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1.文言文翻译交个朋友,帮你翻译一下吧。
自古以来圣明的帝王尚且需要勤奋学习,何况是普通的老百姓呢?学习从经史开始,我也不能说出那些是重点,姑且列举近代的要篇,以做启蒙之用。士大夫的子弟,到了一定年龄,都要接受教育,学的多的到《礼》、《传》,学的少的也至少学了诗、论。
到了成年结婚的年龄,身体和性格都只稍稍定性,在这个时候,要加倍训导。有远大志向的,可以自我磨砺,去成就伟业;没有志向的,会自甘堕落、散漫,成为凡夫俗子。
分离容易再见难,这事古人看重的。江南饯行,哭着说离别。
王子侯,梁武帝的弟弟,离开都城去东郡,与武帝告别,武帝说:我年纪大了,与你分别,感到非常伤感、难受。说着流下了眼泪。
王子侯于是就秘密的告别,羞愧的走了。因为这个被责怪,在船上漂泊百来天,最后还是没有离去。
北方的风俗,不屑于离别,在路口分道扬镳,笑着转身。然而还是有人很少流泪,虽然心里悲痛欲绝,但还是强颜欢笑;这样的人,不应该过分的责备。
借人家的书,要爱惜保护,有缺失损坏,要把书粘补好,这也是士大夫众多品行之一。济阳的江禄,书没读完,即使有急事,也一定等把书整理好才起身,所以书没有损坏,别人也不会怪他怠慢。
有的人书桌上一片狼藉,书散了、丢了,大多是孩子、奴仆乱涂乱画,风雨蛀虫老鼠所毁坏,实在是有损德行。我每次读圣人的书,都肃然起敬;书上有五经的道理和贤达的姓名,我不敢弄脏了它。
梁孝元以前在荆州,有个叫丁觇的人,也就是洪亭民,比较擅长书法,尤其是草书和隶书;孝元写文案记录事件,都用他。军府的人认为这很轻贱,多数都不看重他,不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他的书法,当时有句话讲:丁觇写十幅字比不上王褒的几个字。
我喜爱他的书法,经常当宝贝一样收藏。孝元曾经让典签惠编送丁觇的字给萧祭酒看,萧祭酒说:真是书法好手,是谁写的,怎么没听过他的名字?惠编如实回答。
子云欢说:这个人在后生里无人可比,所以不被世人称赞,也是奇事一件了。听到这话的人对丁觇都有些刮目相看。
不久升官做尚书仪曹郎,后来有做晋安王的侍读,跟随晋安王东下。西台沦陷后,丁觇的书法作品散佚,丁觇也死在了扬州;以前看轻丁觇书法的人,想要找丁觇一幅字也得不到了。
一字字打出来,只为更多的朋友喜欢文言文。毕竟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全丢了。
1官职: 事,职也。——《说文》
2仕宦。事通“仕”: 事宦
3职守;政事;事务: 事,勤也。——《尔雅》
4职业: 舞阳侯樊哙者, 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史记》
5事情: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6事业 :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7事故,事件: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汉· 贾谊《过秦论上》
8交媾、性交 : 房事不宜多
9典故;故事: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清· 袁枚《祭妹文》
10
情况,情形: 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宋· 苏轼《教战守》
11侍奉;供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2做,从事: 居数月,漠然无所事。——清· 方苞《狱中杂记》
13使用;役使: 尚安事客!——《信陵君窃符救赵》
14奉行: 今管仲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韩非子》
15治理;办理 : 齐、魏得地葆利,而详事下吏。——《战国策》
16任用 : 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墨子》
17件;副 :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事shì(形声。
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
甲骨文中与“吏”同字。) 第一、本义:官职。
事,职也。——《说文》 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韩非子·五蠹》 第二、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事,勤也。
——《尔雅》 为政事庸力行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注:“在君为政,在臣为事。” 事蚤济也。
——《礼记·乐记》 事至佚而功。——《荀子·王霸》。
注:“任也。” 陉山之事。
——《战国策·秦策》。注:“役也。”
公侯之事。——《诗·召南·采蘩》 王事多难。
——《诗·小雅·出车》 赵太后新用事, 秦急攻之。——《战国策·赵策》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第三、职业。
舞阳侯樊哙者, 沛人也。以屠狗为事。
——《史记》 第四、事情。 子入太庙,每事问。
——《论语·八佾》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第五、事业 。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第六、事故,事件。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 汉· 贾谊《过秦论上》 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宋· 苏轼《教战守》 第七、典故;故事。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清· 袁枚《祭妹文》 第八 、情况,情形 。
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宋· 苏轼《教战守》 (以下为动词) 第九、侍奉;供奉 。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十、做,从事 。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居数月,漠然无所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 第十一、使用;役使。
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
注:“事任使也。” 备承事也。
——《国语·鲁语下》 坐事国人过律。——《史记·傅靳蒯成传》 尚安事客!——《信陵君窃符救赵》 第十二、奉行。
今管仲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韩非子》 第十三、治理;办理。
齐、魏得地葆利,而详事下吏。——《战国策》 第十四、任用 。
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墨子》 (以下为做量词) 第十五、件;副 。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