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本文目录
- 筏板基础里面下暗梁与上暗梁之间的边缘构造柱的箍筋绑扎规范?
- 梁与柱相交处钢筋有何技术要求?
- 构造柱顶部与框架梁连接做法正确的是?
- 柱箍筋开口方向错开规范?
- 鲁班钢筋同时主、副楼,分别设置时主副楼交接处梁该怎么设置?
筏板基础里面下暗梁与上暗梁之间的边缘构造柱的箍筋绑扎规范?
绑扎顺序是: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1、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2、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3、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4、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5、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时,宜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小大于50%。
梁与柱相交处钢筋有何技术要求?
柱钢筋绑扎技术要求:(1)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2)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子纵向钢筋内侧。(3)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 (多边形柱为模板内角的平分角,圆形柱应与模板切线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4)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形成八字形。
构造柱顶部与框架梁连接做法正确的是?
构造柱顶部写一框架梁连接正确做法是:在框架梁下部构造柱上方位打孔植构造柱主受力筋相同规格钢筋且满足搭接要求,按要求绑扎箍。检查合格后支设模板并留好喂料口,报验合格后。浇注构造柱混凝土,柱头无法振捣时,敲震模板。
柱箍筋开口方向错开规范?
所说箍筋开口,应为箍筋弯钩叠合处。箍筋弯钩叠合处位置以方便施工为原则,现行规范并无硬性规定。可参照《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第3.5.1条第三款的规定施工“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箍筋弯钩叠合处宜转圈设置,每个梁柱角部,每4个箍筋只有一个弯钩叠合处,使梁柱沿轴向受剪基本均匀。
那些要求将弯钩叠合处设定在受拉区或受压区的说法均不具备可操作性,且全部弯钩叠合处集中在某1个角,可以肯定这个角一定不好,是刻意地造就了一个薄弱环节 ,是不可取的。
鲁班钢筋同时主、副楼,分别设置时主副楼交接处梁该怎么设置?
例如:
1、楼板洞口加筋;
2、部分砌块墙下无梁时会要求增加钢筋;
3、筏板基础的马凳筋;
4、筏板基础外边缘构造钢筋,具体视节点说明;
5、关于剪力墙拉结筋的设置,需要注意是矩形布置,还是梅花布置;
6、构造柱的顶端和底部连接节点设置;
7、在楼板不是满布负筋的情况下,有可能需要考虑线管加强筋;
8、异形构件的钢筋,容易疏漏,9、主次梁交接处有时候会要求设置箍筋加密,一般自动生成就行,但总会漏掉几个,只能手动加上去。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了,有点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