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本文导航目录
中国211大学qs排名?
985=QS前30,
211=QS前100
在2019年各大高校的各种排名中,“985”高校的排名可分为两个梯度(此排名并非高校综合实力排名),但是其中的国防科技大学较为特殊,是中央军委直属,不参与排名。
第一梯度为前五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第二梯度为前二十的“985”高校,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第三梯度为其他十三所高校以及国防科技大学。它们分别是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三个梯度高校的实力差距有大有小,但大部分都在国内的一线城市或者是发达的地区,影响力极大。 除却以上39所高校以及暂未定级的“211”大学,还有72所。同样分三个梯度一一列出。
第一梯度的有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第二梯度的有中国药科大学、东华大学、河海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中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第三梯度的有湖南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云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徽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辽宁大学、南昌大学、延边大学、内蒙古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
山西能源学院QS排名多少名?
2023年山西能源学院全国最新排名第814位,位列山西省内排名第27名。
国内排在山西能源学院之前的高校是:吉林工商学院(全国第813名),排在之后的是:云南警官学院(全国第815名);在山西省内位居山西能源学院之前的是:吕梁学院(省内第26名),排在之后的是: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省内第28名
山西能源学院排名去年位列第730,今年则名列第585名,山西能源学院明年的排名还会不会继续高攀?若从这排名数据看,山西能源学院这两年的综合实力是在提升的
我国大学科研经费排名情况如何?哪些大学经费最多?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菜鸟!*^O^*
科研经费排行榜,在菜鸟看来其实就是烧钱的排行榜。收入与支出的问题很多,高校在运行的过程中确实花费也是非常多的。但花销到底在什么方面,这个每所高校都是不同的。具体的花费菜鸟就不多说了。
这是高校最新的科研经费的总额分布情况。从这个排行榜中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清华大学以150多亿的经费总额占我国高校排行榜的第一名。在菜鸟看来,越是好的高校,其在科研方面的支出就越多,这方面的花费就越多。菜鸟整理看看70多所高校的经费总额情况,高校每年的花费真是着实不少。
这是菜鸟随后整理的一些高校的科研经费的总额情况。前一百所的高校,基本的支出都快10个亿了,这个数字还是比较惊人的,大家可以看看。确实这样看来,每年的各项支出,对一所高校来说,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看完科研经费总额的排名之后,菜鸟觉得可以查查我国高校人均科研经费情况。从这个表格中可以明确地看出来,北航的人均科研经费是最高的。随后的北理工、中科大等理科类或者是工科类高校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大家也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个学校的科研实力多少可以代表着一个高校的综合实力,而所有的实力都是靠钱堆出来的,没有钱说什么都是假的。科研经费的多少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所高校的实力高低,实力越高的科研经费就越多。
根据2017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正式发布的最新《201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在2016年全国1804所设有理、工、农、医类教学专业的高等学校及其附属医院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以及 R&D 成果应用、其他科技服务等各个层面开展研究的总体状况,内容涉及科技人力、科技经费、科技机构、科技项目和开展国际科技交流等情况,以及与此相关的高等学校科技活动产出情况。
其中有256所高校年度科技经费超过一亿元人民币,清华大学的年度科技经费高达51.68亿元,排名全国第一。浙江大学以44.20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中山大学以39.03亿元位居全国第三,相比去年大幅增加19.73亿元,排名也从去年的第14位上升到第3位。上海交通大学以36.56亿位居第四。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进入了全国前十。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年度科技经费都超过了20亿。从全国范围看年度科技经费超过20亿的也仅有以上17所高校。
而在前二十名中科研经费涨幅最大的中山大学,幅度达到102.28%,直接增长了19.73亿元。其次是华南理工大学,涨幅达到79.78%,增长了11.21亿元。第三名是复旦大学,涨幅有39.47%,增长了10.13亿元。而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的涨幅为负增长,科研经费的投入比前一年的有所下降。
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是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科研经费超过一亿的高校比前一年的数量多了22所。其中有184所高校的科研经费增长率为正增长,占比达到71.88%,增长率最高的是长江师范学院,增长率达到了537%。
我国高校一大职能是培养人才,另一大重要职能就是进行科学研究,而科研经费是高水平成果的物质基础,是科学研究的动力源。评价高校科研实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参考数据就是年度科研总经费多少,以及人均科技经费数目。那么,哪些高校科研经费最多,全国排名怎么样?是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我介绍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理工类高校科研经费较高,有6所高校科研经费超高30亿元,33所高校年度科研经费过10亿元,前三甲分别是:
第一名:清华大学(51.68亿元);
第二名:浙江大学(44.20亿元);
第三名:中山大学(39.03亿元);
具体排名如下:(数据来自无忧文案,仅供参考)
我们可以看到工信部直属高校人均科研经费较高,全国有4所高校人均科研经费超高100万元其中工信部直属高校占据3个,16所高校人均科研经费过50万元,前三甲分别是:
第一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16.68万元);
第二名:北京理工大学(107.65万元);
第三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3.12万元);
具体排名如下:
附表:近三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总预算趋势图
数据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侵权告知删减!
谢谢您的点赞,期待您的点击关注!
谢谢邀请!
“”谁掌握了核心科技,谁就掌握了话语权”,由此可见:一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程度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作用。
从2017年全国研发经费来看,目前中国的研发经费总量已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世界第二位。我国研发经费主要有三个流向,一是流向政府所属研究机构,占比63.5%,二是流向高等院校,占比21.1%,三是流向企业,占比15.4%,那么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分配情况如何呢?
中国高校2016年度科技经费统计
从上图中数据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在高校科研投入呈现的特点是:科研经费投入总量很大,学校之间差距较大。经费总量排在前五名的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人均经费排名前五名的高校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2017连续十年科研经费排名前50名的部分高校
总之,大学科研经费的高低基本上主要基于学校的综合实力,目前全国排名前5%的高校能够获得高校经费总额的70%,所以有志向去大学做科研的可以多考虑上述经费充足的高校,以屁获得更大的发展。
众所周知,全国高校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为了培养人才,为社会提供发展动力,另外一大职能就是进行科研,研究各方面的前沿领域,推动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而且,科研实力的强大与否往往也是评估高校综合实力是否强大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科研经费的多少也就是评估高校科研实力是否强大的标准了。还有一点,科研经费是评价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指标,首次纳入中国大学评价体系。201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全国140所高校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明确提出,鼓励高校积极筹措经费,同地方政府、校友和企业合作来筹集经费,千方百计扩大办学资源。更有专家指出:中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每年只有获得相当数额的科研经费,才能保证引进和培育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建设科研平台和实验室、培养高水平的科研新人等,充足的科研经费是未来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 接下来就来说说全国大学的科研经费排名情况。全国科研经费超过50亿元的有18所。分别是清华大学(153.75)、浙江大学(130.98)、上海交通大学(108.15)、北京大学(91.43)、复旦大学(88.34)、同济大学(80.3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9.28)、中山大学 (78.12)、华中科技大学(78.01)、 天津大学(75.70)、哈尔滨工业大学 (74.70)、北京理工大学(70.29)、四川大学(68.0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6.20)、西北工业大学(60.86)、东南大学(57.35)、华南理工大学 (54.03 )、武汉大学(52.91),单位:亿元。从上面可以看出,理工类高校的经费一般较多,超过100亿元的有三所。超过30亿元的有32所,超过20亿元的有52所,超过10亿元的有93所,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全国高校人均科研经费也同样是评估各项指标的标准。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高校人均科研经费排名前十的高校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可以看到,在人均科研经费方面,我国的“国防七校”和“中科双雄”实力是非常强横的,除了第三名的中科大属于中科院直属高校之外,前五名的高校中有四所均属于工信部直属的国防七校。 科研经费比较充足的也只有100多所“双一流”高校(包括世界一流学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而已,真正比较多的则属于原来的985大学。由此可见,国内实力强大的高校往往科研经费也更多!
中国排名前一百名的大学有哪些?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菜鸟!*^O^*
因为对大学的排名有很多种版本,而且大家的意见也是不一致的,所以菜鸟多准备了几个版本的排名情况,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参考作用。
一、软科给出的排名前100的高校
这是软科给出的最新排名。讲真的,这些带有浓浓盈利性的排名机构,大家看看就行了。大家觉得软科给出的排名是否靠谱呢?
二、校友会给出的排名前100的高校
上面这个是校友会给出的最新中国大学前100位的高校,菜鸟始终觉得不管怎么排名,大家的争议都比较大。毕竟,这种机构想盈利或者是发展,总要有点办法。所以,这个排名是否靠谱,大家看看,参照一下吧。
三、QS给出的排名前100的高校
这是QS给出的最新中国大学前100的排名,可能和上面两个机构的排名又有所偏差。菜鸟觉得这是正常的,因为这三个机构的对排名的评价机制都不一样。所以,这三个给出的排名都是大同小异,或者可能是截然相反的。但大家心里有个评价的标准,至于学校好不好,只有自己读过才知道。但还是牌子很响亮的。看看就行。
对于国内高校排名的话一直都是存在各种各样的版本,不一样的排名机构,排名方式不一样。排名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太一样,像国内主要存在的排名机构有校友会、科教版等方式。一个公正的排名需要参考生源质量、科研实力、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因素。
并且对于学校的排名的话,我个人的意见和看法是,仅限于参考。如果说根据排名来选择报考学校的话,完全是不现实的。主要参考的依据是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自己兴趣爱好等方面。如果说报考学校看排名,那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仅限于了解、参考罢了。
以下是关于校友会对国内院校的排名情况:以上排名是校友会的排名,难免会有个别院校存在偏颇之处,仅限于参考。
您的关注、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郑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云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东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深圳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福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安徽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新疆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众所周知,国内有39所985大学和112所(含39所985)211大学,如果要在国内所有的大学排出个子丑寅卯来,那么这一百多所211大学原则上要排得靠前一些。但在73所“纯211”(非985)大学中,并非每一所211大学的综合实力都能排在国内高校中的百名之内。这是因为,一些偏远地区、实力不怎么强劲的大学,本来是无法跻身211的舞台,但处于综合考虑和地域上的照顾,像西部地区的一些211大学虽然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都并非处于一流的水准,但这些学校依然拥有211的“金字招牌”。故此,民间对国内百强高校的榜单做了一些“技术上的处理”。
说到国内大学的排名,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看法。民间当中比较权威的排名有软科版本的大学排名,有武书连版本的大学排名,还有校友会版本的大学排名,接下去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校友会对国内前100名的大学是怎么排的——
在校友会的百强高校排行榜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依然位于国内的“状元”和“榜眼”的位置,这两所顶尖大学一直都是国内高校中的泰山北斗,如果国内高校排行榜的前两名不是北大和清华,那么这份榜单肯定是没有任何可信度的。紧随清北之后的,是“双非”大学中的“红校”国科大,虽然国科大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生源质量,足以让除了清北之外的其他重点大学臣服。排在4-10名的,分别是复旦、人大、浙大、上海交大、南大、武大、中大这7所大学。
位于22名的,是我们福建地区唯一的一所985大学——厦门大学。厦大除了实力强劲之外,其校园的风景也是可圈可点的;排在第35名的是兰州大学。兰州大学虽然也是985大学,但有人说它是最委屈的985,因为该校的人才一直在流失,在国内的排名也越来越靠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排在第51名,北京邮电大学排在第58名(这是一个相当吉利的数字)。这两所大学和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构成传说中的“两电一邮”, “两电一邮”无论是在排名上还是在真实实力上,或者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上,都排得上号。
您好,我是陕西省目,唯一正规注册的,经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审批。审批的专业权威机构一一西安市户县金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中心(百度可以查询,立即辨别真伪)的首席专家张老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现将2018年中国最新大学排名情况推荐如下;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苏州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大学,东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兰州大学,江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福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西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侨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深圳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大连医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宁波大学。扬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这个大学的排名,依据是软科学实力排名。
还有综合排名如下,依据是2018年校友会版。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郑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化工大学,云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南昌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江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福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广西大学,燕山大学,河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宁波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山西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西北大学和云南大学哪个好?
差不多的学校,实力上西北稍强,不过云大现在是双一流,总体来看云大性价比更高
这种比较还说得过去,实力相当!有时可气得很,贵州大学、石河子大学也拿来比,真的气人那!
西北大学可以追溯到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至今未曾更名,是一所百年名校。同时还是211工程院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共有太白、桃园、长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设有23个院(系)和研究生院;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89个 ;博士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7个;
其中考古学评估为A+学科,全国排名第一;理论经济学评估为A-学科,共两个A级学科;B+学科5个,B学科9个,B-学科1个。
2018年QS亚洲大学排名第238名。
云南大学可以追溯到1922年兴建的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50年定名云南大学。也是211工程院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共有呈贡、东陆两校区,占地面积4363.64亩,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6976人。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23个;博士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博士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25个。
其中民族学评估为A+学科,生态学评估为A-学科,共两个A级学科;B+学科2个,B学科7个,B-学科5个。
2018年QS亚洲大学排名第351-400名。
西北大学综合实力强于云南大学。
显然西北大学好,而且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