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本文目录
舒肤佳香皂有多少款?
舒肤佳香皂有多种款式。因为舒肤佳品牌生产的香皂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例如洁净、柔润、抗菌等,因此在市场上具有多种款式。根据官方宣传,舒肤佳品牌的香皂有近20种不同的系列,涵盖了儿童香皂、呵护香皂、玫瑰香皂、清新香皂、防过敏香皂等等,因此款式很多。如果需要具体了解每个系列的款式数量,可以参考舒肤佳官方网站上的产品介绍。
哪里的快递不能收?
一、避免污染。及时关注疫情动态,暂不收取寄送地为中高风险地区的快递;非必要不购买境外、中高风险地区和发生本土疫情地区的物品,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二、适度防护。收快递时要戴口罩、手套,与操作人员保持一米距离等。快递的表面包装不带入室内,确实需要带入时,可以采用消毒湿巾六面擦拭消毒或进行喷雾消毒等。处理完快递后一定要做好手卫生。
三、加强消毒。快递公司要在收递快件后及集中分拣环节对快递表面进行消毒处理。暂停中高风险地区快递业务,暂不收取高风险人群、发热病人交寄的快递;快递员要加强健康管理,确保不被感染,不带病上岗;快递转运途中要做好保护,包装不直接暴露在外。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食堂管理办法?
一、餐具用具卫生消毒制度
(一)餐具用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
(二)洗刷餐饮用具必须使用专用水池,不准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三)洗涤、消毒餐饮用具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四)消毒后的餐饮用具必须存放在餐具专用的保洁柜内备用。餐用保洁柜定期清洗消毒,避免污染。
(五)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应分开存放,存放柜上必须有明显标志。
二、粗加工管理制度
(一)粗加工间保持清洁卫生,并配有防蝇、防鼠设备,购回的原材料先进粗加工间,食品分类上架。
(二)各种食品原料,在粗加工过程中,应首先检查食品质量,发现腐烂、变质、发霉、生虫、有毒有害原材料均不得加工。
(三)洗肉、洗菜的水池要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识,加工肉类操作台与蔬菜操作台分开使用。
(四)加工完的食品要妥善保管,做好三防。
(五)每日对洗肉池、菜板、操作台及用具进行消毒。
三、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一)严格执行各项卫生制度,食堂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二)食堂清洁卫生消毒做到:定人、定时、定区、定质量,每天消毒,并做好记录
(三)管理人员及保健医生每天对食堂卫生进行检查,每周组织全园大检查,并作好记录。
(四)环境卫生要求:食堂清洁卫生,无垃圾,无积水,无污垢,墙脚、屋顶、屋脚无蜘蛛网,洗碗池无沉渣,下水道通畅无阻,抽油烟机无油垢。
(五)餐具卫生要求:餐具、炊具做到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保洁柜每天消毒,餐具消毒后立即放入保洁柜,防止二次污染。菜墩清洁,生熟分开,并有明显标识。灶台、案板清洁无污垢,无油腻,毛巾分类专用,冰箱厨柜定期消毒。
(六)库房检查:按库房管理制度执行。
四、配餐制度
(一)烹饪好的食品分放进明显标志的容器内(盆、桶),并作好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少将保持清洁。
(二)幼儿食品煮熟后,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摄氏度,煮熟后的食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食品分开存放。
(三)在烹饪后,到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存放。
(四)凡存放熟食品的容器要消毒后使用。
五、食品卫生"五四制"
(一)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
1、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原料。
2、 保管员、验收员不收腐烂变质原料。
3、加工人员、厨师不用腐烂变质原料。
4、各班老师不给幼儿食用变质食品,不用手拿食品,不用不洁材料存放和包装食品。
(二)成品食品存放实行"四隔离":
1、成品与半成品隔离。
2、生熟食品隔离。
3、食品与药物隔离。
4、食品与天然水隔离。
(三)用(食)具实行"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蒸汽或开水消毒)。
(四)环境卫生实行"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
(五)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幼儿园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
2、幼儿园成立"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检查、落实措施,建立岗位责任制,把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具体人员,一级抓一级,逐级负责,定期对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3、幼儿园食堂必须取得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上海市食品卫生许可证》,严格执行卫生部门制定的有关幼儿园食堂规定的设施、人员配置标准,并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检查。
4、幼儿园食堂应当建立各种食品卫生安全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相关的卫生管理条款应在用餐场所公示,接受用餐者的监督。
5、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卫生法"为准绳,定期组织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各项法律法规与营养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并进行考核。
6、落实"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各类检查评比活动及从业人员基本功大比武活动。
七、食品卫生安全保卫制度
1、食堂应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幼儿园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师生用餐的卫生与安全。
2、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3、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必须做到:
(1)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
(2)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
(3)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4)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4、认真执行"食品验收、储存、加工制度",蔬菜和伙食品按当天的需要量定购和烹调。
5、严格执行"周幼餐用、工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周幼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周幼食堂环境卫生保洁、检查制度"等一系列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幼儿园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落实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严防集体性食物中毒。
6、每天下班前,检查灶具、液化气、各电器开关是否关闭。
7、冬夏季节供应点心、午餐,做到"五热"、"五凉",出食堂的饭、菜、汤必须加盖。
八、食品采购、验收、储存、加工制度
1、食品采购原则上都做到由局配货中心送货到园。
2、特殊情况下,由采购人员外出采购时,必须做到按照有关规定索证、验证,严格查验食品质量和定型包装食品标签及卫生许可证或检验合格证。
3、每天有专人负责验收食品,并认真做好记录。
4、验收时,一看货源是否新鲜,有无异味;二看有无正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限(物品是否在保质期内)。杜绝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无检验合格证明及卫生许可证厂商供应的食品进入食堂。
5、食品经验收合格后,再过磅、收货。
6、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至少15厘米)存放。储存食品场所禁止其它杂物存在,辅料缸必须加盖。
7、储存的食品应标明进货日期,出库食品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冰箱内的温度应符合食品储存卫生要求。
8、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加工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9、蔬菜切配前应先冲洗,浸泡十分钟以上,再经充分冲洗。禽蛋类在使用前应当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肉类、水产品类与蔬菜类食品原料的清洗必须分别在专用清洗池内进行。
10、烧煮或配料前应严格检查待烧煮食品原料的卫生质量;食品必需烧熟熟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5℃。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九、食品供应制度
1、供应的食品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符合幼儿每日摄入的营养要求,并力求色、香、味俱全。
2、不得供应生拌食品和改刀菜,外购熟食卤味必须经高温充分加热后方可供应。
3、食品供应场所具有良好的通风设施,由专人做好日常保洁工作。
4、营养员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做到切菜细致,每周菜不重复,注意花色品种及营养元素的调配,做到荤素搭配、米面搭配、粗细搭配、干湿搭配。
5、为体弱儿童、哮喘及过敏性体质的患儿提供病号菜。
6、应根据不同季节,随时调整幼儿食品温度。冬季做到五热:热饭、热菜、热汤、热点心、热开水;夏季做到五凉:凉饭、凉菜、凉汤、凉点心、凉开水。
7、烹饪后食品及时放入备菜间,烹饪后至供应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十、食品留样制度
1、当日供应的各种菜肴(包括含馅的面制品),应当分别在冰箱内留样48小时。
2、每种菜肴留样量为250克以上,并做好留样记录,以便随时检查。
3、留样容器为3套,留样超过48小时,及时处理并清洗、消毒容器。
4、留样冰箱由专人负责,冰箱内不得放入其他食品。
十一、食堂餐具、工用具的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1、食堂餐具、工用具使用后必须清洗干净、按时消毒,并摆放在固定位置。
2、食堂餐具、生熟容器应分开存放。熟食容器和餐具必须严格执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制度。
3、清洗餐具、工用具必须在专用水池内进行。煮沸、蒸汽消毒应保持温度100度,作用10分钟,煮沸消毒时餐具、工用具必须全部浸没在沸水中;采用红外线消毒的,温度应控制在120度,作用15~20分钟;采用含氯制剂消毒的,一般使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1,作用5分钟以上,消毒时被消毒餐具、工用具必须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
4、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工用具应分开存放,并在贮存柜上有明显标记。
5、清洗、消毒后的餐具、工用具必须贮存在专用的密闭保洁柜中备用。保洁柜应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6、各类池按标签使用,使用后须及时清洗保洁。
7、餐具、工用具所使用的洗涤、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洗涤、消毒剂必须有固定的存放场所(橱柜),并有明显的标记。
十二、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
1、食堂从业人员每天早上来园后需到保健老师处晨检,通过者方可上岗。
2、食堂从业人员若有以下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及时退岗或隔离,待查明病因、排除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1)有腹泻、呕吐等症状;
(2)有感冒咳嗽,热度高于或等于38度。
3、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上岗前做到"三白"和"三不":
(1)"三白":穿白大褂、戴白口罩、白帽子(并把头发置于帽内);
(2)"三不":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
4、食堂从业人员工作前要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必须洗手消毒,不得在食品加工场所内吸烟。
5、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此项工作。
十三、食堂环境卫生保洁、检查制度
1、室内净高度不低于2.5米,建有通畅的污水排放系统和防蝇、防尘、防鼠设施;配备分别存放生熟食品的专用冰箱或者冷库;配备足够的工具、容器;安装机械通风设备。
2、抹布等清洁工具要专用,砧板及各容器应生熟分开,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并定点摆放于相应标签处。
3、初加工间内必须有专用的淘米池、蔬菜池、荤菜池、水产品池、污水池,并贴有标签。
4、每天清理操作台、灶台、蒸饭箱、消毒箱、调味品橱、冰箱及盛器等,要求堆放整齐,表里清洁无油污。废弃物盛放容器应加盖,做到清洁不漏。
5、国定长假后,食堂工作人员、保育员提早一天上班,对食堂餐具、工用具、容器等进行全面清洗、消毒;保育员对幼儿玩具、课桌椅、扶手等进行擦洗、消毒。最后关闭门窗进行空气消毒。
6、将食堂卫生分干到人,落实承包责任制,与月考核奖挂钩。
7、由分管园长、保健老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有记录有反馈,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十四、师生用餐制度
1、师生用餐场所应清洁、明亮、整齐。
2、餐桌每天用消毒水擦洗五次(早晨、饭前饭后、点心前后)。餐具每天用高温消毒。
3、培养师生良好的进餐习惯:
(1)餐前洗手;
(2)进餐时不大声喧哗;
(3)进餐时一手扶碗一手拿餐具,并做到四净:碗净、桌面净、地面净、衣服净;
(4)不吃汤泡饭;
(5)不挑食、不偏食。
4、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进餐环境:如播放轻音乐、进餐前或进餐时不批评训斥孩子等等,使幼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5、教师与幼儿的伙食要严格分开,不允许发生占用幼儿伙食现象。
十五、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突发事件的报告制度
1、应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并撤收处理该批全部食品。
2、马上向区教育局(58020356)、卫生监督所(58018765、58019234)、妇幼保健所(58023290)、区政府办公室(58022505、58023610)报告中毒人数、症状、第一发生时间、责任人单位地址和联系电话(58111451、58111452)。
3、协助卫生医疗机构救治病人,并通知家长。
4、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5、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6、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7、必要时报告公安、工商等部门。
十六、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度在食品加工、供应过程中或用餐者在用餐时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异常或有变质可疑时,经确认后,应立即撤收处理该批全部食品。
1、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应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4)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2、对病人采取应急处理:
(1)采取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可疑食品的标本以备检验;
(2)及时送去医院治疗。
3、对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进行处理:
(1)对剩余的可疑食物彻底清除,排除中毒隐患;
(2)对接触过中毒食品的餐具、容器、用具及冰箱设备,包括加工人员的手都必须彻底清洁、消毒。
5、对餐具、容器、用具等采用煮沸方法消毒,煮沸时间不少于5分钟;对不能进行热力消毒的可用75%酒精擦拭或用化学消毒剂浸泡。
十七、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1、责任制的分工:
(1)园长对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负全面领导责任,是第一责任人。
(2)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其他成员根据各自的工作分工和职责范围,对部门的下属从业人员负直接领导作用。
(3)食堂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安全负有主要责任。
2、责任制的'追究:
(1)对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孩子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相关责任人,由幼儿园或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
(2)对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发生后,隐瞒实情不上报的幼儿园相关责任人,由幼儿园或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
(3)对违反《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清洗剂危险特性有哪些?
清洗剂是用于清洗物体表面污物的化学助剂。清洗剂是一个很大的范畴,种类繁多,清洗剂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工业用清洗剂和民用清洗剂。像市场上的除锈剂、脱模剂、除蜡剂、驱油剂、冷脱等都属于工业清洗剂。而民用清洗剂有洗衣粉,洗手液,肥皂,洗洁精、全能清洗剂等。
清洗剂清洗污垢的速度快,溶垢彻底。清洗剂自身对污垢有很强的反应、分散或溶解清除能力,在有限的工期内,可较彻底地除去污垢。对清洗对象的损伤应在生产许可的限度内,对金属可能造成的腐蚀有相应的抑制措施。清洗所用药剂便宜易得,并立足于国产化;清洗成本低,不造成过多的资源消耗。清洗剂对生物与环境无毒或低毒,所生成的废气,废液与废渣,应能够被处理到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清洗条件温和,尽量不依赖于附力口的强化条件,如对温度、压力、机械能等不需要过高的要求。清洗过程不在清洗对象表面残留下不溶物,不产生新污溃,不形成新的有害于后续工序的覆盖层,不影响产品的质量。不产生影响清洗过程及现场卫生的泡沫和异味。因此在一些领域使用的很频繁,那么清洗剂有毒吗?清洗剂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第一、清洗剂作为化学制剂是有一定的毒性的,但是只要不是长期没有做防护浸泡在里面,那么危害是不大的。第二、如果皮肤长期裸漏在外面,那么渐渐会对皮肤产生一种腐蚀性,危害皮肤健康。第三、对孕妇的危害,清洗剂这一类化工产品孕妇一定要远离,容易危害到孕妇本身和体内的胎儿,严重些甚至会造成流产。第四、小孩误食,小孩比较贪食可能会不小心误食,这时候要及时送到医院清理肠胃。
超市自有品牌是什么?
自有品牌商品利润空间大 自有品牌商品是指零售企业自设生产基地或者选择合适的生产企业加工生产,最终用自己的商标注册并利用自己的销售网络平台销售的商品。 开发自有品牌,无须支付品牌使用费,商品可以从生产商手里直接到达销售企业的配送点,减少了供货代理的中间环节,摆脱了供应商的控制,同时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广告宣传推广费用。依靠超市自身庞大的销售体系,能迅速形成销售规模。因此,发展自有品牌成为商家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有效途径之一。业内人士反映 :“对超市来说,自有品牌商品所带来的利润空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连锁超市发展自有品牌是成长到一定阶段和规模的必然选择。” 超市自有品牌的商品现在越来越多,如“华普”的面巾纸、“沃尔玛”的婴儿护肤柔湿巾、“易初莲花”的蜂蜜、“家乐福”的饮料、“华联”的卫生纸、“屈臣氏”的个人护理类商品等,超市自有品牌占据超市货架的空间在增大。 自有品牌的利润究竟有多大?专家认为,一般供应商供应的商品,超市的盈利率大都在5%左右,而自有品牌平均毛利在15%左右,针纺产品更是高达40%。自有品牌商品价格要比同类商品价格低10%-30%,而利润要高出10%-20%。 自有品牌的利润空间如此之大,使得各大超市纷纷把开发自有品牌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家乐福、沃尔玛、欧尚等都在我国推出了自有品牌。据了解,欧美发达国家的零售巨头拥有的自有品牌商品多达上千种,销售额占比为30%左右,而在英国这一比例更是高达45%。我国近年来新兴的本土超市也纷纷推出自有品牌商品,华联、华润万家、物美等超市都出炉了自有品牌计划。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信息部主任杨青松认为,自有品牌出现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我国的商品经济已进入零售商主导时代,零售商希望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来直接进入上游,获取利润”。 自有品牌开发需谨慎 尽管自有品牌的利润空间很大,但是有些自有品牌产品销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产品库存严重超标,仓储成本高且损耗大,甚至给零售商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要充分做好市场调研,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保证收益。 自有品牌开发时候要注意三点: 要选择适当的品类。零售商在选择进入的品类的时候, 应充分考虑该品类的目标顾客群对自有品牌的接受程度、产品开发与零售商自身的定位是否一致, 同时, 供应商和自身的物流和管理水平也是在选择进入某一品类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 不能简单仿制。简单仿制会造成大量产品销售不良。对于零售商而言, 一方面“拷贝”成功的制造商产品, 一方面以目标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改良和新产品开发是自有品牌成功的关键。以沃尔玛山姆会员店为例, 山姆店在中国的经营目标是满足商业会员再销售、办公和发放福利需求, 同时满足高收入的个人会员的需求. 因此, 我们可以看到在山姆会员商店销售的8块装 “会员优品” 香皂、整箱装的复印纸,而现实的销售数据也证明了这些经过改造的产品是自有品牌成功的典范。 加强对商品质量的监控。在自有品牌产品中, 单一商品出现质量事故会对零售商及其自有品牌带来不良影响,尤其是食品类防腐剂超标和重金属超标等对自有品牌有着重大的影响。据了解,为了选择合适的制造商,零售企业有的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有的自行审核。由于委托第三方监测花费过高,一些零售企业只能将有限的品种委托第三方监测,更多的则是零售企业自行监测,这样就使一些生产条件不是很好的企业进入生产自有品牌行列,难以确保自有品牌产品质量安全。 有关资料显示,由于多数零售商将自有品牌定位于低价产品,报价最低的供应商往往会受到青睐, 在这种时候, 质量很容易成为被牺牲的对象。供应商在技术方面的任何放松,都将产生质量事故。 零售商的专长并非在于产品制造, 零售商自有品牌的生产却需要零售商了解包括:制造相关的技术知识, 法律法规及物流配送等相关专业知识, 因此, 零售商需要建立起自身的质量控制部门, 从供应商资质判断、 产品检验、产品生产工艺和配方、包装和标识规范以及产品运输和收货标准方面进行控制, 从源头减少质量事故产生的可能。这一点对于已经开始自有品牌探索的零售商尤为重要。 自有品牌商品标准年底出台 杨青松透露,国家商务部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制定“超市自制食品国家标准”的申请,决定委托协会起草《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经营规范》。 据介绍,该标准将引导零售商从产品研发、厂商选择、商品运输及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环节入手来保证自有品牌商品的质量。此外还将对自有品牌商品监管做出明确的规定。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前期调研,预计这一规范将在今年年底出台。”杨青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