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高大百科网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 > 购物 >

电商套路何其多,学会这几招谨防被骗!,电商的那些套路(2023年最新整理)

日期: 来源:高大网收集编辑:www.gdy.net.c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电商套路何其多,学会这几招谨防被骗!,电商的那些套路(2023年最新整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电商的那些套路,以及电商套路何其多,学会这几招谨防被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电商常见的销售套路是怎么样的?

有挺多的。主要的销售套路可以从价格和客服上考虑。

价格有蛮多套路的,基本上产品定的单价就决定了之后运营的方向。

是走低价引流做私域流量复购回购?还是走利润品,打算用优质供应链赚一波走人?还是低利润长线运营?

也可以考虑在包装上下功夫,设计好logo印在包装袋上,设计得相对高端上档次一点,里头放点精美的小礼品或者卡片香包之类的,这种低成本的小套路有时候不仅能提高客户好感,还能有利于后期引流到私域。

关于客服,售前售后都有注意下功夫。售前联系客户尽可能把握清楚客户的购买意向,以降低恶意下单的可能性,同时也可以通过类似“入群/看直播有优惠政策”等等引流私域。售后追踪退单客户的拒签原因,并反馈统计进行优化。

以上是我做二类电商的一些经验。一些小技巧做淘宝或者其他平台也可以利用。

关于引流搞复购回购这块,最近我看到一个抖音主播也在尝试,利用低价商品亏本运营引流,然后视频素材推广直播间,从销量上看,作用是蛮不错的。但因为没有进一步跟进,所以并不能观察整体的效果,仅供参考。

以下是从EDX大数据平台找打的其中一款产品的其中一个视频素材,可以参考这种模式。

欺诈型电商“代运营公司”常见套路

电商代运营行业乱象对于小微电商杀伤力很强,对电商大平台是负面影响,对于消费者则打击了网购信心。

打着“代运营网店/电商”招牌的代运营公司漫山遍野,似乎山东特别多,形成可观的新兴行业。电商落后之省却是电商代运营大省,元芳你怎么看?

搜索发现被投诉曝光的名单很长:山东讯果网络 科技 公司、山东典逸网络 科技 、山东佳时、山东红茉莉、山东阿利狼、山东黑骏马……一大波“山东+网络 科技 ”代运营公司排着整齐队形。

以被曝光投诉较多的“山东讯果网络 科技 公司”(任一搜索引擎都可搜到)作为样本,综合其它被投诉内容,梳理一下套路手法很有意思:

套路流程一:在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大平台对各个注册网店特别是新店,流量不佳的弱店下手。以佯装咨询店主模式想方设法跟店主加微信。

套路流程二:向店主吹嘘与拼多多、淘宝内部有勾兑能取得多么牛叉的“开后门”资源,各种暗示各种成功案例轰炸你。然后许诺在帮你代运营的第一个月销售额提升多少万多少万,不达标不收钱达标了才跟你要微不足道的提成。你只需花几千块钱委托其做店铺装修数据优化美工美化就等着发财吧,共同发财。

套路流程三:店主觉得试一试无妨,反正对方出示的合同承诺不满意随时可以退款,店主并不会损失什么。于是签合同打款,打款是通过拼多多、淘宝“后台”(还真有后门开着)专为代运营公司开设的通道。店主更为放心。

套路流程四:取得代运营权限之后开始说你的网店这也不行那也不是必须下大功夫整治才行。然后天天雷打不动地向你报告工作任务计划(就是复制粘贴旧文件)。核心是要你出钱刷单(补单、上评价)做数据(就是数据造假),开车烧车(用拼多多直通车投放付费广告),这也是薅店主羊毛常规手段。有的店主到此就发飙不干了,要求取消合同退款。但你肯定是一分钱也别想退回的,他们会以“技术部取证”“财务部核实数据”“法务部鉴定合同”等等给你拖满一个月让合同到期失效。

套路流程五:对于纠缠得厉害的网店,实施精准打击报复,让你知难而退。常用手法有“律师函警告起诉”“发布差评让你受损”“恶意下单索赔”“向平台投诉导致处罚”“恶意下单永不收货(收货人电话永远打不通)造成你退货退款”“故意在线聊天激怒你导致被平台惩罚”“验证码轰炸”…...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套路流程六:有的店主耐心熬到一个月合同期满,提出“贵公司没有完成约定的销售额,连1%都没有,怎么着你们也得承担违约责任退我点钱吧。”一般他们都是回复说“我们完全是按照工作流程做事,您也完全按照约定配合了,谁都不存在违约问题。”恶劣版的就干脆微信删除你、工作群踢出你、电话拉黑你。从此再没有天天千呼万唤“哥”“姐”这回事了。

揭秘电商直播带货乱象,这其中都有哪些套路呢?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也在不断的发展着。网络对我们的生活改变了很多,其中改变最大的就是我们的购物方式,在之前,我们购物只能到线下进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但是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商品的挑选,线上购物还包括购物平台的购物和网络直播购物。而且网络直播购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好评,但是现在电商直播带货乱象揭秘,那么这其中都有哪些套路呢?下面我们可以来具体说一下。

首先第一个套路就是乱报价格,他在报价的时候说商品本身的价格都非常高,但是在他直播间就可以非常低的价格购买。而且在说价格之前通常会对比官方网站和线下实体店的价格,其实这两种价格都是现实存在的,但是很少有人按原价格购买,但是消费者却不这么认为。所以当主播给的价格曝光之后,会让网友们特别惊讶,价格非常低,所以人们就会在他的直播间纷纷下单。

还有一种套路就是,主播在现场当众和其他人砍价,因为有很多商品不是主播拥有的,他是从别人那里拿货,然后到直播间来卖,从中赚取一定的差价,他们就会弄成一个套路,就是本身这个价格非常低,但是他们当时给消费者的价格非常高,然后在不断的砍价当中实现价格的降低。在这个时候,消费者的脑海当中已经形成了最开始价格的认识,所以当低价格来临的时候,他们马上就会下手。一般这种情怀还会限制消费者去购买,有可能他们会有5000单的库存,但是他们只上500单,形成饥饿营销的一种状态。但是当这500单买完之后,还会再增加500单,依次增加直到5000单。其实饥饿营销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惯用的营销伎俩,但是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买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当库存更新的时候,消费者就会争相购买。

其实在直播间当中是有很多套路的,也是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套路,财政这些直播间的销量大幅度增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其实有很多套路我们知道,但是当身临其境到了那个环境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去购买,但是我们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上当受骗。

电商陷阱多,你知道电商隐藏的套路有哪些?

不同用户购买同一款商品价格不同、会员价反而比非会员价更贵……电商购物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的套路已遭到多次曝光,但是相关的投诉依旧接踵而来。

“大数据杀熟”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平台利用掌握的用户数据,提供给老客户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贵的行为。

换句话说,就是平台利用消费者的某些消费惯性和依赖,或者某些特定消费者对特定产品的价格敏感度较低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定价”。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白白比别人多掏钱,未免感觉被欺骗。

不少用户通过黑猫投诉平台指控京东平台对顾客实施“杀熟”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电商,市面上各类订票、网约车、共享单车平台,都成了“大数据杀熟”的重灾区。

1

京东“杀熟”套路多

l 不同用户优惠券不一样

4月3日,网友“茶茶vivi”在微博黑猫投诉平台发文控诉京东涉嫌“价格欺诈”,用户使用不同账号购买同样的商品,能用的优惠券却是不一样的。

该网友表示,自己和朋友使用不同的账户点击同一个链接同一个商品,在同一时间的前提下,平台给出的优惠券有差别。

从截图中可以看到,平台显示,使用优惠券后,朋友的实付单价比该网友便宜了20元。

l 京东plus会员无优惠,会员价比非会员价更贵

除了为不同用户推出“定制型优惠券”,还有用户反映,自己购买了京东plus会员,反而遭到强烈的价格歧视。

4月21日,京东plus会员“发芍的胖子”发现,京东app上非plus会员在购买iPhone 11时,平台显示,开通plus年卡会员预估优惠44.84元。

难以接受的是,当该网友以plus会员账号点开同样的产品链接页面时,却完全没有任何优惠信息。

▲左图为非会员账户页面,显示开通plus会员优惠44.84元;右图为会员页面,须完全按照原价购买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不少网友身上。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曝光,自己以京东plus会员账号购买商品,比非会员账号更贵。

该网友说道,“我对象给我发的京东链接,同样的链接点进去价格不一样!她不是京东会员,我是,本来想我买更优惠,但结果是我买反而更贵,那我买京东会员的意义何在?”

▲该网友公开的截图显示,自己最终购买同一个商品的应付价格比非会员的朋友贵20元

l 账户疑被拉黑

还有用户反馈,一直正常使用、不存在违规行为的京东账户,突然无法领取京东app上所有优惠券,但是换一个账号却可以顺利领取。

此外,用户还投诉称,“被限制的账号”还存在无法参与平台的优惠抢购活动、无法使用京豆兑换优惠券等情况。

据了解,该用户通过京东在线客服、电话客服投诉多次,却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反馈。用户透露,京东方面对领券的问题回应称,领券是概率问题,不是100%能领。账号没有问题,领券是抢购。

但用户认为,京东对某些账号做了限制。

2

京东“价格保护”疑云

不仅“杀熟”套路花样百出,京东日前在商品“价格保护”的服务上也槽点满满。

日前,iPhone 11系列机型在国内大幅降价,作为领跑3C产品线上销售的电商平台,京东也参与到这场价格战中。

在剧烈的价格波动下,京东平台上关于商品“价格保护”的规定引起了不少交易纠纷,有用户直指京东的“价格保护”政策套路多、形同虚设,客服说法前后矛盾。

某匿名网友投诉称,3月29日,自己在Apple产品京东自营旗舰店购买了一台iphone 11pro max,原价10899 元,优惠后10199 元。

4月3日,京东平台iPhione产品推出优惠活动。iPhone 11 Pro Max领券立减1600元,低至7999元。也就是说,该网友新买的手机在七天价保期内降价900元。

4月8日,该网友联系客服要求返还差价,京东客服驳回请求,不予处理。

从该网友与客服沟通记录来看,客服指出,价格保护政策是确认收货7天以内申请才有效。

对此,花朵财经4月23日以普通用户身份咨询客服相关规定,客服表示,购买的7天以内降价,就可以申请价保。

显然,客服说法自相矛盾。

不少网友都反馈了京东在“价格保护”规定上执行不严谨的问题。3月28日,网友“赵志阳00901”在黑猫投诉平台发起投诉称,自己在京东购买了一台联想小新pro13,买时候的价格为4999,店铺显示该商品可享受价格保护。

随后该商品在7天内降价至4499。第8天,该网友发现商品大幅降价,向客服申请价保退款,但客服表示概不退款。

该名网友表示,“7天价格保护就是你发现了就赔,不发现就算了?”

有用户对花朵财经表示,“京东平台上的价格保护细节很苛刻,套装价、秒杀价、有赠品的、无货的都不给保。如果钱不多强烈不建议找客服价保,容易上黑名单。”

3

无处不在的大数据“杀熟”

事实上,不仅京东、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均饱受“大数据杀熟”的诟病,各类订票、外卖、网约车软件俨然已经成了重灾区。

有用户匿名在黑猫投诉上指出,在某OTA平台购买机票,随着搜索次数增多,价格变得越贵。在价格抬高以后,换一个手机账号搜索同一个航班,价格却稳定在较低的价位。

“我认为平台就是在大数据杀熟,我越搜索价格越贵。”该用户发文说道。

网友Vagnhuge也公开分享了自己遭遇滴滴打车“杀熟”的经历。

他表示,自己使用2部手机、2个常用电话号码分别下载注册两个滴滴账号。其中一个长期用来扫码骑单车。他在续费青桔单车时发现,最开始每月9元,往后每个月连续涨价到12元、15元,费用每月都在增长;而另一个账号情况却不一样,使用次数不多,续费也曾中断过,同时间段内办理月卡的价格一直是9元/月。

此外,随着流媒体进一步渗透国内市场,在线视频平台也受到遭到越来越多“大数据杀熟”的投诉。不少用户反映,同样的VIP服务,用不同手机购买的价钱不一样。某些视频平台的VIP会员,在安卓或PC设备上购买的价格,比在iOS设备上购买便宜。

4

“大数据杀熟”违法吗?

2019年3月,北京消费者协会发布是一份“大数据杀熟”调查显示,56.92%的被调查者有过被“杀熟”的经历。

不难推断,此类网络平台敢大肆“杀熟”,原因在于后台运作的隐蔽性较强,消费者取证较难,且少有人愿意花太多时间和精力维权。

有专家表示,价格歧视本质上是一种差别化定价策略,也就是商家在提供几乎相似的产品或服务时对不同顾客制定不同的价格。因为不同顾客的价格敏感性不同,支付意愿也大相径庭,因此,相对于“一视同仁”的统一定价,歧视性定价可以提高商家的利润。

商家出于抬高利润的目的,滥用大数据,这显然侵犯了消费者相关权益。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互联网平台有条件进行“大数据杀熟”,同一平台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已属违法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事实上,对于电商平台日渐泛滥的“杀熟”现象,我国已在法律上做出相关规范。

《电子商务法》第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这意味着,电商平台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价格歧视是不被允许的。即便电商平台要通过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也应该基于尊重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前提。

大数据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电商、金融、智慧城市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本该用于造福广大群众的技术,如今却在部分平台的滥用下,沦为谋取利益、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工具,岂不悲哉?

网购有哪些套路?

网购首要环节往往不是消费者亲眼见到实物才确定购买意愿。而是消费者通过商家在网络平台的“标题”等术语描述,图片表达等形式,以间接展示的形式,最终让消费者产生识别后,对自己有意向的物品下单。

正是借助这种间接展示销售模式,给很多电商平台和商家一些无良营销套路的机会。一些平台和商家,为了销售利益,不择手段,在商品标题描述、产品描述话术,产品标题和选项描述之间设置陷阱。让一些消费者购买事与愿违的物品,消费者遭遇这种套路后一头雾水,甚至还会遭到商家理直气壮回怼。

有一回在拼多多平台上看到一款收纳柜的描述和标价都不错。于是就买了。

这家“收纳博士”专卖店的店面主业的产品大图鲜明标注“超大70面宽”。在商品介绍主标题中,粗体黑字标注着“收纳博士收纳柜加厚巨大70面宽储物柜塑料抽屉式整理柜宝宝衣柜”字样,而且首页标注的价格为“32.9元”。本着对商家描述的信任和对物品的期待,她花费270多元选购两单购物柜,但因对实物的不确定性期,最终退掉一单后,只购买了一款100元的一款商品(50面宽*莫兰迪双抽)。

但是收货后,陷入了套路。发现自己收到的货物,并不是货物标题表标明的“加厚”材质。通过私信质问店家客服,客服回复称,我购买的是“普通款”。在发现被套路后,质问客服,对方用一连串的说辞,规避购买物品标题明确表明产品“加厚”的描述,转而以“我们选项里面有注明”说辞,掩盖与“明码标价”不符的诚信欺骗。

电商有哪些好用的吸引人下单的价格套路?

捆绑销售(bundling sale)是一种最常见的营销手段。

①单一商品多种数量的A*N型套餐,比如海鲜12件套。

②多种商品不限数量的A+B型套餐,比如上衣+裤子的服饰套餐。

电商销售品类多,用户在选择甚至下单的时候都会选择困难。近期的海鲜产品到服饰日用产品,套餐销售的销量都不低。

捆绑销售有利于提高销量,降低成本

不同于赠品销售套路,赠品销售套路就是说把10元的产品包装成价值100元的,再给他减掉50元,让他感觉享受了五折的优惠。刘春雄先生说过:“便宜”与“超值”是不一样。价值50元的东西,50元买回来,那叫便宜;价值100元的东西,50元买回来,那叫超值。这就是中国人经常讲“物美价廉”,其实,真正的物美价廉是不存在的,都是心里感觉的物美价廉。

捆绑销售通常来说具有一定的优惠。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捆绑在一起销售商品会便宜,难道商家不怕利润减少吗?

我们可以从一个例子出发。如果一个原价50元的商品a,商家愿意以20元的价格售卖(可能清仓、可能获取流动资金),那么商家会把商品定价到20元吗?他不会这样,因为原本就可能有人愿意以50元、40元、30元购买,如果我直接降低到20元,这部分人的收入就低了。那么他会进行捆绑销售,如果a和b一起买就可以享受到a商品20元的低价。这样就会把消费者分为两类:1类是不愿意买b的,直接买高价的a,2类是愿意买b的(无所谓或正好有需求),可以享受到低价的a。这种做法就能提高商家的收入。

又或者说现在有两个商品,商品a和b的成本分别都是1元。现有两个人,他们对a、b的需求和价值的认知都不一样。那么如何定价?一个人只会买a,另外一个人只会买b。如果我们允许捆绑销售呢?假设a、b捆绑销售为6元,那么一个人认为a和b加起来值6元会购买,同理另外一个人也会购买,那么利润就是8元。这样看来捆绑销售反而会扩大商家的利润。其中的关键在于需求是负相关的,也就是愿意为a付出较多的人只愿意为b付出较少的价格。当然这个模型只是简化的模型。

总的来说,捆绑销售有利于提高销量,销量提高了收入就会增加,而成本有可能进一步的降低。

那么,二类电商主在执行捆绑销售的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套餐销售营销噱头,小心机刺激用户消费

1、A*N型套餐必须满足阶梯价原则。所谓阶梯价就是数量越多,单品价格应该越便宜。如果买6件的套餐折算下来单件价格居然比单品价格还高,恐怕用户不会进行下单。

2、同理A+B型套餐也会出现如上问题。例如:上衣降价了,上衣和裤子的套餐没有相应降价。自然会对用户下单造成一定的影响,更加极端的情况如这样:(A+B+C)(A+B)+CA+B+C。

3、注意A+B型套餐可能涉及到A和B不在同一仓库的情况,那么只能单独包装和分别配送A和B,包装成本和配送成本就上升了。

4、捆绑销售具有强制性,那么容易形成木桶效应。产品在选品的环节就需要特别的注意,如果产品的搭配产品无论是外观还是质量方面来看都不是很理想,那么会影响用户的下单率,可能还会影响后续的签收率。

小结

电商的流量是有限的,捆绑销售有利于提高销量,降低成本。一个顾客的获取是有成本的,就需要尽量提高转化率和客单价。捆绑销售就能天生地提高客单价。商品销量高卖的快,库存和资金流转快,向供应商的要价能力增加,成本就会降低。

从消费心理的角度看,捆绑销售会干扰顾客对商品价格的判断,刺激消费冲动。这种体现在高毛利商品捆绑低毛利商品和强关联性的商品捆绑(服饰+吊带,掏耳仪+指甲剪)。

以上思路可供各大电商主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于电商的那些套路和电商套路何其多,学会这几招谨防被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热门文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 CTMT舒缓抗皱养颜面膜怎么样

  • CTMT舒缓抗皱养颜面膜成分除了牛还是牛!,里面的玻色因和水解质酸钠相当优秀,有着三重舒缓成分,急救舒缓非常强大。泛红闹情绪的小脸蛋一敷它就乖乖的快速褪红,急救效果贼拉好,敏感
  • CTMT舒缓抗皱养颜面膜好不好

  • 这个CTMT舒缓抗皱养颜面膜补水修复能力真的牛,面膜里面无酒精无香精,敏感肌肤也放心用。这款修护面膜上脸冰冰凉凉的,膜布服帖又很透气,每次敷完都感觉皮肤喝饱水,脸蛋光滑又水润
  • 大力矿机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 大力矿机是山东省淄博市品牌。淄博大力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原淄博矿山机械厂)始建于1956年。厂区占地14.9万平方米,坐落于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齐国故都--山东淄博,位于周村
  • 悦木之源泥娃娃面膜效果怎么样

  • 悦木之源泥娃娃虽然是泥状但是非常好推开,清洁能力杠杠的,用完鼻头上的脏东西一扫而光,温和不刺激。清水洗掉后的感觉就是直击黑头毛孔老巢,毛孔被彻彻底底地冲刷了一遍,把毛孔里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P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侧边广告位三(手机)