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高大百科网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 > 古文 >

八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

日期: 来源:高大网收集编辑:www.gdy.net.c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八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 1.8年级课外古文阅读及答案

(一)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诋毁,指责)处,姑置之。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又改正之。

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

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

齐己《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

齐乃下拜。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

以示皎然。皎然曰:“‘波’字不佳。”

某怒而去。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

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姑置之 (2)方敢示人 (3)无处濯尘缨 (4)某怒而去 2下列黑体字与“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妇抚儿乳 B处处志之 C亲贤臣,远小人 D策之不以其道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 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 (二)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

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

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

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解释下列黑体字。(1)朕少好弓矢 (2)皆非良材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4)数延见 2 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 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三)鲍君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注:①罝:网,用以捕鸟兽. 1解释文中黑体字。

(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2)问其故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3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什么?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

③馔: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1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字。

(1)因谒公 (2)觉饥甚而不敢去 (3)旁置菜羹而已 (3)公取自食之 2下列句中黑体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方命坐(才) B萧氏子颇骄纵(很,非常) C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只) D其人愧而退(表转折,但是)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五)田不满怒斥髑髅田不满夜行失道,误经墟墓间,足踏一髑髅,髑髅作声曰:“毋败我面,且祸尔!”不满戆且悍,叱曰:“谁遣尔当路?” 髑髅曰:“人移我于此,非我当路也.”不满又叱曰:“尔何不祸移尔者?” 髑髅曰:“彼运方盛,无如何也.”不满笑且怒曰:“岂我衰耶?畏盛而凌衰,是何理耶?” 髑髅作泣声曰:“君气亦盛,故我不敢祟,徒以虚词恫喝也.畏盛凌衰,人情皆尔,君乃责鬼乎?哀而拨入土窟中,公之意也.”不满冲之竟过.惟闻背后呜呜声,卒无他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髑髅{独楼}:死人的头骨,即骷髅。

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词。毋败我面,且祸尔败: 祸: 2“且祸尔”与“戆且悍”中的“且”,分别作何解释? 3翻译文中画线句。

尔何不祸移尔者? 4作者写这段志怪文字的用意是为了批评怎样的社会现象?请从原文中找出最关键的一句话。 参考答案 (一) 1(1)放置,放下(2)给……看,让……看(3)洗,洗涤(4)离开 2C 3(1)第二天拿出来读一读,就发现毛病很多。

(2)一会儿,那个又狂奔回来。 4“一”字表明梅花只开一枝,极言数量之少;也可能是第一枝,更能体现“早”的特点。

5前文:作诗要反复修改;后文:作诗炼字很重要。 (二) 1(1)喜爱,爱好(2)全,都(3)从前(4)屡次,多次 2D 3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

2.8年级课外古文阅读及答案

(一)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诋毁,指责)处,姑置之。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又改正之。

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

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

齐己《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

齐乃下拜。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

以示皎然。皎然曰:“‘波’字不佳。”

某怒而去。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

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姑置之 (2)方敢示人 (3)无处濯尘缨 (4)某怒而去 2下列黑体字与“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妇抚儿乳 B处处志之 C亲贤臣,远小人 D策之不以其道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 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 (二)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

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

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

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解释下列黑体字。(1)朕少好弓矢 (2)皆非良材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4)数延见 2 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 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三)鲍君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注:①罝:网,用以捕鸟兽. 1解释文中黑体字。

(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2)问其故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3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什么?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

③馔: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1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字。

(1)因谒公 (2)觉饥甚而不敢去 (3)旁置菜羹而已 (3)公取自食之 2下列句中黑体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方命坐(才) B萧氏子颇骄纵(很,非常) C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只) D其人愧而退(表转折,但是)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五)田不满怒斥髑髅田不满夜行失道,误经墟墓间,足踏一髑髅,髑髅作声曰:“毋败我面,且祸尔!”不满戆且悍,叱曰:“谁遣尔当路?” 髑髅曰:“人移我于此,非我当路也.”不满又叱曰:“尔何不祸移尔者?” 髑髅曰:“彼运方盛,无如何也.”不满笑且怒曰:“岂我衰耶?畏盛而凌衰,是何理耶?” 髑髅作泣声曰:“君气亦盛,故我不敢祟,徒以虚词恫喝也.畏盛凌衰,人情皆尔,君乃责鬼乎?哀而拨入土窟中,公之意也.”不满冲之竟过.惟闻背后呜呜声,卒无他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髑髅{独楼}:死人的头骨,即骷髅。

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词。毋败我面,且祸尔败: 祸: 2“且祸尔”与“戆且悍”中的“且”,分别作何解释? 3翻译文中画线句。

尔何不祸移尔者? 4作者写这段志怪文字的用意是为了批评怎样的社会现象?请从原文中找出最关键的一句话。 参考答案 (一) 1(1)放置,放下(2)给……看,让……看(3)洗,洗涤(4)离开 2C 3(1)第二天拿出来读一读,就发现毛病很多。

(2)一会儿,那个又狂奔回来。 4“一”字表明梅花只开一枝,极言数量之少;也可能是第一枝,更能体现“早”的特点。

5前文:作诗要反复修改;后文:作诗炼字很重要。 (二) 1(1)喜爱,爱好(2)全,都(3)从前。

3.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的答案

(一)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将以下骑送迎 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 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3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选文]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 (3)也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 矣。

[注释]

(1)[诵]背诵。(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3)[讠宣 ]xāun,遗忘。(4)[戒]警告。

[练习]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 孟子辍然中止( ) ②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

处士笑而然之( ) 何有于我哉?( )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失:( ) ②此:( )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

[阅读提示]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三)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

[选文]

顷岁(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5),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

(1)[顷岁]近年来。(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3)[工]精,妙。(4)[患]毛病、弊端(在于)。(5)[指摘]挑剔,批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 ) 术( ) 过( ) 疵( )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

(3)多作自能见之( )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答:

[阅读提示]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多动笔。今天读来,不无启迪。

4.求8年级上册的课外文言文(人教版)

学弈

《孟子·告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让弈秋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一心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这两个人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的好。难道是后一个同学的智商不如别人?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5.初二上学期期末最可能考的几篇课内文言文、课内阅读

桃花源记 陋室铭 记承天寺夜游 湖心亭看雪 给你个例子 检举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测试卷 班别: 姓名: 学号 分数: 命题人:王绥辉(海口市义龙中学) 一、积累运用(每小题2分,共24分) 1、《春望》一诗表现诗人对国土沦陷触目伤怀的句子: 。

2、《泊秦淮》中把读者引入朦胧迷离意境的诗句是: 。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作者由自然界风雨交加联想到南宋王朝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的诗句是: 。

4、《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舍生取义的句子是: 。 5、同是揭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到”的哲理,《望岳》的诗句是: ;《登飞来峰》的诗句是: 。

6、《钱塘湖春行》一诗通过野花和春草表表现自然界生机盎然的景象的对偶句是: 。 7、《夜雨寄北》诗中表现诗人思归而不得的愁苦心情的句子是: 。

8、《雁门太守行》诗中渲染敌军兵临城下,守军披坚执锐的紧张气氛的句子是: 。 9、《别云间》中表现诗人坚强不屈、宁死不屈、抗清到底决心的诗句是: 。

10、《论诗》中赞美人才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诗句是: 。 11、某作家封笔以后,仍然关注着文坛的动态,指导年青作者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的诗句所说的“ ”那样。

12、步入大自然,面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许多有关景物描写的优美诗句总是不断涌入脑海,请你分别写出一句本册中学过与山水有关古诗: 山: 水: 二、阅读欣赏: (一)《小石潭记》(共23分) 从小丘西行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 ,为岸。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①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② 。

潭西南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③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及记之而去。

13、在横线处填出课文原句。(6分) ① ② ③ 1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3)以其境过清 (4)不可久居 _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意思。

(3分) 16、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闻水声,如鸣佩环”?(3分) 17、按符号要求画出限定句子。(4分) (1)用“ ”画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

(2)用“( )”标出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18、作者在游小石潭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3分) (二)《记承天寺夜游》(共26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9、给下列汉字注音。(4分) 遂: 荇: 横: 柏: 20、解释加点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6分) (1)念无与乐者( )( ) (2)相与步于中庭( )( ) (3)欣然起行( ) (4)盖竹柏影也( ) 21、请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并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句子描绘的画面?(4分) 22、“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指的是: 。这句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在文章内容上起 的作用。

(6分) 23、译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分) 24、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给我们描写一幅生动形象、清雅自然的月色画面。

你能否再写出一句苏轼其它作品中直接描写“月”的诗句。(3分) (三) 《治水必躬亲》(共27分)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 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2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 (1)泥于掌故 (2)妄意轻信人言 (3)盖地有高低 (4)潴有浅深 (5)非咨询不穷其致 (6)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7)昔海忠介治河 (8)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26、翻译下列句子:(6分) (1)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2)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3)如好逸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27、文中提出的治水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3分) 28、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3分) 29、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治水必躬亲”这个观点的?(3分) 30、海瑞是咱们海南的骄傲,做为海瑞故乡的一名中学生,你对海瑞的了解有多少?请你写一段50字的介绍词,向浏览海瑞公园的游客介绍海瑞。

(4分)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测试参考答案 1、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2、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3、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4、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

6.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上的的文言文和课外古诗文

1.《赠从弟》(其二) 刘桢 汉末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初城阙(què)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唐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无题》 李商隐 晚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相见欢》 李煜 五代南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9.《登飞来峰》 王安石 北宋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自)缘身在最高层。 10.《苏幕遮》 范仲淹 北宋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参考资料:语文书 第五单元 21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南朝梁22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东晋23 马说 韩愈 唐24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明初25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六单元 26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唐27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北宋28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宋29 满井游记 袁宏道 明30 诗五首饮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语文八年级上课外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给下列加粗的词注音 水皆缥碧( ) 急湍甚箭( ) 泠泠作响( )千转不穷( ) 鸢飞戾天( ) 经纶世务( )互相轩邈( ) 嘤嘤成韵( )横柯上蔽( ) 二、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从流飘荡( )2.猛浪若奔( )3.互相轩邈( )4.经纶世务者( ) 5.皆生寒树 ( )6、蝉则千转不穷( ) 7、窥谷忘反( ) 三.解释下列多义词。 1.绝: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 ( ) 2.上: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 ) ( ) 3.直:直视无碍;争高直指 ( ) ( ) 四、按要求写出句子。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4、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写江流气势磅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6、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7、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句子是 。 五、填空 1.本文描写的是________景,作者是________朝的文学家________(人名) 六、简答题 1.本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从哪一句可以看出其下文即将描述的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第三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 3.第三段“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绪? 参考答案: 一、piǎo tuān líng líng zhuàn yuān lì lún xuān yīng kē。二、1、顺、随。

2、飞奔的马。3、高,远。

4、筹划,治理。5、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冷之意的树。

6、转通“啭”鸟叫声。7、通“返”,返回。

三、1、极、停 2、向上、上边 3、一直、笔直四、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5、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6、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7、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五.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之景。

南朝,吴均。六、1.总起 奇山异水。

2.使用了夸张、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水流湍急的特点。3.淡泊名利、避世归隐 五柳先生传 一、文学常识及字音: 本文选自 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作者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朝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给下列的字注音 嗜( ) 辄( ) 吝( ) 褐( ) 箪( ) 屡( )晏( ) 黔娄( ) ( ) 汲( ) 兹( ) 俦( )觞( ) 欤( ) 二、结构、内容和中心: 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性格、志趣等 第二段: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赞语 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宅边有五柳树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 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中 心: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三、解词和翻译: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dān)瓢屡空。

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何许:何处,哪里。

〔2〕不详:不知道。详,详细地知道。

〔3〕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以为,以之为。

焉,语气助词,相当与“矣”。号,别号。

〔4) 荣利:荣誉,利禄。 〔5〕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含义,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

甚:过分的。 〔6〕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领会。

(7)性:人的本性。 (8)嗜:爱好,喜欢。

(9)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老朋友。 (10) 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1)或:有时。 (12)置酒:准备酒。

(13)招之:邀请他。 (14)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

造,往、到,到……去。辄,就;尽,指喝完。

〔15〕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希望。

(16)既:既然 〔17〕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预期。吝情,舍不得。

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8〕环堵(dǔ)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

〔19〕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上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衣做成的短上衣。

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20)晏(yàn)如:安然自乐的样子。

晏,平静,安逸。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21)箪(dān)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22〕自娱:使自己欢娱。 (23) 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

(24)自终:自。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 文言文的解释,文言文在线查询,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文言文现代汉语词典

  • 导读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的写作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领域。文言文因其独特的韵律和美感,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本篇文章将通过解释、查询和现代汉语词典,深入探究文言文的意义和应用。一、文言文的定义与起源文言文,又称古文、正文、典文等,指汉语的古代书面语言,其产生时间可以追溯至商朝晚期(公元12世纪左右)。文言文拥有复杂的语法结构和特有的词汇,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的经典文献,如《周易》、《尚书》等。文言文的流行可以追溯至汉朝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都掌握着文
  • 青铜识字情感变化过程(二年级上册识字1课的词语内容?)

  • 本文目录青铜不识字是谁教会了青铜读书?葵花是骑在青铜脖子看戏的吗?二年级上册识字1课的词语内容?青铜不识字是谁教会了青铜读书?葵花。青铜想出了用相片使葵花同意先上学,就是青铜让葵花去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的上学梦想;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相,青铜甚至在寒冷的冬天卖掉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为了葵花晚上写作业,聪明的青铜捉来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让葵花看马戏,青铜顶着葵花默默地站立了一个晚上;为了避免葵花挨骂,青铜勇敢地代妹妹受过;为了葵花报幕时的美丽,青铜心灵手巧地做了一串闪亮的冰项链……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
  • 生了不管不如不生文言文 做好自己的事情别管闲事文言文?

  • 本文目录胸有成竹文言文详解?古文:只要做好事,不管动机是怎么样,都是好的?不要勉强别人的文言文?什么时候努力都不迟文言文?做好自己的事情别管闲事文言文?胸有成竹文言文详解?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
  • 洁白的雪花像什么仿写,仿写雪花四年级上册?

  • 本文目录它一身的白毛像雪似的仿写比喻句?冬天的雪仿写句子10条?雪花什么的什么的填空?三年级仿写冬天的雪?仿写雪花四年级上册?它一身的白毛像雪似的仿写比喻句?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运用了比喻句冬天的雪仿写句子10条?1、冬天的雪带来了银装素裹的大地,把雪变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的权利。2、冬天的雪是雪花的低语。3、冬天的雪纯净而美丽,用银色的外衣覆盖世界。4、冬天的雪是冬天的精神。5、冬天的雪洁白无瑕,唱着儿时动听的歌谣。6、冬天的雪给大地带来了问候,像个孩子,调
  • 橡皮说我有一个梦想仿写句子(什么是什么造句一年级上册?)

  • 本文目录一年级语文下册文具的家仿写句子和词语搭配?想象铅笔会变成什么?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仿写句子?事物以人的思想仿写句子?什么是什么造句一年级上册?一年级语文下册文具的家仿写句子和词语搭配?请看下面的家仿写句子和词语搭配:1.我的书包打开了,里面有彩色的铅笔和细线笔,它们和我的文具盒一起在那里等着我。2.我的文具盒里有好多彩色的粘贴纸和小刀,还有许多水笔和中性笔,就像小宝藏一样;3.我的笔记本是树叶绿的,上面印着一个大大的“笔记”,里面有我所有的笔记和思考。4.我的橡皮擦是蓝色的,形状像一个方块,每次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热门文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 含过的文言文(过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限制在初中和高一高二)

  • 1.过 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限制在初中和高一高二额。。。我也不太清楚高二是什么水平。。。你看看行不行1、同本义过,度也。——《说文》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2、超出,胜过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
  • 文言文鸿门宴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小题1:D小题2:B小题3:A小题4:(1)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2)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小题1:试题分析:道:名...
  • 示爱文言文女对男(女对男表达爱意的古诗文有哪些)

  • 1.女对男表达爱意的古诗文有哪些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元好问《摸鱼儿》2.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孙吴四英将文言文答案(孙吴四英将文言文阅读答案)

  • 1.孙吴四英将文言文阅读答案译文 孙策、孙权建立的吴国之所以占有江东地区,跟中原地区的曹操对抗,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当时东吴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是当时的(东吴)的所谓国家的心腹与梁柱,都是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
  • 七级上语文文言文练习(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五篇)

  • 1.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五篇一、寓、矛盾、誉、吾、履、遂二、1.卖;夸耀 2.不;回答 3.这里当“购买”讲;鞋. 4.尺码;相信三、1.我的矛非常锐利,什么东西都能被它穿透. 2.用你的矛穿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3.等到了集市上却忘...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