情致。
还擅长草书隶书,有得到他书信的。
bá
①拔起;抽出。《垓下之战》:“力拔山兮气盖世。”《鸿门宴》:“项庄拔剑起舞。”
②选拔;提拔。《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③突出;超出。《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④攻下;攻取。《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拔萃】1.指才能突出。《三国志·蜀书·蒋琬传》:“琬出类拔,处群僚之右。”2.指唐代破格考核授予官职制度.《新唐书·选举志下》:“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辞,试判三条,谓之拔,中者即授官。”
【拔茅】指引荐推举。
【拔薤】比喻铲除豪强暴族。苏轼《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拔已观贤守政,摘蔬聊慰故人心。”
【拔尤】选拔超众的人才.
您好,擢在这里是提拔的意思。光禄丞是一个官职名。禄寺丞丞,官署名。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账目,唐以后始专司膳。具体的我查了下光禄寺丞的资料(光禄寺一般设有: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六品上;主簿二人,从七品上。掌酒醴膳羞之政,总太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凡祭祀,省牲镬、濯溉;三公摄祭,则为终献。朝会宴享,则节其等差。录事二人。龙朔二年,改光禄寺曰司宰寺。武后光宅元年,曰司膳寺。有府十一人,史二十一人,亭长六人,掌固六人。)
现在这4个子就好解释了,是指提拔为光禄寺丞这个官职。
呵呵,这是海瑞列传里的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4.高中语文文言文中表示官职调动的实词有哪些科举职官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拜:授给官职。 除:免去旧职任新职。
出:出任。 升: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升官。 革:革除官职。
罢:罢免、停职。 免:免除官职。
黜:废黜、贬退。 谪:降职远调。
削:革职罢官。 废:罢免或废黜。
退:⑴撤销或降低官职;⑵自己辞职。 斥:屏弃不用。
去:去职,被调离。 左迁:降低官职调动。
擢:提拔、选拔。 授:封给官职。
表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集释;一、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
襄公三年》 拜:授予官职。如:相如为上大夫。
《廉颇蔺相如列传》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
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
贾鲁传》 二、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
如:免官削爵。〈汉书。
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三、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汉书。
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四、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降职。
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放: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卜居》 左迁: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五、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
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
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
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
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
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
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
《张衡传》 六、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
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
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
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
《三国志。魏书。
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
《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
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
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
韩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