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本文导航目录
- 1.1950年工农业总产值仅为多少美元?
- 2.1950年工农业生产总值是多少?
- 3.中国50年代国家总收入是多少?
- 4.日本作为一个二战时候的战败国,是凭什么在战后快速发展成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强国的?
1950年工农业总产值仅为多少美元?
1950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574亿元人民币,按当时人民币与美元2.5:1的比值计算,仅相当于229.6亿美元而当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848亿美元,是中国的12倍多。仅是同期美国国民生产总产值的1/12;钢产量仅有60.6万吨,相当于同期美国钢产量的1/144。
1950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574亿元人民币 工农业总产值是工业总产值加农业总产值,是工业和农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总和。
1950年工农业生产总值是多少?
1950年工农业生产总值是574亿元人民币。
1950年,新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为574亿元人民币,换算成美元还不及美国工农业总产值的尾数。以战争缴获为最主要武器来源的人民解放军,是从使用大刀长矛作战的红军发展来的。即便由于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部队装备得以大大改善,中国军队每个军装备的70毫米以上的火炮也仅有190多门,是美军一个陆军师装备的一半,且大部分还是缴获而来的旧式火炮。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武器也很少。
新中国百废待兴。
1950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574亿元人民币
工农业总产值是工业总产值加农业总产值,是工业和农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总和。是工农业总产量的货币表现,是用来反映工业生产和农业总成果的经济指标。。。。。。。。。。。
1950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574亿元人民币,按当时人民币与美元2.5:1的比值计算,仅相当于229.6亿美元。
中国50年代国家总收入是多少?
1950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574亿元人民币(新币值),如果与美元以2:1的比值计算,仅相当于美国1950年7月1日至1951年6月30日财政年度军事预算拨款480余亿美元的1/2左右,更无法与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相比了。1950年中国的财政收入为65.2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美国在朝鲜战争第一年中直接战费100多亿美元的1/4左右。
日本作为一个二战时候的战败国,是凭什么在战后快速发展成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强国的?
总结为几点:一是教育立国深入人心,从娃娃抓起,从学生的囯民健康午餐抓起,少年强则国家强。
二是科技创新振兴国家,全面以科技振兴国家经济。加大基础科研的投入,使日本几乎一年一个诺贝尔奖,这些都是基础科研的成果,让日本的工农业均走在世界前列。不停留在喊口号,而且是要落实到实处。
三是实体经济强国,日本有高效率的官僚团队,廉洁自律准则非常好,行政效率高,行政费用低廉。
四是麦克阿瑟强行引入美国的法律制度,与美国民主化政治彻底的,改造了日本国家体制,让日本法律更加公平,政府部门官员更加廉洁制度化。
五是和平宪法深入民心,使日本可以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发展经济。
六是曰本的社会二次再分配,全民社保与医疗搞非常好。
综合上述六点,认真落实制度化,人人有责任制度化,事事有人承担责任,一个国家不强大才怪了。
一、日本尽管投降了,但它的科技实力还在。
日本投降,但它的科学人才还在、科学技术还在,只要战后修复一下工厂,生产就能逐步恢复正常,国家就会逐渐恢复原气。
二、战后由于美、苏日益对立,中国解放战争顺利进展,美国期盼着在远东建一个反苏反共基地,转而对日本战后竭力扶持,在美国干预下,日本几乎没有向各盟国赔偿。
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召开时,日本败局已定,盟国在会上即拟定了战后日本对盟国的赔偿方针:一、日本采用实物支付的方式进行赔偿;二、赔偿规模小于受害国实际损失。1945年11月5日,该委员会一致认为,为了剥夺日本进行战争的产业能力,防止军国主义复活,决定加重日本的战争赔偿。方式是把日本工业设备的一大半拆迁给各战争受害国作为赔偿。按照美国政府所制定的临时赔偿方案,先期拆迁计划将提日本工业设备实物的3%作为赔偿物资,其中中国可得15%。但随着时局的变化,美国为自己狭隘的战略所考虑,对这个3%的赔偿范围一减再减,最后中国只得到了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中国首席代表吴半农多次严正交涉,但按当时价格中国赔偿委员会估计损失620亿美元,而我国实际分得的赔偿物资约值2250万美元,仅占万分之三。日本一共只支付了22.3亿美元战争赔款,菲律宾、印尼各8亿,在美国干预下,中、美、英、苏、荷、奧均放弃了日本的战争赔款。
三、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日本成了美军及联合国军的战略物质生产基地,给日本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中朝战士越战越勇,打得美国鬼子哇哇乱叫。美军不断地增兵、增装备、增给养。大量的订单像雪花一样飘向日本,给日本这个重伤养病的人不断供血、供营养,使日本能很快复苏。
四、日本大和民族性格坚韧,他们自我复苏的能力也较强。
凭什么?凭实力,凭运气,凭机会。
我们先从运气说起。日本在战后赶上了众多千载难逢的好运气。首先,美苏冷战打响,日本比邻苏联的位置使其一下子就具备了遏制苏联的地缘政治价值,尤其是蒋和GMD在大陆的失败,使美国扶中抑苏的打算破灭了,日本更成为美国在远东选择冷战伙伴的不二人选。日本地位的转变带来了美国政策的转变,原来是打压改造的对象,现在变成了扶植,援助的对象。到50年代初,美国总计给了日本20多亿美元的援助,而针对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也只有130亿美元。
其次,同样也和冷战有关,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没有将主要精力用于发展经济,这样一来,将近10亿人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日本也就失去了一个在身边的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一点的影响今天就看得很清楚了,当中国全力发展之际,日本曾经的优势就保不住了。所以,一个国家,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第一要务,其他的,都是瞎扯。
以上是运气。我们再说说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朝鲜战争,凭借这场战争制造出来的“特需景气”,日本的经济迅速恢复到战前水平。从1950年至1953年,几十万美军(以联合国军的名义,但其他国家可以忽略)在朝鲜作战所需的海量物资供应和劳务基本来自日本,从麻袋毛毯到钢材汽车,甚至连部分武器弹药也从日本订购。美国订货(包括劳务)被日本人称为“特需”,由此带来的经济繁荣则被称作“特需景气”,在整个战争期间,特需景气给日本在军用物资方面带来的收入累计高达10亿美元,算上其他方面的“特需”收入,则达36亿美元。丰田汽车公司当时已接近关闭,正是大量的美国军用卡车订单使其在1951年就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如果要找一个朝鲜战争的受益者,那非日本莫属。
最后我们说实力。一定不要忘了,日本在战前就已经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了,战争可以毁灭物质财富,但是它毁灭不了日本作为发达经济体所拥有的经验,才能和技术,再加上日本人独有的勤奋,爱国,守秩序,听招呼,这样的国家,一旦有了运气和机会,就一定会迅速再次崛起。
日本在二战结束初期,整个国家处在一片废墟中。当时全世界的人都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被二战打残了的国家居然能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迅速崛起,1969年,日本就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里面仅次于美国的发达国家。
一直到1948年之前,美国没有扶植日本的计划,只是希望通过对日本的占领来彻底解除日本的武装,以使日本对美国无害。但是冷战的开展使得美国在1948年后改变了日本政策。
因为要与苏联对抗,所以美国在1948年后就有意把日本打造成远东的反苏堡垒。1950年开始的朝鲜战争让日本获得了第一桶金,通过加工订货,日本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外汇储备。
美国是日本战后崛起的最重要推手。1951年,在美国的主导下,美国等西方国家与日本签订了《旧金山和约》,依据该和约,日本结束了与盟国的战争状态。同时日本还与美国签订了《日美安保条约》,象征美日同盟建立。
二战后,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革,新的日本政府致力于国民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确立了科技立国的方针。日本政府还特别重视教育的发展,因而日本经济快速腾飞。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经历了神武景气、岩户景气以及奥林匹克景气,迅速走出战争的阴霾。
日本的成功可以这样概括,美国是推手,国际形势演变是机会,日本人严谨细致的个性是必要保障。
感谢邀请。
首先日本虽然战败,轰炸造成了很多损失,但是日本本土并没有进行战争,所以日本无条件投降已经为日本打下了基础。其中保留下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普遍实施了义务教育,所以日本的文盲程度很低,这些人放下武器以后,就是训练有素的良好的劳动力。
其次,冷战的快速形成,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桥头堡,尽快恢复日本的生产能力,提高日本的经济是占领军的迫切的任务,同时,日本又成为美国在亚洲开展军事,政治活动的重要基地。
第三,韩战挽救了日本,缺少外汇,缺少食物,缺少工作是日本战后的基本形态,但是韩战爆发,美军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这些物资就是来自日本,日本成为支撑美国战争的基地,这也为日本带来战争繁荣,挽救了日本濒临灭亡的经济。
第四,韩战以后,日本迅速恢复产业能力,利用美国的橱窗心理,把军事权交给美国,低头发展经济,利用西方的巨大市场,赚取外汇,促使了国内的造船,炼钢,机电行业的崛起,为日本经济走向世界打好基础。
结论就是,日本在关键时刻,宣布无条件投降,保留了人才,日本被美国占领,迅速进入美国主导的西方经济体系,利用战争:韩战,越战,提高了自身经济,最终在自己的拿手的领域突飞猛进,成为世界经济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