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本文导航目录
乌拉盖和东乌珠穆沁旗是什么关系?
乌拉盖和东乌旗都隶属于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位于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和通辽市交界处,辖哈拉盖图、乌拉盖、贺斯格乌拉三个国有农牧场、巴音胡硕镇一个建制镇,土地总面积5013 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是锡盟面向东北开放的重要窗口。素有“天边草原”的美誉。
乌拉盖是哪个市的?
属于锡林郭勒盟。地处锡盟、兴安盟和通辽市三盟市的交界处,与白音华煤田和乌兰浩特分别相距约80公里和250公里,与哈尔滨、沈阳、长春等东北大城市相距均在800公里之内,是锡盟乃至内蒙古自治区面向东北地区的重要出口,区位优势明显。土地总面积5013km2,总人口1.86万,有蒙、汉、回、满、达斡尔、朝鲜6个民族,人口密度3.7人/km2。现辖哈拉盖图、乌拉盖、贺斯格乌拉三个农牧场和巴音胡硕镇。
锡林郭勒盟。
乌拉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处锡盟、兴安盟和通辽市三盟市的交界处,是锡盟乃至内蒙古自治区面向东北地区的重要出口,区位优势明显,总体呈东北向西南倾斜,地面开阔坦荡,起伏平缓,主要由低山丘陵、沟谷和平滩地组成。土地总面积5013平方公里。
乌拉盖官方语言?
蒙古语。
乌拉盖管理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东经118°44′—119°50′,北纬45°29′—46°38′,地处锡盟、兴安盟和通辽市三盟市的交界处,与白音华煤田和乌兰浩特分别相距约80公里和250公里,与哈尔滨、沈阳、长春等东北大城市相距均在800公里之内,是锡盟乃至内蒙古自治区面向东北地区的重要出口,区位优势明显。土地总面积5013km2,总人口1.86万,有蒙、汉、回、满、达斡尔、朝鲜6个民族,人口密度3.7人/km2。现辖哈拉盖图、乌拉盖、贺斯格乌拉三个农牧场和巴音胡硕镇。巴音胡硕镇系管理区管委会所在地。
乌拉盖的官方语言是蒙语。
乌拉盖发展史?
乌拉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处锡盟、兴安盟和通辽宁相邻。
与白音华煤田和乌兰浩特1949年划归东部联合旗。1956年划归东乌珠穆沁旗。1957年锡林郭勒食品公司在胡硕庙储备繁殖牧场。1969年3月组建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1975年撤销兵团建制,改为农牧场体制一内蒙古农牧场管理局在乌拉盖设立农牧场管理分局。
1982年国营农牧场体制改革,乌拉盖分局下放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乌拉盖农牧场管理局变为政企合一的锡林郭勒牧工商联合公司乌拉盖公司。
1985年整顿行政性公司,政企分开,恢复乌拉盖农牧场管理局,1993年2月,报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内党厅(1993)16号),锡盟委、行署决定(锡党发(1993)5号),在原农牧场管理局的基础上成立了开发区,享受旗县级行政管理权。
2000年12月14日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政字(2000)283号文件升格为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盖绿色产业开发区。
从乌拉盖开发区的历史渊源到曲折的发展过程,兵团时期(1963---1975)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1969年3月25日经国务院落、中央军委批准,来自四个军区和军区直属队后勤部等八个单位,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接收了内蒙古五七干校第五分校。同时,接收了哈拉盖图牧场、乌拉盖牧场、贺斯格乌拉合营牧场,分别成立51团、52团、53团。
并开始接收天津、北京、唐山、山海关、秦皇岛、保定、呼和浩特、集宁、白城、乌兰浩特、阿尔山等城市知识青年,截止1971年共接收8209人。
1970年组建57团(五七镇)、54团(满都宝力格公私合营牧场)、55团(东乌珠穆沁旗宝格达山林场)。到1975年,六师辖51团、52团、53团、54团、55团、57团六个团和乌拉盖、呼热图二个公 社。全境总面积15271平方公里,有边境线175公里。
总人口达到20182人,牲畜头数达到233391头只。这是乌拉盖经济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也是国家投入基本建设资金的高峰期。期间,投资1000万元筹建霍林河煤矿和发电厂;
投资25万元筹建了乳品厂;同时,邀请河北省唐山市116勘探队及内蒙古勘探队,在霍林河煤田沙尔呼热露天区南部施工30个钻孔,控制面积10平方公里,探明褐煤储量7.49亿吨。
在兴安盟大石寨设立物资转运站及石油储备站,在东风镇(现巴音胡硕镇)设立东风批发部,51团、52团、53团基层商店改称军人服务社;还自办电话、发电机组、建东风汽车、兵团六师医院、东风学校等等基础设施。
为开发区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直到1975年12月,兵团体制撤销。乌拉盖和呼热图两公社、霍林河煤电厂、宝格达山林场先后划出。1984年,满都宝力格回归东乌珠穆沁旗管辖。贺斯格乌拉牧场三个嘎查牧民跑回东乌旗,重新成为东乌旗牧民。
乌拉盖草原居东乌旗吗?
不居于东乌珠穆沁旗,属锡林郭勒盟直接管辖的旗县级行政区域。 乌拉盖管理区位于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和通辽市交界处,辖哈拉盖图、乌拉盖、贺斯格乌拉三个国有农牧场、巴音胡硕镇一个建制镇和一个水库工作委员会,土地总面积5013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是锡盟面向东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上世纪60年代以来,乌拉盖地区先后经历农垦—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管理体制,1993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行使旗县管理职能的综合开发区,2005年更名为乌拉盖管理区,与牧场管理局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管理。境内650万亩可利用草牧场是自治区范围内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甸草原之一。
不居于东乌珠穆沁旗,属锡林郭勒盟直接管辖的旗县级行政区域。 乌拉盖管理区位于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和通辽市交界处,辖哈拉盖图、乌拉盖、贺斯格乌拉三个国有农牧场、巴音胡硕镇一个建制镇和一个水库工作委员会,土地总面积5013 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是锡盟面向东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上世纪60年代以来,乌拉盖地区先后经历农垦—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管理体制,1993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行使旗县管理职能的综合开发区,2005年更名为乌拉盖管理区,与牧场管理局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管理。境内650万亩可利用草牧场是自治区范围内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甸草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