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本文导航目录
霍金被称为宇宙巨人吗?
科学巨将霍金被称为“宇宙之王”史蒂芬·威廉·霍金,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瘫痪,不能发音。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霍金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
霍金去世后,杨振宁被称为在世最大的科学家,是否言过其实?
先说说霍金,他是伟大,但是最伟大,还真算不上,在物理学上能被称为最伟大,一般都是有划时代的成就,必究牛顿,他建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基础,比如爱因斯坦,他提出相对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霍金的研究只是基于相对论、量子力学这些现代物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做的更进一步的研究或运用,算不上划时代意义。
那我们在看看杨振宁。现在说到杨振宁,大家必然要提他82岁那年娶得一位28岁娇妻,这已经成为了这位大科学家最大的标签,反而对他的研究、对他在物理学上的贡献,对他获得的诺贝尔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选择性的忽略他取得一些成就。
杨振宁的在物理学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在2000年的时候,世界著名杂志《科学》评选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是唯一一位在世的物理学家,比肩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波尔等物理学大牛。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完全基于杨振宁在凝聚态物理,高能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不仅如此,杨振宁还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杨-巴克斯特方程”,这两项都是诺奖级别的贡献,曾经有7个诺奖得主就是因为找到了杨振宁预测的粒子。单从这方面来看,杨振宁的贡献就比霍金要大得多,而且还是在最基本理论研究方面。
虽然我不是学物理的,但是从网上查阅到一些关于杨振宁提出的一些理论和发现,足以让人震撼。1)相变理论;2)玻色子多体问题;3)杨-巴克斯特方程;4)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5)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6)非对角长程序;7)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8)时间反演、电荷共轭和宇称三种分立对称性;9)高能中微子实验的理论探讨;10)CP不守恒的唯象框架;11)杨—米尔斯规范场论;12)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13)规范场论与纤维丛理论的对应。
这些诺奖级别的研究,足以见证这位九旬老人在物理学上的成就,也希望我们在今后讨论到杨振宁的时候,不要只记得那一条,他娶了一位比他小50多岁的年轻女子,也不要再说他不爱国,老了回来就是为了骗国家钱,如果我们能理性的分析一下,我们真的对这位老人有很多误解。还是多关注他的学术,少关注其他的一些花边新闻或者一些哗众取宠的言论。
杨振宁被称为世界最大的科学家是太悬了。从杨振宁从事科学领域上的成就含量和个人生活道德上看,他未必能称为世界最大的科学家。评一个伟人,导师,舵手要全面评价,我想既使到了盖棺定论时也未必被称为人类的最大的贡献者。
不管霍金去世没去世,杨振宁都是在世最伟大的科学家。
因为霍金的领域是宇宙物理,杨振宁是凝聚态物理,高能物理,粒子物理,在实际已有的科研成果而言,杨振宁绝对是世界一流的水平,过去我的一篇科普文章把杨振宁的世界排名(包含爱因斯坦和牛顿等人)排到了世界15位左右,仅次于他的老师费曼等人。
我们来看杨振宁的成就。
直接列出他的13个诺奖级成就吧(如果不是限定个人只能在某一领域获得一个诺奖,我想他应该拿了几座奖杯了吧)
(A)统计力学A1. 1952 Phase Transition(相变理论)。论文序号: 52a,52b, 52c。A2. 1957 Bosons(玻色子多体问题)。 论文序号: 57h, 57i,57q。A3. 1967 Yang-Baxter Equation(杨-Baxter方程)。论文序号: 67e。A4. 1969 Finite Temperature(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论文序号: 69a。(B)凝聚态物理B1. 1961 Flux Quantization(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论文序号: 61c。B2. 1962 ODLRO(非对角长程序)。论文序号: 62j。(C)粒子物理C1. 1956 Parity Nonconservation (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受恒)。论文序号: 56h。C2. 1957 T,C andP (时间反演、电荷共轭和宇称三种分立对称性)。论文序号:57e。C3. 1960 Neutrino Experiment(高能中微子实验的理论探讨)。论文序号: 60d。C4. 1964 CP Nonconservation(CP不守恒的唯象框架)。论文序号: 64f。(D)场论D1. 1954 Gauge Theory(杨-Mills规范场论)。论文序号: 54b, 54c。D2. 1974 Integral Formalism(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论文序号: 74c。D3. 1975 Fiber Bundle(规范场论与纤维丛理论的对应)。论文序号:75c。
这些论文作品,科研成果,对在世的科学家都有指导意义。
我们不谈他的私生活,但从学术贡献上,他是所有高级科研机构院士,也正因他的伟大成就,还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并且,他是中国人。我们应该为中国有一位世界物理大师感到自豪。
杨振宁本身就比霍金高很多,好比大学教授和小学生。杨振宁在物理学中理论堪比爱因斯坦,霍金只不过是个天文爱好者,称不上物理学家。霍金出名是因为西方媒体宣传的好,西方媒体是用亮点掩盖其阴暗面,中国媒体却喜欢放大阴暗面。从私生活上讲霍金比杨振宁更差,杨振宁只不过原配过世后娶了一个小妻子,而霍金却婚内出轨,一个生活靠妻子打理的人却在家中与女记者偷情。西方媒体把一个天文爱好者捧成了一个物理学家,中国媒体却把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放在了娱乐版块。杨振宁另外一个争议是回国问题,邓稼先回国研发原子弹最后牺牲,杨振宇却选择留在美国。那是因为邓稼先是实用核物理学,杨振宁是理论物理学。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接见过杨振宇,现在国家能给他这么高的待遇,我想应该为国家做过贡献,只是不能公开罢了。现在回国后带领的小组在中国的物理学方面有很大突破。网上经常说科学家一生还不如戏子一场演唱会挣得多,要重视科学家,现在活在世上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却上了娱乐版,并当成反面教材。可怜啊可悲。
解答区,有一位朋友,叫 @李达科55556666 ,他的一些说法,我比较赞同,但也有一些说法,我不是完全认同。
他说: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对有知识才能者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我还要补充一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仅仅是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也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维护。国家和民族,只有尊重知识和人才,才能够欣欣向荣,国家才能强盛,民族才能团结。过去,我们总是被别人欺负,谁都可以过来踢我们一脚,看看那些被欺凌的日子,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日子里面,我们的社会没有真正的尊重过知识,尊重过人才。
【霍金去世后,杨振宁被称为在世最大的科学家是否言过其实?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一、评定杨振宁被称为在世最大的科学家,暂时没有这个评定机构。】
确实没有。科研机构,或者学术期刊,是用于学术目的,而不是婚姻介绍所,不会公开说某一个人"最伟大","最厉害"。但有一句话,叫做"口碑",对科学家地位的评定,要看广大科研工作者对其人的口碑。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和杨振宁不和的李政道博士,也高度赞誉了杨振宁的学术水平,温伯格,丁肇中,都非常强烈的推崇杨振宁的科研成就是科学上的壮举。
【二、杨振宁虽然登上世界杂志封面,但世界之大,说不定在民间比杨振宇励害人还没被媒体发现,民间许多高手因为不懂申报程序而埋名。】
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这实际上,是说民科也可以获得诺贝尔奖。有一句话叫做,"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如果民间真的有这么厉害的人,不可能埋没。
你实际上是不了解科学研究的门槛有多高。现在是21世纪,不说21世纪,19世纪,20世纪,科学研究的门槛已经非常之高,很多的科学知识,如果不具备足够的智力水平,以及受过多年的严格的科学训练,根本就看不懂,更不要说是掌握了。如果不掌握高等数学或者其他知识,一些科学理论的方程式,根本就看不懂。民科们通常文化水平不超过初中,很多人都解不开二元一次方程。如果他们真正的有本事,真的那么有能力,早就可以通过自习,达到至少本科以上数学水平。但是,一个都没有。这充分说明了,他们并不具备研究科学的实际上的个人素质。
【三、中国的量子卫星已超越杨振宁的物理研究。】
不能这样说。量子卫星与杨振宁的研究方向,完全不是一个研究领域,是不能比较的。
【四、杨振宁被称为在世最大的科学家的言论还过早,因为杨振宁还未盖棺。】
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在学术成就上可以超越杨振宁的在世的科学家。温伯格可以与杨振宁并驾齐驱,但也不能说他超越杨振宁。威腾的弦理论,无法得到验证,而他在其他领域的成就,没有什么名气。如果杨振宁只有50岁,60岁,我们还可以说,在未来几十年后,或许可能出一个天才科学家在学术上超越杨振宁。但是,杨振宁已经95岁,可能时日不多,在这个时间段里面,容易横空出世一个超越杨振宁的科学家,概率为0。所以,即使杨振宁没有盖棺,对他的学术成就已经可以盖棺。
霍金的继承人?
三个孩子和三个孙辈。
据英国《太阳报》4月24日报道,已故知名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遗嘱中留下了163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亿4千3百万)的财产,并全部存入了一个信托基金,受益人则是他的三个孩子和三个孙辈。
据悉,这份遗嘱立于2007年,但由于霍金生前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无法在遗嘱上签字,因此他只按了拇指印,并附有法律便条以证明其合法性。
霍金于2018年去世,享年76岁,在确诊患上罕见的运动神经元疾病之后,医生一度认为他的寿命只剩三年,但坚强的霍金最终又活了55年,并为人类留下了《时间简史》等宝贵的科学财富。
霍金的大儿子,名叫罗伯特·霍金
他和父亲一样,主要在理工科领域发展。现在的罗伯特·霍金是美国微软公司软件开发部门的高级工程师。
霍金一生留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虽然受到疾病的困扰,但霍金的家庭依然非常美满。霍金一生有两任妻子,这三个孩子都是和第一任妻子简生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