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①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②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体会“我”对骆驼的关注.)
③“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从“想象铃铛用处”体会“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
④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2.描写声音美的词语悦耳动听 宛若天籁
1、莺舌百啭
解释:像黄莺的叫声一样婉转,比喻声音优美、动听。
2、珠圆玉润
解释: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出自:唐·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3、婉转悠扬
解释:声音等时大时小委婉而动听,高低起伏绵长而不绝。
4、余音绕梁
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3.描写“驼铃”的句子有哪些1. 丝绸,国粹。大漠上悠扬的驼铃,摇出东西方交流的序曲。
2. 商队的驼铃,送去你对人间美好的祝愿。
3. 壶漂泊难斟酌,沙漠风沙倦了驼铃的焦灼,曾经和亲的路上,红妆伴黄沙,大漠的风沙掩埋了多少姑娘最动人的青春年少。
4. 骑上悠然漫步的骆驼,在驼铃声中漫漫游走于层层峦峦的黄沙。
5. 此时的玉门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6. 穿梭在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之间的声声驼铃余音犹在,跨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聚会大幕再启。
7. 胡琴声和南北来往的驼铃声合奏着交响乐,让人感觉哀而不伤,别有韵味。
8. 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9. 沙海驼铃摇出千年轻叹,羌笛胡旋舞融入大漠孤烟,当昆仑、冰川、楼兰,盛世文化在高科技舞台上次第铺陈,时空回转间分明就是丝路迢迢。
10. 我们能听到他们的牧群走近的声音:绵羊咪咪,山羊咩咩,还有那叮当作响的驼铃。
11. 喀什地区疏附县木什乡明尧勒是一条连接境外的古道,这里曾发生过驼铃声声、马鸣萧萧的故事。
12. 早在唐宋时期,众多西域各国“胡商”“蕃客”伴着丝路悠扬的驼铃来到中国,谱写了中西方友好交往的动人篇章。
13. 无数使节、戍卒、僧侣、艺人都要在这里查验身份,交换牒文,办理出关入关手续;商队络绎不绝,驼铃声声;各色人种,风云际会。
14. 孤独的游侠。粗犷的刀客,美丽的胡姬,狡诈的商人,凶残的强盗,剽悍的士兵,漫漫黄沙,夕阳驼铃,再现了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
15. 驼铃的深沉激起人们对锦绣前程的憧憬,风铃的浪漫勾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描写声音很美的词语1、珠圆玉润
解释: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出自:唐·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2、余音绕梁
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3、余音袅袅
解释: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4、百啭千声
释 义:形容鸟鸣声婉转多样。
出 处:宋·欧阳修《画眉鸟》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5、风风韵韵
解释: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出自: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好风风韵韵,捻捻腻腻,济济楚楚。”
6、天籁之音
籁,指孔穴里发出的声音。天籁,泛指自然界的声响,风声,鸟鸣,泉涌,种种凝聚天地,日月精华的声音:后世称诗歌不饰雕琢,得自然之趣者为天籁。现在通俗用法为形容声音好听。
7、娓娓动听
解释: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8、婉转悠扬
解释:声音等时大时小委婉而动听,高低起伏绵长而不绝。
9、黄莺出谷
解释:一般形容女子有美妙的声音或歌喉,如文学作品中:“更难得的是兼具沉鱼落雁之貌、黄莺出谷之声的丽莎·爱克妲……”
10、下气怡声
解释: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出自:《礼记·内则》:“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
11、燕语莺声
解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出自: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12、洋洋盈耳
解释: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出自:《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13、绕梁三日
解释: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14、袅袅余音
解释: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
出自: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诸君听小子讲书,不必就散,尚有一回袅袅余音哩。”
15、绵言细语
解释: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5.形容声音美的成语余音绕梁
yú yīn rào liáng
[释义] 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语出] 《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X;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正音] 绕;不能读作“rǎo”。
[辨形] 梁;不能写作“粱”。
[近义] 绕梁三日 莺舌百啭 如闻天籁
[反义] 不堪入耳
[用法] 用作褒义。常跟“三日不绝”连用。一般用作谓语、定语、宾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他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听众;真是~;三日不绝。
6.形容鼓声声音的词语有以下成语:
1、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2、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3、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 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4、气势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 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5、震天撼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6、鼓乐齐鸣: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
7、锣鼓喧天: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8、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响彻云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震耳欲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排山倒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气势磅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撼天震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鼓乐齐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锣鼓喧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紧锣密鼓
7.描写声音很响或很美的成语1. 甘言美语:甜美动听的话。
2. 歌声绕梁:绕:回旋;梁:房屋的大梁。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3. 铿镪顿挫: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4. 宛转悠扬:委宛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5. 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6. 千古奇闻:奇闻:惊奇动听的事情。少有的使人惊奇的事情。
7. 敲冰戛玉:比喻乐声清润动听。
8. 敲金击玉:敲钟击磬。喻诗文声调铿锵动听。
9. 绕梁之音: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参见“余音绕梁”。
10. 鸮心鹂舌: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11. 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12. 鸮心鹂舌: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13. 信言不美:信:真实。美:美妙,漂亮。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
14. 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15. 余妙绕梁: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远留在人们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