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形容非常抠门的成语有一毛不拔、锱铢必较、瘠人肥己、分斤掰两、爱财如命。
一、一毛不拔
1、拼音:yī máo bù bá
2、释义: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3、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 :我说:你要为我的情,就一总送我二三千银子。他竟一毛不拔!(翻译:我说你如果要还我的情意,就一次给我两三千银子,他竟然连一分钱都不肯出。)
二、锱铢必较
1、拼音:zī zhū bì jiào
2、释义:用来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3、出处:清·张廷玉《明史·汤开远传》:事急则钜万可捐,事平则锱铢必较。(翻译:如果是急事多少钱都能拿出,事情不急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
三、瘠人肥己
1、拼音: jí rén féi jǐ
2、释义:指对待别人很吝啬,而自己却很贪婪。
3、出处:明·屠隆《昙花记·冥司断案》:瘠人肥己,毫厘不舍。(翻译:对待别人很吝啬,而自己却很贪婪。一分钱都不舍得拿出。)
四、分斤掰两
1、拼音:fēn jīn bāi liǎng
2、释义:比喻过分计较。
3、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专会打算盘、分斤掰两的。(翻译:专门会算计,一分钱都要过分计较。)
五、爱财如命
1、拼音:ài cái rú mìng
2、释义:指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含贬义。
3、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翻译:我想最近无论是什么英雄豪杰,都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
2.形容人抠门小气的成语形容人很抠门,成语怎么说——铁公鸡、一毛不拔、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爱财如命.
一毛不拔
yī máo bù bá
【解释】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处】《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毛;不能读作“mǎo”.
【辨形】拔;不能写作“拨”.
【近义词】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爱财如命
【反义词】一掷千金、挥金如土
【辨析】~和“爱财如命”都形容极其吝啬;“爱财如命”含有“极其贪婪”的意思;~没有;~含有“自私”的意思.“爱财如命”没有.
【例句】《儒林外史》描写一个~的守财奴;临死前还伸出两个指头;要人把油灯的两根灯芯减去一根.
【英译】unwilling to give up even a hair
【成语故事】古代有个富翁,大家都叫他六叔,他十分吝啬.由于他整天盘剥穷人,累得病倒了,差一点昏死过去.三天后,他稍稍清醒了一下,看见屋里挤满了送终的亲友,想要表示什么.他的大侄说:“六叔,是不是还有两个亲人没见面?”他摇摇头.二侄问:“是不是有笔银子放在哪里,不曾交代?”还是他妻子明白,看见两根灯芯同时燃点,就挑掉一根.这时六叔才微微舒了一口气.突然,快断气的六叔流着泪,凑近妻子的耳朵,想跟她说话.他说:
“我死后,可把我留下的两张便纸分给前来吊孝的亲戚.”
“我死后,别用棺材来盛我,挖个坑,把我埋了就成.”
“我死后,不要请和尚念经,我在黄泉下自己会念经的.”
“我死后,把我的皮剥下来,卖给皮匠;把我的毛拔下来卖给做刷子的人,一根别丢了……”
3.形容吝啬的成语【爱财如命】: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
【爱钱如命】: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不拔一毛】:比喻非常吝啬。同“一毛不拔”。
【称薪而爨,数粒乃炊】:称:衡量;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数着米粒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形容吝啬或贫穷。
【地不爱宝】:爱:吝惜。大地不吝啬它的宝藏。多指地下有文物出土。
【葛屦履霜】: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积财吝赏】:吝:使不得。尽管积累了很多财富,却舍不得赏赐给下属。形容非常吝啬。
【瘠人肥己】:瘠:瘦,引申为悭吝;肥:胖,引申为贪婪。对待别人很吝啬,而自己却很贪婪。
【见钱如命】:看到金钱就如同生命一样追求。形容人之吝啬。
【慷慨输将】:毫不吝啬地捐献财物帮助人。多用在对社会对群众。
【慷慨仗义】: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吝啬鬼】:吝啬的或过度节俭的人。
【缺口镊子】:镊子用以拔毛,缺口镊子则不能。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啬鬼。
【善财难舍】:善财:原为释迦牟弟子名,后取“善”之“爱惜”意,指“爱惜钱财”。舍:施舍。指人爱惜钱财,不愿施舍于人。常用来讥讽人非常吝啬。
【舍命不舍财】:情愿丢掉生命也要保住钱财。比喻过分贪财,非常吝啬。
【视财如命】:形容人的吝啬,把钱财看得有如生命一般。
【守财虏】:有钱财而吝啬的人。同“守钱虏 ”。
【守财奴】:有钱而非常吝啬的人。
【守钱虏】:有钱而非常吝啬的人。
【守钱奴】:有钱而非常吝啬的人。同“守钱虏 ”。
【算盘脑袋】:比喻吝啬的人。有讥讽的含义。
【铁公鸡】:比喻极其吝啬的人。
【乌舅金奴】:乌桕子油和油灯。用以讥讽吝啬者。
【小里小气】:行事吝啬,胸襟不宽广。
【小气鬼】:一点一滴地积蓄钱的人或指吝啬鬼。
【一毫不拔】:一根毫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一毛不拔】: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一钱如命】:把一文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
【一文如命】:把一文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同“一钱如命”。
【铢施两较】:指一铢一两都斤斤计较。形容非常吝啬。
4.形容别人抠门的诗句有哪些1.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出处:元·佚名《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译文:从燕子口中夺泥,从针头上削铁屑,从贴着金子的菩萨脸上细细刮金:在没有中找有。从鹌鹑的喉囊里找豌豆,从鹭鸶的腿上劈些精肉,从蚊子的肚子里刳脂油。真亏得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2.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译文:杨子奉行‘为我’,拔根汗毛就对天下有利,他也不愿意做。
3.事之以货宝,则货宝单,而交不结;约信盟誓,则约定而畔无日;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事之弥烦,其侵人愈甚,必至于资单国举然后已。
出处:战国·荀子《荀子·富国》。
译文:如果用财宝侍奉强横暴力的国家,财宝用完了,可是邦交仍然不能建立。和他们结盟,订立条约,可是没几天他们就背信弃义了。
割让国家领土去贿赂他们吧,他们的欲望却不能满足。对他们越依顺,他们就变本加厉,一定要到财物送光,国家全部拿来送给他们,才肯罢休。
4.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出处:清·张英《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
译文:千里寄信而来只是因为墙,让他三尺又有什么关系呢?万里长城如今仍在,可是再也看不到当年的秦始皇了。
5.事急则钜万可捐,事平则锱铢必较。
出处:清·张廷玉、万斯同等《明史·列传·卷一百四十六》。
译文:事情紧急的时候,几万两黄金都可以捐出去,事情平息之后,很少的钱也要计较。
5.形容一个人很小气的词语有哪些一毛不拔、爱财如命、一文如命、铢施两较、斤斤计较、分金掰两、争斤论两、计较锱铢、锱铢必较、善财难舍。
1.斤斤计较 [ jīn jīn jì jiào ] 释义: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只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例句:晓红宽宏大量,从不为一些小事与同学们~。2.爱财如命 [ ài cái rú mìng ] 释义: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
形容极端吝啬。例句: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是个~的吝啬鬼。
3.一毛不拔 [ yī máo bù bá ] 释义:一根汗毛也不肯拔。 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
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例句:《儒林外史》描写一个~的守财奴,临死前还伸出两个指头,要人把油灯的两根灯芯减去一根。
4.分金掰两 [ fēn jīn bāi liǎng ] 释义:比喻过分计较。同“分斤掰两”。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算盘、分金掰两的。”5.铢施两较 [ zhū shī liǎng jiào ] 释义:指一铢一两都斤斤计较。
形容非常吝啬。出处:明·方孝孺《答许廷植书》:“其赋于人也,铢施两较,不肯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