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本文目录
莫言是那个国家的人?
莫言,中国当代作家,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
1981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1985年,因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小说《红高粱》引起文坛轰动。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1988年,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1989年,出版长篇小说《食草家族》。1993年,出版长篇讽刺小说《酒国》。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丰乳肥臀》。1999年,出版长篇小说《红树林》。2001年,出版长篇小说《檀香刑》。2003年,出版长篇小说《四十一炮》。2006年,出版长篇小说《生死疲劳》。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蛙》。2011年,凭借《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19年,创作小说《等待摩西》。2019年,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2020年7月31日,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
莫言的七言诗?
存在。因为莫言除了长篇小说外,也曾经写过一些诗歌,在其作品《大地》中有一篇名为《七言诗》的作品,其中每一句都是七个字,符合七言诗的格式。莫言是中国著名作家之一,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作品以深刻揭示中国农村现状和个体命运为主题,深受读者喜爱。在他的小说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诗歌或者流传于民间的诗歌,这些诗歌为他的作品增色不少。
莫言最出名的一首诗?
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他的最出名的诗有:
(一)问鱼问水问桃花,和人可与话桑麻。
喜鹊枝头抢应答,他在溪边采绿芽。
(二)少时辍学牧牛羊,老家大栏平安庄。
荒草连天无人迹,野兔飞奔鸟儿忙。
二十九盛数我狂,栽罢萝葡种高粱。下笔千言依马待,离题万里又如何。
(三)少时听人说聊斋,妖风迷雾扑面来。
长大方知人即鬼,蒲公深意我能解。
莫言北大演讲遭同学质问是真的吗?
是的,莫言在北大演讲时曾经被同学质问。据报道,莫言于2012年10月25日在北京大学做了一场题为“文学是一座桥”的演讲,当时他谈到了文学的价值、文学创作背后的社会责任以及文学如何牵动读者的心灵等主题。
然而,在演讲过程中,一位自称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突然站起来,质疑莫言的作品和个人背景,并表示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质疑。这个场面被视频记录下来,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莫言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保持了冷静和耐心,并就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文学价值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虽然这个事件引起了一些争议和讨论,但莫言的回答和演讲仍然受到了很多学生和观众的欢迎和赞扬。
莫言小说沈园讲什么?
《沈园》是莫言的一部短篇小说。沈园二字最初来源于著名诗人陆游与其表妹唐婉的故事。陆游与唐婉曾经拜堂成亲,但在陆游母亲的极力反对之下,两人终究分道扬镳,变成路人。正是基于这段经历,才有了后来广为流传的《钗头凤》。莫言选用沈园这两个字作为文章的题目,从一开始就暗示了小说的悲情结局。在两情相悦的20年后,女主角从小城赶往北京,去看望已为人夫、为人父的他。面对女主角提出要去沈园一观的要求,两人最终前往圆明园游览。美丽的景色和她的动作让他记起了曾经的美好。当一切结束之后,他用理智打碎了她的美梦:过去的终究是过去了,她应该从虚幻的回忆世界解脱出来了。
事实上,女主角真的不知道他和她已经不可能了吗?不,她是知道的,就像她清楚地了解沈园存在于浙江而非北京一样。她控制不了自己那颗追求爱情、念念不忘对方的心。于是,她选了这样一种直接而又壮烈的方式斩断自己的虚妄世界和不可能再回头的爱情——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结论:
男权主义的存在使得女性长期处于压迫地位中。莫言通过戴凤莲、孙眉娘等女性形象为我们展现了封建时代中女性的反抗精神与独特的女性世界。而在短篇小说《沈园》中,莫言通过插叙的方式塑造出一个渴求爱情却被现实屡次打击的女性形象,这种细腻深刻的描述方式不禁引发我们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