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看一看这些资料吧
这是旧唐书里的
另外还见于其他人的传另外还见于其他人的传/s?tn=baiduguoxue&ie=gb2312&bs=%D0%C2%CC%C6%CA%E9%2B%B0%B2%C2%BB%C9%BD&cl=3&si=guoxue.baidu.com&word=%CC%C6%CA%E9%2B%B0%B2%C2%BB%C9%BD&ct=2097152可以以《旧唐书》和《新唐书》和安禄山,史思明等为关键词搜索。
3.求有关于安史之乱和杨玉环和唐玄宗生活方面描写的诗词曲文言文作品最有名的当然是白居易的 长恨歌
中国许多文学作品中的李隆基是感情专一的皇帝,民间习称他为“唐明皇”,《异闻录》载〈唐明皇游月宫〉一事。他和杨贵妃的故事,透过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千古传诵,例如: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但也有中立如诗圣杜甫,例如《哀江头》一段: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唐皇室后裔李商隐更有《马嵬》诗讽曰: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晚唐宰相郑畋的《马嵬坡》一首貌似为玄宗辩护,其实也不过说他略强于陈后主罢了: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洪升的 长生殿 也描写了两人的爱情
后人还有一些笔记野史是写两人的
然而猎奇多过真实罢了
4.急密高手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55~762年)结束,前后达7年之久。
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
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重点人物* 安禄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贵族,因功受唐王朝赏封赐姓“安”; * 安庆绪:安禄山之子。
* 史思明 * 史朝义:史思明之子。 高仙芝 封常清 哥舒翰 陈玄礼 郭子仪 李光弼 许远 张巡 颜杲卿 鲁灵 张介然 你要找的是这个吗?。
5.文言文翻译郭子仪初与李光弼①俱为安思顺牙将②,不相能③,虽同席不交谈。后子仪代思顺为将,光弼恐见诛,乃跪请曰:“死所甘心,但乞贷④妻子。”子仪趋堂下,所握其手曰:“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仆岂敢怀私忿哉!”因涕泣勉以忠义,即荐之为节度使⑤,遂同破贼,无纤毫猜忌。
①郭子仪、李光弼(bì):唐朝人, 平安“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②牙将:副将。③不相能:互相看不起。④贷:宽恕。⑤节度使:古代官名,总揽数州军事。
郭子仪最初和李光弼都是安思顺的副将,但是相互看不起。即使是坐在一张席上也相互不说话。后来郭子仪代替了安思顺做将军,李光弼害怕被杀掉,就跪下请求说:“我死了也心甘情愿,但是请饶过我的妻子。”郭子仪走到堂下,握住李光弼的手说:“现在国家混乱主上受辱,非要你来安定不可,我怎么敢怀有私心呢?”于是李光弼就痛哭流涕相互用忠义勉励,李光弼就被推荐做了节度使。于是两人就一起平定了叛乱,没有一丝的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